A. 古代平民的住宅名稱
表示古代建築的詞很多,現說說幾種常見的。
宮:房屋、住宅。上古時,宮只指一般的房屋,王者、官吏、平民住的屋子都可以叫宮,無高矮貴賤、豪華簡陋之分。秦漢以後,特指皇帝嬪妃所居住的房屋。宮室一般坐北面南,其內部又分為堂、室、房等幾個部分。後來,有的寺廟也叫宮,比如「紫陽宮」。
殿:高大的房屋。後特指帝王辦公或宗教徒供奉神佛的地方。如:宮殿、大雄寶殿。
亭:亭在古時是公家的房舍,四周有牆,牆上有門有窗,建在路旁,以便旅客投宿。秦漢時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十亭一鄉。如今園林中的亭,指用幾根柱子支撐,有頂無牆的建築,專供人們閑聊、賞景,與古代的亭不同。
台、壇:土築的高台,供觀察瞭望用,一般築成方形。台上可以有建築,也可以沒有建築。規模較大、較高者稱為壇。如北京的天壇、地壇,新建的世紀壇等。
樓:《說文解字》上解釋:「樓,重屋也。」上下兩層或多層,都可以住人,與現在的意義一樣。
閣: 古人雲:「閣者,四阿開四牖」。屋檐曲處叫「阿」,牖就是窗,這是一種架空的而且四面開窗四坡頂建築,與一般的樓不同。
廊:原指房檐下的部分(即走廊),後演變成勾通房與房之間的小型建築。其形式多樣,如長廊、迴廊、飛廊、曲廊等。
榭:台上的木結構建築叫榭。特點是只有楹柱、花窗,沒有牆壁。臨近水邊或建在水中高台上的叫「水榭」。
B. 房子在古代有幾種說法
宮:古代帝王的住所或神廟,前者如:故宮,後者如:雍和宮。
殿:高大的房屋,特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理政的房屋,前者如:大雄寶殿,後者如:太和殿。
室:房屋或內室。前者仲長統《昌言·理亂》有句:豪人之室,連棟數百。後者《禮記·問喪》有句:入室又弗見也。
府:舊指大官、貴族的住宅,今指國家元首辦公或居住的地方。前者如:賈府,後者如:總統府。
邸:高級官員的住所,如:官邸。
宅:居住地方。《韓非子·詭使》有句:無宅容身。
堂:正房,高大的房子。舊時官吏審案辦事的地方也被稱作堂。一些老字型大小的中醫葯店,多以「堂」相稱,如「濟生堂」、「同仁堂」等。
廂:正房兩側房屋,如:西廂房。
宇:屋檐,後泛指房屋。《史記·秦始皇本紀》有句:各安其宇。
院:院子,如:四合院兒。
闕:宮廟、墓門前記官爵、功績和裝飾之用的雙柱樓觀,如:宮闕。
塔:用來藏舍利和經卷的建築,以方形、八角形為多,如:大雁塔。
剎:佛塔和佛寺的統稱,即佛教的寺廟,如:古剎。
寺:僧眾供佛的處所,如:少林寺。
廟:奉祀祖宗、神佛或前代賢哲的處所,如家廟、土地廟、孔廟。
祠:比廟規模小一些的建築,如:宗祠。
觀:道教的廟宇,如:白雲觀。
庵:尼姑住的佛寺,如:尼姑庵。
堡:圍有土牆的城鎮或鄉村,如吳堡,讀「補」音。
亭:有頂無牆的小型建築,如:醉翁亭。
樓:二層以上的房屋,如:岳陽樓。
榭:建築在台上的房屋,如:水榭。
閣:四周設欄桿迴廊的樓,如:滕王閣。
廊:屋檐之下的過道,如:九曲迴廊。
軒:有窗的長廊或小室,如:惜抱軒。
C. 中國古代住宅
民宅是歷史上最早出現的建築類型。民宅建築景觀的形成和發展主要受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的影響。北方的大院建築氣勢威嚴、高大華貴、粗獷中不失細膩,平面而又立體的表現形式,彰顯出四平八穩的姿態,處處是以禮為本的建築特色。如:
