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宋朝的西北道寧州府是現在的那裡
宋朝一級行政來區劃是「路」源,不是「道」。而且也沒有西北路,或者寧州府,歷史神劇不要深究了。
北宋時有一個京西北路,包括4府河南府、潁昌府、淮寧府、順昌府,5州--鄭州、滑州、孟州、蔡州、汝州以及信陽軍、永安軍,大致包括今天的安徽省北部,河南省的大部等。
B. 歷史上的寧州府在哪裡
寧州府,即今甘肅省慶陽市寧縣
C. 寧鄉一長房寧州府有沒有用地規劃許可證
這個都是需要公示的,你可以去查詢或者直接去樓盤咨詢
D. 宋朝寧州府是當今的那兒
甘肅的寧州,即今甘肅省慶陽市寧縣,包拯在那裡的
E. 查明朝末清朝初江西臨江府有沒有吳教這個地名
應該沒有吧!我查看了明朝時期江西的所有地名,都沒有找到吳教這個詞的。下面是明朝時期江西境內比較大的地名:
江西《禹貢》揚州之域。元置江西等處行中書省。(治龍興路。)太祖壬寅年正月因之。(正月治吉安府。二月還治洪都。)洪武三年十二月置江西都衛。(與行中書省同治。)八年十月改都衛為都指揮使司。九年六月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領府十三,州一,縣七十七。(為里九千九百五十六有奇。)北至九江,(與江南、湖廣界。)東至玉山,(與浙江界。)南至安遠,(與福建、廣東界。)西至永寧,(與湖廣界。)距南京一千五百二十里,京師四千一百七十五里。洪武二十六年編戶一百五十五萬三千九百二十三,口八百九十八萬二千四百八十二。弘治四年,戶一百三十六萬三千六百二十九,口六百五十四萬九千八百。萬曆六年,戶一百三十四萬一千五,口五百八十五萬九千二十六。
南昌府(元龍興路,屬江西行省。)太祖壬寅年正月為洪都府。癸卯年八月改南昌府。領州一、縣七:
南昌(倚。洪武十一年建豫王府。二十五年改為代王,遷山西大同。永樂初,寧王府自大寧衛遷此,正德十四年除。故城在東。今城,明太祖壬寅年改築。東湖在城東南隅。西有贛江,自豐城縣流入,東北入鄱陽湖,出湖口縣,入大江,亦曰章江。又東南有武陽水,上源自南豐縣污江,北流經此,又東北入宮亭湖。南有市汊巡檢司。)
新建(倚。西有西山,跨南昌、新建、奉新、建昌四縣之境。北有吳城山,臨贛江。東有鄱陽湖,即彭蠡也,俗謂之東鄱湖;其西與宮亭湖相接,謂之西鄱湖西南有筠水,一名蜀江,自高安縣流入,合於章江。東北有趙家圍、西有烏山、北有吳城、西北有昌邑四巡檢司。)
豐城(府南少西。元富州。洪武九年十二月改為豐城縣。南有羅山,富水所出。又有柸山,豐水所出。西南有章江,豐水自南,富水自東南,俱流入焉。又東有雲韶水,自撫州流入,亦入於章江。南有沛源、西南有江滸口二巡檢司。又有河湖巡檢司,廢。又北有港口巡檢司,治大江口,後遷縣東北小江口,廢。)
進賢(府東南。西南有金山,產金。北有三揚水,又有軍山湖,又北有日月湖,下流俱入於鄱陽湖。東有潤陂、東北有鄔子寨、北有龍山、東南有花園四巡檢司。)
奉新(府西。西有百丈山,馮水所出,下流入於章江。又西有華林山,華林水出焉。又西北有葯王山,龍溪水出焉。二水合流,注於馮水。西有羅坊巡檢司。又有白沙巡檢司,廢。)
靖安(府西北。西有毛竹山,接寧州界,雙溪水出焉,下流入於馮水。北有桃源山,桃源水所出,流與雙溪水合。又西北有長溪,源出名山,下流入於修水。)
武寧(府西北。西有太平山。西北有九宮山。南有修水。)
寧州(府西。元分寧縣,為寧州治。)洪武初,改縣為寧縣,省州入焉。弘治十六年,升縣為州。(西有幕阜山,修水發源於此,下流入鄱陽湖。又東有鶴源水,源發九宮山,下流合修水。西有杉市巡檢司,後遷於崇鄉北村。南有定江、又有八疊嶺二巡檢司,廢。)東南距府三百六十里。
瑞州府(元瑞州路,屬江西行省。)洪武二年為府。領縣三。東北距布政司二百里。
高安(倚。北有米山。西北有華林山。又北有蜀江,自上高縣流入,東流匯於南昌之象牙潭而入章江,一名錦水。此別一蜀江,非出岷山之大江也。又南有曲水,亦東入章江。南有陰岡嶺、又有洪城二巡檢司,廢。)
上高(府西南。南有蒙山,舊產銀鉛。西有天嶺。又西有蜀江,自萬載縣流入,至縣西北凌江口合新昌縣之鹽溪水。又有斜口水,源出蒙山,至縣西亦流入焉。西有離婁橋、又有麻塘二巡檢司。)
新昌(府西。元新昌州。洪武初,降為縣。西有鹽溪水,一名若耶溪,南流至上高縣入於蜀江。又北有藤江,下流與鹽溪水合。西有黃岡洞、北有大姑嶺二巡檢司。)
九江府(元江州路,屬江西行省。)太祖辛丑年為九江府。領縣五。南距布政司三百里。
德化(倚。南有廬山,亦曰匡廬。東南有鄱陽湖,湖中有大孤山。縣北濱大江,亦曰潯陽江,北岸為湖廣黃梅縣,南岸經湖口、彭澤二縣,而入南直東流縣境。江中有桑落州,與南直宿松縣界。又西有湓浦,自瑞昌縣流入,經城西,注於大江,所謂湓口也。又東南有女兒浦,源出廬山,東北入鄱陽湖。西有城子鎮巡檢司。又東有南湖觜、西有龍開河二巡檢司,後廢。)
