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購房最終成交價怎麼算在線等.50分送上
凈房價是550000元
此外,你還需繳納1.5%的契稅--8250元
印花稅0.05%--275元
公共維修基金2%--11000元,或者按版每平米多少錢來交,需見當地權規定
房本工本費85元,以及測繪費,登記費等小錢
收房時,物業會讓你繳納一部分物業費及裝修保證金等費用
『貳』 房價怎麼計算
工資也會漲滴、、、逼急了四年二十萬也能掙!
『叄』 房價如何計算
要看他是全款還是貸款。如果是全款那就是100萬+中介費+稅費(看你二手房的年限,在不在營業稅回免答稅范圍內,但其他還有些稅是免不掉的,稅費一般是買家出)+過戶的費用,這個不會很高,總得來說如果全款的話會比較簡單,不會超過110萬。
如果是貸款的話就比較麻煩,先要銀行評估這套房子的價值,如果評估出來是80萬,並且客戶想貸款六成的話,那麼他的首付款就需要52萬+中介費+稅費(看你二手房的年限,在不在營業稅免稅范圍內,但其他還有些稅是免不掉的,稅費一般是買家出)+過戶的費用,現在貸款比較麻煩。
『肆』 知道了不含稅價格怎麼算增值稅
直接用不含稅的價格乘以相應的增值稅稅率,計算出的就是(銷項稅)增值稅,如果是銷項稅再減去進項稅,就是應交的增值稅
『伍』 本含同工程暫定預算總價為77000元。(不含稅)最終以實際工程量結算,最終總價為258000元。
朋友抄工程結算簡單地描述,襲就是施工單位或個人完成施工任務或,按照合同施工人應該得到的報酬,這里應當明確說明,施工人應該收到多收錢都必須繳納營業稅。城市建設稅、教育費附加,這是法律強行規定的,交稅與工程結算額不發生任何關系,多收多交、反之少交,沒有商量的餘地。
『陸』 房價不含稅是什麼意思
意思就是房屋過戶需要交納的 交易契稅 營業稅 個人所得稅 或是通過中介產生的中介費 這些房東統統不承擔 就是房屋買賣中雖未的凈拿價
『柒』 含稅和不含稅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含稅與不含稅的計算公式?
計算公式:增值稅:價外稅 不含稅價格*(1+稅率)=含稅價格(銷售者實際支付價格) 含稅價格÷(1+稅率)=不含稅價格 營業稅:價內稅 不含稅價÷(1-稅率)=含稅價 含稅價*(1-稅率)=不含稅價 根據所計算稅種不同,請採用不同計算方法 除:增值稅以外,其他稅種均為價內稅1、如果是「價外稅」(如增值稅):不含稅價=含稅價÷(1+稅率) 例如:含稅價117元,稅率17%,那不含稅價為:117÷(1+17%)=100元2、如果是「價內稅」(如消費稅、營業稅):含稅價=不含稅價÷(1-稅率)
1,含稅不含稅一般是說含不含增值稅。
2,增值稅是價外稅,其他稅基本上是價內稅。
3,但日常生活中我們買東西是含稅價,也就是從價格上不能直接看出增值稅是多少。因此,要先用價格÷(1+增值稅稅率)算出不含稅價格,再用不含稅價格×稅率算出具體稅費。
4,稅最後由誰承擔?增值稅是價外稅,也就是每個生產環節按增值額為基礎納稅,看起來像是供應鏈中一個企業的稅與其他企業無關,但企業為了能夠銷售出去(比如100元的東西含稅價117元,但是117元只能賣出100件,如果降價到90元,也就是105.3,降價了11.7元,但是買的人就多了,銷量提高了),一般會訂比市場公允價格稍低的價格,將一部分本該由購買者承擔的稅負轉嫁到生產者。至於轉嫁多少,要看企業的議價能力之類的了。羊毛出在羊身上,一般來說是最終消費者會承擔很大一部分稅額。
『捌』 含稅的單價怎麼算不含稅的單價怎麼算
含稅的單價=不含稅的單價*適用稅率(1+17%或13%)。
單價是不是含稅,要看雙方簽訂的合同,如果雙方訂立的合同是不含稅價,那麼含稅價的單價=不含稅的單價*適用稅率(1+17%或13%)。
如果雙方訂立的是含稅價,那麼不含稅單價=含稅價/適用稅率(1+17%或13%)。
(8)不含稅最終房價怎麼算擴展閱讀:
含稅價是包括稅金在內的價。含稅價包含的是增值稅即零售價,部分徵收消費稅的貨物除了增值稅也包含了消費稅,但不包括價外費用,如包裝,裝卸費等,銷售商開具的普通發票上的金額即為含稅價而增值稅專用發票上的為不含稅價。
