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9年保險養老地產行業分析報告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養老地產行業前景好,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養老地產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顯示,中國老齡人口快速增長,養老地產市場需求不斷增大,我國從2000年開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且其發展速度正在逐漸加快。2013年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億人,其中「失能老人」的總數已超3700萬人。我國的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從1953年的4.4%增長到2013年9.7%,並且還在處於快速增長的態勢。
2010年至2040年將是我國人口老齡化高速增長期。2013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已經達到2億,預計2026年將達到3億,2050年為4億,成為超老年型國家。根據預測,21世紀上半葉,中國將一直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佔世界老年人口總量的五分之一。考慮到20世紀70年代末,計劃生育工作力度的加大,預計到2051-2100年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達到頂峰,之後,老齡化進程進入減速期。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養老地產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預測,預計到2015年,約有1295萬老年客群將選擇養老宜居社區,未來適老宜居社區發展潛力巨大。據測算,目前中國養老市場的商機大約有4萬億元人民幣,到2030年,有望增加至13萬億元,潛力巨大。
社會資本紛紛進軍養老地產,目前主要集中在房地產公司、保險公司、社會養老服務機構,由於養老地產行業還處於成長期,市場養老的模式剛剛起步,普遍存在養老住宅入住率不高,表面上呈現供過於求的態勢。
㈡ 中國社會的養老需求到底有多大
要理解目前中國養老需求,首先要從中國的人口政策談起。
從1949年到1976年,中國的人口政策是鼓勵多生育,一對夫妻可以有三到五個子女,甚至更多,這些在高生育時期出生的人群,當他們在進入青壯年開始結婚生育後,中國的人口政策發生了變化,基於龐大的人口壓力,中國自1976年後開始全面實施計劃生育,城市人群一對夫妻只能生育一個孩子,農村地區雖然對於計劃生育的政策執行不夠嚴格,但大多數家庭也只有2-3個孩子。由於上述兩個人口政策的截然不同,導致了人口結構的差異,這種差異帶了了今日中國的養老問題和龐大的市場需求。
在建國初期人口生育高峰時代出生的人逐漸步入老年,此時全社會才發現,中國傳統的養老模式難以為繼。
中國社會傳統的養老模式是居家養老,由多名子女輪流負擔年老父母的居家照顧需求,家庭經濟條件允許的可以輔以招募保姆,由子女和保姆共同承擔居家老人的日常生活,因此,對於入駐養老院,無論是子女還是老人都存在心理上的不認同,子女將父母送養老院被認為缺乏孝心,老人入駐養老院被看做是遭兒女遺棄,過去幾十年中國社會的家庭人口結構決定了居家養老的模式,並且間接的抑制了養老市場的發展,使國內的養老院不僅數量稀少,而且品質低下,缺乏高品質服務的養老院品牌,也缺乏對於高品質養老院的品質管理和人員儲備。但是,當這些子女們自身成為老人時,他們的居家養老模式將難以為繼。
原因很簡單,計劃生育政策帶來的子女一代人數量減少,而人口壽命卻延長了。目前北京平均壽命已經超越80歲,生育高峰一代人現在已經60到70歲,再過十年,他們都需要有人照顧。而他們都僅有一個孩子,一對小夫妻要面對四個老人的照顧,如果再加上工作和養育下一代的壓力,居家照顧父母將成為一件難於完成的使命。那麼是否可以繼續依賴招募保姆呢?同樣,農村人口出生率也在下降,加之中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速,進城務工的農村人口比例居高不下,農村原有人口數量不斷下降,未來能夠輸出做居家保姆的人口數量與需要居家照顧的老人的數量相比嚴重不足,因此由子女和保姆承擔的居家養老責任將難於完成。
正是因為中國在兩個時期截然不同的人口政策,導致了目前中國養老市場的斷裂帶。