德安(府西南。南有博陽山,古文以為敷淺原,博陽川出焉,東南流入於鄱陽湖。東北有谷簾水,源出廬山,下流亦入鄱陽湖。)
瑞昌(府西。西有清湓山,湓水出焉。北有大江,北岸與湖廣廣濟縣分界。)
湖口(府東。北濱大江。南有上石鍾山。北有下石鍾山。又南有青山,在鄱陽湖中。西南即鄱陽湖,匯章、貢群川之水,由此入江。南有湖口鎮巡檢司,後遷上石鍾山。西北有茭石磯鎮巡檢司,後遷於黃茅潭。)
彭澤(府東少北。濱大江。北有小孤山在江中,江濱有彭浪磯,與小孤對。東北有馬當山,橫枕大江。有馬當鎮巡檢司。西南有峰山、磯鎮二巡檢司。)
南唐府(元南唐路,屬江西行省。)太祖辛丑年八月為西寧府。壬寅年四月改曰南康府。領縣四。南距布政司三百里。
星子(倚。西北有廬山。北有鞋山,在鄱陽湖中。湖東為宮亭湖,西北為落星湖。又西有谷簾水,下流入鄱陽湖。東有長嶺巡檢司,後遷縣南渚溪鎮,又遷縣東北青山鎮,仍故名。)
都昌(府東。西南有石壁山,臨章江,東南為鄱陽湖,北有後港河,合諸水入焉。西北有左蠡巡檢司,濱湖。東南有柴棚巡檢司,在湖中。)
建昌(府西南。元建昌州。洪武初,降為縣。西南有長山,南有修水,自寧州流入,亦謂之西河。東有蘆潭巡檢司。)
安義(府西南。正德十三年二月析建昌縣安義等五鄉置。東有東陽新逕水,南有龍江水,俱流合於修水。)
饒州府(元饒州路,屬江浙行省。)太祖辛丑年八月為鄱陽府,隸江南行省。尋曰饒州府,來隸。領縣七。西南距布政司二百四十里。
鄱陽(倚。正統元年,淮王府自廣東韶州府遷此。西北有鄱陽山,在鄱陽湖中。湖長三百里,闊四十里,亘南康、饒州、南昌、九江四府之境。南有鄱江,源出南直婺源縣及祁門縣,下流會於城東。又南則廣信上饒江來合焉,環城西北出,復分為二,俱入鄱陽湖,亦名雙港水。又東有東湖,一名督軍湖,流入鄱江。西北有棠陰巡檢司,遷於雙港口。北有石門鎮巡檢司。又東北有大陽埠。西有八字腦。)
餘干(府南。元饒干州。洪武初,降為縣。西北有康郎山,濱鄱陽湖南涯,因名其水曰康朗湖。又西有族亭湖。又南有餘水,亦曰三餘水。又南有龍窟河,合於余水,下入鄱江。有康山巡檢司,舊在康郎山上,後遷黃埠。西有瑞虹鎮,在鄱陽湖濱。)
樂平(府東。元樂平州。洪武初,降為縣。東北有鳳游山。南有樂安江,即鄱江之上流也。北有八澗鎮巡檢司。南有仙鶴鎮巡檢司,後遷萬年縣之苛溪鎮。)
浮梁(府東。元浮梁州,洪武初降為縣。南有昌江,南直祁門縣之水俱流匯焉,鄱江之別源也。西北有桃樹鎮巡檢司,後遷縣東北勒上市。西南有景德鎮,宣德初,置御器廠於此。)
德興(府東。東有銀山,舊產銀。北有銅山,山麓有膽泉,浸鐵可以成銅。西南有建節水,自弋陽縣流入。北有大溪,自南直婺源縣流入。下流俱合於樂安江。東有白沙巡檢司。西南有永泰巡檢司,廢。)
安仁(府南少東。南有錦江,亦名安仁港,自貴溪縣流入,西北入余干境,為龍窟河。又東有白塔河,流合於錦江。南有白塔、東有田南二巡檢司,後廢。)
萬年(府東南。正德七年以余干縣之萬春鄉置,析鄱陽、樂平及貴溪三縣地益之。北有萬年山。東有桃源洞,桃源水出焉,經縣西南,下流為余水。東北有荷溪鎮、北有石頭街二巡檢司,後俱廢。)
廣信府(元信州路,屬江浙行省。)太祖庚子年五月為廣信府。領縣七。西北距布政司六百三十里。
上饒(倚。西北有靈山,舊產水晶。南有丁溪山,產鐵。又南有銅山。北有上饒江,自玉山縣流入,經城北,下流至鄱陽縣合於鄱江。又西有櫧溪,源出靈山,亦曰靈溪,流入上饒江。南有八坊場、東北有鄭家坊二巡檢司。)
玉山(府東。有三清山。又有懷玉山,玉溪出焉,分二流,東入浙,西為上饒江。東南有柳都寨巡檢司。)
弋陽(府西。南有軍陽山,舊產銀。東有弋陽江,即上饒江下流也,又有弋溪流合焉。又有葛溪,源出上饒縣靈山,下流入鄱江。又有信義港,自福建邵武流入,合於葛溪。)
貴溪(府西。西南有象山,又有龍虎山,上清宮在焉。其南為仙嚴。又南有薌溪,亦名貴溪,上流即上饒江也。又有須溪,自福建光澤縣流入,來合焉。南有管界寨巡檢司。西有神前街巡檢司,本神峰寨,在縣北,後遷潭溪,更名。)
鉛山(府南。元鉛山州,直隸江浙行省,治在八樹嶺之南。洪武初,降為縣,遷於今治。西南有銅寶山,湧泉浸鐵可以為銅。又有鉛山,產鉛銅及青綠。北有鵝湖山。南有分水嶺,與福建崇安縣界,上有分水關巡檢司。又有紫溪嶺,紫溪水出焉。北有上饒江,至汭口,與紫溪、桐木、黃櫱諸水合流,入弋陽縣界,謂之鉛山河口。又東北有石溪,亦流合上饒江。西南有石佛寨巡檢司,後遷善政鄉湖坊街。又西有駐泊巡檢司,治汭口鎮,廢。)
永豐(府南。東南有平洋山,舊產銀礦。南有永豐溪,源出福建浦城縣界,下流至上饒縣界合玉溪。又東有永平溪,西會杉溪及諸溪谷之水,注於永豐溪。東有柘陽寨巡檢司。又有杉溪寨巡檢司,廢。)
興安(府西。嘉靖三十九年八月以弋陽縣之橫峰寨置,析上饒、貴溪二縣地益之。縣南有宋溪,源並出靈山,下流入上饒江。東有丫嚴寨巡檢司,後廢。)
