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高層,小高層,多層有什麼區別
主要區別是,性質不同、戶型不同、特點不同,具體如下:
一、性質不同
1、高層內
通常指容18層及以上的住宅稱為高層。
2、小高層
小高層住宅一般指7層-11層的住宅(廣義指7-18層)。
3、多層
一般指六層及以下的住宅。
二、戶型不同
1、高層
戶型一般為兩梯四戶,兩梯六戶不等。
2、小高層
12層-18層的多為兩梯三戶或兩梯四戶。
3、多層
多數戶型為東西兩戶。
三、特點不同
1、高層
高層住宅應設置至少2部電梯,滿足高層建築防火要求。多數樓盤為三十多層,市場價格一般越高越貴,但也有城市定位為中間樓層最貴。
2、小高層
其平面布局類似於多層住宅。電梯和樓梯共同作為公共垂直交通工具,但可以不設消防電梯。因此,小高層雖是高層住宅,但層數較低,又具有多層住宅的某些特點。市場價格樓層越高越貴(頂樓除外)。
3、多層
多層住宅可以不設置電梯,樓梯往往作為多層住宅的主要上下樓通道,一般單價三樓價格最貴,其次為二四樓最貴。
B. 我想知道住小高層的朋友們的心得就是那種10多層的小戶型樓房,因為我想買房,很想知道這種房子的優缺點
小高層的優點抄:
1.小高層襲的房子是未來房地產建築的發展方向
2.帶電梯,老人住很方便.而且,有個重東西不用爬樓梯.
3.戶型少.於高層相比少很多人,相對安靜.多層戶數少,但沒有電梯.
4.我建議最好購買6樓或7樓的房子.
小高層的缺點:
1.套內實用面積低一點.
2.管理費比多層高.
3.電梯會壞.那就要爬樓梯了.最好購買6樓的房子.這樣就是電梯壞了,也不至於累的很.
4.物業管理很重要.如果物業管理跟不上,電梯壞了,可能一個星期也修不好.
sunny520311
C. 什麼叫多層,小高層,高層
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會經常看到高低不等的建築。按照住宅建築形態劃分,可以分為低層、多層、小高層、高層和超高層,那麼,它們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一、低層
超高層指樓棟高度超過100米的房屋,一般樓層總數為33層以上。超高層住宅的樓地面價最低,但其房價卻不低。這是因為隨著建築高度的不斷增加,其設計的方法理念和施工工藝較普通高層住宅和中、低層住宅會有很大的變化,需要考慮的因素會大大增加。例如,電梯的數量、消防設施、通風排煙設備和人員安全疏散設施會更加復雜,同時其結構本身的抗震和荷載也會大大加強。另外,超高層建築由於高度突出,多受人矚目,因此在外牆面的裝修上檔次也較高,造成其成本很高。
住宅的種類繁多,主要分為高檔住宅、普通住宅、公寓式住宅、TOWNHOUSE、別墅等。
(1)按樓體高度分類,主要分為低層、多層、小高層、高層、超高層等
低層住宅主要是指(一戶)獨立式住宅、(二戶)聯立式住宅和(多戶)聯排式住宅。與多層和高層住宅相比,低層住宅最具有自然的親合性(其往往設有住戶專用庭院),適合兒童或老人的生活;住戶間干擾少,有宜人的居住氛圍。這種住宅雖然為居民所喜愛,但受到土地價格與利用效率、高政及配套設施、規模、位置等客觀條件的制約,在供應總量上有限。
多層住宅主要是藉助公共樓梯垂直交通,是一種最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集合住宅。它與中高層(小高層)和高層住宅相比,有一定的優勢:
1)在建設投資上,多層住宅不需要像中高層和高層住宅那樣增加電梯、高壓水泵、公共走道等方面的投資。
2)在戶型設計上,多層住宅戶型設計空間比較大,居住舒適度較高。
3)在結構施工上,多層住宅通常採用磚混結構,因而多層住宅的建築造價一般較低。
但多層住宅也有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
1)底層和頂層的居住條件不算理想,底層住戶的安全性、採光性差,廁所易溢糞返味;頂層住戶因不設電梯而上下不便。此外屋頂隔熱性、防水性差。
2)難以創新。由於設計和建築工藝定型,使得多層住宅在結構上、建材選擇上、空間布局上難以創新,形成「千樓一面、千家一樣」的弊端。如果要有所創新,需要加大投資又會失去價格成本方面的優勢。
