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磚牆的垂直度和平整度規范要求是多少
牆的平整度允許誤差:清水牆表面平整度允許誤差為5mm,混水牆平整度允許誤差為8mm。
水平垂直允許誤差:每層垂直度允許偏差為5mm;全高≤10m,垂直度允許偏差為10mm;全高>10m,垂直度允許偏差為20mm。
依據:《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2003)規定:磚砌體:清水牆表面平整度允許誤差為5mm,混水牆平整度允許誤差為8mm。每層垂直度允許偏差為5mm;全高≤10m,垂直度允許偏差為10mm;全高>10m,垂直度允許偏差為20mm。
(1)住宅砌體規范擴展閱讀:
構造處理:
磚牆應根據需要作好保溫、洞口、防水防潮、飾面等方面的構造處理。
保溫構造 在寒冷地區的外牆體,可採用空氣間層牆或復合牆提高牆體的保溫性能。空氣間層牆是在兩層實體牆之間留一道密封空氣間層(圖2a);復合牆是用保溫性能好的輕質多孔材料,如保溫塊或保溫板同磚牆組作成夾層牆(圖2b)或保溫板貼面。
洞口處理 磚牆上開設門洞窗洞後,上口為防塌落應設置過梁。過梁可用木頭、型鋼、鋼筋混凝土或用磚砌成拱券。鋼筋混凝土過梁堅固耐久,一般多採用預制的。窗洞的下口為窗檯,室外應作好防水處理。
防水防潮處理 外牆同室內外地面接近部位稱為勒腳,常遭雨水浸濺,土壤中的水或潮氣也會通過毛細管作用,經牆基侵入牆身。為了防止地下潮氣及地表積水侵蝕牆體,牆身勒腳應作防潮處理和設置防潮層。防潮層可用防水卷材、加筋混凝土帶或防水砂漿作成。
飾面處理 即牆面裝修,作法較多。常在牆面抹灰粉刷,砌清水磚牆則用水泥砂漿勾縫。飾面要求較高的房屋可用面磚、天然的或人工的石材等貼面。
❷ 國家標準的建築牆體厚度是多少
國家標準的建築來牆體源厚度:
常見的磚混結構一般用240mm。
框架結構一般是180mm。
高規規定剪力牆最少厚度200mm。設計由軸壓比控制。輕質圍護牆、填充牆、隔牆一般採用200,廚廁小隔牆也有90的。(以上都不含粉面厚)。
(2)住宅砌體規范擴展閱讀:
磚牆的厚度以我國標准粘土磚的長度為單位,我國現行粘土磚的規格是240mm×115mm×53mm(長×寬×厚)。連同灰縫厚度10mm在內,磚的規格形成長∶寬∶厚=4∶2∶1的關系。
同時在1m的砌體中有4個磚長、8個磚寬、16個磚厚,這樣在1m的砌體中的用磚量為4×8×16=512塊,用砂漿量為0.26m。現行牆體厚度用磚長作為確定依據。
❸ 單層砌體房屋,結構設計需要滿足什麼規范要求嗎
《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 50003—2011
❹ 房屋磚砌體結構中設置構造柱的強制性規范要求,以及可以參照的圖籍
長度超過5米的牆體必須設置構造柱,端頭沒有約束的牆體宜設置構造柱。
❺ 房屋按規范是多少米做一道圈樑
不需要,一般最低的房子這個凈高、5米,中圈樑可以少的。
涉及到圈樑設置的規范就是《建築抗震設計規范》和《砌體結構設計規范》,因為你的是屬於磚砌體承重的砌體結構,不屬於框架等類似結構中的隔牆,所以不需要按照抗震規范中關於隔牆的要求來設置圈樑,根據抗震規范中磚砌體房屋要求,就不需要的。
圈樑是為防止地基的不均勻沉降或較大振動荷載等對房屋的不利影響,一般應在牆體中設置鋼筋混凝土圈樑或鋼筋磚圈樑,以增強磚石結構房屋的整體剛度。圈樑道數的設置應根據房屋的結構和構造情況確定。
