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房價持續上漲,為何土地如此昂貴如何解決住房危機
物價漲了,土地自然也就貴了!想一想我上學的時候冰棍一毛錢,最貴的奶油冰棍也就0.25,現在買根冰棍你看看,好點的要幾十塊錢,最便宜的也要五毛,包括肉類,蔬菜類,小時候1塊錢能買一包花生,現在一塊錢掉地上都未必有人哈腰撿,原來房子多少錢?平房到處都是,兩千、三千,上萬能買樓了,如今人多了,房子少了,物價漲了,房子貴了,土地自然也就貴了。
總結:現在人都願意往城市來,醫療好,學校好,可是城裡人多啊,房子貴啊,不如退休就撤,咱們不給年輕人帶來麻煩,回老家種種花,養養狗,沒事跟老頭下棋、打麻將,多好點事兒啊,或者乾脆把房子租出去,便宜點,夠你在農村的生活費就可以了,兩全其美啊,這樣住房危機就解決了。
❷ 地價對房價的影響究竟有多大啊
地價在房價上漲中起決定性因素,因為地價上漲帶動的不單單是出讓金成本增高專
1、相屬應稅費同樣按比例增加;
2、地區原始房價上漲,帶動安置補償金增加,動遷投入增大;
3、如開發商需要貸款,前期貸款數目增大,財務利息成本加大;
4、其他不可見隱性成本也會增大。
所以說「國土資源局重申,地價決不是導致房價上漲的原因.地價約占房價的1/10左右「這些不過是政府規避房價責任的托詞。
地價的高速上漲,是在為2008囤積資金。
❸ 地價怎樣影響房價
今年以來,高價地塊在一些大城市不斷出現,再次引發了業內關於房價和地價因果關系、招拍掛政策對房地產市場影響的討論。 縱觀三十多年來土地政策的變遷,我們大致可看出經歷了三個階段,1978年至1987年是土地商品化和使用方式市場化的摸索階段,《土地管理法》的出台明確了土地集中統一管理。1987年至2004年,《土地管理法》確立了對土地集中統一管理和依法有償使用的制度。2001年首次明確經營性用地一律實行招拍掛出讓,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協議出讓仍是市場主流。2004年至今,土地政策基調從嚴,供應方式由協議出讓全面轉向招拍掛出讓方式,並加大了對土地閑置的處理力度,調整土地供應結構,限制別墅類項目供地,增加中低檔商品住宅的土地供應量。 要釐清地價與房價的關系,首先要弄清楚地價是由哪些因素決定的。筆者以為,第一是政府土地供應計劃。經營性用地必須通過「招拍掛」的方式進行,土地供應計劃也因此成為影響地價的關鍵因素。第二是商品房市場形勢及未來走勢。開發企業決定購買土地時,往往會從商品房市場形勢出發,預測該地塊未來可能帶來的收益,從而決定對該地塊的報價。如果商品房市場銷售活躍,房價處於上升通道,開發商拿地意願就高,土地市場競爭也會更加激烈;相反,如果商品房市場處於下行通道,開發商拿地意願不強,地價就會下降。例如,去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較上年大幅減少20%,導致土地購置面積同比下滑8.6%,土地流拍現象頻頻出現。第三是企業資金狀況和融資環境。對於已經上市的開發商,土地是在資本市場籌資的工具,成為吸引股民購買公司股票的題材。房價上漲擴大了開發商從資本市場融資的空間,開發商拿著從資本市場籌集來的資金大量購買土地,導致地價上升;同時企業資產規模的擴大和預期盈利的增加,也使企業更易於從資本市場融資。土地市場與資本市場相互推動,促使地價上升。此外,開發商取得土地往往還需要銀行信貸的支持。信貸政策的變化會影響開發商能夠籌集資金的規模以及資金的使用成本,從而影響開發商取得土地的數量以及取得的地價之高低。當銀行對房地產企業大規模放貸時,會有更多的開發企業競投土地,也有可能推高地價。 再來看房價的影響因素。第一是宏觀經濟形勢對房價有重要的影響。宏觀經濟形勢好,居民收入增長速度快,對未來收入預期樂觀,會增加住宅消費,推動價格上漲。第二是信貸政策。住宅消費涉及金額巨大,絕大多數居民一次性支付房款比較困難,銀行的信貸支持使大量潛在的需求轉化為現實的購買力。