多層住宅的平面類型較多,基本類型有梯間式、走廊式和獨立單元式。
小高層住宅主要指7層~10層高的集合住宅。從高度上說具有多層住宅的氛圍,但又是較低的高層住宅,故稱為小高層。對於市場推出的這種小高層,似乎是走一條多層與高層的中間之道。這種小高層較之多層住宅有它自己的特點:
1)建築容積率高於多層住宅,節約土地,房地產開發商的投資成本較多層住宅有所降低。
2)這種小高層住宅的建築結構大多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從建築結構的平面布置角度來看,則大多採用板式結構,在戶型方面有較大的設計空間。
3)由於設計了電梯,樓層又不是很高,增加了居住的舒適感。但由於容積率的限制,與高層相比,小高層的價格一般比同區位的高層住宅高,這就要求開發商在提高品質方面花更大的心思。
(2)按樓體結構形式分類,主要分為磚木結構、磚混結構、鋼混框架結構、鋼混剪刀牆結構、鋼混框架一剪刀牆結構、鋼結構等。
(3)按樓體建築形式分類,主要分類低層住宅、多層住宅、中高層住宅、高層住宅、其他形式住宅等。
(4)按房屋型分類,主要分為普通單元式住宅、公寓式住宅、復式住宅、躍層式住宅、花園洋房式住宅、小戶型住宅(超小戶型)等。
(5)按房屋政策屬性分類,主要分為廉租房、已購公房(房改房)、經濟適用住房、住宅合作社集資建房等。
D. 如果想選擇小高層的戶型,選擇樓層的依據都有哪些呢
相對於很多普通百姓而言,買小高層樓房是一生中關鍵的事情,如何買到戶型和樓層都滿意的小高層,這其中可是大有講究。千萬別被忽悠了,自己好好研究一番才是正經之路。所以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如何挑選小高層戶型和樓層,挑選小高層戶型和樓層有哪些注意事項。
一、如何挑選小高層戶型和樓層?
1、客廳要寬敞明亮,通風較好,視野還有朝向也要好,客廳要求雅觀,盡量方正,廳中設計的門盡量要少,形狀好是長方形。入戶時好要有一個緩沖空間,以免外面的塵土進屋。門廳的設計要能放下鞋櫃和衣櫃。
1、購房挑選戶型,應當有個全方位多層次的考慮——地理位置、規劃設計、經濟價值、物業管理、居住理念等。在對「硬體」設施的考察中,除了參觀樣板間,買房者還必須依靠圖紙「紙上談兵」。但常常是精美的售樓書配以各種新潮的理念,讓人眼花繚亂,線條和色塊構成的平面圖更讓普通的買房者難以體會住宅性能的優劣。
2、從空氣質量角度來說,高度在30米以上的,空氣質量反而更差。而且,高層空氣相對稀薄,患有某些疾病的人容易產生不適症狀,尤其是慢性支氣管炎、心臟病、心絞痛、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選擇高層樓房時更要謹慎。
3、從心理學角度講,身居高層的人容易產生一種「根基不穩定」的感覺,經常會感到內心壓抑。在高樓林立的小區中行走,人也會產生壓抑感。
4、人理想的住宅還是應貼近地面,貼近自然,六七層的住宅。樓層太低會導致光照不足、潮濕、空氣循環減緩等問題,而且,汽車和柏油馬路會使空氣中飽含甲醛、一氧化碳、氮的含量增加,選擇低層樓時,至少遠離主幹道200米才算安全。
E. 小高層中間戶優缺點(附戶型圖)
1、小高層住宅的優點
(1)建築外立面美觀亮麗。
小高層住宅建築需要先進建築技術的支持,可以說是建築和結構、藝術和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在外觀設計上,小高層、高層建築一般都採用現代風格,以簡潔、明快的外立面,挺拔的體態吸引著人們的目光。
(2)高標準的建築質量。
從建築質量上講,小高層住宅的建造標准要高於多層住宅,普通多層住宅一般為磚混結構,而小高層住宅為鋼筋混凝土現澆,地基深而結實、牆體厚實、不滲水、抗震性能好於多層住宅,大樓不會下沉變形,使用年限長。同時由於框架結構減少了室內樑柱,小高層、高層住宅的房型變化比多層住宅更豐富。
(3)自然通風、採光良好。
小高層住宅的空氣質量較好。新鮮、濕潤,自然通風、採光良好,可以減少空調、電燈的使用頻率,節省電費。小高層、高層住宅視野非常開闊,住得高望得遠,如果周邊有美好的自然景觀或城市景觀,則居住效果會得到很大的改善。
(4)上下電梯、出入方便。
