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房價與GDP到底什麼關系
房價與GDP的關系是:
房價是GDP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根據財經法規制度,按照管理層次的原則,組織企業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管理實踐是組織企業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
房價以GDP為中心,房價對企業管理中所需資金的籌集、投放、運用和分配以及貫穿於全過程的決策謀劃、預算控制、分析考核等所進行的全面管理。
房價職能的控制性決定了必須以GDP為中心。房價的職能包括財務預測、財務決策、財務計劃、財務控制和財務分析評價。財務決策和財務控制處於關鍵地位,關繫到企業的興衰成敗,
決定著其他各項管理活動的產生、變更或消失。同時它能利用信息和特定手段,對企業經營活動施加影響,並對其他各項管理起著控制的作用。
(1)經濟增長怎麼影響房價擴展閱讀:
房價計算公式:
必要報酬率=上年累計未分配利潤+本年全年實現凈利潤-本年已分配利潤
本年已分配利潤=被沒收財產損失和違反稅法的滯納金及罰款+彌補以前年度虧損+提取盈餘公積和法定公益金+分配給投資者的利潤。
GDP計算公式:
GDP=經營收入-經營費用-生產性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出租房屋凈收入、出租其他資產凈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凈租金等。財產凈收入不包括轉讓資產所有權的溢價所得。
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率= (報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0%。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gdp
網路-房價
Ⅱ 經濟增長的同時,房價為什麼會下降
一個重要原因是收入增長不均衡,特別是工資增長。今年公務員漲了一次工資,事業版單位比照也權漲了。但是企業呢,有錢的就漲了,沒有錢的就沒有漲。而在國外不一樣,國外企業給員工漲工資是一個規則和機制存在的,每年簽訂合同的時候勞資要談判,如果物價漲了,工資也要跟著漲。但這種工資和物價聯動的機制在中國是沒有的。中國的勞動力也沒有對工資討價還價的條件。 經濟增長時房價是要增長的。但是房價增長太快,超過居民收入增長。這說明居民在經濟增長中受益不大。房價高,一個重要原因是地方政府土地收益佔地方財政收入很大的比重。現在講要調整土地收益分配,但不太容易。地方所以把土地收益作為財政收入,是因為地方財政收入不足。如果土地收益全部給了中央,地方的空間就太小了。 大部分的一線城市,以及國外買家在這里買房用於投資套利的很多,而不光是自住,所以把房價炒上去了。所以去年的房價一直是虛高!有泡沫。
Ⅲ 房價上漲的真實原因有哪些
一般情況而言,判斷房價上漲的因素主要分為七點,而能夠影響房價的也就是這七點,小K根據影響的程度來依次解釋。
一、住房供需關系
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斷升高,人民對居住水平的要求逐漸提高,從而形成強勢的有效需求。再加上而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使得城鎮居民總數急劇增加,城鎮居民紛紛向一二三線城市湧入,造成房市供不應求的狀況。據調查數據顯示,我國城市化率已經達到56.1%。
與此同時,城鎮居民快速增收,增強了居民的購買力,在「有房才有家」的傳統思想的影響下,大家都紛紛購房,直接導致房價上漲。
二、庫存供量去化期
指的是房市庫存,但是這種情況目前只存在於一些三四線小城市,在2014年的時候房價持續下跌,導致部分城市產生房市庫存。但是就現在來說,我國房市目前的基本情況還是供不應求。
三、人口增速結構變化
分析房地產需求,相對於勞動年齡人口,還有個更精確的指標,即購房適齡人口,指的是25~49歲的人群。從2015年起,我國購房適齡人已經達到峰值,加快了房價的上漲。
四、土地供應量價增速
大家只看到房價在飛漲,實際上地價比房價漲得更快。前些年出現的土地樓面價高過房價就充分說明了問題,麵粉比麵包貴是很不正常的現象。一些央企介入房地產開發,因為央企有政府背景,不缺錢,導致地王頻現,這一切都成了房價上漲的背後推手。
五、樓市政策走勢
為了穩定一二線城市的房價上漲趨勢,政府圍繞」分城施策、分類調控」 的思想,嚴格執行:「控、穩、調、保 」相關政策。
六、經濟增長產業結構