比如,降低住房首付比例也就是降低了居民的購買門檻,降低貸款利率也可降低購房者的月供款,從而降低購房成本,增加住房需求。第三是稅收政策。政府在房地產發展的不同時期,開征不同的稅種、稅率,都會對房地產市場產生重要的引導和調控作用,進而影響房價。第四是地價。地價在住宅成本中佔有較大的比例,往往成為房價的決定因素。短期看,地價的變動會影響推盤速度,影響市場供給量,從而對房價產生影響。第五是經濟結構。大城市基礎設施好,就業機會多,已成為吸引社會資金、資源和勞動力的強大磁場,房地產市場需求巨大,房價會在相當長期內處於上升通道。 分析地價與房價的相互關系,筆者認為,首先,不論長期還是短期內,房價及其預期都是地價最主要的影響因素。處於上升趨勢的房價以及活躍的商品房銷售市場會使得開發商對市場前景充滿信心,加大土地競購力度,從而推動地價上升。其次,長期看,地價是房價的底線,如果地價高於房價或者房價與地價的差額使得開發商投資地產項目無法達到目標收益率,那麼一部分開發商會逐漸轉移到其他收益率更高的行業。這樣,將減少商品房供給,推動房價上升,使得房價與地價的差額達到一個市場滿意的水平。歸根結底,房價是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的,地價作為一種成本能否向房價轉移,企業的資金實力,回款意願和利潤率的高低等因素也不容忽視。
❹ 土地價格不降,房價能降下來嗎
.落實解決供求關系,很簡單的事情,不清楚為何政府要故意搞得特別復雜。因國家未實質解決保障房的供求矛盾,國家每出台一個政策調控,就變相抬高一次成本,越抬越高,最後還是老百姓去買單。所以長期來說是看漲的。國家新政是「遏制房價過快上漲」。國家是要求房價繼續上漲,但不要漲得太快。房價下跌不符合國家新的政策,新政本來就是不需房價下跌,但需和諧的溫和上漲。有人去市場花100大洋買了一隻小豬認養10年,1年後長成可以賣1000大洋的大豬,有一社團組織告訴你這豬的增值部份你1文錢不能拿,每年還要再徵收你把豬養大了的養豬增值稅100大洋。就是這種稅,請問你認為應採用何種形式徵收?呵呵。社團組織對豬的打壓的政策就是明白告訴要搶劫,有本事你就別去買豬,看豬價會不會下跌。但豬涉及民生問題,有很多人需要買來吃或養,社團組織如果從源頭上解決有大量的小豬、大豬的供求才是問題所在!!問題是社團組織是否願這么干?而不是單一去研究下一步如何搶劫的辦法。否則搶劫一次,豬價的成本被抬高一次。漲價不是房漲價,房是每年都要折舊,增值的原因是政府的土地而持續增值的。在國外因土地增值要收地產稅(房產稅、物業稅,什麼名稱不重要),國外土地是私有化的業主擁有所有權,業主自己的土地增值了,國外的業主非常高興,當然願意交地產稅。中國也准備征稅,但問題是房是每年都在折舊跌價,中國的土地全部都是國家所有的,老百姓僅僅只有使用權而已。但土地又是持續增值,增值部份也是國家的土地增值,問題是增值部份的物業稅應該向誰征稅?地方政府找中央政府徵收?不可能。去找老百姓徵收,但老百姓的房在折舊貶值,轉而只有轉嫁去抬高房的價格,造成房價爆漲。
❺ 地價下降房價會下降嗎
一般地價不會影響房價。
因為地價是根據國土局公布的基準地價體版系中的價值來確定的。
各地權土地局每5-6年更新一次基準地價,更新的時候基準地價降低了,那麼地價才會下降。
之所以評估的時候每年土地價值是下降的,是因為土地有使用期限,使用期限每年在減少,所以感覺地價在下降。
❻ 地價在漲 房價怎麼降
地價是房價的重要組成部分,據說出讓金占房價的60%,開發商不可能做虧本生意,所以房價沒法降。
❼ 如何使房價降價
劉曉齊
成都齊力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山傳海
成都尺度地產顧問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李傑
成都天意天映置業顧問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解讀國六條
焦點:房價為何越調越高?
