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有哪些經濟發達的內陸城市
很多人一直都自己家鄉GDP的情況,據有關機構研究,2019年中國大陸城市GDP排名已經出爐了。關於2019年度中國大陸城市GDP二十強相對於2018年的排名變化,明顯的可以看出城市間的「明爭暗鬥」,排名靠前的城市幾乎位置很難替換,主要是排面在中間的城市,總有種「你追我趕」的感覺,變化很大!
今天我們來看看,排名前五的這些省會城市的情況,本文的數據都不包含港澳台城市。
第五、江蘇省南京市
班服定製:伴隨成長的印記,除了青春還有班服!
廣告
班服定製:伴隨成長的印記,除了青春還有班服!
南京市在中國大陸城市2019年的GDP排名中,以14030.15億元排名第十一位。
南京古稱金陵、建康,是江蘇省會、副省級市、特大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南京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國家物流樞紐,長江國際航運物流中心 ,長三角輻射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的國家重要門戶城市,也是東部沿海經濟帶與長江經濟帶戰略交匯的重要節點城市。
第四、浙江省杭州市
杭州市在中國大陸城市2019年的GDP排名中,以15373.05億元排名第九位。
杭州古稱臨安、錢塘,是浙江省省會、副省級市、杭州都市圈核心城市,杭州人文古跡眾多,西湖及其周邊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觀遺跡,具代表性的有西湖文化、良渚文化、絲綢文化、茶文化,以及流傳下來的許多故事傳說。新世紀以來,隨著阿里巴巴等高科技企業的帶動,互聯網經濟成為杭州新的經濟增長點。
第三、湖北省武漢市
武漢市在中國大陸城市2019年的GDP排名中,以16000億元排名第八位。
武漢別稱江城,是湖北省省會,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市,特大城市,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作為中國經濟地理中心,武漢素有「九省通衢」之稱,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和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其高鐵網輻射大半個中國,是華中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清朝末年的洋務運動開啟武漢現代化進程,使其成為近代中國重要的經濟中心,被譽為「東方芝加哥」。
第二、四川省成都市
成都市在中國大陸城市2019年的GDP排名中,以17012.65億元排名第七位。
成都別稱蓉城、錦城,是四川省省會、副省級市、特大城市、成都都市圈核心城市。地處中國西南地區、四川盆地西部,境內地勢平坦、河網縱橫、物產豐富、農業發達,自古享
❷ 中國十大古城
1、歙縣古城坐落於黃山腳下,在古代為徽州府治,是徽州文化及國粹京劇的發源地,也是文房四寶之徽墨、歙硯的主要產地。於1986年被授予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稱號。
歙縣歷史悠久,秦代即置歙縣,自隋至近代,歙縣作為徽州首縣,就一直是徽州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徽州是一處真正堪稱「物華天寶,地傑人靈」的地方。這里的傳統文化——徽州文化,以其深厚的人文底蘊和包含建築、雕刻、繪畫、篆刻、盆景、編織、書版、理學、醫學等多種表現形式而著稱於世。現歙縣縣城徽城鎮就是原來的徽州城。有兩山橫亘城中,將古城一分為二:東為古歙縣附郭城,被群山環抱,狀似半月;西為古徽州府城,面對練江,地勢開闊。城郭為明代所建,目前僅存數座門樓和部分城牆。城內外各鎮鄉村均遍布有大量歷史街巷和古代建築,其中民居、祠堂、牌坊被稱作為徽州建築三絕。徽州的民居選址注重風水,布置遵從陰陽五行學說,裝飾精美且富有文化氣息,以位於城西的潛口和呈坎民居最具代表性。徽州的祠堂和牌坊也各具特色,最著名的有棠樾石牌坊群、許國石坊、羅東舒祠等,規模宏偉、雕梁畫棟,均屬國家級文物。
閬中古城的自然景觀奇秀多姿,獨具特色,「石黛碧玉相因依」的嘉陵江環繞閬中古城,四周青山擁抱,一幅「三面江光抱城郭,四圍山勢鎖煙霞」的水墨丹青,渾然天成。古城三面環水,一面傍山,人傑地靈,素有「閬苑仙境」的美譽。從風水學的角度上看,閬中無疑是一座風水寶地。
閬中的城市歷史源遠流長。這里相傳為中國遠古帝王伏羲誕生的地方。商周時代,閬中是巴國北部重鎮。戰國中期(公元前330年),巴國由重慶遷都閬中。秦統一後,於公元前314年置閬中縣,迄今為止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從古到今,閬中縣制未動,縣名不改,是全國少有的至今保持原名的縣城。閬中歷來是川北的政治、經濟、軍事和宗教中心,歷代封建王朝都在閬中設置郡、州、府、道治所,清政府還曾在閬中設四川省會達17年之久。
古城閬中的建築風格體現了我國古代的居住風水觀,由於地理環境的封閉性,古城風貌得到了天然保護,城內的古街道交錯縱橫,91條街巷中有20多條街巷仍保持著唐宋時的建築風格。這些街巷的平面布局,空間處理,建築物的外觀造型,構造方法,細部裝飾和材料選用等方面,都具有獨特風格。閬中古城內的民居屬於明清風格,有的具有明代疏朗淡雅味,有的則具有清朝精美繁復的特點,並且多以典雅精緻的雕繪藝術為特色。建築布局,大部分是四合院,有些院內迴廊曲徑,古樸典雅,具有南方園林特色。在街道交匯處,往往有樓台拔地而起。
平遙古城位於山西,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國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也是目前我國唯一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古縣城。
平遙古城始建於公元前827年~前782年間的周宣王時期,為西周大將尹吉甫駐軍於此而建。自公元前221年,秦朝政府實行「郡縣制」以來,平遙城一直是縣治所在地,延續至今。平遙古城歷盡滄桑、幾經變遷,成為國內現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時期中國古代縣城的原型。
平遙舊稱「古陶」,明朝初年,為防禦外族南擾,始建城牆,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零年)在舊牆垣基礎上重築擴修,並全麵包磚。平遙城牆總周長6163米,牆高約12米,把面積約2.25平方公里的平遙縣城一隔為兩個風格迥異的世界。城牆以內街道、鋪面、市樓保留明清形制;城牆以外稱新城。這是一座古代與現代建築各成一體、交相輝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鳥瞰平遙古城,更令人稱奇道絕。這個呈平面方形的城牆,形如龜狀,城門六座,南北各一,東西各二。城池南門為龜頭,門外兩眼水井象徵龜的雙目。北城門為龜尾,是全城的最低處,城內所有積水都要經此流出。城池東西四座瓮城,雙雙相對,上西門、下西門、上東門的瓮城城門均向南開,形似龜爪前伸,唯下東門瓮城的外城門徑直向東開。它凝示著希冀借龜神之力,使平遙古城堅如磐石,金湯永固,安然無恙,永世長存的深刻含義。城牆上還有72個觀敵樓,牆頂外側有垛口3千個,傳說它是孔子3千弟子、72賢人的象徵。
古城麗江地處金沙江上游,歷史悠久,風光秀美,自然環境雄偉,是古代羌人的後裔、納西族的故鄉。麗江古城海拔2400米,是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的中心城市,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山川流水環抱中的麗江縣城,相傳因形似一方大硯而得名「大研鎮」。探尋它的過去,人們發現這片曾被遺忘的「古納西王國」,遠古以來已有人類生息繁衍。這里地處滇、川、藏交通要道,古時候頻繁的商旅活動,促使當地人丁興旺,很快成為遠近聞名的集市和重鎮。
