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經濟危機下,為什麼房價還是越來越高
政府,銀行,房地產商三者協力的後果,通過降低首付款,降低存款利息,提高房價三管齊下促進房地產的銷售,減少經濟危機對銀行和市場的影響。
『貳』 為什麼現在經濟不好,房價卻越來越高
因為政府以房地產為支柱產業,政府紅利從賣地與銷售皮和稅收中抽取,這兩項數值不斷攀升,開發商成本就越來越高,房價不上上漲才怪。國家需要老百養活。
『叄』 為什麼中國 工資那麼低房價那麼高
政府印錢,制來造通貨膨源脹,讓百姓口袋裡的錢變毛,這不就是偷嗎?你偷要蹲班房,政府偷叫做「宏觀調控」。這道理咱古人早就明白,莊子曾說過,「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借錢怎麼還?不愁,國債還本是幾十年後的事,與現在當權者無關。赤字政策說到底,就是挖子孫後代的肉,補我們自己今天的瘡。如此代際偷竊,講出去令人尷尬,凱恩斯主義就成了完美的婊子牌坊。有了它,政府理直氣壯;有了它,公眾心安理得。子孫或在襁褓,或尚未出世,欺負你沒有發言權,搶你的錢沒商量。
『肆』 為什麼我們的收入這么低 房價依然那麼高
在春節假期即將結束的日子,回顧已經過去的2016年,我們看到了很多東西,不過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應該還是讓人有些咂舌的房價吧,直到年末的那天大大發話說:房子是用來的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才為這輪房子的上漲潮流畫上了一個休止符,不過我們在反思房子價格的過程中,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到一個現象,就是在很多地方大家的收入並不太高,但是房價卻能夠高過收入那麼多,這裡面的經濟學原理或者經濟邏輯到底是什麼呢?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探討一下,到底這又是怎麼一回事?
一、房地產價格為什麼會超越收入
從經濟學最為基礎的邏輯出發,我們將房子作為一種最為特殊的商品來對待,既然是商品,那麼它的價格就不無意外的通過供給和需求共同決定,我們也就能夠明白為什麼房價總是那麼讓我們揪心了。
我們先來說說房地產的供給。任何一個研究房地產的人都知道,房地產作為最特殊的商品,其供給涉及到太多的主體,基本上的關鍵性主體有四個:開發商、土地提供者(政府),金融機構以及建築商。
首先,我們談談土地的供給問題。瀚哥不止一次談到過中國土地的供給,我們這里卻還是需要老調重彈,在中國特殊的土地管理系統裡面,土地的供給者只有一方,這就是地方政府。由於我們的土地歸國家所有,所以只有政府的土地管理部門有將土地掛牌出售的資質。因此,各地的政府提供什麼樣的土地,往往就會決定當地房地產的基礎價格,這個在土地拍賣中被稱之為樓板價。由於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有相當大的部分需要依靠土地的拍賣收入來獲得,在經濟學上任何主體都具有趨利的本性,所以土地的價格不斷升值從而獲得更高的收入往往是土地供給者最好的選擇之一。
其次,我們來說金融機構。在中國的現有環境中,銀行可謂是唯一有實力給土地及房地產開發提供資金支持的主體,這種極度單一的融資渠道,讓實際的房地產資金提供主體都是銀行,其實房地產開發商的自有資金一般只有20%左右,而大部分的房地產開發資金都來自於開發貸,這種本身就帶杠桿,有利息要求的資金驅使,讓房地產的價格具有了天然的漲價需求,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房地產價格上漲的起始階段至少是房子開發貸的利率水平,這是最為基礎的事情。
第三,我們來聊開發商。房地產開發商可謂是中國最容易被背鍋的群體,誠然,在房地產的開發過程中不少的開發商藉助房地產發展的紅利,登上了房地產發展的順風車,很多人賺的盆滿缽滿,但是,其行為受到前兩大群體的制約也是十分顯著的情況。在經濟學的規律當中,在房地產這種大規模資本密集型的產業中,中國已經出現了明顯的二八分化機制,實力雄厚的大型房產商所擁有的能力更為強悍,現階段的現象是中小型房產商賺錢的難度越來越大,大型房產商擁有的優勢日益明顯,這些此消彼長之下,就是很多城市都成了某幾家大型房產商的天下。而越是大型的機構其對抗市場周期的能力就越強,所以其堅持推高房價的力度也就越明顯。
三者的通力合作之下,房地產價格的上漲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我們再來說一說需求。一直以來,大家分析房地產需求都在用什麼剛需,什麼改善型需求等等分類來形容,但是這種分類具有太多的不確定性,其實並不一定是最好的分類方式。直到最近,一種新的需求分析方式出現,讓瀚哥有了另一種視角。
這種分析方式,瀚哥總結為叫做代際遷徙遞進效應。這個的分析起點來源於瀚哥最早研究農民工流動問題的時候,因為長期以來我們的人口是被束縛在土地和其所在的鄉土地區的,所以大家的需求也就是被固定在當地。然而,隨著改革開放的出現,特別是1998年取消福利分房的開始,房地產的需求開始被釋放,這個的釋放是一種轉移性的遞進需求。一方面,住在低水平房屋的人想要住進高水平的房屋,而他們的房子則會被新加入的家庭所接盤。另一方面,由於人口流動的放開,尤其是買房不再需要戶口之後,大量的遷徙人口則形成了越來越多的接盤族。這種向走台階一樣層層遞進的需求,讓中國的房地產需求呈現出了一種強悍的極致性剛需。
因此,只要是人口流入的城市,都會不斷地形成這種階梯型剛需,不斷地推高當地的房地產需求,再加上中國人的傳統婚戀觀念就是沒有房子,丈母娘根本不願意女兒嫁過去,大多數想要成家的年輕人,尤其是男性青年往往會傾家盪產去買房,買一套房子往往會掏空自己、父輩、祖父輩的幾乎三代人的積累,所以形成了積累性的購買力需求。
在這每一個台階的過度當中,每提升一級台階就會加上一級杠桿,隨著台階的數量越來越多,杠桿的背書也就越來越大,只要後面接盤的人不斷進入,市場就能夠不斷的循環下去,從而不斷地加強房地產的價格增長趨勢。
而我們看自己收入那麼低的時候,房地產開發商看的卻是你的整個家庭,從你到父輩、祖父輩的所有收入的合集,這種綜合收入水平,乃至於幾十年的所有家庭財富積累才是支撐房地產價格的最終力量。
在供給和需求的雙重作用的影響下,房地產的價格想要不高恐怕都挺困難的。
二、當前房地產的風險到底在哪?
