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房價走勢 > 房價下跌成燎原之勢什麼意思

房價下跌成燎原之勢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1-03-06 07:55:02

『壹』 MBA是什麼他們都學些啥

什麼是MBA?

MBA就是我們日常所說的工商管理碩士。

工商管理碩士()是工商管理類碩士研究生學位,MBA是培養能夠勝任工商企業和經濟管理部門高層管理工作需要的務實型、復合型和應用型高層次管理人才,兼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而其他碩士研究生只是培養科研型和教學型人才,偏向理論,不參與實踐。

MBA的招生對象一般為大學本科畢業、並有三年以上工作實踐經驗的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幹部和工商企業管理人員及技術人員,而其他碩士研究生可以招收應屆畢業生,也可以招收在職人員。

全國聯考考什麼科目?

英語(二):滿分100分,無聽力部分,難度為英語四六級難度。

管理綜合:滿分200分(數學75分,邏輯60分,寫作65分),數學內容為初高中數學,邏輯類似於公務員行測考試。

MBA報考條件?

截止錄取年份,大專(包含成人自考)畢業滿5年及以上;本科(包含成人自考)畢業滿3年及以上;碩博畢業滿2年及以上。

MBA學什麼?

MBA是教管理的,而管理的核心是決策,簡言之:MBA是教決策的!它培養的是管理者,管理者最核心的職能是決策。如果一定要全面一點,再加上「執行」二字,教「決策及其執行」

在MBA教學里,MBA不是學那十幾門課程的每一門的。這些學科都只是工具,MBA利用它們來做決策。實務中,企業管理者們也是這樣。

關注博雅匯MBA官網,了解更多MBA新鮮資訊

關注博雅匯MBA公眾號,進行個人背景精準評估

『貳』 MBA是什麼

MBA是英文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工商管理碩士)的縮寫
工商管理碩士(MBA)是一個國際公認的學位,旨在培養商業和管理工作所需的技能。但是,MBA的價值並不僅僅限於商業領域。對於在公共部門,政府,私營企業和其他領域希望從事管理工作的人來說,MBA也很有用。

MBA通常分為不同的類別。有全日制MBA學位課程(需要全日制學習)和在職MBA課程(需要兼職學習)。在職MBA通常在工作日晚上或周末上課,也有一個月一次集中在一個包含周末的四天上課的類型。在職MBA的課程設計可以讓學生繼續工作的同時獲得學位。

大多數MBA課程包括一些「核心」的科目課程,如會計學,經濟學,市場營銷和運營等,此外還有遵循其個人或專業興趣的選修課程。有些學校要求MBA考生在公司或組織實習,這樣可以在項目結束後獲得具體的工作機會。優秀的MBA項目課程往往緊跟時代發展的最前沿,提供前瞻性的商業發展機會。例如近幾年的MBA普遍設有創業管理、大數據、人工智慧、深度學習、區塊鏈等最前沿的課程。

優質商學院通常要求考生在開始MBA課程之前至少有幾年的專業工作經驗。申請人需要提交入學申請,通常包括大學成績單、英語等級證明、工作背景、未來職業規劃以及攻讀MBA的目的論文或目的陳述。審核通過後需要通過學校的MBA面試獲得錄取分數,最後還要通過全國聯考,聯考的分數加上面試的分數決定了你是否能夠被申請的學校錄取。一些和國外合作的MBA項目可能不需要參加全國聯考,但通常需要證明具備足夠的外語能力。

MBA是目前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專業學位課程,在中國MBA是報考人數最多的研究生專業。2017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報考人數201萬,2017年MBA報考人數142,389人,錄取35,112人。2018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報考人數238萬,華章MBA預測其中MBA報考人數17萬,錄取不足3萬7千人,錄取率不足22%

目前國內比較知名的MBA院校主要有:中歐國際商學院MBA,長江商學院MBA,北京大學MBA,清華大學MBA,五道口金融學院MBA,人民大學MBA,上海交通大學MBA,上海高級金融學院MBA,復旦大學MBA等,南開大學MBA,南京大學MBA…