因為增值稅額單獨列出一般情況下,零售、銷售給小規模、個體納稅人、一並收入的價外款、貨物包裝押金都是含稅價格。但是也有特殊情況,比如沒有開具發票,但是視同銷售應該計算增值稅的時候就應該是不開發票但是同樣計算到含稅銷售額中。
含的稅一般是增值稅和國稅.增值稅可以抵扣,國稅可以做固定資產.最簡單的說法就是要不要開發票.要開發票的,就是含稅價可通過公式將含稅價折算成不含稅價,即含稅價=不含稅價*(1+稅率),一般的稅率有16%,10%,4%,6%,25%,最常見的是16%的增值稅。
比如,含16%增值稅價為100,不含稅價即是100/1.16=86.21,稅金是86.21*0.16=13.7936,企業就可以抵扣13.80的稅。
在實際業務操作中,報價一般多為含稅價,因為這就好像是默認的潛規則一樣。至於把含稅價再分離為不含稅價和稅金,多半為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和企業會計在對收入入賬時應該處理的事情。過程也比較簡單。三者的關系如下所示:
含稅價=不含稅價*(1+適用稅率)
銷項稅額=不含稅價*適用稅率
含稅價=不含稅價+銷項稅額
增值稅是價外稅,所以報價時會出現含稅價與不含稅價。比如:報含稅價11700元,支付金額也是11700元,其實價格是10000元[11700/(1+17%)],稅款是1700元。報不含稅價11700元,那在支付款項時,還需要支付17%的增值稅1989元,合計支付金額為13689元。
『玖』 房價怎麼算
房子雖然具備投資屬性,但是歸根到底它就是用來住的,你說它多貴沒人賣沒人租都是瞎扯,一方面租金背後有市場需求支撐,更側重於房子的真實價值。
所以,另外一個能推導房產估值的指標:租金回報率,我認為更為客觀。
它的計算方式同樣很簡單,就是房屋年租金/房屋總價;目前比較合理的一個回報率水平是4%。
另外有幾組數據也是可以重點關注的:
1、北京的房價其實和倫敦的差不多,但是租金卻只有倫敦的1/4,與東京、紐約等也存在較大差距;
2、中國租房人口比例僅為25.8%,其中北京為32.2%,廣州為46.9%,而紐約為56.9%,東京傳聞是90%。
--
今天讀到一個觀點,分享一下:
眾所周知,房地產屬於資金密集型的行業,對資金的渴求可謂是到了極致,恰好國內融資渠道全面收緊,借錢成本極高。(中小放貸利率在8-9%之間,信託更高)
所以房企們紛紛轉向海外市場融資,大部分以發美元債為主(2年期的美債利率在3-5%間),那個時候房企的利潤還能保持在15%,所以這一倒騰,拿地的錢便宜啊。
有個數據能看出,2017-2018年中資房企的美債發行量是2015-2016年的3.5倍。但好景不長,今年以來國家對房地產的調控越來越強,而更糟糕的是那些2年期的美債今年該還錢了。
再加上離岸人民幣的匯率破7,無疑徒增了房企還錢的成本。你說這會怎麼著?唯有降價促銷迅速回籠資金。
--
1、鋼鐵、化工、建築裝飾等傳統製造業的行業利潤在3%左右;
2、家電、紡織、服裝、輕工製造行業的行業利潤在8%左右;
3、房地產行業因為還外債的壓力,加上政策打壓,由以往的15%降到了9%左右;
4、傳媒、互聯網、醫葯生物等少數幾個行業,凈利潤還能勉強維持在10%以上;
--
請教了一下一個相熟的房企前輩
房價主要由下面這條公式構成:
房價=土地價格+(建造成本+土地增值稅+財務成本)+開發商利潤
按目前來說,括弧裡面的三個東西加起來,每平米價格大概在4K-10K之間,如果是地王則更高,這還是不算開發商利潤的情況下。
而開發商去拿地的錢主要有四種來源:自有資金、銀行貸款、信託、企業債
後三種方式從成本角度來說,已經比以前高不少了,現在房企要拿地或者說額外拿更多的地,估計就只能用自己手裡的錢了。
或許這個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去看房企往後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