建昌府(元建昌路,屬江西行省。)太祖壬寅年正月為肇慶府,尋曰建昌府。領縣五。西北距布政司四百里。
南城(倚。永樂二十二年建荊王府。正統十年遷於湖廣蘄州。成化二十三年建益王府。西南有麻姑山。東有旴江,一名建昌江,自南豐縣流入,下流入金溪縣。東有藍田、北有伏牛二巡檢司。又南有曾潭、北有岳口二巡檢司,廢。又東南有杉關,接福建光澤縣界。)
南豐(府南少西。元南豐州,直隸江西行省。洪武初,降為縣,南有軍山。又東南有百丈嶺,與福建建寧縣分界。又有旴水。東南有龍池巡檢司,本黃沙源坪,在縣西南,後遷縣南雙港口,又遷縣東南百丈嶺,又遷刊都,尋又遷於此,更名。又南有太平、北有仙君二巡檢司,廢。)
新城(府東南。西有福山,黎水出焉,經縣西,下流會於旴江。又東有飛猿嶺,飛猿水出焉,下流至南城縣入於日於江。又有五福港,源出杉關,流與飛猿水合。東南有極高巡檢司,遷水口村,後遷縣南德勝關,又遷縣東洵口,仍故名。西南有同安巡檢司,後遷縣西樟村,尋復。)
廣昌(府西南。西北有金嶂山。西南有梅嶺。又南有血木嶺,旴水出焉,經城南,流入南豐縣。西南有秀嶺、南有泉鎮二巡檢司。)
瀘溪(府東南。本南城縣瀘溪巡檢司,萬曆六年十二月改為縣。東有瀘溪,源出福建崇安縣之五鳳山,流至縣,又北入於安仁港。)
撫州府(元撫州路,屬江西行省。)太祖壬寅年正月為臨川府,尋曰撫州府。領縣六。北距布政司二百四十里。
臨川(倚。南有靈谷山。西有銅山,舊產銅。城東有汝水,上源接旴江,自金溪縣流入,東合於章江。又西有臨水,源出崇仁縣,流合汝水。北有溫家圳、南有青泥、西有清遠三巡檢司。又有白竿巡檢司,後廢。)
崇仁(府西。南有巴山,一名臨川山,臨水出焉,亦曰巴水。又南有華蓋山,西寧水出焉,下流俱合於汝水。又西南有寶唐山,寶唐水出其下,北合縣境諸溪,入於臨水。東有周坊巡檢司。又西北有丁坊、南有河亭二巡檢司,廢。)
金溪(府東南。東有金窟山,舊產金。又有雲林山,跨撫、信、建昌三府境。又有崖山,接貴溪縣界。南有福水,即旴水下流也,自南城縣流入,北合清江水,又北合石門港水。又北流為苦竹水,又西流為臨川縣之汝水。)
宜黃(府西南。東有宜黃水,下流入汝。南有止馬寺巡檢司。又有上勝巡檢司,廢。)
樂安(府西南。西北有大盤山,與新淦、永豐二縣界,寶唐水出焉,下流合於臨水。東有芙蓉山,鰲溪水出焉,下流合於贛水。北有龍義、又有望仙二巡檢司。又西北有南平巡檢司,後廢。)
東鄉(府東。正德七年八月以臨川縣之孝岡置,析金溪、進賢、余干、安仁四縣地益之。西南有汝水。東北有橫山、西北有古熂二巡檢司,後廢。)
吉安府(元吉安路,屬江西行省。)太祖壬寅年為府。領縣九。東北距布政司五百九十里。
廬陵(倚。北有螺山,南有神岡山,兩山相望,贛江經其下。又北經城東,又北經虎口石,流入峽江縣,為清江。南有富田、西有井岡、西南有敖城三巡檢司。)
泰和(府南少西。元太和州。洪武二年正月改為泰和縣。東有王山,亦名匡山。贛江在城南,自萬安縣流入,經縣西之牛吼石,而東北入廬陵縣界。又南有雲亭江,一名繒水,源出興國縣,北流至珠林口注於贛江。西有旱禾市、東北有花石潭、東南有三顧山三巡檢司。)
吉水(府東北。元吉水州。洪武二年正月降為縣。東有東山。北有王嶺。又東北有吉文水,贛水之支流。北有白沙巡檢司,遷縣西北三曲灘上,仍故名。)
永豐(府東。東有郭山。南有石空嶺,又有恩江,下流入於贛江。東南有層山、南有沙溪、又有表湖三巡檢司。又東北有視田巡檢司,後廢。)
安福(府西少北。元安福州。洪武二年正月降為縣。西有盧蕭山,盧水出焉,經城北,東流與王江合,又東合禾水,至廬陵縣神岡山下入於贛江。南有黃茆巡檢司,治黃陂寨,後遷縣西時礱鎮,西有羅塘巡檢司,治洋澤,後遷江背,俱仍故名。)
龍泉(府西南。東南有錢塘山。西有石含山。南有遂水,東流入於贛江。西北有北鄉巡檢司。西南有禾源巡檢司,後遷縣西左安司,仍故名。西有秀洲巡檢司,本金田,在縣北,後遷治,更名。)
萬安(府南。東有蕉源山,產鐵。城西有贛江,江之灘三百里,在縣境者十八灘,皇恐為最險。又南有皂口江,自贛縣北注於贛江。有造口巡檢司,在縣西南。又東北有灘頭巡檢司,又東南有西平山巡檢司,廢。)
永新(府西南。元永新州。洪武二年正月降為縣。東南有義山。西有秋山,一名禾山,禾水出焉,一名永新江,下流至泰和縣入於贛江。東南有上坪寨、西北有栗傳寨、又有禾山寨、又有新安寨四巡檢司。)
永寧(府西南。北有七溪嶺。西有漿山水,源自湖廣茶陵州界,流經縣南,合於永新縣之禾江。西有升鄉寨巡檢司。西南有礱頭寨巡檢司,尋廢。)
臨江府(元臨江路,屬江西行省。)太祖癸卯年為府。領縣四。東北距布政司二百七十里。
清江(倚。東有閣皂山,亘二百餘里。南有贛江,一名清江,有清江鎮巡檢司。又有袁江,自新喻縣流入,至縣南合焉。西有蕭水,南有淦水,至縣東清江鎮,亦俱合於贛江。西南有太平市巡檢司,廢。)