資料來源:HZMBA

『叄』 一個大企業,有董事長,總經理,總裁,CEO,請問他們是什麼樣的隸屬關系

首席執行官(Chief Executive Officer,縮寫CEO)是在一個企業中負責日常事務的最高行政官員,又稱作行政總裁、總經理或最高執行長。

他向公司的董事會負責,而且往往就是董事會的成員之一。在公司或組織內部擁有最終的執行權力。在比較小的企業中首席執行官可能同時又是董事會主席和公司的總裁,但在大企業中這些職務往往是由不同的人擔任的,避免個人在企業中扮演過大的角色、擁有過多的權力,同時也可以避免公司本身與公司的所有人(即股東)之間發生利益沖突。

企業首席執行官制度的出現是對傳統公司治理結構的新挑戰

近年來,我國一些企業紛紛實行首席執行官制度,出現了我國歷史上首批企業首席執行官(以下簡稱CEO)。為此,我們首先要回答的是:什麼是CEO?中國為何要有CEO?企業首席執行官的涵義,按照我的理解,可以簡單地理解為企業領導人與職業經理人兩種身份的合一。

企業CEO制度是與現代企業制度相適應的。在現代市場經濟體制下,現代企業制度的法人治理結構一般由股東大會、董事會、高層經理人員所組成的執行機構這樣三個部分組成。其中,公司執行機構由高層執行官員組成。這些高層執行官員即高層經理人員受聘於董事會,在董事會授權范圍內,擁有對公司事務的管理權和代理權,負責處理公司的日常經營事務。該執行機構的負責人就稱為CEO,也就是首席執行官。擔任企業CEO的,可以是董事長或副董事長,也可以是總經理。CEO的主要職責是:(1)執行董事會的決議;(2)主持公司的日常業務活動;(3)經董事會授權,對外簽訂合同或處理業務;(4)任免經理人員;(5)定期向董事會報告業務情況,並提交年度報告。

CEO領導下的執行班子,包括:總經理、副總經理、各部門經理、總會計師、總工程師等。

我們發現近來一些已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成功企業,正在競相推行CEO制度,於是產生了中國的首批企業首席執行官。

在國外,CEO是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已建立並運轉成熟的基礎上出現的。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跨國公司全球業務的拓展,企業內部的信息交流日漸繁忙。由於決策層和執行層之間存在的信息傳遞阻滯和溝通障礙,影響了經理層對企業重大決策的快速反應和執行能力,一些企業開始對傳統的董事會——董事長——總經理式的公司治理結構進行變革。CEO就是這種變革的產物之一。它的出現在某種意義上代表著原來董事會手中的一些決策權過渡到原有經營層手中。CEO不是總經理,也不是總裁,它的權力非常大,其中有40%~50%是董事長的權力。董事會成為小董事會,其主要職能是選擇、考評和制定以CEO為中心的管理層及其薪酬制度。CEO雖不是企業的出資人,但它對重大決策卻有拍板權。在國外,對CEO的約束主要不是董事會,而是企業中一個稱為戰略決策委員會的機構。這種戰略決策委員會才是支持或否定CEO經營決策的主要權力機構。在許多國家,組成戰略決策委員會的人員大部分不是企業中的人,更不是企業的出資人,而是社會上從事企業管理、經濟學、法學等方面專業的知名人士。所以說,是人力資本控制了企業,而不是出資人,出資人的利益僅僅表現在產權的利益回報上。

CEO的設立,體現了以人為本和為人力資本合理定價的思想。我們通常所講的兩權分離理論為基礎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模式正在受到挑戰。越來越多的事實顯示,現代生產正在由圍繞機器轉向圍繞知識進行。人力資本由此取得了對貨幣資本的壓倒性地位。人們不難發現,年薪制、股票期權以及其他類似的激勵舉措只不過是市場為合理定價企業家人力資本而順理成章作出的制度安排。在成熟的市場環境下,企業家人力資本必然會找到自己的合理價位。人力資本作為一種制度安排進入企業之後,已經引發了企業產權制度的巨大變革。人力資本除了獲得工資之外,還應該獲得產權回報。企業由出資人完全擁有的現象正在逐漸改變。CEO的出現,也標志著傳統的所有權和經營權必須分立的理論也已經有了重要修正。