這也是我國房價持續增長的主因,簡單說就是我國產業結構的改變,導致實體經濟的轉變,直接影響我國的經濟增長。而經濟增長的變化直接關系房價。小K將在下面為您詳細解說
七、貨幣供求關系
既我們常說的通貨膨脹,也是影響我國房價的主要原因。
高房價真相
01
實體經濟不景氣
一般人的投資分為四種:購房、理財(包括存款、購買債券、購買信託等其它理財產品)、買股、買貴重金屬、藝術品、藝術投資等。
在過去幾年裡,一般的銀行理財年化收益率約為5%,而「高凈值人士」的信託理財能達到12%左右。近幾年,股市「熊途漫漫」,指數幾乎一動不動,收益率也低的可憐。而在北京等城市購房的年化收益率可以達到25%!所以股市資金紛紛流出,開始往購房上輸入。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居民按揭貸款新增2.36萬億,同比多增1.25萬億元。
2016年7月15日央行發布的上半年金融數據顯示,6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49.05萬億元,同比增長11.8%,增速與上月末和去年同期持平;狹義貨幣(M1)余額44.36萬億元,同比增長24.6%,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高0.9個和20.3個百分點,再創歷史新高。也就是說M1的增速為何比M2大了近一倍。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三種,一是定期和活期存款的息差收窄,於是企業傾向把定期存款轉化為活期的,方便資金提取;二是經濟下行,不少企業存在「持幣待投資」;第三是樓市活躍,使得百姓的存款和按揭貸款轉換為房企的活期存款,房企也保持謹慎態度,減少投資擴張的步伐。
也就是說,中國現在進入了一個不賺錢的時代,很多行業是干什麼都賠,炒股更是不賺錢,也許在老百姓看來,炒房反而是最穩妥的資金保值辦法。
於是,股市的資金紛紛迴流,一方面變成了老百姓的銀行存款,另一面部分迴流的資金湧入到了樓市,而開發商賣房賣得火爆,收回了不少現金,變成了房地產企業賬上存款了。
另一方面,實體經濟不景氣,沿海一些工廠處於歇業狀態。投資人和企業家手持大量現金,觀望中國經濟,急切尋找合適的投資目標。而樓市目前尚有的保值性,也成了一些投資人首選的目標。
雖然政府一直在對房價市場進行宏觀調控,但是要知道,政府的宏觀調控只是針對「讓房價不要那麼迅猛的增長」而言的,並沒有說要阻止增長。小K幾乎可以預見,在未來5年左右,房價將持續上漲。
02
通貨膨脹加劇
所謂通貨膨脹,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貨幣貶值,就是指市面上的貨幣太多了,所以錢變得不值錢了。所以當貨幣增長多而商品增長少的時候,商品價格就會升高。所以通脹時期,錢放在銀行里只會貶值,佔有商品、坐等升值才是最好的選擇,尤其是那些不能快速增加供應量的商品——房子。
造成我國通貨膨脹現狀的主要是兩個原因:一是外匯儲備。二是銀行貸款。
中國央行為了控制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在中國市場上用人民幣大手買進美元,為中國積累了近4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相應向中國市場釋放了幾十萬億人民幣。
再加上中國的政府性質的經濟活動非常活躍,銀行信貸**加劇了,導致貨幣流動性增強。2008年,受世界金融危機影響,中國的房價曾下跌。然而緊接著實行了「四萬億刺激計劃」,放鬆銀行信貸,後果是造成嚴重的通脹。2009年一季度新增人民幣貸款就達到了2008年全年水準,直接導致房價扶搖直上。
所以近年來央行一直在通過調高存款准備金比率來回收貨幣,遏制信貸。同時央行也在一直降低購買美元的價格(即讓人民幣升值),遏制外匯儲備增長勢頭。但是房價漲勢依舊沒有緩和。
歸根結底,要抑制房價的繼續上漲,就得減少市面上的貨幣流通性,讓人民幣升值,這樣將直接影響出口。而出口將直接影響GDP增長,這對於中國來說,將成為另一種危機。所以,照目前的趨勢來看,中國房價將持續增加。
03
經濟發展離不開房地產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現在,房地產早已成了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我們不談房地產對地方經濟的拉動,單是房地產開發所需的土地供應,就是地方財政的支撐點。如果缺了土地收入,地方政府的腰包就會囊中羞澀,減少了財政收入,就會影響到地方政府的行政力量、職權力量。