走進麗江彩石鋪成的古老街道,漫遊鎮北商業中心四方街,便見河渠流水淙淙,河畔垂柳拂水,市肆民居或門前架橋,或屋後有溪,街頭巷尾無數涓涓細流,穿牆繞戶蜿蜒而去。依山就水的麗江大研鎮,既無高大圍城,也無軒敞大道,但它古樸如畫,處處透出自然和諧。鎮內屋宇因地勢和流水錯落起伏,人們以木石與泥土構築起美觀適用的住宅,融入了漢、白、藏民居的傳統,形成獨特風格。當地常見的是「三坊一照壁」式民宅,即主房、廂房與壁圍成的三合院。房屋多在兩面山牆伸出的檐下,裝飾一塊魚形或葉狀木片,名曰「懸魚」,以祈「吉慶有餘」。許多庭院門樓雕飾精巧,院內以卵石、瓦片、花磚鋪地面,正面堂屋一般有六扇格子門窗,窗心的雕刻大多是四季花卉或吉祥鳥獸。堂前廊檐大多比較寬,是一處溫馨愜意的活動空間。
古城大理是1982年國務院批準的我國第一批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全國44個重點風景區之一,位於南詔和大理國都城遺址的東部,始建於明朝洪武15年(公元1382年),歷代屢經修建。大理素有「文獻名邦」之稱。悠久的歷史留下了許多重要文物古跡,歸納起來可稱為「三古」即古城、古塔、古碑。
大理城方圓12里,城牆高2丈5尺,厚2丈;東西南北各有一城門,上有城樓,城的四角還有角樓。城牆的外牆為磚,上列矩堞,下環城溝。城內市井儼然,布局呈棋盤狀,從南到北有5條街,從東到西8條巷。如今保存下來的還有南北城的部分城牆、南城樓。城內主大街縱貫南北;街道兩旁青瓦屋面,民居、商店、作坊相聯,一派古樸風貌。值得一提的是,典型的白族民居一般為「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所謂「三房一照壁」,即每戶院內均有一正房。兩廂房;正房對面是一面牆壁,每當下午至傍晚陽光照耀在這一牆壁上再反光到院內,把整個院落都照得明亮。故稱「照壁」。所謂「四合五天井」,即四面都是房子,四個角交接處分別有四個小大井,加上院中央的大天井,共五個天井。裝飾是白族民居建築的又一特點,十分注重門樓,飛檐翹角,斗拱彩畫,頗具特色,門窗、照壁多用劍川木雕、以及大理石,彩繪和水墨畫裝飾,工藝精緻,清新典雅,在西南民居建築中,堪稱一流。
大理居民都愛花。這里有「三家一眼井,一戶幾盆花」之說。多數民居院內都有花壇,種植山茶花等多種花木。每年農歷二月十四日朝花節,家家戶戶把自己的盆栽花木擺在門口,搭成「花山」,招引四方來人欣賞。由於愛花,人們還以花來給女孩子命名。「金花」是白族姑娘的美稱,大理也被譽為「金花的故鄉」。
鳳凰古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曾被紐西蘭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稱贊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這里與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順的猛洞河,貴州的梵凈山相毗鄰,是懷化、吉首、貴州銅仁三地之間的必經之路。
鳳凰山城,位於沱江之畔,群山環抱,關隘雄奇。碧綠的沱江依著城牆緩緩流淌,疊翠的南華山麓倒映江中。江中漁舟遊船數點,山間暮鼓晨鍾兼鳴,懸崖上的吊腳樓輕煙裊裊,碼頭邊的浣紗姑笑聲朗朗,兩岸已有數百年歷史的吊腳樓更是別有一番風味。一種遠離塵世的感覺悠然而生。鳳凰,猶如「一幅濃墨淺彩的中國山水畫」。當你徜徉古城用條石砌成的岩板街時,兩邊的古建築各抱地勢,鱗次櫛比,亭台樓閣重重疊疊,如巨龍飛舞,似鰲魚展翅。細雨聲中,彷彿傳來敬香人的牛皮釘鞋敲擊街面,發出「叮叮」的響聲,使人產生隔世之感。鳳凰風景秀麗,歷史悠久,名勝古跡甚多。城內,古代城樓、明清古院風采依然,城外有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城下藝術宮殿奇梁洞,建於唐代的黃絲橋古城,舉世矚目的南方長城…… 當漫步東門外,踏上虹橋,如登眺望,除古色古香的古建築外,還可看到著名「鳳凰八景」特色。那連綿巍峨的南華山橫亘在古城南面,似一道綠色的屏障,蒼松翠柏,含蔚籠煙,石徑彎彎,清泉冽冽,鷹飛獸走,鳥語花香,是一個著名的游覽聖地。還有東嶺迎暉,溪橋夜月,龍潭漁火,梵閣回濤,南徑樵歌,奇峰挺秀等風景名勝,把山城裝扮得更加美麗無比。
這里不僅風景優美,且人傑地靈,名賢輩出。為了維護民族尊嚴怒斬外國不法傳教士,一品欽差大臣貴州提督田興恕;定海浴血抗英,萬古流芳的民族英雄鄭國鴻;民國第一任民選內閣總理「湖南神童」熊希齡;文學巨匠沈從文;國畫大師黃永玉——
鳳凰古城---遠去的家園,夢里的故鄉,古老而神秘的地方。
古城荊州地處長江中游和漢水下游的江漢平原腹地,又稱江陵,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荊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楚文化的發祥地和三國文化集中地之一。相傳禹劃九州,始有荊州。周朝封楚國先君於丹陽,國號為荊。春秋初期,楚成王改荊為楚。
荊州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時期,魏、蜀、吳為奪取荊州,留下了許多動人的故事和大量的三國遺址。三國時荊州乃劉表的封地,後歸西蜀,為關雲長所鎮守。楚紀南故城,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春秋戰國時楚國的都城。歷時400多年,有20代國王在此建都。為當時南方第一大都會。當時的土築城牆,至今仍存。
荊州古城牆盤旋於湖光山水之中,依地勢而起伏,順湖池而迂迴,蜿蜒伸展,狀若游龍。巍巍古城已有2000多年歷史。現在,保存完好的古城牆為清順治三年所建。東門城樓(賓陽樓)仍屹立於城牆之上。護城河修砌一新,九龍橋卧於碧波之上,東門廣場上有鳳鳥騰飛大型不銹鋼塑像,東門內有江陵碑園。各種碑文記述了古城的歷史和變遷。
商丘古城位於商丘市南。自商契建都為始,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了。由於年代久遠,兵禍天災,古城曾多次被毀,又多次重建,但范圍都在南北十里之內。
城內地勢呈龜背形,共93條街道。俯瞰全城,如棋盤狀。建築根據五行相剋相生的理論,多為走馬門樓和四合院建築群。明嘉靖以後至清初,城內出過兩位大學士(宰相)、五位尚書以及十幾位侍郎、巡撫、御使、總兵、著名文人,因此,官府、官宅建築頗多。原有的水井、廁所為梅花形,布局合理。南門兩側建有兩個水門,將水排進護城河。寬闊的護城河碧波盪漾,環繞全城,水下疊壓著漢朝與唐朝的睢陽故城、宋朝的南京城、元朝的歸德府城舊址,河中小島上有10幾座各具特色的樓台亭閣。現存古城為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所建。城池內方外圓,形似古錢。磚城周長7.25華里。城門為拱券式,至今保存完好。原城門外,還各有一瓮城,瓮城成半圓形,城門於正門不相沖,北門向西,東門和西門向南,南門向東,所以商丘古城古有「四門八開」之說。
現存整個商丘古城規劃嚴整,格局合理,造型古樸,舉世罕見,是一座很有科研價值的歷史文化名城。
興城古城 在煙波浩渺的渤海灣,鑲嵌著一顆美麗的明珠-興城古城。興城市位於遼寧省西南部,地處遼西走廊中段,東南臨渤海,東北倚熱河丘陵,毗鄰連山區,西南與綏中隔河相望,西北同建昌接壤。
興城自古以來,就與中原文化和中央政權緊密聯系在一起,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遠在原始社會末期,就有人類在這里生息繁衍。明代,設寧遠衛,修築寧遠衛城,即現在的興城古城。這座始建於明宣德五年的古城是國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明代古城。明末薊遼總督袁崇煥與清太祖努爾哈赤曾在此拚死作戰,結果以據城堅守的明軍獲勝而告終,史稱寧遠大捷。興城古城內四街十字相交,正中有古樓一座,登樓鳥瞰全城,古樸典雅的明代一條街、乾隆帝賦詩評價過的祖氏石坊盡收眼底。城設四門,門上皆築門樓,四角各設角台,東南角台上有魁星樓一座。