山傳海:壟斷下的高房價
首先要知道的是,宏觀調控更多意義上是指調控投資、暴利的那部分,目的是維持市場的健康於良性發展。房價是市場的東西,調控是計劃的東西,兩者一旦處理不好就容易出問題。
另外,有這樣的情況,比如有些城市,政府壓低房價,但地價、建築等成本並沒有降低,最後存活下來的就是一些經濟實力雄厚的大公司,這幾家寡頭聯合抬價,房價就會在短時間內暴漲。這種情況是大家都不願看到的。
劉曉齊:需求的井噴
基本上是這樣的一個過程,宏觀調控出台→持幣觀望→抑制需求→(成本不變,房價沒有下跌,但需求仍然存在)需求暴漲→房價上漲。所以有人說,調控的結果就是房價再度上漲,因為城市化進程是必然的,需求是不會消失的。
李傑:成本在上漲
其實「國八條」的效果是明顯的,強力糾正了上海、蘇杭等城市的房價和房市過激現象,並且警示了其它區域市場的買賣雙方的理性投資。
至於全國房價持續上揚,是因為絕大多數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和相關產業在健康成長。房地產開發的成本沒有降,反倒有所增長,地價、設計等費用都在上漲
開發商不可能做倒貼錢的生意,成本不降低,房價自然不會下跌。
焦點:解剖房價構成
李傑:成本決定一切
主要是成本的問題。今天同區域市場上供給的房地產作品,與一年之前的產品相比,可以非常明顯地感覺到:設計水準更高、建築質量更好、選材更精、配套更完善、節能性和舒適安全性更突出…。這樣,開發企業才能生存,代價是不斷提高成本,超越之前項目。
由於房地產市場的茁壯成長,房地產業的上游產業也得以蓬勃發展,使得土地更貴、苗木價格瘋長、主材提價、人工和機械緊張…,要使得項目順利完成,開發商得追加成本;
消費者權益保護、民工權益保護、行業提高規范、建築升級規范和金融風險等社會義務,開發商得責無旁貸地擔負起來。因為該行業關系著國計民生,房地產開發行業作為中國的支柱產業,肩負著為行業局部市場和行業相關產業鏈的噴嚏承受感冒病痛的義務。
劉曉齊:誤解了利潤
很同意以上的說法。我舉個例子,如今開發商要做一個項目,不單要考慮地價、車庫、設計等成本,而且還要承擔很多公共義務,比如承擔大量公共設施用地的規劃和修建,這些最後都只要轉移到房價上。
這裡面還有一個誤解,比如開發商投入了1000萬,最後賺回2000萬,很多人就認為開發商的純利潤是1000萬,沒有考慮到整個工期是三年,平均利潤率還要除以三。
焦點:開發商的社會義務?
劉曉齊:承擔了過多的社會義務
因為開發商是房屋的終端製造者,當房價過高之時,其矛頭必然指向開發商。而作為開發商,在這里不得不澄清一下。如果想要真正降低房價,國家不僅僅只是對最終產品的調控而是要從產品源頭上的各個生產環節來進行綜合調控。希望這個建議能夠引起國家對房屋這個特殊產品的成本組成給予高度的重視,國家也不要再一味地增加開發商的成本了。
想要降低房價,各級地方政府應則應拿出相應的姿態。對開發商而言,成本構成中一是土地成本,政府如何制定一個合理有效的政策來使我們的房價得到有效的控制。二是資金成本,比如開發商要幫建築業交「幾百萬的保證金」。這顯然是不合理的。開發商與建築商之間是有合同的,民工工資是由建築商來付,而不是由開發商來付。開發商為了獲得利潤,這一切的成本最終都將會轉移在房價上。所以,各級政府在制定政策的時候要考慮它是否會影響開發成本?是否會影響到房價?