面對經濟全球化及我國加入WTO,讓許多企業都懷著強烈的危機感,忙著策劃、調整,厲兵秣馬,以應對世界市場的挑戰。CEO正是在如此的背景下在我國出現的。也應看到,我國一些企業的CEO只是稱謂上作了更改,實際上還是董事會決策下的總經理日常負責制,並非真正意義上的CEO。應該說,人力資本作為資本走上前台是知識經濟時代的一個最為主要的表現形式。一個企業總經理的稱謂改稱CEO,不能僅僅只是稱謂上與國際慣例的接軌,讓企業在產權制度、治理結構以及企業文化等諸多方面與國際慣例接軌應為更重要。

誰是中國企業的CEO?

事實上,想要看清楚誰才是中國公司真正意義上的CEO,或者說,董事長和總經理誰才是真正的CEO,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關研究表明:(1)在董事長兼任總經理的情況下,這個人就是CEO。這種情況與美國的董事長兼CEO相似,有20.9%的中國上市公司董事長兼任總經理,該類公司的決策和執行權高度合一。(2)在董事長不任總經理並且不是每天在公司上班的情況下,總經理可以看作是CEO。這種情況與美國的董事長和CEO分任情況類似,該類公司的決策權和執行權相對分離,有34.3%的中國上市公司是這種情況。(3)在上述兩者之間,董事長不任總經理但每天在公司上班,我們認為這種情況下,董事長和總經理都具有CEO的職能,類似於國外往往在兩個公司合並後的磨合期產生的雙CEO現象。至於實際運作中董事長和總經理誰的權力更大就要看實際情況了,一般而論可能董事長強一些而總經理弱一些,有44.8%的中國上市公司是這種情況。

產生這種結果,也有我國法律的原因,《公司法》規定董事長是法定代表人,並且董事長在董事會閉會期間有代行董事會部分職責的權力——而不是董事執行委員會在董事會閉會期間代行董事會。如果天天在公司上班,董事長必然要介入到執行活動中。

因此,在CEO體制下,董事長與CEO是否由同一人兼任要根據各公司具體情況而定,建立起適合CEO體制的董事會治理機制和結構才是更為關鍵的問題。

時代在變,崗位職責也在變。根據網路公司管理的最新需要,將CAO到CZO共26個重要人

物中中除CFO之外的25個崗位職責進行全面修正,待國際互聯網企業管理協會(IIEMA)

正式審核之後,將作為網路企業管理國際標准發布,望各網路公司認清網路行業轉變的

現實,制訂新形勢下的公司組織結構策略,參照崗位職責最新說明執行。執行過程中遇

到的問題請及時向IIEMA反饋,以便在下次標准修改時作為參考。

MBA
MBA是英文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的縮寫,中文翻譯過來叫工商管理碩士。