興城歷史悠久,風光秀麗,依山傍海,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物產豐富,交通便利,四通八達,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興城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是沿海開放城市。興城古城牆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興城海濱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首山為國家級森林公園。古城、溫泉、首山、海濱、菊花島五大景觀,珠聯璧合,得天獨厚,形成了北方沿海風景旅遊區的獨特風姿。
襄陽古城位於襄樊市區漢江南岸,它南跨漢沔,北接京洛,地處要沖,水陸交通方便,春秋時為楚國之北津戍,東漢未為荊州牧治所,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襄陽古城始築於漢,改建於唐、宋,增修於明、清兩代。城牆略呈方形,周長7.5公里,面積約2.5平方公里。城牆高約8.5米,寬10~15米;牆體為土夯築,外表砌磚。城牆四面建有6座城門,每座門外又建有屯兵及存放兵器用的瓮城(俗稱月城),城門上均建有城樓。城的東南角和西南角還建有三樓。北城牆瀕臨漢江,其餘三面鑿有寬180~250米的護城河,易守難攻,素有「鐵打的襄陽」之稱;在古代,它既是軍事防禦工事,又是抵禦水患的堤防。襄陽古城雖經歷代兵燹,但仍存明初舊制,現全城輪廊尚存,尤以北城垣最為完整;清代重修的小北門城樓仍聳立城頭,重檐九脊,狀極雄渾,近城街市,古貌猶存。登樓遠眺,北有漢江滔滔,碧波縈帶;南望峴山,崗巒連綿,城廓街市盡收眼底;西南楚山如屏,群峰列峙,一攬天然之勝。環護城河現已建成陽春門公園、襄陽公園,古跡與園林相結合,成為游覽勝地。
編輯本段
版本之二
麗江
位於「彩雲之南」──雲南西北方的麗江,幾年前許多人還誤將其當作一條小江,現在可謂盛名在外,聯合國就將其確定為世界歷史文化名城。其實,早在明清時,麗江就享譽中原。走在麗江的石板小路上,你突然感覺自己猶如東晉武陵人,誤入桃花源,只見樓宇錯落,屋舍儼然,納西民風樸素,雞犬相聞,古意盎然。
平遙古城
在上一個世紀里,平遙商業繁榮,門類齊全,幾乎包容了商業的所有行當的票號、錢庄、當鋪、中葯店、綢緞庄、雜貨鋪以至扇子、燈籠、戲裝鋪等等漫布於平遙的大街小巷。平遙也因信譽卓著而享有「小北京」的美譽。如今經過幾百年風雨的盪滌,無盡的繁華逝去了,只留下清冷的建築佇立於平遙城中。
西昌
位於四川省西南涼山彝族自治州中部、安寧河沿岸、成昆鐵路線上的西昌,作為中國最大的衛星發射中心,已經伴隨著中國衛星以及其他國家的衛星的多次升空而名聞遐邇。西昌可以說是中國高科技之旅的首站,在那裡,人們不僅可以看到巨大的火箭發射架,而且能了解衛星發射的全部過程。走出市區,城南約5公里的瀘山上有「光福寺」。該寺特別之處在於其寺內的石碑記載了西昌及周邊地區的地震發生情況,此確為中國罕見,更印證了西昌是中國的科技城。
鳳凰民居
讀過《邊城》的人都對翠翠和翠翠生活的地方留下了美好的想像:翠翠清澈如水的性情和戀情,鄉民朴實曠達的作風,月光下水邊的吊角樓等等。《邊城》是自稱為「鄉下人」的沈從文所作,寫的就是湘西的鳳凰縣。
吐魯番 火焰山
吐魯番市位於烏魯木齊以西、中國最低的盆地吐魯番盆地中央,因「唐三藏取經受阻火焰山,孫悟空三借芭蕉扇」而聞名於世。事實上,當年的玄奘的確經過吐魯番市,他曾在今天位於市東南約40公里的高昌故城歇息一月。當時的高昌是絲綢路上的一個重鎮,今天,游歷故城,見斷壁殘垣,磚石瓦片,可以想見昔日繁華。
中越邊境 憑祥
憑祥位於祖國的西南邊陲的中越邊境上,沒有另外一個城市比憑祥更能作為中越關系的歷史見證,市西南約18公里的友誼關名字的變遷便可作證明。友誼關始建於明末,時稱鎮夷關,明末為鎮南關。清時老將馮子才曾於此抗擊法軍,取得鎮南關大捷。解放後,中越交好,鎮南關改名睦南關、友誼關;70年代末,因為越南不自量力入侵,中越交惡,友誼關又成鎮南關;80年代後,中越恢復邦交,鎮南關又成友誼關。
澤當古橋
相傳在西藏的神山「貢布山」上有三個仙洞,分別住著一位菩薩、一隻因犯了戒律而由神仙變成的猴子和一位美麗的妖女,後來猴子在菩薩的授意下娶了妖女,生下了六隻猴子,猴子一代一代繁衍下去而進化成為今日的藏族。貢布山的猴子洞是藏族的發源地,而它的具體位置就在拉薩東南約200公里的澤當。
高原小城:瑪多
指出瑪多精確的相對位置實在並不容易,因為它鄰近的四周並沒有大的城市,我們只能說它位於青海省、西寧市西南面遙遠的地方。瑪多是黃河上游第一個縣城,人口稀少,氣候惡劣,海拔4000多米,然而卻是值得一去的地方,因為中華文化的搖籃──黃河的源頭就位於此縣境內,自古以來人們就紛紛來此尋根溯源
海濱古城:山海關、興城
從山海關出了關,沿著遼東灣一直北行,第一個到達的城市就是興城。興城是渤海之濱的古城,亦是新開發的旅遊療養勝地。雖然風景無限,但是興城「城小言微」,養在深閨尚不為人所識。興城遼時開始建縣,未遭戰火,遠離工業,是我國現存古城中最完好的一座,這點上它甚至勝過麗江和平遙。
市內溫泉非常有名,有溫泉河和溫泉井,東北大帥張作霖就因其溫泉質好,曾於市中心建別墅一座。興城市傍海而建,冬暖夏涼,氣候宜人;綠蔭夾道,房屋整齊。其海濱浴場可容20萬人,水潔沙亮,被譽為北戴河第二。市北面有望海亭和望海塔,登高觀海,海風乍起,水何澹澹,海鷗白帆盡收眼底。
延安棗園
雖然延安在中國早已婦孺皆知,並且名聲在外,但直到今天,延安人口還不過20萬,說它是小地方實不為過。1935年以後,歷史就選擇了延安,一個抽旱煙、吃辣子的大個子湖南人在這里點燃了星星之火,不久以後就照亮了中國,延安的寶塔山成了當時年輕人朝聖的地方。時隔30年以後,那個大個子又大手一揮,上山下鄉成為城裡人的時尚,許多北京人又奔赴延安,在那裡成了知青。
❸ 中國10大古城是那些
中國源四大古城(閬中古城、平遙古城(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世界文化遺產)、荊州古城、徽州古城、加上大理古城、鳳凰古城、鎮遠古城,以上八座古城具備大規模的古城風貌區,保存狀況較好,有著極大的歷史價值和古建築價值,值得人們實地去游歷一番。
還有兩三座古城--大同古城、建水古城、商丘古城,得到了當地政府的重視,目前正在進行大規模改造和修復。
建水古城預計在2020年--2022年古城內部基本修復完工,商丘古城預計2018年底--2019年古城內部基本修復完工。
(3)西寧中發源時代廣場房價怎麼樣擴展閱讀:
國務院於1982年、1986年和1994年先後公布了三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共99座。
此後,分別於2001年增補2座,2004年增補1座,2005年增補1座,2007年增補7座,2009年增補1座,2010年增補1座,2011年增補6座,2012年增補2座,2013年增補4座。
2014年增補2座,2015年增補3座,2016年增補3座,2017年增補2座,2018年增補1座,截至2018年5月2日,總計135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❹ 那位朋友給我介紹幾個西寧的環境好點的星級賓館
我來說兩個實用的吧 希望你可以用到
全國連鎖錦江之星 五四西路青海師傅大學對面
全國連鎖如家快捷酒店 中心廣場店 南山路店
服務還是不錯的
❺ 寧強是什麼地方,太次了吧,房價又那麼貴
[編輯本段]區域概況
寧強位於陝西省西南角、漢中西部,介於東經105°21′10〃—°35′18〃、北緯32°37′06〃—33°12′42〃之間,地界三省、毗鄰八縣,東鄰勉縣、南鄭縣,南接四川的朝天區、旺蒼縣、青川縣,西連甘肅的康縣、武都區,北與略陽縣相連。