(5)住宅砌體規范擴展閱讀:
設置要求
1、對於有地基不均勻沉降或較大振動荷載的房屋,可按以下規定在砌體牆中設置現澆混凝土圈樑。
2、廠房、倉庫、食堂等空曠單層房屋應按下列規定設置圈樑:
(1)磚砌體結構房屋,檐口標高為5~8m時,應在檐口標高處設置圈樑一道;當檐口標高大於8m時,應增加設置數量;
(2)砌塊及料石砌體房屋,檐口標高為4~5m時;應設置圈樑一道;當檐口標高大於5m時,應增加設置數量;
(3)對有吊車或較大振動設備的單層工業房屋,除在檐口或窗頂標高處設置現澆鋼筋混凝土圈樑外,尚應增加設置數量。
3、住宅、辦公樓等多層砌體結構民用房屋,且層數為3~4層時,應在檐口標高處設置圈樑一道;當層數超過4層時,除應在底層和檐口標高處各設置一道圈樑外,至少應在所有縱、橫牆上隔層設置。多層砌體工業房屋,應每層設置現澆混凝土圈樑。
4、設置牆梁的多層砌體結構房屋,應在托梁、牆梁頂面和檐口標高處設置現澆鋼筋混凝土圈樑 。
❻ 住宅樓外牆用加氣塊砌築符合規范嗎
加氣塊不能作為外牆砌築材料。根據各種性能要求采購建材。如果專抗壓、折強度等要求滿足屬設計當然可以。 但一般來說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屬於非承重磚,多用於框架結構的樓房,重量輕、隔音、隔熱效果優於一般水泥磚,滬渣磚、砂磚等。缺點是抗滲效果差、強度低等,一般不能作為外牆材料,因為他的抗壓強度達不到。
❼ 磚牆在砌築時構造柱的設置要求
1、按照抗震規范要求,構造柱主要設置於抗震牆中。
2、 120(或100)厚牆 當牆高小於等於 3 m時,開洞寬度小於等於 2.4m,若不滿足時應加構造柱或鋼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3、180(或190)厚牆 當牆高小於等於 4m時,開洞寬度小於等於 3.5m,若不滿足時應加構造柱或鋼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4、牆體轉角處無框架柱時、不同厚度牆體交接處,應設置構造柱。
5、當牆長大於 5m(或牆長超過層高 2 倍)時,應該在牆長中部(遇有洞口在洞口邊)設置構造柱。
6、較大洞口兩側、無約束牆端部應設置構造柱 ,構造柱與牆體拉結筋為2Φ6@500,沿牆體全高布置。
(7)住宅砌體規范擴展閱讀:
構造柱設置原則
一、應根據砌體結構體系
砌體類型結構或構件的受力或穩定要求,以及其他功能或構造要求,在牆體中的規定部位設置現澆混凝土構造柱。
二、對於大開間荷載較大或層高較高以及層數大於等於8層的砌體結構房屋宜按下列要求設置構造柱。
(1)牆體的兩端。
(2)較大洞口的兩側。
(3)房屋縱橫牆交界處。
(4)構造柱的間距,當按組合牆考慮構造柱受力時,或考慮構造柱提高牆體的穩定性時,其間距不宜大於4m,其他情況不宜大於牆高的1.5-2倍及6m,或按有關的規范執行。
(5)構造柱應與圈樑有可靠的連接。
三、下列情況宜設構造柱:
(1)受力或穩定性不足的小牆垛。
(2)跨度較大的梁下牆體的厚度受限制時,於梁下設置。
(3)牆體的高厚比較大如自承重牆或風荷載較大時,可在牆的適當部位設置構造柱,以形成帶壁柱的牆體滿足高厚比和承載力的要求,此時構造柱的間距不宜大於4M。
構造柱沿高度橫向支點的距離與此同時與構造柱截面寬度之比不宜大於30,構造柱的配筋應滿足水平受力的要求。
構造柱是保證牆體的穩定,和梁有關系。