過去幾十年,不論是政府還是民間,在養老市場上的投入都是嚴重不足的,現有的養老院基本上只有兩類,一是由各級政府的民政部門投資建設的公立養老院,基本延續國內醫院病房的格局,設施簡單,不適於長期居住。二是由一部分社會資本投資建設的養老院,盡管設施比普通公立養老院有了改善,但高昂的價格和嚴重不足的數量,無法滿足大多數中高收入階層的需求,而設施簡單的公立養老院的品質低下抑制了這個階層的人群入駐養老院的意願。
正是基於全社會意識到了養老市場的龐大需求,近期,中國政府出台了鼓勵投資養老市場的一系列政策。包括鼓勵社區建立養老中心,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建設養老院。
但現實的問題是,作為基層的社區,如何建立有品質保證的養老中心,既缺乏標准又缺乏人員儲備,非專業人士對於老年人生活需要缺乏理解,必將使社區養老院的建設難於從各個方面符合老年人生理變化的需求。
目前中國另一個投資建設養老院的主要力量是房地產商,但養老事業不是養老公寓,單純的養老事業房地產化將留下大量的品質管理的真空。
第三個熱衷於投資養老院的力量是保險公司,同樣是從投資養老公寓入手,作為保險公司的養老險的配套設施。但生育高峰一代人出生在中國沒有保險事業的時間段,保險公司在中國興起之時,這些人已經過了投保的最佳年齡,因此,養老保險所能覆蓋的人群所佔比重並不大。
第四個熱衷於投資養老院的力量是醫院,醫院通過擴大對病患者的服務范圍,使病患者能夠實現從病房到養老病房的順利轉移。
基於上述現實,我們得出結論:
1--中國目前的養老市場嚴重供不應求,而在現有的市場中,缺乏高性價比的有品牌口碑的連鎖養老機構。
2—比養老院數量更缺乏的是對於養老院的品質管理、人員培訓。
3—比較目前國內的低端公立養老院和高端養老地產項目,目前國內最缺乏的是定位中高端、以服務品質取勝的非醫療型養老院。
因此,在中國從事養老市場投資,應同時完善以下幾個方面的任務:
1—提供環境及設施良好的,能提供隱私性和無障礙設施的居住房間。
2—有專門的廚師和營養師為老年人安排營養餐。
3—改變目前養老院僅僅依靠普通護工為老人提供日常照料的現狀,開展助理護士的培訓工作,使護工的日常護理水平能夠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使入駐養老院的老人能夠獲得專業化服務。
4—依託互聯網的發展,為每一位入駐老人佩戴具有GPS功能電子身份證,建立入駐老年人信息資料庫,通過不斷增加的信息量開展數據分析,為老齡化社會發展和公共政策制定提供數據依據。
5-在建設好首個養老院品牌後,依託大北京的發展和人口布局展開連鎖化經營。發展的規模取決於能否在養老市場需求缺口面前堅持自己的原則,快人一步完成品牌建設。
6--彌補由地產開發和保險公司開發的養老院管理和人員的不足,提供助理護士人員培訓、信息管理、品牌支持等項目合作。
7—在養老院建立科學透明的公益慈善模式,例如鼓勵社會愛心人士為入駐養老院的老人捐助愛心餐、為生活困難老人代繳養老費等,通過每項透明的微公益捐助,推進社會文明進步。
目前國內因為養老缺口過大,政府和民間都開始加大投入,降低門檻,平均每50張床位就能夠設立一家養老院,基於社會現狀,我的建議是盡快設立首家小規模養老院,按照上述分析,建立一個50-100張床位的中高端養老院,收費標准為每張床位4000-6000元/月,再附加餐費每人1000-2000元/月。在完善上述各項任務,能夠清晰計算出每一項目的成本及成本控制方式後,並在建立起一支養老院運營管理團隊後進行快速復制,連鎖化經營。
㈢ 什麼是養老地產,它和普通地產有什麼區別
養老地產與普通住宅有著很大的區別,它是結合養老這一社會主題和地產的商業概念所形成的一種概念,產品是針對於老年人的特點,建造符合老年人居住需求的居住建築。這個建築需具備三種功能,即為老年人長期生活提供經濟供養、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它主要包括老年住宅、老年社區、養老院、托老所等。 有種觀點認為,傳統的房地產大概還有一5-二0年的時間可以開發,這個階段買房的主力是漆0後和吧0後,但是當到了90後成長起來,很多夫妻雙方家裡都有房子,他們並不需要買房,需求量也就要少了很多,住宅市場會萎縮,房地產行業面臨一個長遠發展的問題,現階段有效拓展新的業務領域,是謀求自身長遠發展的基點。所以,房地產商、投資人關注養老地產也是在關注房地產行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的高峰期,現階段老年人口已達到了一.漆四億,超過全國人口總量的一0%,養老地產空間巨大。二0一0年我國老年市場需求達到一萬億,但每年為老年人提供的產品還不足500億元,尤其在養老住宅市場的供應方面,全國才剛剛起步。 我們國家制訂的以居家養老為主的政策,根據「90陸四」的比例來計算,90%的老人居家養老,陸%依託社區養老,四%進養老機構養老,因此,養老住宅的開發與建設十分中國需
㈣ 家庭養老方式有怎樣的發展趨勢