縣人民政府駐漢源鎮,郵政編碼724400,電話區號:0916
全縣總面積3246.8平方公里,常用耕地面積31萬畝,其中水田6.6萬畝。總人口33.96 萬人,其中農業人j口30.55萬人,有回族、蒙古族、苗族、藏族、壯族、朝鮮族等少數民族近千人。轄26個鄉鎮269個行政村、8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超過2萬人的鄉鎮有6個,其中3萬人以上的2個,低於5000人的鄉5個。寧強屬中低山區縣,北屬秦嶺山系,大部分海拔1000-1600米;南屬巴山山系,大部分海拔1000-1800米。縣委、縣政府駐地海拔800米。毛壩河鎮三道河九埡子主峰海拔2103.7米,為全縣最高峰;燕子砭鎮嘉陵江入川處海拔520米,為全縣最低點。寧強是漢江發源地,有「三千里漢江第一城」之美譽。2006年,全縣生產總值達14.68億元,財政總收入731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519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21元。
地處秦嶺和巴山兩大山系的交匯地帶,地形多呈「V」形構造,最高海拔2103.7米,最低海拔520米,分為谷壩、谷地、低山、中心和高中山五個地貌類型。屬山地暖溫帶濕潤季風氣候類型,年平均氣溫13℃。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寧強縣轄12個鎮、14個鄉:漢源鎮、高寨子鎮、大安鎮、代家壩鎮、陽平關鎮、燕子砭鎮、廣坪鎮、青木川鎮、毛壩河鎮、鐵鎖關鎮、胡家壩鎮、巴山鎮、舒家壩鄉、廟壩鄉、南屏鄉、寬川鄉、鞏家河鄉、東皇溝鄉、曾家河鄉、太陽嶺鄉、蒼社鄉、巨亭鄉、安樂河鄉、禪家岩鄉、黃壩驛鄉、二郎壩鄉。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寧強原名寧羌。古屬梁洲,為氐羌據地。唐朝初年在陽平關設三泉縣,宋乾德三年直屬京師,南宋紹興三年設大安郡,轄三泉縣。明洪武三十年在縣城建寧羌衛,後置寧羌州。1935年建立寧羌、陽平關兩個縣級蘇維埃政權。1942年元旦改為寧強縣。
2000年,寧強縣轄11個鎮、21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313395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城關鎮 31121 高寨子鎮 17971 大安鎮 24369 代家壩鎮 18774 陽平關鎮 25946 燕子砭鎮 26830 廣坪鎮 9880 青木川。鎮 7260 毛壩河鎮 12309 鐵鎖關鎮 13704 胡家壩鎮 14793 舒家壩鄉 8802 滴水鋪鄉 5963 廟壩鄉 5422 南屏鄉 6172 寬川鄉 6042 鞏家河鄉 6763 東皇溝鄉 4251 曾家河鄉 7160 雙河鄉 4893 竹壩河鄉 3297 太陽嶺鄉 6600 蒼社鄉 4426 巨亭鄉 3778 安樂河鄉 5641 八海鄉 4038 關口壩鄉 6236 禪家岩鄉 5664 黃壩驛鄉 4014 茅坪溝鄉 3729 二郎壩鄉 4218 水田坪鄉 3329。
[編輯本段]優勢資源
境內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生物、礦產、水能資源是寧強的三大優勢資源。全縣林木資源豐富,有樹種282種,屬於國家重點保護的樹種有連香、杜仲等7種。林業用地316萬畝,森林覆蓋率49.8%,活立木總蓄量達419.8萬立方米,有五丁關、紅石樑兩大林寧強天津中學場。已初步形成以杜仲、天麻、西洋參為主的中葯材,以木耳、香菇為住的食用菌,以核桃、柿餅為主的干鮮果等七大生產基地。生漆、油桐是寧強的傳統項目,歷史悠久。「寧強雀舌」、「金牛早」等名優茶葉,享譽海內外。野生動物有18目50科142種,屬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動物50種。寧強草場資源豐富,適宜養殖。養牛、養羊、養豬、養禽為主的養殖業已成為縣上的優勢產業。
寧強地處寧略勉三角地帶,成礦條件優越,境內礦藏資源豐富,列漢中市第二位。金屬和非金屬礦藏31種,礦石量26840萬噸,潛在價值達132億萬。其中金屬礦藏5種,42個礦點,主要有鐵、銅、錳、鋅、金等,經初步探明,單黃金儲量既有3萬多公斤。非金屬礦藏佔全縣礦藏的94%,構成本縣礦藏的主體,主要有石棉、磷、硫、重晶石、大理石、花崗石、海泡石、菊花石等。
縣境內有嘉陵江、漢水兩大水系,蘊藏水能資源17.46萬千瓦,已開發小水電站總裝機容量為1.23萬千瓦,正在建設中的省級重點建設項目——二郎壩水電工程計劃裝機5萬千瓦,年發電量2億度。
[編輯本段]歷史文化
寧強原名寧羌,系衛、州舊稱,古屬梁洲,縣境東周以前為氐羌所據。秦漢為葭萌縣地,唐初在陽平關設三泉縣,宋乾德三年三泉縣直屬京師,開我國歷史上中央直轄縣之先河。1935年紅軍長江建立川陝革命根據地時,分別建立寧羌、陽平關兩個縣級蘇維埃政權。1942年,於佑仁提「安寧強固」,改名寧強。1949年12月11日寧強解放寧強夜景。寧強歷史文化沉澱甚厚,獨特險要的地理位置,促使南北文化在這里撞擊,秦蜀風情在這里融合,巴蜀文化特色鮮明。歷代文人騷客對寧強多有題詠,如唐代的杜甫、李白,宋代的文同、陸游,明代的薛宣、楊慎,清代的曾國藩、何紹基以及近代的於右任、羅章龍等人,都曾寫下贊美寧強的壯美歷史篇。李白有詩曰:「秦開蜀道置金牛,漢水元通星漢流。天子一行遺聖道,錦城長作帝王州。」三國名將趙雲曾在陽平關子龍山駐扎軍隊,古時入川險道「金牛峽、五丁關、西秦第一關」等遺跡猶存。諸葛亮經此而北伐,唐明皇越境而奔蜀。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寧強文化事業也蒸蒸日上,涌現出了一大批本土書畫、文學、音樂名家,其中多名書法人才多次在中國書協主辦的各項展覽中獲獎,這一現象被界稱為「寧強書法」現象,引起了省內外的廣泛關注。
[編輯本段]名優特產
綠筍針茗茶
產於漢水之源的寧強縣境內,是採摘清明前後的細嫩芽頭,要求芽葉緊包,長短基本一致,不採病芽、蟲芽、紫芽,經殺青、理條、做形、烘乾、揀剔精製而成的高檔名茶。此茶沖泡方法也相當講究。取克茶葉置透明杯中,將杯傾斜,用開水(溫度在95℃以上)沿杯壁沖下,使芽葉在水中翻滾,然後放平茶杯,不加蓋,不搖動,先是茶葉懸墮於上,後芽葉舒展如綠傘徐徐下落,待完全泡開後,鮮活的芽葉如綠筍一般玉立杯中。即可見「綠傘下降,春筍玉立」之景象。
「綠筍針茗」茶是寧強縣農業局2000年新研製開發的針形名茶,同年通過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農業部茶葉質檢中心品質鑒定,為陝西省唯一一枝針形名茶。全國著名茶專家原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所長,農業部茶葉質檢中心主任、全國茶葉學會理事長程啟坤品「綠筍針茗」茶後,揮毫題字:「碧湯綠筍,嫩香針茗」。
寧強雀舌
來自漢江源頭,茶葉生長在海拔800米——1200米間,氣候溫和濕潤,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常年雲霧繚繞,是生產有機茶葉的理想基地。
「寧強雀舌」茶是寧強研製出的扁形名茶。該茶於清明前後採摘,標准為1芽1葉初展,不能采紫葉、病蟲葉、展開葉、對夾葉,不帶鱗片、魚葉、茶蒂、茶果、老葉及其它夾雜物。製作分殺青、理條、做形、烘焙、簡易分裝等工序完成,外形微扁挺秀,色澤翠綠,銀毫披露,形似雀舌,湯色綠亮,香氣高長馥郁,滋味醇爽甘甜,可謂茶中至寧強茶園寶,人間仙品。 1992年通過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品質鑒定,據農業部茶葉質量檢測中心檢測,茶葉含氨基酸3.34%,茶多酚24.7%,水浸出物44.11%,咖啡鹼4.07%,產品面市以來,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主銷漢中、關中、廣元、隴南等地,遠銷上海、北京,出口日本。1995年榮獲第二屆中國(楊凌)農業科技博覽會「後稷」金獎,同年被選為國家特需用茶,1997年,參加97ˊ中國(北京)國際茶技術和茶文化交流會,並在茶業展會上榮獲銀獎,2004年榮獲陝西省名牌產品稱號。2006年其商標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批准注冊為證明商標。