新淦(府南。元新淦州。洪武初降為縣。西北有離嶺,淦水出焉。又西有清江。又南有象江,有泥江,俱流入於清江。東有枉山巡檢司,後遷藍橋,尋復。)
新喻(府西。元新喻州,洪武初,降為縣。西有銅山,舊產銅。北有蒙山。南有渝水,即袁江,潁江水北流入焉。北有水北墟巡檢司。)
峽江(府南。本新淦縣之峽江巡檢司,嘉靖五年四月改為縣,析新淦縣六鄉地益之。南有玉笥山,又有贛江,亦名峽江,有黃金水流合焉。)
袁州府(元袁州路,屬江西行省。)太祖庚子年為府。領縣四。東北距布政司三百九十里。
宜春(倚。南有蟠龍山,又有仰山。又秀江在城北,源出萍鄉縣,流經府西,亦曰稠江,即袁江之上源也。西有黃圃、南有澗富嶺二巡檢司。)
分宜(府東。東有鍾山峽。西有昌山峽。秀江經兩峽中,入新喻縣境,為渝水。)
萍鄉(府西。元萍鄉州,洪武初降為縣。東有羅霄山,羅霄水出焉,分二派。東流者為盧溪水,下流為秀江,入宜春縣界。西流者入湖廣醴陵縣界,合淥水。又西有萍川水,亦曰楊岐水,西流經縣南,下流合淥水。北有安樂鎮、東南有大安里二巡檢司。又西有草市巡檢司,後遷於插嶺關,仍故名。又西有湘東市。東有盧溪鎮。)
萬載(府北。北有龍江,下流即瑞州府之蜀江。東北有康樂水入焉。西有鐵山界巡檢司。又有高村鎮巡檢司,尋廢。)
贛州府(元贛州路,屬江西行省。)太祖乙巳年為府。領縣十二。西北距布政司一千一百八十里。
贛(倚。南有崆峒山,章、貢二水夾山左右,經城之東西。貢水一名東江,自福建長汀縣流入府界。章水一名西江,自湖廣宜章縣流入府界。至城北,合流為贛江。北有桂源巡檢司,後遷攸鎮。東北有磨刀寨巡檢司,後遷石院鋪。南有長洛巡檢司,後遷縣西黃金鎮。俱仍故名。)
雩都(府東。東北有高沙寶山。又北有雩山,雩水出焉,合寧都、會昌諸水,繞城而西,至贛縣,合於貢水。東北有平頭寨巡檢司。又有印山、又有青塘二巡檢司,後廢。)
信豐(府東南。東有桃江,自龍南縣流入,經縣北,為信豐江,下流入於貢水。東南有新田巡檢司。西有桃枝墟,又有黃田、覃塘,又東有新設四巡檢司,後廢。)
興國(府東北。北有覆笥山。東北有瀲江,西南流,合雩水入貢江。東有衣錦鄉、東北有回龍寨二巡檢司。)
會昌(府東少南。元會昌州,洪武初降為縣。南有四望山,下有羊角水隘。北有湘洪水,即貢水,西北流,會雩水。南有湘鄉寨、北有承鄉鎮二巡檢司。又西有河口巡檢司,後廢。)
安遠(府南。元屬寧都州,洪武初改屬府。西有安遠水,亦曰廉水,流入會昌縣之貢水。又南有三百坑水,下流入廣東龍川縣。西北有板口巡檢司。)
寧都(府東北。元寧都州,洪武初降為縣。西北有金精山。北有梅嶺。南有寧都水,與散水、篔簹、曲陽、黃沙、長樂五水合,又東北有虔化水,下流俱入於雩水。又有梅川水,出梅嶺,下流亦經雩都縣入貢水。東南有下河寨巡檢司。)
瑞金(府東。元屬會昌州,洪武初改屬府。東北有陳石山,綿江出焉,流至縣南入貢水,又西入會昌縣,為湘洪水。西北有瑞林、東北有湖陂二巡檢司。東南有古城鎮,路出福建長汀縣。)
龍南(府南。元屬寧都州,洪武初改屬府。西南有冬桃山,桃水出焉,東北流會諸水,至縣北宮山下,與渥、濂二水合為三江口,又北流為信豐縣之桃江。有冬桃隘,崇禎初,移定南縣下歷巡檢司駐焉。)
石城(府東北。元元貞元年十一月屬寧都州,洪武初改屬府。北有牙梳山。東有霸水,西南合虔化水,入貢江。北有捉殺寨巡檢司,後遷縣西赤江市,仍故名。)
定南(府東南。隆慶三年三月以龍南縣之蓮莆鎮置。析安遠、信豐二縣地益之。西北有程嶺,又南有神仙嶺。東有指揮峰。東北有九洲河,下流會於信豐縣之桃江。東北有下歷巡檢司,後遷高砂蓮塘,又遷龍南縣冬桃隘。)
長寧(府東南。萬曆四年三月以安遠縣之馬蹄岡置,析會昌縣地益之。東南有頂山,又南有大帽山,俱接閩、廣境。又東有尋鄔水,流入廣東龍川縣界。西北有黃鄉巡檢司。南有新坪巡檢司,本大墩,後更名。北有雙橋、南有丹竹樓二巡檢司,後廢。)
南安府(元南安路,屬江西行省。)太祖乙巳年為府。領縣四。東北距布政司一千五百二十里。
大庾(倚。西南有大庾嶺,五嶺之一,亦名梅嶺,上有關曰梅關。又有章江,亦曰南江,亦曰橫江,下流與貢水合。西有鬱林鎮巡檢司,治晶都村,後遷浮江隘,又遷黃泥港,東北有赤石嶺巡檢司,治峰山裡,後遷小溪城,又遷峰山新城,後遷峰山水西村,俱仍故名。又縣南有水南城,與府城隔江對峙,嘉靖四十年築。西北有新田城。又北有鳳凰城,又西有楊梅城,俱嘉靖四十四年築。又東有九所城。亦嘉靖四十四年築。)
南康(府東北。西北有禽山,禽水出焉,東流至南野口入於章江。北有羊嶺山。南有芙蓉江,即章江。東北有潭口鎮、北有相安鎮二巡檢司。)
上猶(府東北。元永清縣,洪武初更名。西有書山,一名太傅山。東有大猶山,猶水出焉,下流至南康縣,入於章江。西有浮龍巡檢司,後遷太傅村,仍故名。)
崇義(府北。正德十四年三月以上猶縣之崇義里置,析大庾、南康二縣地益之。西南有聶都山。西有桶岡。又有章江,自湖廣宜章縣流入,又有橫水,經縣南,又西南有左溪,下流俱合章江。西北有上保巡檢司,本過步,後遷治,更名。西南有鉛廠巡檢司,本在鉛山,後遷聶都,東南有長龍巡檢司,本治降平里,後遷縣東北尚德里江頭,俱仍故名。)