綜合聯合國、國家人口計生委、全國老齡委以及部分學者對我國未來老齡化版發展趨勢的預測結果。目前權,我國大中城市老年空巢家庭率已達到70%。從2016年到2035年,我國將進入急速老齡化階段,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從2.31億增加到4.18億,佔比提升到29%。
由於我國的養老產業才剛剛開始發展,尚無真正成熟的模式,也沒有以養老產業為主業的上市公司,並且養老產業作為一個涉及極廣的新興市場,有待進一步開發。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養老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指出,目前結合養老產業下游以及我國老年人口潛在消費力來看,潛在市場規模已接近5萬億。
由於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特徵,他們對社區的配套設施使用率大大高於普通住宅。據統計顯示,以小區為例,普通住宅會所使用率為30%,老年公寓會所的使用率達到80%。據此推算,以居住人口為1000人,會所費用為1000元/人/年,可以看出,如果經營得當,養老公寓的盈利能力大大高於普通住宅。
㈤ 養老房地產有發展潛力嗎
養老地產與普通住宅有著很大的區別,它是結合養老這一社會主題和地產的商業概念所形成的一種概念,產品是針對於老年人的特點,建造符合老年人居住需求的居住建築。這個建築需具備三種功能,即為老年人長期生活提供經濟供養、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它主要包括老年住宅、老年社區、養老院、托老所等。
有種觀點認為,傳統的房地產大概還有15-20年的時間可以開發,這個階段買房的主力是70後和80後,但是當到了90後成長起來,很多夫妻雙方家裡都有房子,他們並不需要買房,需求量也就要少了很多,住宅市場會萎縮,房地產行業面臨一個長遠發展的問題,現階段有效拓展新的業務領域,是謀求自身長遠發展的基點。所以,房地產商、投資人關注養老地產也是在關注房地產行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的高峰期,現階段老年人口已達到了1.74億,超過全國人口總量的10%,養老地產空間巨大。2010年我國老年市場需求達到1萬億,但每年為老年人提供的產品還不足500億元,尤其在養老住宅市場的供應方面,全國才剛剛起步。
我們國家制訂的以居家養老為主的政策,根據「9064」的比例來計算,90%的老人居家養老,6%依託社區養老,4%進養老機構養老,因此,養老住宅的開發與建設十分急需。
㈥ 養老地產市場研究調查:上海的養老產業市場前景如何發展潛力大嗎
答:上海市民政局、市老齡辦、市統計局昨天發布的2014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齡版事業監測統計信息顯示,從2013年末權至2014年末,上海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又增加了26.36萬人,增長6.8%,占總人口比重從27.1%增至28.8%。
就在一年前的統計信息發布會上,上海市民政局老齡工作處負責人表示,2013年末上海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重達到27.1%,上海已經進入深度老齡化階段。
僅僅時隔一年,上海的深度老齡化又進一步加劇。
㈦ 從事養老行業的前景如何
中國老齡來化程度遠高於全球源,預計到2021年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比重為19%
2018年全球60歲及以上人口比重為9.8%,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加速,預計到2025年全球60歲及以上人口比重為21%;2018年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比重為17.9%,老齡化程度遠高於全球,預計到2021年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比重為19%。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養老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㈧ 以房養老的市場前景
關於以房養老,很多專家的觀點一致:以房養老值得期待。理由有二:一是「4+2+1」的內家庭容模式已經出現於人們眼前,面對巨大的家庭壓力,獨生子女一代很難再穩妥地用自己的力量給老年人一個天倫之樂的晚年。二是老年人,整個晚年的花費也在不斷增大。而以房養老的養老模式恰恰能改善「有房富人,現金窮人」的「中國窮老人」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