寧強麻辣雞
在陝西寧強,有一種獨具特色的風味涼盤,高檔的宴席少不了它;老百姓的餐桌上時常見到它;朋友來了一定要吃它;給人饋贈也常常選它。它就是鼎鼎大名、享譽西北的寧強地方風味小吃王家麻辣雞。
王家麻辣雞又名王婆麻辣雞,2002年以當今掌案人王素雲之名注冊商標,全稱是「王素雲麻辣雞」,上邊有她的頭像。
王婆是王家麻辣雞的創始人。
王婆本名李玄珍,為本縣高寨子人。因其夫家姓王,在城裡住的時間長了,年齡漸漸大了,輩份高了,家族中有人叫她婆婆,街房鄰里的小孩子開始也跟著叫,而大人們呢習慣以小孩的稱呼為稱呼,前面再冠以夫姓,所以都叫她王婆,把她做的麻辣雞叫王婆麻辣雞。認識的人和不認識的人都這樣叫,久而久之,「王婆」竟叫成了一張響當當的名片。
王婆生於1910年,卒於1992年,享年82歲。從僅存的一張照片上看,王婆長得很富態,五官端正,滿臉福相。她的丈夫王榮晉,大約生於1907年,卒於1981年,享年74歲。王家是經商世家,據說祖上還出過貢爺。但王家家族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就是後輩兒孫只准經商,不許做官。有趣的是,寧強兩大地方名吃「王家核桃饃」和「王家麻辣雞」都是出自同一個王家。王婆結婚後,王家家道已經中落,為了生計,王婆開始自己做小生意糊口,比如賣臘汁豬肉、涼拌牛肉什麼的,後來又添加了雞肉。到了公私合營時,王婆進了公私合營店。1958年,王榮晉在大煉鋼鐵中因意外受傷導致半身不遂,合營店就勸王婆回家自謀生路。於是,王婆夫婦倆便認真地做起自家的小吃生意來了。
寧強與四川毗鄰,口味上喜食麻辣。王婆便琢磨做些麻辣雞來賣。開始,味道也不怎樣,王婆就在做生意的過程中,時時徵求顧客意見,並不斷改進。在火候上,在調味上,反復實踐、鑽研、總結,終於形成了一套比較成熟的麻辣雞製作工藝。到了上世紀60年代,王婆麻辣雞的名聲開始在縣內漸漸傳播開來。
據王婆的兒子王柏壽(1946——)回憶,小時候,家裡就在賣麻辣雞。母親做,父親賣。每當夜幕降臨,父親就提一隻竹籃,裡面放一個大盤子,盤子里盛著剛拌好的麻辣雞。父親一手提著馬燈,一手挎著竹籃,走街竄巷,沿途叫賣。也到一些小酒館去賣,比如寧一中路口的小酒館,水觀樓的小酒館,喝酒的人喜歡用麻辣雞下酒。兩根雞爪子,幾截雞腸子,都能下一頓酒呢。每當父親出去賣麻辣雞時,我便跟在父親的身後,提著馬燈,聽父親邊走邊吆喝,看那些大人、小孩從家中跑出來爭著買我們家的麻辣雞。有的接過就吃,有的拿回家才享用。尤其是小孩子,性急得不得了,抓在手裡就開吃,弄得嘴巴周圍甚至臉頰上也糊滿了紅油,麻的嘴唇「突突」直跳,辣的口中「唏唏唏」的,涎水長淌,仍一個勁地嚷著「還要,還要!」我上中學後,喜歡做木工活,就自己設計製做了一個手推車,有裝錢的小抽屜。最上邊是一個長方形的放盤子的平面,左上角還有放馬燈(又叫罩子燈)的地方。母親很喜歡,有了這個小推車,就可以省不少力氣,顧客不用彎腰,看起來也比較漂亮。
隨著王婆麻辣雞名聲的不斷擴大,喜歡的人愈來愈多。縣城裡有七八戶人家也學王婆做起了麻辣雞生意,解決了一批人的溫飽問題。不過,王婆自有一批老主顧,他們認准了王婆麻辣雞的那個特殊味兒,其他誰家的也不要。聽說有個司機,讓別人幫忙買了一些王婆麻辣雞,准備帶回家去,拿到後總不放心,半道上又跑回王家詢問,確認是在這兒買的才放心地走了。有個小孩賊精,吃慣了王家的,再也不吃別人家的。有一次,王婆的麻辣雞賣完了,大人就給他買了一點別家的,哄說就是王家的。可小孩才吃一口,「呸」的一聲就吐了,說大人騙他,哭著鬧著非要王婆的麻辣雞。有的人買麻辣雞不看東西只看人,只要王婆坐在那裡,就毫不猶豫地去買,若是王婆的家人坐在那裡,就產生疑問,打聽一下這是不是王家的?得到肯定答復後,才決定購買。
王婆有3個孩子,兩女一男。大女兒遠嫁西安,小女兒在本縣工作。兒子上了鐵路運輸學校後,分配在鐵路部門工作直至退休。由於耳濡目染,王婆的兩個孩子都學會了做麻辣雞的手藝。尤其是小女兒王際英,哥哥外出上學以後,她就一度成為媽媽的得力助手。
1969年,王家迎來了一個新媳婦。這是王婆的兒子王柏壽的妻子。巧的是,她也姓王,名素雲,生於1949年,初中文化,娘家也是高寨子的。
王素雲嫁到王家後,就跟婆婆學做麻辣雞。那時,婆婆已經很有些名氣了。攤子雖然擺在家門口,但王素雲卻很少在攤前露面,一則是她害羞不好意思做生意,二則是顧客只認王婆這個活招牌。王素雲成年累月在廚房辛勤勞作,得到婆婆的口傳心授,慢慢掌握了麻辣雞製作的全套技術。從選購原料到殺、洗、煮、切以及調汁、拌和等一系列工序,無一不精。後來,婆婆因為年事已高,得了老年性白內障,幹活不大方便了,王素雲就獨當一面,這時她才不得不從幕後走到前台。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對麻辣雞的需求量逐步增大。從一塊兩塊地買,到半隻雞一隻雞地買。有的顧客還要現場看他們操作。於是,王素雲就購買了冰櫃、電風扇、真空包裝機等一些現代化設備,按照顧客的需求,為他們選取大小合適的雞,然後當著顧客的面,手起刀落,兩三分鍾剁完一隻雞,又極快地調好料汁,拌好,裝好,遞與顧客。她讓每一位買麻辣雞的人都能高興而來,滿意而去。
2007年5月11日,是個星期五,下午3點多鍾,我前往位於寧強縣城羌州路的王家麻辣雞店「暗訪」。遠遠望見「王家麻辣雞」的金字招牌古色古香。進得店去,窗明幾凈,買雞的男女絡繹不絕。操作間里,一個高個子、干凈整齊、手腳麻利的中年婦女正在忙活。每來一個買雞的人,她都熱情地詢問人家要多大的?是要烏肉皮的還是白肉皮的?是現在吃呢還是帶走的?當她從冰櫃中取出煮好的整雞,放在一個菜墩上,先一刀縱剖為二,再去頭,去翅,去腿,三五兩下,就把一隻雞剁好了,那刀法嫻熟精到,就像是在進行一場刀技表演。她將剁好的雞塊放在一個專用盆子里,澆上調好的料汁,拌合拌合,就成了。這時,有忍不住的顧客伸手便到盆里抓起一塊放進了口中。
這位能乾的女主人就是王素雲。當她轉身含笑問我要什麼樣的雞時,我才道出了我是要「漁」的,不是要「魚」的。這樣我的「暗訪」也就變成了「明察」。
王素雲性情直爽,對麻辣雞的製作工藝毫不保守。不僅當場給我示範,還領我看了她們的操作間。哪是煮雞的大鍋,哪是晾雞的家什,煮時用什麼調料,拌時澆什麼料汁,一一道來,還邊說邊讓我品嘗、感受。我「偷」此藝並非為了做生意,而是想搞明白為什麼王家的麻辣雞如此有魅力?其中的秘密到底是什麼?原來,王婆創制的這個麻辣雞,選用的都是本地土公雞,煮雞用的又是一鍋幾十年的老湯,湯里每天要換一個調料包,包中的調料有肉桂、草果、沙仁、白蔻等,十多種精選的上等葯材按比例配方裝成。雞肉只能煮到七成熟,這樣既入了香味,肉質又細膩嫩脆。我特意吃了一塊沒有澆汁的「白肉」,不僅肉香,連骨頭都十分有味,吃完了肉還捨不得把骨頭扔掉,總覺得「棄之可惜」。我想這奇特的香味才是人們魂牽夢縈的原因,才是王家麻辣雞經久不衰的魅力所在。而麻辣雞的麻辣味則來源於最後一道工序——拌汁。這汁取自煮雞的原湯,加入花椒粉、辣椒油、薑汁、味精調制而成,讓雞肉既有了麻辣鮮香,又彷彿穿了一件漂亮的外衣,油光金亮,真是可賞可食。
王素雲不愧是新一代的掌案人,她秉承了傳統的工藝,改革了銷售的方法,還學會了保護自家的知識產權。如今,她的丈夫、大兒媳、小兒子都在家給她幫忙,孫子、孫女老愛圍著她轉,她成了名副其實的第二代「王婆」。買麻辣雞的人現在又認她這張名片,加之需求量越來越大,過去一天賣一兩只,現在一天賣幾十隻,逢年過節一天則要賣上百隻,年銷量在萬只以上。縣內的人買,周邊縣市的開著車來買。她們沒有做廣告,但吃過的人都是活廣告。王素雲快樂地忙碌著。她說,她的小姑子在老城開了一家店鋪,生意紅火;她的小兒子很熱愛這個事業,刀法比她還嫻熟……說話間,自豪、得意之情溢於言表。看得出,王家麻辣雞後繼有人,一代又一代「王婆」演繹的麻辣人生將更加精彩!