北京四合院 山西喬家大院 山西平遙古城 山西平遙王家大院 山西平遙曹家大院 山西平遙渠家大院 山西臨汾丁村民宅 山西榆次常家大院 陝西黨家村 天津石家大院鮮族古居 蒙古包 陝北窯洞 丁村民居
北京四合院
在北京城大大小小的胡同中,坐落著許多由東、南、西、北四面房屋圍合起來的院落式住宅,這就是四合院。北京有各種規模的四合院,但不論大小,都是由一個個四面房屋圍合的庭院組成的。最簡單的四合院只有一個院子,比較復雜的有兩三個院子,富貴人家居住的深宅大院,通常是由好幾座四合院並列組成的。四合院的大門一般開在東南角或西北角,院中的北房是正房,正房建在磚石砌成的台基上,比其他房屋的規模大,是院主人的住室。院子的兩邊建有東西廂房,是晚輩們居住的地方。在正房和廂房之間建有走廊,可以供人行走和休息。四合院的「四」字,表示的是東南西北四面;「合」是圍在一起的意思。也就是說,四合院是由四面的房屋或圍牆圈成的。裡面的建築布局,在封建宗法禮教的支配下,按著南北中軸線對稱地布置房屋和院落。四合院是個統稱,由於建築面積的大小以及方位的不同,從空間組合來講有大四合院、小四合院、三合院之分。四合院中除大門與外界向通之外,一般都不對外開窗戶,即使開窗戶也只有南房為了採光,在南牆上離地很高的地方開小窗。因此,只要關上大門,四合院內便形成一個封閉式的小環境。住在四合院里的人不常與周圍的鄰居來往。在小院里,一家人過著日子,與世無爭。可以說,四合院是在歷史的洪流中,在動盪的社會風雲里,北京人所尋覓到的一個安詳恬靜的安樂窩。一代代的北京人就在這數也數不清的大大小小的四合院中度過了漫長的歲月。
窯洞
中國黃河中上游一帶,是世界聞名的黃土高原。生活在黃土高原上的人們,利用那裡又深又厚、立體性能極好的黃土層,建造了一種獨特的住宅——窯洞。窯洞又分為土窯、石窯、磚窯等幾種。土窯是靠著山坡挖成的黃土窯洞,這種窯洞冬暖夏涼,保溫隔音效果最好。石窯和磚窯是先用石塊或磚砌成拱形洞,然後在上面蓋上厚厚的黃土,又堅固又美觀。由於建造窯洞不需要鋼材、水泥,所以造價比較低。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窯洞的建造不斷改進,黃土高原上冬暖夏涼的窯洞越來越舒適美觀了。
D. 古代一般把住的房子稱為什麼
1、宮:
a、古代為房屋的通稱。《爾雅·釋宮》:「宮謂之室,室謂這宮。」意思是宮就是房屋,房屋稱為宮。
b、秦、漢以後才特指帝王之宮,如:皇宮;宮殿。
c、神仙的居處:如:蓬萊宮;天宮
d、文化活動或娛樂的場所。如::少年宮;文化宮。
2、殿:
古代泛指高大的房屋,後專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理事的大廳。
宮~。寶~。金鑾~。~堂。~閣。
出自:《說文古本考》殿,堂之高大者也。意思是殿就是高大的房屋。
3、室:
指屋子,房間,亦指家。:居室。教室。會客室。溫室。
室為古代宮室中供人居住寢卧的房間。位於堂之後,有戶(門)與堂相通。室與堂之間有牖(窗)。戶偏東,牖偏西,左右對稱。室還有一個朝北的窗,叫「向」。由於室在堂後,要入室必須先登堂。
室內的四個角落稱為「隅」。室內座位的尊卑順序與堂不同,以坐西向東(東向)為尊,其次為坐北向南(南向),再次為坐南向北(北向),最次為坐東向西(西向)。
4、府:
a、舊時指官吏辦理公務的地方,現在指國家政權機關:官~、 省~、 政~ 。
b、舊時指高官和貴族的住宅,現在也指某些國家首腦辦公和居住的地方: 王~ 、總統~ 。