山傳海:開發商在夾縫中生存
開發商追求合理利潤是合理的,但他們一直都是在夾縫中生存。一方面,國家政府不斷對產品項目提要求,規定了高檔、齊全的配套,讓開發商承擔本不該它們承擔的社會責任與義務,另一方面,政府又不允許開發商的定價過高。熟不知,類似於人防、車庫,公共設施等配套的成本都轉嫁到了房價之中。
舉個簡單的例子,規劃局住房的標准,車位必須配備0.7。試想一下,100個人裡面,就必須要有70%的人不僅要買得起房子還要買得起車子。這樣的標準是很高的。目前,成都的車庫不好賣,又沒有人去租。國家又限制了車子租賃的價格,以致於開發商不得不把車庫的成本轉嫁到房價上,房價自然就要高一些了。
焦點:購房首付比例
劉曉齊:提高首付比例會引發民怨
「要把老百姓們購房的首付比例提高到4成或5成。」,這個觀點我是不贊成的。既然國家要想讓大多數人都能買得起房子,就肯定不能這樣做。特別是針對目前的一些年青人來說,如果首付比例提高4成或5成,那購房對他們而言就更是望而生畏了。
在國外發達國家,就連買沙發都可以搞銀行按揭,為什麼我們購房不可以呢?我認為只要建立了健全的信譽機制是完全可行的。政府如果盲目地提高首付,則會嚴重地影響市場,給廣大的消費者造成不利,同樣也更容易激發消費者的怨氣。雖然說首付一成、二成是不可能的,但較低的首付至少可以滿足他們提前消費的心理。
山傳海:提高首付會抑制購房需求
之前,央行有提出將購房的首付提高到50%,在網上也有很多人在關注、討論這個問題,但最後的結果是普遍認為出現這個情況是不太可能的。因為這樣對房產的需求抑制非常利害,可能會將需求打掉一半左右。在成都一般房子總價50、60萬,如果首付一半就是20、30萬,對於一次置業的消費者來說就不太容易實現了,那麼只有再往後等,越等房價越漲,這樣,就形成了永遠都買不起房子的局面,很容易引發百姓的不滿情緒。
李傑:應有針對性的區別對待
近些年房地產市場能有供銷兩旺的好光景,離不開按揭貸款政策的強力支撐。如銀行不斷提高按揭首付比例,無疑將對遏制房地產市場住房類產品的成交總量產生巨大影響。從控制房價暴漲的積極面看,通過提升消費壁壘,消減市場需求量,可以有效抑制開發商的贏利預期和炒家的投資熱情。但這對市場而言,首先開發商的市場風險會增加。其次,由於供給和需求的差距加大,項目的開發周期延長,導致開發成本,經營成本和利息成本等,必然加大。第三,必然催生市場土地存量大,土地取得價格高,而房價和需求量無力支撐供給量和供給價格的矛盾。作為「國六條」宏觀調控房價的措施之一,住宅類產品的按揭首付比例調高,我認為只能針對購買第二套及以上房產的消費群體。
焦點:房地產信息披露
劉曉齊:數據應進行專業分類
作為主管部門,房管系統公布的數據還是相對真實、科學的。相關信息及數據的公布是對市場來說,形成了一個預警機制,是規范市場的必要手段。不過可以對其進行更加專業性的分類報道,可分為開盤量、開工量、完工驗收量、銷售量等,無論是開發商,還是購房者都可以各取所需。
山傳海:數據透明才能消除恐慌
了解到市場上有多少商品供應,開發商才能一目瞭然,並進行參考與借鑒,進而對市場作出有效正確的判斷。及時地不斷調整產品的供給結構國。同時,也讓消費能夠掌握目前市場上有多少商品可供他們進行有效的選擇,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心理恐慌。
房地產市場上的信息、數據相對透明,更有利於市場的良性發展。 早報記者熊麗關敏以上言論僅代表嘉賓觀點
❽ 為何房價和地價會那麼高
目前房價的高,
其實糟糕的經濟形勢作為基礎,保障房的缺失、以及禁止城鎮居民自行買地建房,賦予了商品房這種金融商品一個硬性消費的強大支撐力,導致商品房價格過高。
如果聽起來難懂,我就給你打個比方,以車來說明。