MBA誕生於美國。經過近百年的探索和努力,它培養了為數眾多的優秀工商管理人才,創造了美國經濟發展的神話和奇跡。MBA被譽為「天之驕子」和「管理精英」,成為企業界乃至社會敬重和羨慕的特殊人物,甚至在公眾心目中被視為「商界英雄」。據統計,美國最大的500家公司的總經理、董事長等高層主管,絕大多數都是MBA。這一驚人的事實,是對MBA教育的成功業績的最好說明。MBA意味著超群的能力、膽識、品德;代表著財富、地位、權力、榮譽;預示著希望、成功和輝煌。
七十與八十年代,可說是世界各國MBA的黃金時代。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經濟上處於好景,企業需要大量的管理人才,特別是來自著名大學的商學院畢業生,於是出現了MBA學位供不應求的現象。強大的供需比例,優厚的從業報酬,吸引著學生對MBA趨之若鶩,世界各地知名與不知名的院校,紛紛設立了MBA課程,在美國,MBA課程更是數不勝數,形成了泛濫的情況的出現。平心而論,限於師資、圖書設備以及學生本身的學術根基薄弱等因素,某些院校的MBA課程,素質上確時有問題。八十年代後期為MBA的高峰期,到1991年,修讀MBA課程的學生開始略有下跌。其後若干院校對MBA課程進行革新,1993年開始報讀人數又再回升。
對外國(尤其是美國)MBA課程的批評,過去一直都有,但近年特別嚴厲。有的批評來自商界主管人士,有的則是商學院任教的學者。批評的焦點是各院校培養出來的MBA人才不能滿足商界的要求。簡單來說,商界所需要的企管人才要具備以下才能:具有領導技巧,有解決問題的能力,能與人溝通,以及具有團隊的合作精神。
在學者當中,近年批評最激烈的首推加拿大麥基爾大學管理學著名教授Henry Mintzberg。他認為:「MBA課程訓練出來的畢業生猶如雇傭兵,除了少數的例外,他們對任何行業或企業都沒有承諾感。這些MBA課程創造了一套錯誤的企業價值觀。」他對著名的哈佛商學院「純」案例教學法的批評尤為猛烈,認為案例方法只訓練人們對自己幾乎一無所知的事務妄加發言(見「MBA Newsletter」,1993年11月)。此外,亦有批評者認為哈佛商學院的案例教學法強調個人表現,不重視團隊工作(teamwork),其強調評分法(每班低成績的學生須佔百分之十)助長的個人競爭而不是團隊合作,因而導致企業不良的後果(見「Business Week」,1993年7月19日)。
除上述外,其他對管理教育的批評(包括MBA與BBA)尚有下列數項:課程的割裂性,畢業生溝通技巧差,以及缺乏商業首先等。
針對有關批評,各著名商學院進行了反思,並對MBA課程進行了一系列的革新:
(一)按綜合性(integration)原則設計了MBA課程,不是按職能(function)獨立分科講授,其中卓有成效的有美國的Babson學院等。印第安納大學商學院亦進行課程重整與綜合,減少重復的地方,使教材更合邏輯性。據有關資料透露,哈佛大學商學院把MBA第一年的十一門必修課程濃縮為四門綜合性課程(見「MBA Newsletter」,1993年11月)。明尼蘇達大學亦於1993年9月開始把MBA課程綜合化,並分為三個「核心」:基礎核心(Foundation Core)、職能核心(Functional Core)和領導才能核心(Leadership Core)。
(二)重視團隊合作精神:建立團隊文化已成為各MBA課程的一個主流思想。印第安納大學要求學生分組,在課室內外均進行合作。哈佛大學亦對一年級MBA的team project增加25%,並規定隊合作的研究計劃應達到一個最低數目。此外亦改變學科的評分會,減少目前學生的劇烈競爭狀況。
(三)重視學生的「軟性」技巧(「soft」skills)訓練。美國若干大學已在精心設計一些有關課程(特別是行為科學學科方面),並進行試驗,例如透過學期研究計劃,課堂報告,人際活動等方法,對領導才能的軟性技巧進行訓練。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碩士課程亦要求新入學的二年制全日學生參加一項「外展訓練學校」開設的課程,為期一周,訓練學生的毅力、領導才能與團隊精神,效果顯著。
(四)重視商業道德的訓練:重視商業道德是世界各地MBA課程的一大趨勢。法國ISA的MBA課程甚至採用一套新穎的方法,把學生送到阿爾卑斯山的一間寺院進行道德訓練。該校不認為在一些MBA課程加上道德觀念的探討就能使學生變得更有商業道德。
(五)重視溝通技巧的訓練:美國達特茅斯大學Tuck商學院及紐約大學均聘有專責教授負責管理溝通技巧的講授。
(六)課程的全球化(Globalization):美國各商學院在負責審訂質素的機構AACSB的指引下已紛紛把各課程變得更為國際性、全球化,這趨勢在八十年代中已開始。目前享譽正隆的大學商學院(LBS)與法國的INSEAD,不論在課程上或學生的組成上均以國際性作標榜。
以上是幾個當前MBA課程發展的大趨勢,是對批評者的一個回應。可以預見,今後MBA課程會更趨向實用化,嚴謹化和合理化的道路發展。