[編輯本段]工業經濟
歷程:寧強工業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新石器時代縣境內就有制陶業,唐宋時期有釀酒的記載,明朝時期金、銀、銅、鐵等礦產資源已經得到開發,清代逐漸興起了紡織、印染、土陶、冶煉、火柴等工業,民國年間出現了以米面加工、釀造、縫紉、製鞋、木器、磚瓦、造紙為主的手工業,解放以後特別是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後,寧強工業得到迅速發展。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大力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先後出台了《關於加快工業經濟發展的決定》、《關於對重點骨幹企業實施掛牌保護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健全了企業包抓聯系制度、「綠卡」制度和掛牌保護制度,不斷加大對工業的扶持力度,全縣工業經濟呈現出發展增速、效益增高的良好態勢。
現狀:「十五」期間,依託礦產、水能、生物資源,通過招商引資,加大資源開發,盤活整活原有企業,先後建成了漢中長江公司、陝西金燕鋅業、漢中金燕公司、山坪鉛鋅礦、天洋制葯公司、丁家林金礦、球溪礦業、大關峽電站、永康油脂公司等一批規模企業,縣域工業由礦產資源開發拓展延伸到水能、生物資源開發,工業經濟結構日趨優化,初步形成了以礦產采選冶煉、水能開發、生物加工為主的三大工業支柱體系。同時,「十五」期間,先後完成了漢中長江公司2萬噸電解鋅技改、天洋制葯公司GMP生產線技改、球溪礦業公司西礦區和尾礦庫技改、西秦建材公司10萬噸粉磨站、丁家林金礦環保技改等工業企業技改項目,累計投入技術改造資金11976萬元,年均增長11.4%,工業經濟發展後勁進一步增強。「十五」期間,全縣地方工業總產值完成28.03億元,年均遞增6.2%,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產值16.09億元。2006年,全縣地方工業總產值完成9.29億元,其中26戶縣屬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4.06億元。
前景:寧強地域寬廣、物華天寶,是一塊發展工業經濟的熱土。縣境內礦產、水能、生物資源十分豐富,極具開發潛力。今後,縣委、縣政府將繼續堅持大力實施「工業強縣」戰略,以資源開發為依託,以招商引資為動力,通過改造提升和整合擴張,逐步壯大礦產采選冶煉、水能開發、生物加工三大工業支柱,努力實現工業經濟新突破。依託礦產資源,抓好代家壩、廣坪、鞏家河、廟壩等工業小區建設,建成一批礦產企業群;依託水能資源,重點啟動嘉陵江流域水能資源開發,新增水電裝機容量5萬千瓦;依託生物資源,建成一批農產品加工企業,打造寧強綠色食品工業品牌;依託科技進步,進一步加強企業技術改造和產品創新,大力發展環保、循環、高效經濟,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力爭五年內投入技改資金2億元以上,完成金燕、鑫燕、同強公司和火烽埡金礦等工業企業技改項目。同時,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增強工業發展後勁的突破口;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切實強化政務服務,提高行政效能,努力把全縣打造成低門檻、高回報的投資「窪地」,力爭五年引進到位資金5億元以上。到2012年,力爭地方工業總產值達到13億元以上,全縣規模工業企業達到36戶以上,其中年產值過5000萬元的企業達到10戶,過億元的企業達到3戶。
[編輯本段]城市建設
近年來,寧強縣按照「打造魅力綠色寧強,全面提升城市品位」的工作思路,以建設「人在綠中、綠在城中、城在園中、園在水中、水在城中」的生態型園林城市為目標,堅持改造舊城和開發新區並重,完善功能和加強管理並舉,不斷加快城市建設步伐,城鎮面貌日新月異,縣城常住人口達到4萬餘人,縣城建成區拓展到5.2平方公里,被命名為省級園林縣城。
聚集各種社會資金,先後投資4億元,實施了上關街、河街、等15個片區的拆遷改造和校場壩、王家壩等5個新區開發,完成拆遷12萬平方米,新建商住樓34萬平方米,建成了河濱小區、石獅小區、寧興花園、永惠小區和山水嘉苑等一批精品商住小區,二郎壩商住樓、羌城明珠高層建築拔地而起,縣城骨架不斷拉大。加強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建成了人民廣場、羌州公園、供水工程、天然氣工程、永惠橋、永寧橋和垃圾處理場一期工程,改建、硬化城區道路13.4公里,2007年又完成了雲書西堤、臨溪東路拓寬改造及綠化、亮化、美化工程,羌南路、永惠北路、梁家巷拓寬改造及人民廣場擴建工程正在緊張進行。加大城市綠化、美化、亮化、凈化力度,自2005年以來,先後投資2000餘萬元完成了玉帶河縣城段綜合治理一、二、三期翻板閘工程,縣城形成了近20萬平方米的人工水面,極大地改善了縣城生態環境;積極實施拆牆透綠、破硬植綠、見縫插綠工程,新增城區綠地面積1.5萬平方米,城區綠化覆蓋率達43%,
2006年,被建設部通報表彰為「全國城市園林綠化先進縣」。在狠抓縣城建設的同時,高度重視鄉鎮集鎮建設,胡家壩、高寨子、鐵鎖關、大安、代家壩、燕子砭、廣坪、青木川等一批小城鎮蓬勃發展,聚集、輻射、帶動功能明顯增強。
❻ 青海玉樹7.1級地震,尋求准確災難情況
青海新聞網訊:15日中午12時,青海省玉樹抗震救災指揮部新聞中心舉行第二次新聞發布會,新聞中心副主任、青海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主任劉貴有向媒體通報:
「4.14」地震,截至2010年4月15日上午9點,地震共造成617人遇難,313人失蹤,9110人受傷,重傷員970人,正在醫療點接受治療的傷員有2300多人,其中,15000戶民房倒塌,有十萬災民需要轉移安置。截止到15日早晨8時,共記錄到災區餘震總數為750次,其中3級以上餘震8次,有一次6.0-6.9級地震。4.0-4.9級地震3次,3.0-3.9級地震4次。
15日早上,中國地震局現場工作隊和青海省地震局現場工作隊已分頭開展工作,緊急投入到抗震救災的行列中。
截至4月15日6時55分,青海省重大災害緊急救援隊玉樹、西寧、海西、格爾木、海東、海北、果洛、海南、格爾木支隊、青海省公安消防總隊機關、總隊醫院共投入救援官兵242名,出動救援車輛27台(其中搶險救援車11台、指揮車6台、後勤保障車5台、出發前從省軍區新購5台宿營車)。攜帶生命探測儀、液壓擴張器、金屬切割機、多功能手動破拆工具、救援三角架等5大類504件救援裝備器材及2條搜救犬,已全部到達救災現場參與地震救援。
自14日19時20分起至15日凌晨5時許,有6架運輸機從北京、廣州、昆明、濟南、成都等方向陸續抵達西寧機場。西寧機場14日共保障各類飛機起降80架次,其中抗震救災39架次,運送救災人員1942名,物資66噸,集結在西寧機場上的車輛達102輛。
4月15日凌晨5點45分,隨著雜多和囊謙兩個縣的行動電話和固定電話的撥通,玉樹機場固定電話、C網基站的運行正常,中國電信已經全面恢復了災區通信。
客運方面,截止昨晚十二點,青海省交通運輸部門協調組織客運班車發放工作,西寧至玉樹班車運行正常。同時積極做好應急運力動員准備工作,在西寧市各客運企業、旅遊客運企業落實應急儲備客運車輛209輛,在六州一地落實應急儲備客運車輛85輛,合計294輛,8820客位。三是分四批次為救災部隊調派37輛客車、1520客位;為運送醫療人員調派9輛客車、300客位。全天累計調派客運車輛46輛,運送救災、醫療人員1820人。並根據救災、醫療人員運輸情況陸續安排運輸車輛,連夜再運送800餘人。貨運方面,現已儲備應急貨車484輛,總噸位5955噸,24小時待命。目前已從西寧機場裝運救災儀器12車、從海西調運8輛車運送帳篷前往玉樹災區。
據省公安消防總隊前導幹部從地震災區前線發來的消息,今晨4時25分,甘肅消防總隊第二批增援力量中兩輛車在奔赴災區途中,由於道路條件極差,可見度低,在距離果洛州瑪多縣35公里處,發生追尾事故,一輛搶險救援車發生側翻,一輛車水箱受損。事故造成3人受傷,我們在此也提醒抗震救災過往車輛謹慎駕駛,確保行車安全。
省國土資源廳重點做好了災區特別是玉樹縣城周邊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工作,嚴防地震引發的新的塌方、泥石流等次生地質災害造成新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成立了抗震救災突擊隊,從廳直屬地質勘查和測繪單位抽調50餘名幹部職工,組成抗震救災突擊隊,目前正緊張准備物資器材,待命隨時聽從省抗震指揮部調遣。針對震區房屋倒塌,當地群眾急需食品和飲用水的實際情況,省國土資源廳已調集17輛大型運輸車,迅速在西寧采購方便麵、罐頭、酥油、炒麵、壓縮干糧和純凈水等物資,救援車隊准備最遲於16日上午出發,將救援物資送往災區。
❼ 怎樣寫大美青海
這是我空間的兩篇日誌 當參考資料也一下可以的(我也是青海人,我很愛我的家鄉)
[頂] 關於故鄉........