1、為提高多層建築砌體結構的抗震性能,規范要求應在房屋的砌體內適宜部位設置鋼筋混凝土柱並與圈樑連接,共同加強建築物的穩定性。這種鋼筋混凝土柱通常就被稱為構造柱。
2、在多層砌體房屋,底層框架及內框架磚砌體中,它的作用一般為:加強縱牆間的連接,是由於構造柱與其相鄰的縱橫牆以及牙搓相連接並沿牆高每隔500mm 設置2φ6 拉結筋,鋼筋每邊伸入牆內大於1000mm。
一般施工時先砌磚牆後澆築混凝土柱,這樣能增加橫牆的結合,可以提高砌體的抗剪承載能力10 % —30 % ,提高的比例幅度雖然不高但能明顯約束牆體開裂,限制出現裂縫。
構造柱與圈樑的共同工作,可以把磚砌體分割包圍,當砌體開裂時能迫使裂縫在所包圍的范圍之內,而不至於進一步擴展。
砌體雖然出現裂縫,但能限制它的錯位,使其維持承載能力並能抵消振動能量而不易較早倒塌。
砌體結構作為垂直承載構件,地震時最怕出現四散錯落倒地,從而使水平樓板和屋蓋墜落,而構造柱則可以阻止或延緩倒塌時間、以減少損失。
構造柱與圈樑連接又可以起到類似框架結構的作用,其作用效果非常明顯。
在砌體結構中其主要作用一是和圈樑一起作用形成整體性,增強砌體結構的抗震性能,二是減少、控制牆體的裂縫產生,另外還能增強砌體的強度。
在框架結構中其作用是當填充牆長超過2倍層高或開了比較大的洞口,中間沒有支撐,縱向剛度就弱了,就要設置構造柱加強,防止牆體開裂。
❽ 多層砌體房屋的結構體系應符合哪些要求
多層砌體房指的是多層磚混結構
其中混凝土柱是磚砌馬牙槎式,砌體必須滿足砂漿飽滿,橫平豎直等,樓層有現澆樓層和預制樓板,等等。
你給的題目范圍太大了,一兩句是說不清的。
你可以查看《建築工程施工大全》
❾ 二次結構構造柱,圈樑,砌體有什麼規范和要求,看什麼圖集或書好
內容如下:
構造柱、圈樑要求:
1、構造柱及圈樑的設置要求:牆長大於5米時,牆頂與梁(板)宜有鋼筋拉接同時說明--當頂部拉結施工有困難時,可在砌體填充牆中設置構造柱,間距<=5米);當牆長大於層高2倍時,宜設構造柱;牆高超過4米時,半高或門洞上皮宜設置與柱連接且沿牆長貫通的混凝土現澆帶。
另外,在砌體構造規范中還有以下幾種情況需設構造柱:
(1),牆體轉角;(2),砌體丁字接關處;(3),通窗或者連窗的兩側;
3、圈樑的設置
(1)外牆和內縱牆的設置:屋蓋處及每層樓蓋處均設。
( 2)、內縱牆的設置:地震裂度為6、7度地區,屋蓋及樓蓋處設置,屋蓋處間距不應大於7m,樓蓋處間距不應大於15m,構造柱對應部位;8度地區,屋蓋及樓蓋處,屋蓋處沿所有橫牆,且間距不應大於7m,樓蓋處間距不應大於7m,構造柱對應部位;9度地區,屋蓋及每層樓蓋處,各層所有橫牆。
(3)、空曠的單層房屋的設置:磚砌體房屋,檐口標高為5~8m時,應在檐口標高處設置圈樑一道,檐口標高大於8m時應增加圈樑數量;砌塊機料石砌體房屋,檐口標高為4~5m時,應在檐口標高處設置圈樑一道,檐口標高大於5m時,應增加圈樑數量;對有吊車或較大震動設備的單層工業房屋,除在檐口和窗頂標高處設置現澆鋼筋混凝土圈樑外,尚應增加設置數量。
(4)、對建造在軟弱地基或不均勻地基上的多層房屋,應在基礎和頂層各設置一道圈樑,其它各層可隔層或每層設置。
(5)、多層房屋基礎處設置圈樑一道。
基體看《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50003-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