F. 原寧州府現在的具體位置
甘肅的寧州,即今甘肅省慶陽市寧縣
G. 查明朝末清朝初江西臨江有沒有吳教這個地名
應該沒有吧!我看了一下明朝時期的地名,都沒有找到吳教這個地方,而吳教看起來更像是一個人名。下面是明朝時期江西境內的所有地名:
江西《禹貢》揚州之域。元置江西等處行中書省。(治龍興路。)太祖壬寅年正月因之。(正月治吉安府。二月還治洪都。)洪武三年十二月置江西都衛。(與行中書省同治。)八年十月改都衛為都指揮使司。九年六月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領府十三,州一,縣七十七。(為里九千九百五十六有奇。)北至九江,(與江南、湖廣界。)東至玉山,(與浙江界。)南至安遠,(與福建、廣東界。)西至永寧,(與湖廣界。)距南京一千五百二十里,京師四千一百七十五里。洪武二十六年編戶一百五十五萬三千九百二十三,口八百九十八萬二千四百八十二。弘治四年,戶一百三十六萬三千六百二十九,口六百五十四萬九千八百。萬曆六年,戶一百三十四萬一千五,口五百八十五萬九千二十六。
南昌府(元龍興路,屬江西行省。)太祖壬寅年正月為洪都府。癸卯年八月改南昌府。領州一、縣七:
南昌(倚。洪武十一年建豫王府。二十五年改為代王,遷山西大同。永樂初,寧王府自大寧衛遷此,正德十四年除。故城在東。今城,明太祖壬寅年改築。東湖在城東南隅。西有贛江,自豐城縣流入,東北入鄱陽湖,出湖口縣,入大江,亦曰章江。又東南有武陽水,上源自南豐縣污江,北流經此,又東北入宮亭湖。南有市汊巡檢司。)
新建(倚。西有西山,跨南昌、新建、奉新、建昌四縣之境。北有吳城山,臨贛江。東有鄱陽湖,即彭蠡也,俗謂之東鄱湖;其西與宮亭湖相接,謂之西鄱湖西南有筠水,一名蜀江,自高安縣流入,合於章江。東北有趙家圍、西有烏山、北有吳城、西北有昌邑四巡檢司。)
豐城(府南少西。元富州。洪武九年十二月改為豐城縣。南有羅山,富水所出。又有柸山,豐水所出。西南有章江,豐水自南,富水自東南,俱流入焉。又東有雲韶水,自撫州流入,亦入於章江。南有沛源、西南有江滸口二巡檢司。又有河湖巡檢司,廢。又北有港口巡檢司,治大江口,後遷縣東北小江口,廢。)
進賢(府東南。西南有金山,產金。北有三揚水,又有軍山湖,又北有日月湖,下流俱入於鄱陽湖。東有潤陂、東北有鄔子寨、北有龍山、東南有花園四巡檢司。)
奉新(府西。西有百丈山,馮水所出,下流入於章江。又西有華林山,華林水出焉。又西北有葯王山,龍溪水出焉。二水合流,注於馮水。西有羅坊巡檢司。又有白沙巡檢司,廢。)
靖安(府西北。西有毛竹山,接寧州界,雙溪水出焉,下流入於馮水。北有桃源山,桃源水所出,流與雙溪水合。又西北有長溪,源出名山,下流入於修水。)
武寧(府西北。西有太平山。西北有九宮山。南有修水。)
寧州(府西。元分寧縣,為寧州治。)洪武初,改縣為寧縣,省州入焉。弘治十六年,升縣為州。(西有幕阜山,修水發源於此,下流入鄱陽湖。又東有鶴源水,源發九宮山,下流合修水。西有杉市巡檢司,後遷於崇鄉北村。南有定江、又有八疊嶺二巡檢司,廢。)東南距府三百六十里。
瑞州府(元瑞州路,屬江西行省。)洪武二年為府。領縣三。東北距布政司二百里。
高安(倚。北有米山。西北有華林山。又北有蜀江,自上高縣流入,東流匯於南昌之象牙潭而入章江,一名錦水。此別一蜀江,非出岷山之大江也。又南有曲水,亦東入章江。南有陰岡嶺、又有洪城二巡檢司,廢。)
上高(府西南。南有蒙山,舊產銀鉛。西有天嶺。又西有蜀江,自萬載縣流入,至縣西北凌江口合新昌縣之鹽溪水。又有斜口水,源出蒙山,至縣西亦流入焉。西有離婁橋、又有麻塘二巡檢司。)
新昌(府西。元新昌州。洪武初,降為縣。西有鹽溪水,一名若耶溪,南流至上高縣入於蜀江。又北有藤江,下流與鹽溪水合。西有黃岡洞、北有大姑嶺二巡檢司。)
九江府(元江州路,屬江西行省。)太祖辛丑年為九江府。領縣五。南距布政司三百里。
德化(倚。南有廬山,亦曰匡廬。東南有鄱陽湖,湖中有大孤山。縣北濱大江,亦曰潯陽江,北岸為湖廣黃梅縣,南岸經湖口、彭澤二縣,而入南直東流縣境。江中有桑落州,與南直宿松縣界。又西有湓浦,自瑞昌縣流入,經城西,注於大江,所謂湓口也。又東南有女兒浦,源出廬山,東北入鄱陽湖。西有城子鎮巡檢司。又東有南湖觜、西有龍開河二巡檢司,後廢。)
德安(府西南。南有博陽山,古文以為敷淺原,博陽川出焉,東南流入於鄱陽湖。東北有谷簾水,源出廬山,下流亦入鄱陽湖。)
瑞昌(府西。西有清湓山,湓水出焉。北有大江,北岸與湖廣廣濟縣分界。)
湖口(府東。北濱大江。南有上石鍾山。北有下石鍾山。又南有青山,在鄱陽湖中。西南即鄱陽湖,匯章、貢群川之水,由此入江。南有湖口鎮巡檢司,後遷上石鍾山。西北有茭石磯鎮巡檢司,後遷於黃茅潭。)