由於配備了電梯,居住在小高層住宅里的老人、小孩可免去爬樓登高的辛苦。目前小高層一個明顯的進步在於,每一個標准樓面戶型的數目大大減少,說明開發商在戶型的規劃上體現了以人為本的開發理念。戶型數的減少也從根本上保證了住宅的私密性。另外,雙迴路供水,供電系統,也為居住者提供了更有保障的居住條件。
2、小高層住宅的缺點
(1)高分攤。一般來說,多層住宅的得房率一般在90%以上,而小高層住宅的得房率一般能夠達85%。同購買多層住宅相比,高分攤帶來的弊端是買同樣的面積需要花更多的錢。
(2)高管理費。小高層的管理費用要比多層住宅高,而且還有日常維護的費用,如機房、水泵等高層住宅的附加設施,這些都增加了居住者的使用成本。
(3)高價格。小高層住宅的建築成本每平方比多層住宅高300~500元甚至1000元以上,此外,高層住宅一般面積較大,加上各種稅費和裝修費用,普通購房者是難以承受的。
3、戶型圖:
F. 小高層與躍層的區別是什麼哪種戶型相對比較舒適
小高層是指樓層抄在八至十襲二層間,配備電梯的住宅。在建設部有關規定中,只有多層與高層的高規定,沒有小高層這個概念。自1996年上海、深圳等地出現小高層樓盤,並取得驕人銷售業績後,小高層開始走俏。
小高層有以下特點: 一是小高層通過電梯的配置,使原有意義的多層住宅具有了高層的優點。小高層以現澆樓板施工, 建築結構上與高層基本相同,建築質量好,住戶上下方便。小高層的房型、建築系數又接近多層,間距大、得房率高、通風好、採光條件優越。特別是一些建築優良、檔次高的小高層,水電配置精良,集供冷暖氣、冷熱水於一身,雙路供水供電,且採用智能化的布線系統,使樓宇更易於管理,居住舒適、安全性高。 二是很多小高層的得房訂不低於普通多層,且通過多陽台、多露台的設計,使住宅的有效使用面積大大增加。小高層視野寬闊、景觀美好,更是多層住宅難以企及。因此小高層在南方城市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歡。
G. 小高層中間戶優缺點(附戶型圖)
1、小高層住宅的優點
(1)建築外立面美觀亮麗。
小高層住宅建築需要先進建築技術的支持,可以說是建築和結構、藝術和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在外觀設計上,小高層、高層建築一般都採用現代風格,以簡潔、明快的外立面,挺拔的體態吸引著人們的目光。
(2)高標準的建築質量。
從建築質量上講,小高層住宅的建造標准要高於多層住宅,普通多層住宅一般為磚混結構,而小高層住宅為鋼筋混凝土現澆,地基深而結實、牆體厚實、不滲水、抗震性能好於多層住宅,大樓不會下沉變形,使用年限長。同時由於框架結構減少了室內樑柱,小高層、高層住宅的房型變化比多層住宅更豐富。
(3)自然通風、採光良好。
小高層住宅的空氣質量較好。新鮮、濕潤,自然通風、採光良好,可以減少空調、電燈的使用頻率,節省電費。小高層、高層住宅視野非常開闊,住得高望得遠,如果周邊有美好的自然景觀或城市景觀,則居住效果會得到很大的改善。
(4)上下電梯、出入方便。
由於配備了電梯,居住在小高層住宅里的老人、小孩可免去爬樓登高的辛苦。目前小高層一個明顯的進步在於,每一個標准樓面戶型的數目大大減少,說明開發商在戶型的規劃上體現了以人為本的開發理念。戶型數的減少也從根本上保證了住宅的私密性。另外,雙迴路供水,供電系統,也為居住者提供了更有保障的居住條件。
2、小高層住宅的缺點
(1)高分攤。一般來說,多層住宅的得房率一般在90%以上,而小高層住宅的得房率一般能夠達85%。同購買多層住宅相比,高分攤帶來的弊端是買同樣的面積需要花更多的錢。
(2)高管理費。小高層的管理費用要比多層住宅高,而且還有日常維護的費用,如機房、水泵等高層住宅的附加設施,這些都增加了居住者的使用成本。
(3)高價格。小高層住宅的建築成本每平方比多層住宅高300~500元甚至1000元以上,此外,高層住宅一般面積較大,加上各種稅費和裝修費用,普通購房者是難以承受的。
3、戶型圖:
H. 小高層戶型端戶是什麼意思
① 小高層一般指7-11層,也就是10層左右的住宅建築;
② 端戶或端套,是版相對中間套來說的,就是指權有山牆(東或西)的那一戶;
③ 一般端戶都是南北通的。但一面山牆,容易導致能耗增加。
註:
① 一般超過八層(包含)的商品房即有電梯;
② 一般電梯房的公攤面積較大;
③ 電梯房的物業費包含電梯運營成本。
I. 常見的房屋戶型有哪些
