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鎮海聲遠小學校史沿革
黃聲遠(1903— 1989)鎮海人。他4歲喪父,家境貧寒,幼小幫寡母拾柴葉度日,10歲始得入學。三年後,又以無力負擔學雜費而輟學。母子倆借住孔家門屋,靠親鄰接濟苦度光陰。常因借貸遭人白眼,他晚年常說:窮人家孩子苦處,到老也不會忘記。
15歲那年,經其母舅央人介紹,他先後進寧波方聚元銀樓和上海天祥五金店做學徒。17歲,進上海懋和糖行學徒,三年期滿,因店主苛刻而辭去。旋即受聘於德商天成洋行,作糖業「跑街」。繼之又兼任禪臣洋行等四家「跑街」,幫外商推銷食糖。稍有積蓄,與友人合股開設糖行,不一年因經營不善而倒閉。他不甘失敗,多方借貸自設義和糖行,未幾,因「一·二八」淞滬戰事影響而停業,兩度事業受挫,卻從中學得經商三味。先生之厚於信義,也開始為糖業同行所稱道。1931年,他失業滬上,有德商雅利洋行慕名聘他推銷大量存糖,並許以重利,先生以非凡膽識,一舉成功,獲傭金白銀8000兩,價值萬余元。此後積蓄漸豐,於是義和糖行東山再起,並改營進口糖買賣,年得利數萬元,不數年,先生聲譽卓著,遂成滬上糖業巨子。
聲遠幼年失學,隱痛至深。事業有成之後,時感學識之不足,尤以與洋人交往,不會英語,乃聘請家庭教師,早晚閉門進修;甚至利用外出坐車時間,背記英文單字,終因年近40,加以商務冗忙,進步不多。先生身受「老大徒傷悲」之苦,於是為家鄉辦學培植青年之志益堅。1943年,先生置上海產業於不顧,攜款回鎮海籌辦學校。先以價款5000元,購置座落大校場西側周圍住宅一幢,改建為校舍。至抗戰勝利,即聘請飽學之士任校長,獨資創辦聲遠小學。規定入學兒童免交學費,對家境特別貧困者,還給以生活補助。馬顯華、董可德姊弟等當年受惠學生,至今猶感戴先生培育之德。學校除一般設備外,置有鼓號樂器、校服、膠鞋、行軍水壺等,供學生活動之用。學校初辦第一學期招生100餘人;至1946年,擴大為6個班,教職工12人;1947年,又擴至8個班,學生418人,是當時鎮海頗具聲望的學校。
1947年8月,聲遠小學第一屆畢業學生,好多人考中學錄取後無力負擔學雜費,先生以培育人材為己任,乃會同俞佐庭先生等開明人士,倡議續辦中學。為應急計,先生獨資先行購置公益布廠舊房,創辦私立辛成初級中學。倉卒間暫設兩班,聘李階民先生任校務委員會主任,教職工5人,招新生123名,學雜費均低於一般中學,貧窮子弟免費。
1948年初,先生一面籌募辛成中學新校舍資金,同時大量出資,親自設計購料,2月動工,當年落成。其辦學之虔誠,治事之神速,鄉人無不為之驚異。新校舍所費資金,先生計負擔八成。從此,兩所學校所需費用,均落在聲遠先生肩上。
1949年,義和糖行解散,財產悉數充職工遣散費用,從此財源斷絕。先生歷來積蓄,在創辦兩所學校之後,早巳捉襟見時。而學校預算支出,每月不允或缺。此時向外捐募,也乏人相助,於是開始變賣房產、傢俱。先後將坐落南京、蘇州,莫干山別墅以及上海舊居上下三層傢俱低價出售,其所得價款均未經先生之手,全部撥歸學校。至1956年政府接管前七年間,聲遠先生為兩所學校歷盡艱難,最後連家屬私房首飾(黃金若干斤)甚至女眷皮大衣也變賣兌換,作為學校經費。先生在世時筆者曾問過他:自從辦小學、中學,直到交政府管理,總共化費名少?他沉思良久:「大約黃金1000餘兩。」千兩黃金於世上億萬富翁原不足為道,而先生之可貴就在於傾囊倒篋樂此不倦,為地方教育事業奔走張羅,竭盡全力。
1957年,鎮海中學無法容納應屆城關各小學畢業生,大批學生有失學之憂,縣文教當局又請先生再度出山,籌劃民辦中學。先生當仁不讓,奔走籌劃,後因募得資金與新建校舍所需相去甚遠,先生又將僅存之大道頭舊房及基地捐贈,建成城關中學。餘下140根上好桁條舊料,贈與城關鎮修建鎮辦棉紡廠。至此,一代糖業巨子,傾家盪產,盡付地方教育事業。「文革」期間,先生以「辦學有罪」,備受查抄、批鬥之苦。日常生活也難以維持,甚至二老居處,四時衣著都發生問題。盡管先生在港澳不乏親友,若要求些須接濟,乃唾手之勞,而先生淡泊自甘遇有港客來訪,從來不置一詞。先生曾鄭重表示:「生活清苦不要緊,我黃聲遠不能給共產黨丟臉」。先生之德操於此可見。1980年政府為先生重建新房,同時在政治上、經濟上作了妥善安排,讓先生安度晚年。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外商荷蘭渣華郵船公司尚欠先生精糖370噸。1980年國家開放,先生一面委託政府向荷蘭國交涉,一面對家人立下遺囑,謂「此糖如經查獲,除所需費用外,全部歸地方學校,子女不得享用。」高山景行,令人敬佩不已!
至今,辛中、大小歷屆學生,有不少成了海內外出穎拔萃人材。先生為地方教育事業而拋棄家業,為造福後代而犧牲自我,先生的理想、追求,為人的道德、品格、將永標青史,激勵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