彭澤(府東少北。濱大江。北有小孤山在江中,江濱有彭浪磯,與小孤對。東北有馬當山,橫枕大江。有馬當鎮巡檢司。西南有峰山、磯鎮二巡檢司。)
南唐府(元南唐路,屬江西行省。)太祖辛丑年八月為西寧府。壬寅年四月改曰南康府。領縣四。南距布政司三百里。
星子(倚。西北有廬山。北有鞋山,在鄱陽湖中。湖東為宮亭湖,西北為落星湖。又西有谷簾水,下流入鄱陽湖。東有長嶺巡檢司,後遷縣南渚溪鎮,又遷縣東北青山鎮,仍故名。)
都昌(府東。西南有石壁山,臨章江,東南為鄱陽湖,北有後港河,合諸水入焉。西北有左蠡巡檢司,濱湖。東南有柴棚巡檢司,在湖中。)
建昌(府西南。元建昌州。洪武初,降為縣。西南有長山,南有修水,自寧州流入,亦謂之西河。東有蘆潭巡檢司。)
安義(府西南。正德十三年二月析建昌縣安義等五鄉置。東有東陽新逕水,南有龍江水,俱流合於修水。)
饒州府(元饒州路,屬江浙行省。)太祖辛丑年八月為鄱陽府,隸江南行省。尋曰饒州府,來隸。領縣七。西南距布政司二百四十里。
鄱陽(倚。正統元年,淮王府自廣東韶州府遷此。西北有鄱陽山,在鄱陽湖中。湖長三百里,闊四十里,亘南康、饒州、南昌、九江四府之境。南有鄱江,源出南直婺源縣及祁門縣,下流會於城東。又南則廣信上饒江來合焉,環城西北出,復分為二,俱入鄱陽湖,亦名雙港水。又東有東湖,一名督軍湖,流入鄱江。西北有棠陰巡檢司,遷於雙港口。北有石門鎮巡檢司。又東北有大陽埠。西有八字腦。)
餘干(府南。元饒干州。洪武初,降為縣。西北有康郎山,濱鄱陽湖南涯,因名其水曰康朗湖。又西有族亭湖。又南有餘水,亦曰三餘水。又南有龍窟河,合於余水,下入鄱江。有康山巡檢司,舊在康郎山上,後遷黃埠。西有瑞虹鎮,在鄱陽湖濱。)
樂平(府東。元樂平州。洪武初,降為縣。東北有鳳游山。南有樂安江,即鄱江之上流也。北有八澗鎮巡檢司。南有仙鶴鎮巡檢司,後遷萬年縣之苛溪鎮。)
浮梁(府東。元浮梁州,洪武初降為縣。南有昌江,南直祁門縣之水俱流匯焉,鄱江之別源也。西北有桃樹鎮巡檢司,後遷縣東北勒上市。西南有景德鎮,宣德初,置御器廠於此。)
德興(府東。東有銀山,舊產銀。北有銅山,山麓有膽泉,浸鐵可以成銅。西南有建節水,自弋陽縣流入。北有大溪,自南直婺源縣流入。下流俱合於樂安江。東有白沙巡檢司。西南有永泰巡檢司,廢。)
安仁(府南少東。南有錦江,亦名安仁港,自貴溪縣流入,西北入余干境,為龍窟河。又東有白塔河,流合於錦江。南有白塔、東有田南二巡檢司,後廢。)
萬年(府東南。正德七年以余干縣之萬春鄉置,析鄱陽、樂平及貴溪三縣地益之。北有萬年山。東有桃源洞,桃源水出焉,經縣西南,下流為余水。東北有荷溪鎮、北有石頭街二巡檢司,後俱廢。)
廣信府(元信州路,屬江浙行省。)太祖庚子年五月為廣信府。領縣七。西北距布政司六百三十里。
上饒(倚。西北有靈山,舊產水晶。南有丁溪山,產鐵。又南有銅山。北有上饒江,自玉山縣流入,經城北,下流至鄱陽縣合於鄱江。又西有櫧溪,源出靈山,亦曰靈溪,流入上饒江。南有八坊場、東北有鄭家坊二巡檢司。)
玉山(府東。有三清山。又有懷玉山,玉溪出焉,分二流,東入浙,西為上饒江。東南有柳都寨巡檢司。)
弋陽(府西。南有軍陽山,舊產銀。東有弋陽江,即上饒江下流也,又有弋溪流合焉。又有葛溪,源出上饒縣靈山,下流入鄱江。又有信義港,自福建邵武流入,合於葛溪。)
貴溪(府西。西南有象山,又有龍虎山,上清宮在焉。其南為仙嚴。又南有薌溪,亦名貴溪,上流即上饒江也。又有須溪,自福建光澤縣流入,來合焉。南有管界寨巡檢司。西有神前街巡檢司,本神峰寨,在縣北,後遷潭溪,更名。)
鉛山(府南。元鉛山州,直隸江浙行省,治在八樹嶺之南。洪武初,降為縣,遷於今治。西南有銅寶山,湧泉浸鐵可以為銅。又有鉛山,產鉛銅及青綠。北有鵝湖山。南有分水嶺,與福建崇安縣界,上有分水關巡檢司。又有紫溪嶺,紫溪水出焉。北有上饒江,至汭口,與紫溪、桐木、黃櫱諸水合流,入弋陽縣界,謂之鉛山河口。又東北有石溪,亦流合上饒江。西南有石佛寨巡檢司,後遷善政鄉湖坊街。又西有駐泊巡檢司,治汭口鎮,廢。)
永豐(府南。東南有平洋山,舊產銀礦。南有永豐溪,源出福建浦城縣界,下流至上饒縣界合玉溪。又東有永平溪,西會杉溪及諸溪谷之水,注於永豐溪。東有柘陽寨巡檢司。又有杉溪寨巡檢司,廢。)
興安(府西。嘉靖三十九年八月以弋陽縣之橫峰寨置,析上饒、貴溪二縣地益之。縣南有宋溪,源並出靈山,下流入上饒江。東有丫嚴寨巡檢司,後廢。)
建昌府(元建昌路,屬江西行省。)太祖壬寅年正月為肇慶府,尋曰建昌府。領縣五。西北距布政司四百里。
南城(倚。永樂二十二年建荊王府。正統十年遷於湖廣蘄州。成化二十三年建益王府。西南有麻姑山。東有旴江,一名建昌江,自南豐縣流入,下流入金溪縣。東有藍田、北有伏牛二巡檢司。又南有曾潭、北有岳口二巡檢司,廢。又東南有杉關,接福建光澤縣界。)