一般人出行,通常是坐公交,租車,打的,或者電瓶車自行車等方式,只有有錢人才能自己買車,如果我是一個中產階級,稍微有點寬裕,可能買輛差一點的車,幾萬塊錢,加上每年養車1萬5,大概5年的成本是三萬多塊錢,在一般的二三線城市,出行是比較方便的。如果我覺得買車不劃算,每天打的的話,平均一次10元錢,一年可以打三千次的士。這樣作為我本人來說,選擇性比較強。
但是如果有一天,的士公交都被取締了呢?要坐車只能買車了,後果會怎麼樣?後果肯定是汽車的售價水漲船高,因為你的出行是離不開汽車的,除非你提早1個小時出發上班,否則你就只能買車,那汽車的售價可不是調控就可以調住的哦。
我們的房地產市場就是那麼一個原理。
住房分兩種,第一種是保障性住房;第二種是商品房。
保障性住房是政府用國家的土地,建造的房屋,一般又分為經濟適用房、廉租屋、公租屋、棚改房等等。居住人沒有對房屋的所有權,居住價格也相對便宜,經濟適用房的價格,一般國家設定為當地人均年收入的六倍,但是不能轉賣,要賣也是能原價賣還給政府。保障房的建設,其目的是為了達到人人有房住的目標,這也是一個正常政府的基本義務(保證公民的衣食住行教育)。
商品房則是另外一種概念,商品房的所有人擁有房屋的所有權以及土地的所有權(在中國例外,是土地使用權),私人房屋及私人土地的升值後帶來的財富也由個人擁有(產生財富後納的稅稱之為房產稅),所以,商品房是一種典型的金融產品(這里請注意,為什麼炒大蒜是違法的,炒房子是合法的,就是因為大蒜不是金融產品,然而商品房是金融產品),是一種很正常的投資渠道。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政策導致開發商形成政策性的壟斷。
在國外,除了到房產公司買商品房外,還可以以個人名義向政府買地,然後由政府規劃,設計房屋的外部形狀,統籌規劃,自己建造房屋。這也是我們經常在國外電影裡面看見的二~三層的小別墅房屋。但是中國不能那麼做,中國老百姓只能從房產公司買房屋,城鎮人口是不可以直接向政府買地造房屋居住的。所以形成了房產公司壟斷居住房屋的現狀。
那麼搞清楚了商品房和保障房的差別,我們在來說說商品房和保障房之間的關聯。
剛才我提到了房產稅,沒錯房產稅正是連接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之間的關鍵點。
政府為了達到居者有其所的目標,就必須為中、下產階級的人建造保障房,(首先給你住的地方,然後再由你自己決定,是要多努力賺錢買商品房,還是賺多少花多少瀟灑走一生,你自己決定)那麼政府造保障房的資金怎麼來?當然是房產稅了!
那麼什麼是房產稅呢?可以這么理解,商品房的所有者,因土地的增值,而得到的利潤當中,繳納部分的稅。
而繳納房產稅本身不會對商品房的所有者帶來任何不利的影響,因為土地增值了,有錢賺了才達到納稅的標准,所以商品房的所有者會很願意納稅給政府,而政府索取了房產稅後,就有這個資金去建造保障房。所以,在一般國家的一般情況下,保障房和商品房是個共生的關系,商品房的價格越高,保障房的建設就越完善,而且還不單單收益的是保障房的建設,房產稅還被用於地方治安和教育事業。所以毫不誇張的說,合理的徵收房產稅,關繫到一個城市的居住環境。
但是這是一般的情況,中國情況特殊,是不適合房產稅的,因為其他國家徵收房產稅的目的不是讓商品房的房價跌,而是讓商品房的房價漲,再拿漲的部分取出稅來補貼保障性住房,而中國目前是要讓商品房的房價不漲,所以中國還沒有達到徵收房產稅的先決條件。
中國房地產的現狀和形成原因。
剛才說道保障房和商品房是個共生關系,然而在中國則比較特殊。不同的國家,保障房和商品房的比例各有不同,有的是8:2的比例,有的是9:1,但是有個基本點,就是先有保障房的前提,然後有商品房的市場,但是中國卻是相反的,保障房比例是1,商品房是9。
那麼為什麼我們國家的保障房會那麼的少呢?