MBA傳到我國以後迅速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產生了EMBA、PMBA、SMBA、IMBA、BIMBA等等。聲勢浩大,猶如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勢。

『肆』 MBA是啥意思

MBA
MBA是英文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的縮寫,中文翻譯過來叫工商管理碩士。

MBA誕生於美國。經過近百年的探索和努力,它培養了為數眾多的優秀工商管理人才,創造了美國經濟發展的神話和奇跡。MBA被譽為「天之驕子」和「管理精英」,成為企業界乃至社會敬重和羨慕的特殊人物,甚至在公眾心目中被視為「商界英雄」。據統計,美國最大的500家公司的總經理、董事長等高層主管,絕大多數都是MBA。這一驚人的事實,是對MBA教育的成功業績的最好說明。MBA意味著超群的能力、膽識、品德;代表著財富、地位、權力、榮譽;預示著希望、成功和輝煌。

七十與八十年代,可說是世界各國MBA的黃金時代。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經濟上處於好景,企業需要大量的管理人才,特別是來自著名大學的商學院畢業生,於是出現了MBA學位供不應求的現象。強大的供需比例,優厚的從業報酬,吸引著學生對MBA趨之若鶩,世界各地知名與不知名的院校,紛紛設立了MBA課程,在美國,MBA課程更是數不勝數,形成了泛濫的情況的出現。平心而論,限於師資、圖書設備以及學生本身的學術根基薄弱等因素,某些院校的MBA課程,素質上確時有問題。八十年代後期為MBA的高峰期,到1991年,修讀MBA課程的學生開始略有下跌。其後若干院校對MBA課程進行革新,1993年開始報讀人數又再回升。

對外國(尤其是美國)MBA課程的批評,過去一直都有,但近年特別嚴厲。有的批評來自商界主管人士,有的則是商學院任教的學者。批評的焦點是各院校培養出來的MBA人才不能滿足商界的要求。簡單來說,商界所需要的企管人才要具備以下才能:具有領導技巧,有解決問題的能力,能與人溝通,以及具有團隊的合作精神。

在學者當中,近年批評最激烈的首推加拿大麥基爾大學管理學著名教授Henry Mintzberg。他認為:「MBA課程訓練出來的畢業生猶如雇傭兵,除了少數的例外,他們對任何行業或企業都沒有承諾感。這些MBA課程創造了一套錯誤的企業價值觀。」他對著名的哈佛商學院「純」案例教學法的批評尤為猛烈,認為案例方法只訓練人們對自己幾乎一無所知的事務妄加發言(見「MBA Newsletter」,1993年11月)。此外,亦有批評者認為哈佛商學院的案例教學法強調個人表現,不重視團隊工作(teamwork),其強調評分法(每班低成績的學生須佔百分之十)助長的個人競爭而不是團隊合作,因而導致企業不良的後果(見「Business Week」,1993年7月19日)。