南豐(府南少西。元南豐州,直隸江西行省。洪武初,降為縣,南有軍山。又東南有百丈嶺,與福建建寧縣分界。又有旴水。東南有龍池巡檢司,本黃沙源坪,在縣西南,後遷縣南雙港口,又遷縣東南百丈嶺,又遷刊都,尋又遷於此,更名。又南有太平、北有仙君二巡檢司,廢。)
新城(府東南。西有福山,黎水出焉,經縣西,下流會於旴江。又東有飛猿嶺,飛猿水出焉,下流至南城縣入於日於江。又有五福港,源出杉關,流與飛猿水合。東南有極高巡檢司,遷水口村,後遷縣南德勝關,又遷縣東洵口,仍故名。西南有同安巡檢司,後遷縣西樟村,尋復。)
廣昌(府西南。西北有金嶂山。西南有梅嶺。又南有血木嶺,旴水出焉,經城南,流入南豐縣。西南有秀嶺、南有泉鎮二巡檢司。)
瀘溪(府東南。本南城縣瀘溪巡檢司,萬曆六年十二月改為縣。東有瀘溪,源出福建崇安縣之五鳳山,流至縣,又北入於安仁港。)
撫州府(元撫州路,屬江西行省。)太祖壬寅年正月為臨川府,尋曰撫州府。領縣六。北距布政司二百四十里。
臨川(倚。南有靈谷山。西有銅山,舊產銅。城東有汝水,上源接旴江,自金溪縣流入,東合於章江。又西有臨水,源出崇仁縣,流合汝水。北有溫家圳、南有青泥、西有清遠三巡檢司。又有白竿巡檢司,後廢。)
崇仁(府西。南有巴山,一名臨川山,臨水出焉,亦曰巴水。又南有華蓋山,西寧水出焉,下流俱合於汝水。又西南有寶唐山,寶唐水出其下,北合縣境諸溪,入於臨水。東有周坊巡檢司。又西北有丁坊、南有河亭二巡檢司,廢。)
金溪(府東南。東有金窟山,舊產金。又有雲林山,跨撫、信、建昌三府境。又有崖山,接貴溪縣界。南有福水,即旴水下流也,自南城縣流入,北合清江水,又北合石門港水。又北流為苦竹水,又西流為臨川縣之汝水。)
宜黃(府西南。東有宜黃水,下流入汝。南有止馬寺巡檢司。又有上勝巡檢司,廢。)
樂安(府西南。西北有大盤山,與新淦、永豐二縣界,寶唐水出焉,下流合於臨水。東有芙蓉山,鰲溪水出焉,下流合於贛水。北有龍義、又有望仙二巡檢司。又西北有南平巡檢司,後廢。)
東鄉(府東。正德七年八月以臨川縣之孝岡置,析金溪、進賢、余干、安仁四縣地益之。西南有汝水。東北有橫山、西北有古熂二巡檢司,後廢。)
吉安府(元吉安路,屬江西行省。)太祖壬寅年為府。領縣九。東北距布政司五百九十里。
廬陵(倚。北有螺山,南有神岡山,兩山相望,贛江經其下。又北經城東,又北經虎口石,流入峽江縣,為清江。南有富田、西有井岡、西南有敖城三巡檢司。)
泰和(府南少西。元太和州。洪武二年正月改為泰和縣。東有王山,亦名匡山。贛江在城南,自萬安縣流入,經縣西之牛吼石,而東北入廬陵縣界。又南有雲亭江,一名繒水,源出興國縣,北流至珠林口注於贛江。西有旱禾市、東北有花石潭、東南有三顧山三巡檢司。)
吉水(府東北。元吉水州。洪武二年正月降為縣。東有東山。北有王嶺。又東北有吉文水,贛水之支流。北有白沙巡檢司,遷縣西北三曲灘上,仍故名。)
永豐(府東。東有郭山。南有石空嶺,又有恩江,下流入於贛江。東南有層山、南有沙溪、又有表湖三巡檢司。又東北有視田巡檢司,後廢。)
安福(府西少北。元安福州。洪武二年正月降為縣。西有盧蕭山,盧水出焉,經城北,東流與王江合,又東合禾水,至廬陵縣神岡山下入於贛江。南有黃茆巡檢司,治黃陂寨,後遷縣西時礱鎮,西有羅塘巡檢司,治洋澤,後遷江背,俱仍故名。)
龍泉(府西南。東南有錢塘山。西有石含山。南有遂水,東流入於贛江。西北有北鄉巡檢司。西南有禾源巡檢司,後遷縣西左安司,仍故名。西有秀洲巡檢司,本金田,在縣北,後遷治,更名。)
萬安(府南。東有蕉源山,產鐵。城西有贛江,江之灘三百里,在縣境者十八灘,皇恐為最險。又南有皂口江,自贛縣北注於贛江。有造口巡檢司,在縣西南。又東北有灘頭巡檢司,又東南有西平山巡檢司,廢。)
永新(府西南。元永新州。洪武二年正月降為縣。東南有義山。西有秋山,一名禾山,禾水出焉,一名永新江,下流至泰和縣入於贛江。東南有上坪寨、西北有栗傳寨、又有禾山寨、又有新安寨四巡檢司。)
永寧(府西南。北有七溪嶺。西有漿山水,源自湖廣茶陵州界,流經縣南,合於永新縣之禾江。西有升鄉寨巡檢司。西南有礱頭寨巡檢司,尋廢。)
臨江府(元臨江路,屬江西行省。)太祖癸卯年為府。領縣四。東北距布政司二百七十里。
清江(倚。東有閣皂山,亘二百餘里。南有贛江,一名清江,有清江鎮巡檢司。又有袁江,自新喻縣流入,至縣南合焉。西有蕭水,南有淦水,至縣東清江鎮,亦俱合於贛江。西南有太平市巡檢司,廢。)
新淦(府南。元新淦州。洪武初降為縣。西北有離嶺,淦水出焉。又西有清江。又南有象江,有泥江,俱流入於清江。東有枉山巡檢司,後遷藍橋,尋復。)
新喻(府西。元新喻州,洪武初,降為縣。西有銅山,舊產銅。北有蒙山。南有渝水,即袁江,潁江水北流入焉。北有水北墟巡檢司。)
峽江(府南。本新淦縣之峽江巡檢司,嘉靖五年四月改為縣,析新淦縣六鄉地益之。南有玉笥山,又有贛江,亦名峽江,有黃金水流合焉。)