編輯 | 刪除 | 許可權設置 | 更多▼ 更多▲ 設置置頂 推薦日誌 轉為私密日誌 零作坊~~~ 發表於2010年05月30日 16:04 閱讀(1) 評論(0)
分類: 個人日記 許可權: 公開
1.文成公主,唯我西去.(根據歷史資料打一河流):倒淌河
相關史料:唐王李世民為了溝通藏漢兩族的關系,促進文化交流,將年輕美貌的文成公主嫁給吐蕃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在赴西藏途中,到達日月山時,回首不見長安,西望一片蒼涼,念家鄉,思父母,悲慟不止,便嘆道:天下河流皆東去,唯我一人向西行。語罷,流淚西行,公主的淚匯成了這條倒淌的河。
2.月宮玉兔,藍眼迷情。(根據地理位置打一湖泊):青海湖
在中國版圖里,青海的輪廓像一隻玉兔,而青海湖的位置,剛好在「兔眼」的位置,而真實的兔眼是紅色,但青海湖是藍色,所以叫「藍眼迷情」。
3.金銀灘苦戰六載,咱再也不怕老美與蘇聯。(根據軍事信息打一國家級兵工廠):金銀灘原子城
相關資料:建於1958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第一顆氫彈均誕生於此,故稱為「原子城」。1995年5月15日退役,經國務院批准更名為西海鎮,現為海北州府所在地。
4.公主入藏的最後行宮。(根據史料以及地理知識,打一所寺廟):文成公主廟
相關資料:(來自鳳凰網)文成公主廟別名「沙加公主廟」,位於玉樹縣結古鎮東南25公里的貝納溝,這是一條大峽谷,兩邊的山脈不見邊際,矗立在青藏高原的藍天下,山上松柏如畫、山下小河如詩。藏式建築的文成公主廟緊貼百丈懸崖,風景幽靜,金光閃閃的屋頂光芒四射。廟四周所有的懸崖和面積較大的石頭上都刻著數不清的藏經。該廟共3層,面積包括院落600多平方米,通高9.6米。廟中央的文成公主坐像,端坐在獅子蓮花座上,身高8米。坐像兩旁有8尊石刻佛立像,分立在上下兩層,每尊佛像高有3米,精雕細刻,形象生動。該廟是一座既有唐代藝術風格又有藏式平頂建築特點的古式建築。
5.青海最早居住的民族是???
答:羌族
相關資料:(來自「青海歷史」)根據歷史記載,夏、商時代,活動在青海地區的是我國西部古代民族之一的羌人,他們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主要從事狩獵及原始畜牧業生產,大體上處在原始社會末期向階級社會過渡的階段。
6.青海省解放前最大的國民黨軍閥是???
答:馬步芳
相關資料:國民黨軍高級將領,陸軍中將加上將銜 ,民國時期國民政府西北軍政長官公署長官。早年隨父馬麒投西北軍,歷任陸軍新編第二軍軍長兼第100師師長,青海省保安處處長,青海省政府代主席,西北「剿匪」第一路軍第五縱隊司令。曾派兵阻止英國經西藏向內地滲入的青藏戰爭、「圍剿」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參與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又積極參加反共內戰。解放後移居埃及,曾任台灣當局駐沙烏地阿拉伯「大使」,1975年7月在沙烏地阿拉伯病死。
7.青海省是何時有何紅軍部隊解放???
答: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於1949年9月6日
相關資料: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計劃分兵三路,左路向青海,中路向河西走廊,右路向寧夏方向進軍,以期迅速解放大西北。月27日,集結在甘肅臨夏地區的左路軍第一兵團接到了進軍青海、攻奪西寧的命令。司令員兼政委王震命令一軍軍長賀炳炎、政委廖漢生率部從永靖渡黃河,取道民和、樂都,沿湟水以南的山區小道攻擊前進,直取西寧;二軍(軍長郭鵬、政委王恩茂)在王震的直接指揮下,由臨夏西進循化,奪取古什群峽橋,過黃河,取道甘都、化隆,協同一軍攻佔西寧。解放軍進軍青海遇到的第一道難關是跨越黃河天險。馬步芳也曾妄圖憑借黃河天險阻滯解放軍進入青海。一軍在渡河時,得到當地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當地群眾協助部隊搜集和製作皮筏,許多水手積極支援解放軍渡河。8月28日拂曉,先頭部隊秘密開始渡河,守敵未能發現。過河部隊在連長劉勇生的帶領下迅速攻佔了王家大山和黃家大山,控制了北岸渡口,掩護大部隊過河。至9月2日,全軍3萬餘人安全渡過了黃河天險。二軍先頭部隊於8月26日出發,取道大力架山進軍循化。9月3日,二軍五師主力進駐甘都。5日,五師解放了化隆。7日,二軍全軍渡過黃河,分批向西寧挺進。解放軍第十八兵團所屬第六十二軍在永靖渡過黃河後,主力集結於享堂、民和、樂都一線,其先頭部隊於9月2日解放了民和。同日,第一兵團第三軍由蘭州進駐河口鎮,其第八師於9月5日解放了樂都。這兩個軍沿蘭青公路一線推進,對第一、第二軍奪取西寧起了有力的配合作用。為了不使潰敵有喘息之機,不使解放青海的進程有所延誤,一軍在開始渡河時,即選派600餘名偵察人員組成精乾的騎兵先遣偵察隊,在偵察科科長孫鞏的帶領下率先日夜兼程向西寧奔襲。先遣隊經民和縣的馬營、古鄯、巴州、新民、中堡和樂都的中壩、瞿曇等地西進,為大軍開辟道路,在部隊以臨戰姿態隨後跟進。先遣隊一路上基本上沒有經過戰斗,於9月5日下午2時左右進佔了西寧城,這一天,西寧宣告正式解放。9月6日,一軍先鋒部隊第二師第五團在師長王尚榮、政委顏金生、參謀長王時軍等的率領下,在平安驛乘西寧各界代表前來迎接的汽車分四批進入西寧。西寧各族各界群眾夾道歡迎人民子弟兵,市民、商人、學生、工人個個興高采烈,「毛主席萬歲!」「中國共產黨萬歲!」「人民解放軍萬歲!」的口號聲響徹雲霄。高原古城一片歡騰。
8.常常講的「中華水塔」是指青海的那一個區域???
答:三江源自然保護區,也就是現在也就是現在的玉樹。
相關資料:被譽為「中華水塔」的三江源區位於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000多米,是中國最重要的水資源涵養地和生態功能區,中國最重要的河流長江、黃河以及另一條國際河流瀾滄江均發源於此,它們哺育了中國半數以上的人口。
9.青海省第一任軍分區司令是???
答:賀炳炎
相關資料:他具有關雲長的英雄氣概,不用麻葯,做了截去右臂的手術。手術後,他僅僅在擔架上躺了6天,又勒馬率部馳騁沙場了。他是青海軍區第一任司令員,在他的領導下,青海省地方新政權建立,廣大人民逐漸走向安居樂業。解放後,他的地位雖然變高了,生活條件變好了,但他聯系群眾、艱苦樸素的作風絲毫沒變。
10.「高原兵城」指的是青海的那一座城市???
答:格爾木
相關資料:對外公開的有「管線團,1團,35團,軍工廠,武警四支隊......」駐軍很多
11.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到現在辦了幾屆???
答:八屆
相關資料:從2002年開始至2009年,每年一屆,共辦了8屆。
12.青藏鐵路的修建起點是???
答:格爾木
相關資料:青藏鐵路北起青海省西寧市,南至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全長約1956公里,其中西寧至格爾木約846公里已於1984年建成。將要動工修建的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從青海省西部重鎮格爾木市火車站引出,過南山口後,上青藏高原腹地,途經納赤台、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進入西藏自治區,再經安多、那曲、當雄、羊八井,至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市。線路走向與青藏公路基本並行。青藏鐵路穿越了可可西里、三江源、羌塘等自然保護區,因其獨具特色的環保設計和建設,也被稱之為中國第一條「環保鐵路」。
13.中國的四大盆地中位於青海的是???