除上述外,其他對管理教育的批評(包括MBA與BBA)尚有下列數項:課程的割裂性,畢業生溝通技巧差,以及缺乏商業道德等。

針對有關批評,各著名商學院進行了反思,並對MBA課程進行了一系列的革新:
(一)按綜合性(integration)原則設計了MBA課程,不是按職能(function)獨立分科講授,其中卓有成效的有美國的Babson學院等。印第安納大學商學院亦進行課程重整與綜合,減少重復的地方,使教材更合邏輯性。據有關資料透露,哈佛大學商學院把MBA第一年的十一門必修課程濃縮為四門綜合性課程(見「MBA Newsletter」,1993年11月)。明尼蘇達大學亦於1993年9月開始把MBA課程綜合化,並分為三個「核心」:基礎核心(Foundation Core)、職能核心(Functional Core)和領導才能核心(Leadership Core)。
(二)重視團隊合作精神:建立團隊文化已成為各MBA課程的一個主流思想。印第安納大學要求學生分組,在課室內外均進行合作。哈佛大學亦對一年級MBA的team project增加25%,並規定隊合作的研究計劃應達到一個最低數目。此外亦改變學科的評分會,減少目前學生的劇烈競爭狀況。
(三)重視學生的「軟性」技巧(「soft」skills)訓練。美國若干大學已在精心設計一些有關課程(特別是行為科學學科方面),並進行試驗,例如透過學期研究計劃,課堂報告,人際活動等方法,對領導才能的軟性技巧進行訓練。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碩士課程亦要求新入學的二年制全日學生參加一項「外展訓練學校」開設的課程,為期一周,訓練學生的毅力、領導才能與團隊精神,效果顯著。
(四)重視商業道德的訓練:重視商業道德是世界各地MBA課程的一大趨勢。法國ISA的MBA課程甚至採用一套新穎的方法,把學生送到阿爾卑斯山的一間寺院進行道德訓練。該校不認為在一些MBA課程加上道德觀念的探討就能使學生變得更有商業道德。
(五)重視溝通技巧的訓練:美國達特茅斯大學Tuck商學院及紐約大學均聘有專責教授負責管理溝通技巧的講授。
(六)課程的全球化(Globalization):美國各商學院在負責審訂質素的機構AACSB的指引下已紛紛把各課程變得更為國際性、全球化,這趨勢在八十年代中已開始。目前享譽正隆的大學商學院(LBS)與法國的INSEAD,不論在課程上或學生的組成上均以國際性作標榜。
以上是幾個當前MBA課程發展的大趨勢,是對批評者的一個回應。可以預見,今後MBA課程會更趨向實用化,嚴謹化和合理化的道路發展。

MBA傳到我國以後迅速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產生了EMBA、PMBA、SMBA、IMBA、BIMBA等等。聲勢浩大,猶如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勢。

補充;
MBA與企業管理碩士區別

首先,報考的條件不一樣。企業管理碩士只要符合國家統一的報考規定即可,也就是說,應屆生與在職人員均可報考。報考MBA必須是大學本科畢業後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大專畢業後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已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並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指畢業日到入學日)。

其次,考試科目不一樣。MBA入學考試要參加全國試點62所院校的聯考,聯考科目是政治、數學、英語、管理、語文與邏輯。

第三,試題難度不同。一般來說,報考企業管理碩士參加的全國統一入學考試英語、數學的難度要高於MBA,但由於近年來國內MBA報考人數直線上升,競爭也相應越來越激烈。

第四,培養方式不同。企業管理碩士生一般為國家培養,每個月有200元以上的補助,也有委託培養和自籌經費培養的學生,MBA一律為自籌經費或者單位委培。

第五,培養目標不同。MBA的培養目標是優秀的企業家和實踐工作人員,如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MBA畢業生應當能夠勝任工商企業和經濟管理部門中、高級職務的工作,是能夠適應未來社會激烈競爭的復合型人才。北大光華管理學院MBA項目面向跨國公司、大型國有企業、大型民營企業和大型金融機構。光華管理學院致力於幫助跨國公司管理隊伍本地化,民族企業管理國際化,民營企業管理現代化。所以MBA課程注重實用性。企業管理碩士既要培養企業的實際管理人員,同時注重對學員管理科學理論的教育,為學科的發展培養接班人。

一般情況下,企業管理碩士畢業生理論功底扎實,MBA學員因為其入學前已經有相當的實踐經驗,同時學習過程中也注重與實踐的結合,能很快適應企業的實際工作。

MBA是第一個被廣泛接受的國際學位。MBA是一個研究生學位,對MBA有最必要的素質、知識和學術標准要求。進入MBA學習一般必須有第一學位要求,只有個別具有豐富職業經歷的人可以例外。

MBA是一個具有工作經驗以後的學位,它被看成已有3年職業經驗之後的一個事業加速器或轉換手段。

MBA課程涵蓋了現代管理的所有主要職能方面,如會計、財務、金融、營銷與銷售、運籌(生產作業)管理、信息系統管理、法律、人力資源管理等等。它也提供基本的經濟與數量分析,課程是高度綜合性的,並且包括工商政策與策略。除此之外,課程還要求學生獲得理論聯系實際的知識和技巧,如決策能力、團隊合作、領導藝術、企業家潛力、談判技巧、溝通與報告技術。在學習的過程中,學員應有選修偏好,並選擇一個主修方向。