袁州府(元袁州路,屬江西行省。)太祖庚子年為府。領縣四。東北距布政司三百九十里。
宜春(倚。南有蟠龍山,又有仰山。又秀江在城北,源出萍鄉縣,流經府西,亦曰稠江,即袁江之上源也。西有黃圃、南有澗富嶺二巡檢司。)
分宜(府東。東有鍾山峽。西有昌山峽。秀江經兩峽中,入新喻縣境,為渝水。)
萍鄉(府西。元萍鄉州,洪武初降為縣。東有羅霄山,羅霄水出焉,分二派。東流者為盧溪水,下流為秀江,入宜春縣界。西流者入湖廣醴陵縣界,合淥水。又西有萍川水,亦曰楊岐水,西流經縣南,下流合淥水。北有安樂鎮、東南有大安里二巡檢司。又西有草市巡檢司,後遷於插嶺關,仍故名。又西有湘東市。東有盧溪鎮。)
萬載(府北。北有龍江,下流即瑞州府之蜀江。東北有康樂水入焉。西有鐵山界巡檢司。又有高村鎮巡檢司,尋廢。)
贛州府(元贛州路,屬江西行省。)太祖乙巳年為府。領縣十二。西北距布政司一千一百八十里。
贛(倚。南有崆峒山,章、貢二水夾山左右,經城之東西。貢水一名東江,自福建長汀縣流入府界。章水一名西江,自湖廣宜章縣流入府界。至城北,合流為贛江。北有桂源巡檢司,後遷攸鎮。東北有磨刀寨巡檢司,後遷石院鋪。南有長洛巡檢司,後遷縣西黃金鎮。俱仍故名。)
雩都(府東。東北有高沙寶山。又北有雩山,雩水出焉,合寧都、會昌諸水,繞城而西,至贛縣,合於貢水。東北有平頭寨巡檢司。又有印山、又有青塘二巡檢司,後廢。)
信豐(府東南。東有桃江,自龍南縣流入,經縣北,為信豐江,下流入於貢水。東南有新田巡檢司。西有桃枝墟,又有黃田、覃塘,又東有新設四巡檢司,後廢。)
興國(府東北。北有覆笥山。東北有瀲江,西南流,合雩水入貢江。東有衣錦鄉、東北有回龍寨二巡檢司。)
會昌(府東少南。元會昌州,洪武初降為縣。南有四望山,下有羊角水隘。北有湘洪水,即貢水,西北流,會雩水。南有湘鄉寨、北有承鄉鎮二巡檢司。又西有河口巡檢司,後廢。)
安遠(府南。元屬寧都州,洪武初改屬府。西有安遠水,亦曰廉水,流入會昌縣之貢水。又南有三百坑水,下流入廣東龍川縣。西北有板口巡檢司。)
寧都(府東北。元寧都州,洪武初降為縣。西北有金精山。北有梅嶺。南有寧都水,與散水、篔簹、曲陽、黃沙、長樂五水合,又東北有虔化水,下流俱入於雩水。又有梅川水,出梅嶺,下流亦經雩都縣入貢水。東南有下河寨巡檢司。)
瑞金(府東。元屬會昌州,洪武初改屬府。東北有陳石山,綿江出焉,流至縣南入貢水,又西入會昌縣,為湘洪水。西北有瑞林、東北有湖陂二巡檢司。東南有古城鎮,路出福建長汀縣。)
龍南(府南。元屬寧都州,洪武初改屬府。西南有冬桃山,桃水出焉,東北流會諸水,至縣北宮山下,與渥、濂二水合為三江口,又北流為信豐縣之桃江。有冬桃隘,崇禎初,移定南縣下歷巡檢司駐焉。)
石城(府東北。元元貞元年十一月屬寧都州,洪武初改屬府。北有牙梳山。東有霸水,西南合虔化水,入貢江。北有捉殺寨巡檢司,後遷縣西赤江市,仍故名。)
定南(府東南。隆慶三年三月以龍南縣之蓮莆鎮置。析安遠、信豐二縣地益之。西北有程嶺,又南有神仙嶺。東有指揮峰。東北有九洲河,下流會於信豐縣之桃江。東北有下歷巡檢司,後遷高砂蓮塘,又遷龍南縣冬桃隘。)
長寧(府東南。萬曆四年三月以安遠縣之馬蹄岡置,析會昌縣地益之。東南有頂山,又南有大帽山,俱接閩、廣境。又東有尋鄔水,流入廣東龍川縣界。西北有黃鄉巡檢司。南有新坪巡檢司,本大墩,後更名。北有雙橋、南有丹竹樓二巡檢司,後廢。)
南安府(元南安路,屬江西行省。)太祖乙巳年為府。領縣四。東北距布政司一千五百二十里。
大庾(倚。西南有大庾嶺,五嶺之一,亦名梅嶺,上有關曰梅關。又有章江,亦曰南江,亦曰橫江,下流與貢水合。西有鬱林鎮巡檢司,治晶都村,後遷浮江隘,又遷黃泥港,東北有赤石嶺巡檢司,治峰山裡,後遷小溪城,又遷峰山新城,後遷峰山水西村,俱仍故名。又縣南有水南城,與府城隔江對峙,嘉靖四十年築。西北有新田城。又北有鳳凰城,又西有楊梅城,俱嘉靖四十四年築。又東有九所城。亦嘉靖四十四年築。)
南康(府東北。西北有禽山,禽水出焉,東流至南野口入於章江。北有羊嶺山。南有芙蓉江,即章江。東北有潭口鎮、北有相安鎮二巡檢司。)
上猶(府東北。元永清縣,洪武初更名。西有書山,一名太傅山。東有大猶山,猶水出焉,下流至南康縣,入於章江。西有浮龍巡檢司,後遷太傅村,仍故名。)
崇義(府北。正德十四年三月以上猶縣之崇義里置,析大庾、南康二縣地益之。西南有聶都山。西有桶岡。又有章江,自湖廣宜章縣流入,又有橫水,經縣南,又西南有左溪,下流俱合章江。西北有上保巡檢司,本過步,後遷治,更名。西南有鉛廠巡檢司,本在鉛山,後遷聶都,東南有長龍巡檢司,本治降平里,後遷縣東北尚德里江頭,俱仍故名。)
H. 長房寧鄉寧州府至長沙望城高鐵西站多少
您復制長沙望城高鐵西站多少?這段話有四五十公里,如果你要坐車的話,要看你自己,大概是2到3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