c、薈萃或聚集的地方:學~ 。
d、舊時官方收藏文書或財物的地方:~庫 、六~、 書~ 。
5、邸
a、高級官員居住的 處所:官~。府~。
b、舊指旅館:旅~。
6、宅
a、住所,房子(多指較大的):住~。內~(指住宅內女眷的住處)。~門。~邸。~第。
b、葬地,墓穴:~兆(墳墓的四界)。
7、院
本意指圍牆。後指有圍牆的院子、房屋。此外,院在舊時也指官署。在現代有些組織、政府機構也叫院,如「法院」。
E. 中國古代住宅最主要的形式是什麼
中國古代住宅最主要的形式是四合院。
四合院是古代民居住宅中流傳下來的一種最常見的院落住宅形式,它是古代建築技術和文化藝術的結晶。
古代盛行的四合院是廊院式院落,即院子中軸線為主體建築,周圍為迴廊鏈接,或左右有屋,而非四面建房。
晚唐出現具有廊廡的四合院,逐漸取代了廊院,宋朝以後,廊院逐漸減少,到明清逐漸絕跡。
元明清時期四合院逐漸成熟完善,漸漸形成北京特有的四合院建築風格。
(5)古代住宅擴展閱讀
古代房屋劃分等級的方式
在古代,房屋形式可以粗略的歸為三種:殿式、大式、小式
1、宮殿式
是古代等級最高的房屋,通常帝王妃子等的起居處。佛教的大殿也有這種形式,比如:大雄寶殿這類房屋有些顯著特點:宏偉華麗,屋頂瓦飾,建築色彩和繪畫都有專門的意義。比如:黃琉璃瓦,重檐廡殿頂式,朱漆大門,彩繪龍鳳等。
2、大木大式
大木大式通常是各級官員和地方富商縉紳的起居處。 特點是:不用琉璃瓦,斗拱彩飾有嚴格的規定。
3、小式
這種房屋是古代尋常百姓的住所。特點是:色彩單調,以黑色、白色為主。
古代屋頂的等級由高到低排序為:
重檐廡殿頂、重檐歇山頂、重檐攢尖頂、單檐廡殿頂、單檐歇山頂、單檐攢尖頂、懸山頂、硬山頂、四角攢尖頂。
台階:一般來說級數多的大於級數少的,漢白玉做的台基高於其他材料,設有圍欄的大於無圍欄的。
最高級台基:皇宮中的最高級建築和一些寺廟最高級殿堂,級數較高,用料較好,多用各類玉石,以漢白玉為主。
較高級台基:用於宮殿建築兩廡的次要建築,有圍擋結構,用料漢白玉。
一般台基:《大清會典》中記載:公侯以下,三品以上,准高二尺;四品以下到士民,准高一尺。而一般皇家建築的台基可有5尺之高。
F. 古代房屋名稱
水榭是臨水的建築!
小築是雅稱也是指房屋!
房屋還可視其建築方式稱為樓、台、亭、閣
普通稱呼由茅屋,竹樓等等
G. 古代住宅建築的基本形式是什麼
一座平面為曲尺形的住宅建築,和院子在一起,是一個近乎正方形的平面。從內其他一些出土的明器來看,有的容也有樓房。在牆上刻出柱、枋、地袱、叉手等,可以窺知當時木構架的形狀大體和宋代相同。窗的形狀除了方形和橫長方形以外,還有成排的條狀窗洞,很像六朝和唐宋間的直欞窗。屋頂多用懸山式。圍牆上也有成排的條狀窗洞或其他形狀的窗,似乎明清二代最發達的漏窗,在漢代早已種下根苗。
H. 中國古代住宅形制的演變有哪些
住宅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標志之一,人們在追求其實用性的同時,始終不斷地追求它的精神功能和藝術性,並形成了階級社會的門弟觀。 春秋士大夫的住宅大門為三間,中間為門,左右為「塾」,是辦公與「家教」的場所,門內是庭院,上方為「堂」,是生活起居會賓禮儀的地方,堂的左右為「廂」,堂後的房子為「寢」。 漢代貴族住宅不但有門、塾、堂、廂等,還有車房、馬廄、廚房、倉庫及僕人住房。建築形式多為木結構和干闌式,懸山屋頂,出現了方形、圓形、長方形等多種形式的窗戶,並有各種窗欞。