1、平層
平層是最常見的戶型,顧名思義,就是住宅位於同一平面上。面積利用率較大,室內無任何障礙,被廣大的消費者所接受。但是功能區分不明確,對於稍大面積的房間來說,顯得較為平淡,而且缺少變化。
2、躍層
躍層是室內的空間跨越了兩個樓層或兩層以上的戶型。室內面積分布在幾個不同的樓層上,室內需要用樓梯連接不同樓層。
躍層的優點很明顯,在於能夠做明確的功能區分,常常把對外社交場所和私密的休息空間隔開,有效保證了房間的多種功能實現。
缺點也很明顯,躍層由於需要樓梯和裝飾性的物品,使得面積利用率不高,所以面積不大的躍層會顯得很擁擠,視覺上產生壓抑感。
3、錯層
錯層是指室內空間不在同一個水平面上,豎向錯開了一定的高度,但又遠沒有達到躍層那樣豎向錯開了一個樓層的高度。錯層常常用幾級台階實現了室內空間的功能區分。
4、復式
復式是躍層的一種,但因為其有一個明顯的標志,使得我們稱部分躍層為「復式」。這個標志就是復式必須有一個或更多的房間貫通了兩個樓層,也就是說,在較高的房間中增建一個夾層,使得兩層合計的層高為4.5米左右,但這個高度要低於躍層式住宅的5.6米。
戶型選擇建議
1、採光要好,通風流暢,最好能有穿堂風,朝向的選擇通常以朝南最佳,朝東西次之,朝北最次,除了朝向,窗景也非常重要。
2、在選擇住房時要盡可能重視卧室的採光效果。起居室、廚房、衛生間的採光效果依次類推。
3、客廳卧室分離,廚房餐廳分離,但要相互挨著,戶門不宜直接對著客廳。
4、客廳中的門盡可能減少,盡量減少不能利用的通道走廊,還應寬敞、明亮、通風、有較好的朝向和視野。
5、卧室應當安靜、舒適、私密、安全,主次卧區分嚴格,主卧室最好有好的朝向,窗戶朝陽,採光通風要好。
6、衛生間干濕分離,與主卧室的位置要近,不宜正對客廳和餐廳,不宜與廚房緊連。
J. 小高層住宅樓層比較 選擇幾樓最理想
買高層一般有噪音和揚灰層的說法。由於氣流和建築微環境的影響,建築物在一定高度范圍內的部分灰塵密度較大。」一般揚灰層在9到11層。但不一定是高層的9到11層,因為「其具體高度受諸多方面因素影響,在不同地區、不同城市、不同市區甚至不同小區都有差異,這跟灰塵密度、周圍建築高度和氣流湍流特性都有關系。那麼,選擇幾樓居住最理想呢?請隨小編來看。
高層住宅層次選擇有講究
每個城市,都有一批頗具特色、功能完善的高層住宅得到購房者的青睞,成為樓市的一個新亮點。
對於購房都來說,高層住宅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一是視野開闊,景觀系數佳,通風採光好;二是可以通過電梯自由上下,免去了爬樓的勞頓之苦;三是出入口集中,便於進行物業管理,基本上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比較安全。其次,從居住的層次上講,高層住宅可以降低城市的建築密度,擔高城市綠化率。
但如何來選擇高層住宅的層次呢?
售樓人員高層住宅中心段最適宜居住
記者從幾家高層住宅的銷售處了解到,絕大多數樓盤會根據房屋的套型、層次、朝向將高層住宅的價格分成三六九等。一般來說,從底層至上,層層加碼,越高越貴,中低檔住宅每層每平方米約加30—50元,高檔住宅尤其是景觀住宅,每層每平方米會加到50—80元。另外,受日照的影響,朝向也會產生價格差異,也就是「朝向費」,按朝向優劣依次遞減為南、東南、西南、東、西、東北、西北、北。當然,景觀的優劣,也會產生價格差異。
在一家售樓處,銷售人員向記者推薦了11層的一套住宅,「您看,整棟樓一共24層,11樓可謂是中心段,空氣質量好,雜訊又小,位置最好了。」
購房者樓層高低,各有所好
記者隨機調查了一些看房者,結果顯示,絕大部分客戶在選擇高層住宅時,綜合價格、景觀等各方面因素時一般選擇中間樓層,這也比較符合東方人「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中庸之「道」。調查中有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02-14,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更多房產資訊,政策解讀,專家解讀,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