一直以來,所有人都在說房地產的風險,如果我們違心的說中國的房地產沒有風險,這個分明就是睜著眼睛說瞎話了。房地產肯定有風險的,但是風險是什麼呢?正如前文所說的,中國的房子市場擁有著極為多元化的供給結構,整個產業鏈的環節非常之多,雖然接盤的人很多,但是這么多的環節就如多米諾骨牌一樣,只要有一個地方有風險,就會出現風險。並且,任何一個單一產業的發展都不可能逃離經濟的大環境,如果真正的經濟大環境產生影響,房地產市場也不可能獨善其身。
從觀察來看,房地產閑置可能存在的脆弱多米諾骨牌痛點主要有三個:
一是宏觀經濟的大環境到底如何?房地產不管怎麼樣都是一種商品,既然是商品就會受到宏觀經濟大環境的影響,在經濟學的視角來說,就會受到經濟周期的制約,如果中國經濟進入了一種較長時間的階段性中高速增長的話,正如年前只發一元年終獎的商業銀行,連往年最賺錢的商業銀行都地主家沒有餘糧了,其他行業的困局可想而知。一旦大家的收入增加不及預期,甚至收入減少的話,恐怕支撐房地產市場的基礎就會被動搖,風險就會出現。
二是接盤的人如果不夠怎麼辦?我們現在需求的分析都基於一個前提假設,這就是城市的人口是流入的,接盤的人是足夠多的,但是我們不能忽視的是,作為第一人口紅利的農民工正在銳減,不少地方都出現了用工荒的問題,現在支撐房地產發展的還是第二人口紅利,這就是每年都在增加大大學畢業生,這些人是城市購買力人口的流入主流。然而不少地方已經開始出現了高考招生人數的減少,如果未來流入的人口減少將會怎麼辦?因為人們再怎麼樣面對著高昂的房價所形成的遷徙壁壘終歸有一天會超過自己承擔的極限,而丈母娘需求再厲害總不能讓自己無法生存,最終如果沒有了接盤俠,這場擊鼓傳花的游戲還怎麼玩下去?
三是利率水平的提升怎麼破?一直以來,我們的貨幣政策都處於一種放鬆的狀態,借錢很容易,因此,很多人都會選擇只用30%甚至更少的首付比例來買房,現在美聯儲已經開始加息了,央行加息已經成為大概率事件,一旦我們的利率水平回歸到較高的水準,那麼很多人甚至可能還不起房貸,這樣的話很可能會出現較大的風險事件。
房地產無論如何風險都是存在的,值得我們高度警惕,希望大家認真考慮一下。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02-05,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點擊查看更多房產信息
『伍』 經濟這么差,為什麼房價大漲
主要受到 經濟存在資金外流、製造業不振、房地產業下滑、外資撤離等4大負面內因素影響。 經濟已經容滑入了通縮軌道,企業負債將會增加,員工的薪資會止步不前,居民消費水準將下降,購房者目前大多持觀望態度。而房地產商資金回籠困難,資金鏈綳緊或將斷裂,房地產企業持續不振直接影響到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房地產業以及與之相關的建築、水泥、鋼鐵、傢具等產業目前佔到中國經濟總量的近四分之一。
『陸』 為什麼當前國內經濟這么差,而房價卻還這么離譜
中國經濟現在是同比差,但是總體的經濟狀況環比還是增長態勢,現在中國處於版一個城市化進程權的快速時期,城市人口在不斷的增長,而增長部分的住房需求還沒有解決,城市住房剛性需求還會增加,所以房價想跌到很離譜的狀況也是不可能的,其實現在中國的總的住房面積應該是足夠的,只是那些農村的住房被空了,而城市又沒有足夠的房屋來接納這些到城市的農民,所以就出現了這個矛盾,也許有一天,中國的經濟發展均衡了,農民又回到了農村,住上了自己的房子,城市的房子可能又會被空了,那個時候,應該才是房價暴跌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