MBA的最低學習期限為全日制一年或在職學習的相應時間份量。MBA最少要求400小時的課堂學習,整個課程要求最少1200小時的個人課外作業。MBA項目要求對知識的渴求和個人傾注全力的投入和努力。

進入MBA課程就讀必須通過一個強有力的篩選過程,以保證只有那些合格的人選才能獲取MBA學位。所有學員必須經過嚴格的考試和評卷評分工作,以保證學習目標能滿足MBA學位的標准。

不是所有商學院都能滿足這些標准,如果這些標准不能滿足,就不能說是真正的MBA。

『伍』 重慶房價究竟還能夠熱炒多久

從去年年底以來,一些外地開發商圖謀拉高重慶房價的策略開始實施,房價不斷飈升。炒房者到底在炒什麼物業?重慶的房地產價格標桿能夠樹多久?重慶部分外地房地產開發商樹立的價格標桿能否被普通市民接受? 外地開發商樹起價格標桿 何時調價一直困擾著重慶的開發商。 盡管從去年上半年開始,重慶就開始醞釀拉高房價。特別是外地開發商,由於土地、配套費及人力成本的增加,原本就利潤比較薄的重慶房價讓外地開發商相當郁悶。在重慶本土開發商主導的市場,外地開發商們面臨兩難的選擇,如果房價上漲,而重慶本土的開發商不跟,則外地開發商將面臨被市場孤立的境地可能拉長銷售周期;如果房價不上漲,則基本無力可圖。 去年下半年,富力、恆大、萬達、融創、復地、綠地等全國知名房地產開發商在重慶的項目相繼啟動,並陸續投放市場。進入2007年,開發商們驚奇地發現,重慶房地產市場已經完成了洗牌,外地開發商掌握了當年中高檔樓盤約70%以上的市場放量。拉升房價的市場條件已經成熟。 富力和陽光100國際新城(查看地圖)成為重慶的價格標桿。位於觀音橋核心地段的富力海洋廣場(查看地圖),一開盤就將房價定在了6500元/平方米以上,單價高處當地市價1500元—2000元,隨後該項目的房價飈升至9000元/平方米,成為觀音橋商圈的價格標桿。 今年4月,一個消息讓一直低調的重慶渝能國際(查看地圖)成為重慶房地產業的一個焦點:南濱路絕版高層豪宅,陽光100國際新城D1-2組團銷售均價定在8000元/平米以上。8000元/平方米,重慶房價的一個新紀錄被創造。而這個消息也讓重慶渝能國際成了可以和上海的「湯臣一品」媲美的「人民公敵」。 但是,決大部分開發商迫於銷售壓力,還沒有敢跟進漲價。 從理論上講,房價爆炸性增長需要一個引爆點:當房價增長速度突破一定界限後,就會形成越漲越快的良性循環(對炒房團而言),這種情況下,形成房價加速上漲的三大動力:一是居民會引起恐慌性購買,晚買就意味著漲價,或者根本買不到房子;二是富人屯積性購買,錢多了,買套房子保值增值,形成有錢的人買幾套,老百姓一套也買不起;三是炒房者開始大量進場。但是這種增長有一個重大缺陷,商品房供應規模不能過大,否則,投機需求增長無法彌補被排擠出的正常需求,增長無法長期持續。 直轄10周年和成渝城鄉統籌試驗區的概念讓大量的外地炒房者進入重慶房地產市場,面對如潮水般涌來的炒房者和急速膨脹的投資性需求,重慶房地產市場出現了一個恐慌性購房的市場形勢。於是,大量的開發商跟進拉高房價。炒房者最終成為開發商拉高房價的導火線。 有業內專家認為,重慶的房價之所以得以快速上漲,一方面是市場投資的活躍,另一方面也得益越外來開發商價格標桿的樹立。 「實際上,象富力、中海這些企業樹立價格標桿是很正常的市場策略,」華城國際董事長陳勇告訴記者,一方面這些企業的產品在各個環節的確做得非常好,另一方面從市場細分的角度來講,的確有一群高端置業者,他們只喜歡買好房子,對價格並不敏感。