大城市在幾年前,都是以房地產作為支柱產業來對待的,當下雖然大城市的經濟發展走上正軌,但是房地產作為支柱產業地位仍然在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而在二、三、四線城市,房地產仍然是當之無愧的支柱產業,對於二、三、四線城市來說,尤其是三四線城市,產業薄弱,城市造血功能不足,只有依靠房地產來帶動經濟的發展。
比如服裝、化妝品等看起來與房地產無關,實際上服裝和化妝品業的發展也有房地產的功勞,開發的大量服裝和化妝品主題商城及專業市場,無不在推動其發展的車輪。離開了房地產,各行各業都將受到不同程度的打擊。
上述七點中,前五點確實能夠影響中國房價,但是整體來說影響不大,其實真正影響中國房價的,是貨幣供求關系(通貨膨脹)和經濟增長產業結構。
Ⅳ 房價上漲對GDP和經濟指示物有什麼影響
參考: 「房價上漲」是拉動GDP的根本方式 我國今年的GDP將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可是仔細分析我國的GDP構成,跟美國日本等很多發達國家比,我們的GDP構成卻很不合理,缺少競爭力。尤其是去年我國沒有借機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反而為了GDP保八的目標的實現千方百計的拉動GDP,結果造成房地產的巨大泡沫,美國日本經濟危機都是因為房地產泡沫破滅造成的,我們並沒有吸取教訓,是不是GDP的數據決定一切呢,我們正在走進一個數字的誤區,很多地方09年的房價比08年翻了將近一倍,對GDP的拉動也有好幾個百分點,可是我們的實際生產力到底增長多少呢?清朝時期我們的GDP是全球的22%,可是卻被在當時GDP比我們低的多英國和日本等國家打敗了。這就很說明一個問題,我們是在發展生產力呢還是在增長GDP呢?如果不改變我們的觀念,只要這幾年拉動房價上漲我們完全可以超過美國,這可不是奇跡,照現在的發展模式是完全有可能做到的。 我們的經濟發展到這個階段必須要調整了,可是如何調整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呢?國家出了很多政策,想了很多辦法,可是都沒有起到很大的作用,我認為關鍵是觀念上有問題。想想看,如果不改變GDP增長的誤區,我們如何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我們只有取消GDP增長這個概念才能從觀念上走對路,只有從GDP的科學構成上來對比我們才能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打個比方09年我國房地產對GDP貢獻是3%,如果是我們自主研發的飛機、數控機床等高科技產品生產對GDP貢獻是3%,這對我們在國際上的競爭力產生多大的作用。所以說我們應該從提高GDP的科學構成上來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縱觀全球各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過程中都是在經濟低潮時被動進行的,就跟人得病感冒一樣,每一次感冒都是天氣變化造成的,同時人也在感冒過程中免疫力增強了。我們如果要改變經濟增長方式首先要隔幾年降低GDP增長速度,在經濟結構自發調整過程中給予正確的引導和合理的支持,我們的GDP增長才不會虛胖,才符合真正的科學發展觀!
Ⅳ 房價不成為經濟增長的催化劑後,房價上下漲跌幅度會有什麼變化
房價應該不再會像之前大幅度的上漲了,因為人們的購買力已經飽和了,如果現在人們在考慮買房的時候,不會再像之前那樣沖動,畢竟現在房價已經穩定下來了,現在說實話普通家庭擁有一兩套房是很正常的,人們現在為什麼擁有這么多房,就是因為在之前整個房價不穩定的時候,紛紛開始拿巨款買房,現在房子放在那裡有沒有多大用處,現在很多房子的入住率是很低的。
在我小學初中那會兒聽到很多類似房奴這樣的詞,但是在現在其實很少聽到了。人們對於房子的渴望沒有那麼強烈,人們的心態也越來越好,人們想要把錢花到更實用的地方,對於房子它只是一個暫時的居住場所,沒有必要把它當成奮斗的目標,所以房價沒有太大的活力,他也無法成為經濟增長的催化劑,它沒有太大的帶動作用。
Ⅵ 金融危機會給中國帶來什麼房價會不會因為危機而降低
從金融層面上講,金融風暴對中國的沖擊可能不會太大。因為中國的金融系統還沒有與世界接軌,貨幣還沒實現可自由兌換,中國的決策者對於購買外國資產一直持非常謹慎的態度。
第二個層面,是實體經濟層面。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8日發表的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金融危機正使世界經濟進入「嚴重低迷」時期。歐美發達國家增長大幅放緩,有些國家甚至出現負增長。在這種形勢下,對中國商品的進口需求會大幅度萎縮,這對於對外貿依存度很高的中國來說,貿易順差增幅放緩甚至負增長,對中國GDP的增長會產生影響。