答:柴達木盆地
相關資料:地處青海省西北部,介於東經90°16′—99°16′、北緯35°00′—39°20′之間。盆地略呈三角形,北西西-南東東方向延伸,東西長約800KM,南北寬約300KM,面積257768平方公里,為我國四大盆地之一。
14.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史冊的青海玉樹旅遊景點???
答:玉樹新寨迦納嘛呢石經城。
相關資料:25億多塊瑪尼石堆積而成,是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的世界最大的瑪尼堆。
15.《西遊記》中的曬經台,在什麼地方???
答:青海玉樹通天河畔
相關資料:曬經台位於通天河大橋南岸。這是一塊巨大的岩石,岩石上面平坦光滑,旁邊有一古松,樹上掛滿經布。因傳說唐僧當年在此曬經而得名。 相傳,當年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有一日來到通天河口。這時,天近傍晚,夜幕降臨,忽聽得前面滔滔作響,聲震四方。上前仔細一看,發現是條大河。但見那河水在夜幕下浩浩盪盪,縹緲迷離,不知河有多寬,水有多深。豬八戒順手揀起一塊鵝卵石拋入河中,想探探河水深淺,只聽得咕嘟嘟一聲,只泛起幾絲魚津,就沉下了水底,原來河水很深。孫悟空跳上半空引頸四望,可是,岸上不見一個人,河上沒有一條船,卻見不遠處立有一塊石碑,碑上刻有「通天河」三個篆文大字,下面還有十個小字:「徑通八百里,亘古少行人」。唐僧見此情景,只得暗暗叫苦落淚。 再說,當時通天河有一千年老龜,得知唐僧一行要去西天取經,它想托唐僧到西天佛祖那裡幫它打聽一下自己的壽命還有多長,便主動游過來,馱唐僧師徒過河。過河時,唐僧滿口答應,可是到了西天後,卻把此事忘得一干二凈。等他取經回來路過通天河時,方才想起老龜托他打聽「歸著」之事。那老龜自唐僧走後,朝等暮盼,一等就是十多年。如今見唐僧師徒取經回來不勝喜歡,便高高興興迎上來馱唐僧過河。老龜馱著唐僧一行走出不遠,便問唐僧,托他打聽「歸著」之事可曾打聽。唐僧只好搪塞一番。老龜知道唐僧不曾打聽,一氣之下,搖身一晃,將他師徒幾個連人帶馬統統掀下河去。悟空、八戒、沙僧趕忙一邊救唐僧,一邊撈經卷,可惜那經卷有些早被水沖走,有些被水淋濕。唐僧只得將淋濕的經卷放在岸邊的一塊大石頭上面,一一晾曬。誰知那經卷上的字卻印在了石頭上。至今字跡猶存,清晰可辨。後來,人們把這塊石頭稱為「曬經台」。當地藏族牧民還在曬經台周圍,掛起經幡,壘起桑台,經常在此敬佛祭河。這膾炙人口的動人傳說,不僅廣泛流傳於當地群眾之中,後來還被偉大的文學家吳承恩寫進我國古代名著《西遊記》中。
《來生,願我成為雪山與草原的兒子.......》
你到過離天最近的青藏高原嗎?
藍天,雪山,白雲,草原......
生在青海靠近東部的西寧,那是一個正在發展中的城市,不比上海北京,但在青海,他還算是個大城市。
曾嚮往在都市裡有自己的一片天地,闖盪了許久,才知道這紙醉金迷的世界,和我好沒緣分。
4.14,辭掉討厭的工作,收拾行包來到了玉樹:有些期待,有些擔心。
之前,沒有和藏人打過交道,也不知道藏地的模樣,只是聽說那是在一片貧瘠的土地上的一個彪悍,透著一些野性的民族。
說實話,我在沒到之前一直在擔心,擔心和這邊的藏人處的不好或者.....
但在我乘車的當天,我的疑慮,就有了答案。
晚上三點到站,沒有熟人,沒有旅店,正在擔心晚上要去哪裡,就在我焦躁的時候,車里有位名叫扎西的大哥讓我去他家裡住,我沒有想過到底是不是真的,或者內地的那些騙人手段。我很樂意的答應了,因為是我有困難,是我應該求人家.....
他家在結古鎮的一條小河邊,房子都塌了,但家人並沒有受傷,他的家人都很好,因為很晚,並沒有聊太多,早上我還在夢里的時候,扎西哥來叫我起床,他的母親一手搖著轉經筒,一隻手給我倒上了洗臉水......他們家只有扎西哥會漢語,他母親對著我說了一些話,扎西哥便給我翻譯。
洗完臉,老阿媽給我准備了早飯:一桶泡麵。想起在打工的時候,含著失望吃下去的那些泡麵。那股味道.....但是在這里,我覺得她不再難以下咽。
吃完了,扎西哥開著他的三菱麵包車(假如你看到那輛車,你會覺得那是車禍現場,地震中,它「受傷」了,沒有擋風玻璃,引擎蓋上一個大坑......)將我送到了團委志願者服務站,還給我留下了他的電話號碼,叮囑我有困難的話找他幫忙......
從頭到尾,他沒有問過我的名字,沒有問我來自哪裡,沒有要求說要看我的身份證.....這算是我和這個民族第一次交往,不深,但也不淺。
後來,我去了拉五尕小學,它在巴塘,也就是機場那裡,還要往機場的上面一些。
教室,是三頂帳篷,如果遇到停電,孩子們就在院子裡面玩兒——一個破了個口子的籃球還有土堆,就是他們課外活動的全部,但孩子們很開心......
出了校門口,就是草原,草原的盡頭,便是與天相連的雪山......假如你看到遠處雪山頂上有雲,而且像似瀑布般流瀉,那裡便下起了雨,閉上眼...很美很美......
有事要去遠一點的地方,不用擔心沒有計程車,你只要站在路邊,揮一揮手,言語不通的康巴漢子,會很樂意的載你一程,你對他說的,他只能聽的懂根據藏語發音翻譯成漢語的地名......而且我發現,在他們的車里,都貼有他們精神領袖的照片。
玉樹新寨迦納嘛呢石經城:25億多塊瑪尼石堆積而成,是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的世界最大的瑪尼堆。好多老阿媽手搖轉經筒,順時針繞著那石碓轉,嘴裡在念著經文,年輕的藏族小夥子們,在整理震落的石塊......
後來了解到,藏人也有「守孝期」,在4.14往後的四十九天里,藏人們,不會有娛樂活動,而且家家點著酥油燈,還會去寺廟念經......在著名的格薩爾王廣場中心——格薩爾王銅像前,24小時都會有美麗的酥油燈,有兩位當地的志願者,他們的工作,就是看護酥油燈,我和其中的一位交談中了解到,他為4.14中離開的生命許下過承諾,要為他們點2000盞酥油燈......
......
至此,我覺得我已有權利改變自己對藏人和藏地的理解:他們不僅彪悍狂野,還有那純朴的眼神;藏地雖然貧瘠,但養育著世間最善良的民族。
我不想回去了,更可以說:不想出去了,我覺得我更屬於這里,真的......
假如,有來生:我願作草原雪山的兒子......
❽ 西寧市區有哪些玩的地方
1,西寧八景
西寧八景,即古湟中八景,舊時西寧府稱為湟中,八景即今西寧及其周圍的八個景觀。他們是:石峽清風、金娥曉日、文峰聳翠、鳳台留雲、龍池月夜、湟流春漲、五峰飛瀑和北山煙雨。
2,石峽清風
石峽清風位於西寧東15千米處。石峽,俗稱小峽,在歷史上是以險關危隘著稱的。世治時,它是連通東西交通的要道;世亂時,它又是隔斷兩地的重門。
3,金蛾曉日
金蛾曉日,又名金蛾山。山頂有一座天池,娘娘山上有一制高點,早晨在山上觀日出,太陽從萬山中噴薄而出,景象壯觀,據說可與泰山觀日出媲美。娘娘山以其幽深秀麗、氣象萬千而聞名遐邇。
4,鳳台留雲
西寧南山又叫鳳凰山,山上有亭,名叫鳳凰亭。南涼時期,西寧古八景之一的「鳳台留雲」,成為西寧一勝景。南山以關帝廟為中心的建築群,始建於明永樂八年,是西寧現存保護較好的明建築。
5,北山煙雨
北山以奇制勝,西寧北山,又名土樓山。土樓山上曾建土樓山神祠,在神祠的舊址又修建寺廟,舊稱北禪寺,也叫永興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