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房價走勢 > 房地產商怎麼定房價報政府

房地產商怎麼定房價報政府

發布時間:2021-02-19 17:26:14

❶ 房地產售房時房價由政府出嗎

不是,現行的房地產銷售價格以備案制為准,銷售方定製價格,備案至政府就可以

❷ 房價是由開發商定的嗎

房價由開發來商定,但是有源前提條件
1、區域單價;指的這個區域大范圍的房價大概是多少。你低了肯定虧,高了賣不出去
2、建安成本;指的是建築成本。包含(地價、稅金、建築材料單價、等等)
3、民眾承受能力;本來民眾大部分能承受5000,你來個5W,這房子肯定不能賣出去,是吧
4、政府最高限價;假如你建安成本是5000,你房價定到10W,那麼政府就會干預你的房價。
開發商大方向有這幾個來確定房價,

❸ 房價是開發商自己定的還是政府定的

主要是政府和人民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房價受 有型的手和無形的手決定,有形的手就是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 無形的手就是市場調節 當房價高於一定程度 就是現在 無形的手 就是市場自己已經沒有能力來自己調節了,所以國家就會使用法律法規 和相關的一些政策來影響房價的變化。例如最經國家聯系出台了3項政策來限制房價過分上漲。在著房價現在已經高出我國經濟發展程度的一個大限了。房產投機也成了一種投機獲利的一種手段這樣大量的資金都湧入房產,比如以前從事農業,工業的大量資金都湧入 拿去做房地產。市場經濟的天平就不在平衡,這就嚴重的影響了 我國經濟的發展,短期啦看是很好的發展經濟的方法 長期下去國家的經濟就會偏癱,在這大量的居住房屋被用於投機買賣沒有得到其應有的價值,況且大量的居民沒有房子居住 尤其是大量的社會中間力量(80後)所以現在的房價是很難再站得住的

❹ 房地產開發商給予政府人員房價優惠算行賄嗎

不特定某一人,既政府任何人都能享受這個優惠價,且優惠價格不低於建設成本+稅費等,就不算行賄。

❺ 房價是由哪個部門定價

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之類的是政府定價。
商品房是開發商定價,二手房是房主定專價。

房價(房地產價格屬)是指建築物連同其佔用土地在特定時間段內房產的市場價值,即房價:土地價格+建築物價格,是房地產經濟運行和資源配置最重要的調節機制。房價的價格定位由多種因素構成。
房價有三種存在形式:要約價格、成交價格、申報價格。要約價格隨市場行情隨時波動,成交價格是供需雙方博弈後的結果,申報價格是向政府管理部門登記的結果。而廣泛使用的房產成交價格往往是申報價格,而申報價格質量非常差