房地產市場也象吃飯一樣,有的人多在小面館吃小面,而有的人從來都是在五星級以上的酒店就餐。 8月初,重慶一系列土地拍賣中新地王的產生,又再一次將重慶樓市的「飢渴」市場放大,此輪土地拍賣的樓面地價已經達到目前同一地段的商品房價格。因此,有人預測,未來兩年,重慶的商品房均價可能達到6000元/平方米以上。 重慶樓市更加恐慌!大量居民提前購房,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重慶炒房的不利因素 盡管如此,房價迅速上升,必須要有炒作的市場機制,房價才能脫離居民收入水平,形成炒房者的天堂。而重慶炒房有三個不利因素。 首先,重慶商品房供應量太大,房價爆炸性增長無法持續,炒房團的星星之火無法形成燎原之勢。 重慶也曾經到了房價飛騰的引爆點,2004年,在全國房價普遍飛漲的情況下,重慶也曾經出現了老百姓的恐慌性購買,投機炒房等問題,在短短半年內,房價跳空上漲,漲了近20%。但是,這種飛漲勢頭只持續了半年,重慶商品房供應規模太大,從2004年以來,重慶連續三年商品房供應量在2000萬m2以上,其中2004年銷售面積1329萬m2,而新開工面積達到了2190萬m2,而重慶主城九區人口只有600萬人,其中城市人口只有400萬人。正因為有如此龐大的供應規模,房價飛漲的火花很快就被澆滅了,樓市隨後進入大打價格戰的2005年房價寒冬期。 今年5月以後形成了上述房價上漲的三個動力,但是下半年的商品房將有1100萬平方的放量,因此,其上漲行情到底能夠持續多久尚未可知。 其次,重慶的土地供應政策,斷了炒房團的後路。房價爆炸性增長,必須要有土地市場的完美配合。土地緊縮自然會拉升地價。此外,土地供應緊縮,開發商拿地不容易了,自然會拚命拉升價格,把單位利潤賺足。這樣,才能形成地價與房價相互炒作的機制。 從土地供應來看,近三年重慶市主城區供土在18000—23000畝/年,這種土地供應,無法形成地價拉高房價,房價拉高地價的相互炒作機制。這保證了連續三年竣工面積超過2000萬平方米。正是這種充足的土地供應市場保證了商品房的供應量,為平抑房價打下了基礎。 第三,重慶城市結構太分散,炒房者無處下口。對於炒房者來說,其戰法無非是集中優勢兵力猛攻城市中心。越擁擠的城市,房價越容易炒高。在溫州炒房攻擊之下,上海內環被炒到了3萬元。但當上海炒房團進入重慶之後,他們發現,重慶市是一個多中心,組團式城市,這種城市結構沒有絕對的中心,房價很難炒起來。

閱讀全文

與房價下跌成燎原之勢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產培訓機構有哪些 瀏覽:243
十年期房貨利率 瀏覽:239
天津小戶型中單怎麼裝修 瀏覽:506
怎麼賣個人二手房 瀏覽:888
房地產投資長期看什麼短期看什麼 瀏覽:168
柬埔寨期房 瀏覽:603
大型開發商維權 瀏覽:224
南通開發區新開苑房價多少 瀏覽:801
房產達人怎麼買錘子手機版 瀏覽:70
沙烏地阿拉伯需要什麼樣地產地證 瀏覽:442
商品住宅房產證 瀏覽:733
農村房產證沒有怎麼辦理 瀏覽:587
外灘的房價多少錢一平 瀏覽:639
青島最貴房價是多少錢一平米 瀏覽:519
二手房比喻什麼 瀏覽:135
樓盤派籌是什麼意思 瀏覽:319
鎮江楓苑二手房怎麼買 瀏覽:230
衡陽市有哪些好樓盤 瀏覽:459
房地產模型設計費入什麼科目 瀏覽:619
晶福園最新房價是多少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