我們應該都記得,現在的80後,小時候和父母居住的房子,很多都是單位里分的。這個分的房子,就是保障房,在我們小時候,保障房的佔比足有90%。但是現在基本上都沒有了。為什麼呢?
那要從98年說起!
中國在98年後,由於改革開放發展所帶來的影響(這里可以詳細查閱網路:下崗),下崗危機到達最高峰,失業率高,就業率低,當時政府想到的辦法,就是停止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增加商品房的建設,然後讓原本應該買保障性住房的老百姓自己掏錢去買商品房,政府拿了土地出讓金後,再投資基礎設施建設,把城市美化好後,再進行招商引資。而在建設的過程中,自然會產生眾多就業崗位,就業問題得到緩解,就業率得到報障後,周邊行業(比如鋼筋水泥)就得到發展,就業人數多了,零售業生意就好做了,中國經濟就得到了喘息的時間。然而這樣,必然會產生住房問題。
由於保障房的建設停滯了,商品房的剛性需求則日益凸顯,而商品房也是一個金融產品,將一個金融產品賦予強大的剛性需求,其結果是非常恐怖的。我剛才說過了,商品房本身就是一個金融產品,不同於炒綠豆,炒大蒜,綠豆大蒜屬於民生食品,炒作這東西是犯法的,屬於違反「反壟斷法」,抓住要坐牢的。但是商品房本來就是金融產品,金融產品的作用本來就是包含了投資用途,炒房雖然不合情,但是卻合理合法。恰好有正值80後年輕人到了成家立業的年紀,對於房屋的需求越發的大,再加上近年來投資環境惡化,經濟前景堪憂,大量熱錢流入房地產,故此,房價來了個大爆發。
自從06年起,中國製造業全面衰退,使得大量工廠倒閉,大量資金撤出製造業,在07年湧入股市,08年股市崩盤,資金流入房地產。導致房地產全面過熱,房價隨即爆發。
所以,我們的商品房價格高昂,糟糕的經濟形勢作為基礎,保障房的缺失、以及禁止城鎮居民自行買地建房,導致商品房價格肆意高漲,而解決辦法就是一手開始對製造業開展經濟刺激計劃,使得房地產熱錢能夠回到製造業,另外一隻手開始建造保障性住房,爭取在未來的5年後讓保障性住房降低房屋硬性需求,逐漸影響房地產市場;同時,學習國外,開放老百姓在政府的規劃下,允許老百姓個人購買土地建造房屋,
打破開發商的壟、斷。
❾ 如何把房價給降下來
現在的房價,國內只有少數幾個成熟的漲幅很高,大部分的城市,其實還是在合理的范專圍內 很多人吵著買不屬了房的,也是在幾個大城市裡的才就業的年輕人 現在的年輕人不管是才畢業的,還是在大城市打工的,都想在城市裡買房而不想回到縣,鄉、村裡去,如果回縣、鄉、村了,要買房壓力比在大城市買要小的多,可以又有誰原因回去 房價高也不是全是炒作的原因,中國的人口龐大和現在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是原因之一 國家的城市化進程,還要大量的把農村人口變成城市人口。
❿ 國家只有把地價掉下去房價才能掉下去
國家只有把地價掉下去房價才能掉下去,這和國家的地價一毛錢關系都沒有,即便你把這個土地無償地給予的房價也是不可能掉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