第三個層面,是信心的問題。目前中國政府和企業家們對中國未來經濟的穩定還是持較為樂觀的態度。不過,在國際經濟的低迷情勢下,信心受到影響他們還會增加投資嗎?這是一個問題。
戴科認為,不管如何,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已經是事實。2008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已經比去年下降了兩個百分點,明年經濟增長可能會更緩慢。不過,中國的經濟仍在增長,通脹仍在可控制的范圍內,中國經濟遠沒有「滯脹」的風險。戴科說,中國人經常說風險和機遇是並存的,他很贊同這句話。在這場經濟危機中以及在未來世界金融秩序中,中國正在扮演並將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這是肯定的。
按照購買力計算,中國對全球GDP的貢獻已經超過10%,歐盟和美國的貢獻超過20%。中國在國際經濟中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可預見的一段時間內,中國將成為世界最大的投資者之一,中國在國際經濟秩序中的權利和責任不可避免地也加大了,中國不僅是世界經濟和金融秩序的參與者,也將成為新秩序的制訂者 。
Ⅶ 經濟負增長房價會漲價嗎
不會,經濟負增長只讓房子降價。
Ⅷ 人口變化:對經濟增長,房價,股市有何影響
人口變化:
適當的人口增長
可以促進勞動力的增加
從而促進經濟增長
人口增長,對房子需求增加,房價上升
對股市影響比較間接且影響程度不大
Ⅸ 數學分析,房價與經濟增長的關系
差不多我記得我在南昌 博士割的時候800多塊錢吧 也差不多都是這個價了
Ⅹ 房價上漲給中國未來經濟增長影響是怎樣的
展望未來十年,從總需求結構看,消費率將繼續快速上升,由目前50%左右上升到60%以上;投資率將不斷下降至35%左右。從產出結構看,服務業佔比將快速提高,由目前的48%左右上升至2024年的60%左右。從供給側看,技術進步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TFP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份額,有望從目前30%左右到2024年上升至40%左右。
影響因素:
一是中國以PPP衡量的GDP已經超過美國。根據IMF公布的數據,2014年中國按照現價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PPP)測算的GDP已經超過美國,相當於美國GDP的101.2%。無論是採用PPP方法折算,還是直接採用現價美元匯率,單獨的比較都存在一定缺陷。但這些比較和報道折射出,無論中國是否真實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國際社會都認為中國在全球的地位和影響力已經遠超以前。也正是如此,中國經濟未來發展面臨的競爭將更加激烈,發展空間拓展的難度也將前所未有;大國逐漸成為中國難以迴避的身份特徵,在全球治理中中國將被期許承擔越來越多和越來越重要的國際責任。
二是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下跌與其背後隱含的新一輪技術革命帶來的沖擊。此輪油價大幅下跌將直接影響全球經濟未來走勢以及國際金融市場的變化。傳統的石油出口國可能面臨國際收支和財政收入滑坡的雙重挑戰,貨幣貶值壓力大,並有可能引發國際金融市場的動盪。對於包括中國在內的石油凈進口國而言,油價下跌總體上利大於弊。一方面,貿易條件得到很大改善,能源價格和稅收改革迎來機會窗口;另一方面對新能源發展和資源型地區的發展會造成一定沖擊。另外,此輪國際油價的大幅下跌,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長期因素,即新舊技術碰撞,也就是以沙特為首的傳統原油開采技術,與以美國為首的頁岩油等新開采技術背後的利益沖突。應該說這只是近些年正在孕育的增材製造(3D列印)、物聯網、新能源等為代表的新一輪技術沖擊一個典型而已。能否在新一輪技術革命中掌握主動權,將是影響中國經濟長期增長態勢的一個關鍵因素。
三是人口政策調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啟動實施一方為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這是新時期我國生育政策的重大調整。雖然「單獨兩孩」政策本身對未來十年影響低於預期,但這一政策的出台卻預示著我國生育政策新的調整方向和全社會對於人口問題的重新認識,這可能才是真正影響未來人口變化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