用圍牆組成的三合院、四合院已經出現,也有二、三層樓的塢壁式住宅。 魏晉南北朝時,北方貴族的住宅庭院多為對稱布局,大門多為廡殿式,圍牆內側有廊圍繞的庭院,在一個宅院中,有數組迴廊包繞,有數個廳堂供不同之用。 隋唐五代時期,貴族的住宅布局更為自由活潑,出現不對稱布局的庭院,大門由烏頭門代替了廡殿式,有直欞窗迴廊組成庭院。 宋代著名的《清明上河圖》中描繪了農村草舍、城市瓦屋等住宅的多種形式。城市住宅多為四合布局,歇山、懸山屋頂,有的加前檐後廈,有的有轉角十字,有的開設開窗。有的建築細部欄桿,梁架,美觀實用,那時人們已經開始注意住宅庭院的綠化和美化,這表明人們在使住宅建築在滿足物質功能的同時,也在進一步講究其滿足精神功能與藝術功能。 歷史上宋、金政權長期對峙,這使得南北住宅風格形成了鮮明的差異,這種差異一直影響到元明清。這種差異的出現加上人文歷史的不同,造成了此後中國傳統住宅建築的多樣化。 到了明清時期,住宅大致可分為規整式格局和自由式格局。規整式格局作為傳統住宅樣式的主流一般為三合院或四合院,清政府還對住宅的格式、尺度、等級進行嚴格的規定。有「一正二廂」嚴格內外、尊卑有序,這促規整式住宅為封閉內向型院落,建築物都有中軸線,均齊對稱,主次分明,體現了封建社會家庭生活觀念。
I. 古代人的房子叫什麼
宮:古代帝王的住所或神廟,前者如:故宮,後者如:雍和宮。
殿:高大的房屋,特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理政的房屋,前者如:大雄寶殿,後者如:太和殿。
室:房屋或內室。前者仲長統《昌言·理亂》有句:豪人之室,連棟數百。後者《禮記·問喪》有句:入室又弗見也。
府:舊指大官、貴族的住宅,今指國家元首辦公或居住的地方。前者如:賈府,後者如:總統府。
邸:高級官員的住所,如:官邸。
宅:居住地方。《韓非子·詭使》有句:無宅容身。
廂:正房兩側房屋,如:西廂房。
宇:屋檐,後泛指房屋。《史記·秦始皇本紀》有句:各安其宇。
J. 古代房屋建築布局
房屋主人可以根據土地面積的大小、家中人數的多少來建造,小到可以只有一進,大可以到三進或四進,還可以建成兩個四合院寬的帶跨院的。小者,房間為13間;一院或二院者,房間為25間到40間。廂房的後牆為院牆,拐角處再砌磚牆。大四合院從外邊用牆包圍,牆壁高大,不開窗戶,以顯示其隱秘性。從制式上來說,許多王府和寺廟也是按照四合院的布局進行設計和建造的。
最小的一進院,進了街門直接就是院子,以中軸線貫穿,房屋都是單層,由倒座房、正房、廂房圍成院落,其中北房為正房,東西兩個方向的房屋為廂房,南房門向北開,故稱為「倒座房」。四合院中植花果樹木,以供觀賞。
兩進四合院分為前院和後院,後院又叫做內宅。前院由門樓、倒座房組成,連接前後院的一般為垂花門,一些相對樸素的住宅則用月亮門,後院由東西廂房、正房、游廊組成。也有的兩進四合院,例如北京茅盾故居,並沒有垂花門隔出前院,而是在正房後加後院,建專供女眷居住的後罩房。
完整的四合院為三進院落,第一進院是垂花門之前由倒座房所居的窄院,第二進院是廂房、正房、游廊組成,正房和廂房旁還可加耳房,第三進院為正房後的後罩房,在正房東側耳房開一道門,連通第二和第三進院。在整個院落中,老人住北房(上房),中間為大客廳(中堂間),長子住東廂,次子住西廂,傭人住倒座房,女兒住後院,互不影響。這其中也有反映「男外女內」的中國傳統文化哲學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