❻ 房價是怎麼定出來的

房價又被抖落出來了。不管那些開發商們怎樣忌諱,它必然要成為熱門話題,從民間到中央,從買方到賣方。主流的聲音是質疑,對於來勢洶洶暴風驟雨般增長的房價的經濟基礎、市場真相、供求關系、定價根據等等,老百姓感到不能理解,不能接受,所以想探個究竟。但是,誠如某專家所說,也不是一邊倒,也有人認為當下房價不高 、高也高得有理。我看到的、指向性比較明確的、態度比較強硬的「維高派」,當數某某集團董事長某先生。 在2010第十屆中國房地產發展年會上,某先生說,「我們幾乎所有人都忘了23號文件為什麼要發展房地產,也忘了發展房地產,房地產市場面向的是誰,這可能是引起我們各種媒體和社會巨大爭論,23號文件和18號文件都特別強調中國高收入階層和中高收入階層用市場的辦法來購買和租賃商品房,這可能是中國對房地產市場的基本定位,換句話說,如果你不是中收入或者高收入階層,你就別在這談房地產市場,這個市場和你沒有什麼關系。」 首先,房地產市場到底面向誰?高收入階層和中高收入階層固然可以用市場的辦法來購買和租賃商品房,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就是只針對他們,23號文件和18號文件都沒有這樣定位。你這個階層可以用這種辦法來解決你的問題,但並不是說這個辦法就是你這個階層獨有的,這就好比,你可以用上飯店的辦法來解決吃飯問題,但是飯店並不是只為你個人開的。這裡面有邏輯問題。 我認為中國的房地產市場的正確定位應該面向中國全體房地產消費者,而絕不是只針對「高收入階層和中高收入階層」,除非全體中國人都成了所謂的「高收入階層和中高收入階層」。而且,我相信,所有的開發商們,他們的產品,絕不僅僅只售給「高收入階層和中高收入階層」。我們現在探討的是房地產市場的定位,而不是豪華別墅的定位。 先來看看「高收入階層」。按照通常思維,一個高收入階層人士,靠自己的正常收入,十年之內購買一套體面的獨棟別墅,應該不算過分。而今,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地方,城區內建築面積在300平米以上的獨棟別墅,均價至少是一千萬元人民幣以上―――這肯定是保守的估計,某先生一定會笑話我們土老帽。好,即便這樣保守地估計,要想實現十年之內買一所獨棟別墅,該「高收入階層」的年薪也應該在百萬元以上。這個標准就決定了,中國的黨政軍官員被排斥在這個階層以外了,中國的科學家、藝術家、教育家等精英被排斥在這個階層以外了,中國的在編的廣大的黨政軍機關幹部、公檢法幹部、教師、醫生、律師,等等等等,被排斥在外了。因為,據我所知,上述人員的工資收入,還沒有誰的月薪超過十萬的,即便是有特殊貢獻者。如此這般算下來,所謂的「高收入階層」,基本上不存在。要麼,就是非正常收入者。 同樣,「中高收入階層」是個什麼概念?某先生也沒有說。還是保守地分析一下,一個中高收入階層人士,靠自己的正常收入,十年之內至少可以購買一套100平米相對體面的房子,這不算奢侈吧?如果你連一套像樣的房子都沒有,你算什麼「中高收入階層」?然而,數數工資袋,除了民營企業和某些尖端領域的尖端人才,中國還有多少人能擠進「中高收入階層」的門坎?我們知道,現在,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特城市裡,任何一處超過100平米的房子,均價應該在人民幣300萬左右,也就是說,要想跨入「中高收入階層」行列,你的收入應該在年薪30萬、月工資應該在3萬元人民幣左右,這樣,不吃不喝,十年之內你才有可能住上「中高收入階層」的房子。我們回過頭來看看我們的身邊,誰的月工資達到3萬元了?如此算來,「中高收入階層」的人士也是寥寥無幾,那麼,在北京、在上海、在深圳,日新月異聳立起來的那些樓盤,都賣給誰呢,難道都賣給開發商自己? 退一步說,即便是真的有誰把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基本定位為針對「高收入或者中高收入階層」,假設真的有、或者說有暫且充當「高收入或者中高收入階層」的人,我相信這個階層的人也一定不希望看到房地產高價暴利,我沒有聽說哪位「中收入或者高收入階層」的人士表示他支持房地產漫無邊際地漲價,除非他別有用心,要麼就是有病。事實上,所謂的「中收入或者高收入階層」,內心深處也不希望房價非理性地突飛猛進。 再者,某先生說「如果你不是中收入或者高收入階層,你就別在這談房地產市場,這個市場和你沒有什麼關系」。這話是不是霸道了?因為,在現行體制下,我們所有的房地產開發,都離不開國家的政治背景和經濟背景,而不管是富人還是窮人,都是生活在同一個政治經濟背景下的。即便你的價格只針對「中收入或者高收入階層」,但是你的價格影響了整個房地產市場的秩序,這就是「蝴蝶效應」。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這么個大的背景下,任何一種局部的經濟活動都會關聯到整體的波動,這是顯而易見的。 我在買房的過程中,非常關心一個問題,那就是房價的依據。我敢說,沒有任何一個房地產開發商敢於把自己的成本和利潤賬目公開給我們看,我覺得這些東西不應該成為隱私,至少對政府審計部門而言。房價是不是應該納入國家物價部門管理范圍,我們老百姓不清楚,所以房價的依據似乎永遠是個謎,倒是我這個門外漢,揣摩出一個公式,可供參考: 房價=紅色成本(包括地皮、原材料、勞動力……)+綠色成本(包括納稅、交費、拆遷……)+灰色成本(包括……)+黑色成本(幻覺、慾望、胃口……) 這裡面,如果有一項是說不清楚的,那麼整個公式就不成立了。而事實是,在所有的房價里,不止一項說不清楚,往往有好幾項說不清楚。因此,我又得出第二個公式:房價=一筆糊塗賬。 事實上,全國各大城市,賣不出去的房子多得是。這筆賬一算就明白了。僅以北京為例,自進入市場經濟時代以來,北京開發的商品房,怎麼說也得以千萬計,北京果真有上千萬「高收入階層和中高收入階層」嗎?絕不可能!筆者買房買了半年,看房看了八十多家,心裡有底,去年宣稱只剩下幾套房子的售樓處,過了春節,又雨後春筍般的冒出了十幾套。不要以為貼上「已售」標志的就真的售出去了,我可以負責任地說,沒有,賣不出去的房子多得很!

❼ 政府的房地產優惠政策。我條件都滿足。可是房地產商讓找政府。政府讓找房地產商。就是拿不到。怎麼辦

有不少消費者質疑:房價上漲過快,還不是開發商惹的禍?其實,房價快速上漲因素很多,而一些開發商也深感憂慮。王石、潘石屹等全國知名開發商也紛紛發表言論,為平抑房價出謀劃策。
那麼,省會鄭州市主流的開發商是如何看待房價問題,為房價穩定他們又有何建言?連日來,記者采訪了居易國際、正商、鑫苑、新長城以及外來開發商代表北京泰益德等企業負責人。
□記者王爽文杜小偉圖
房價上漲快開發商擔憂
「5月份,鄭州房價漲了305元/平方米。」這個消息不脛而走,引起了各方關注。鄭州市政府對此高度重視,市房管局作出了漲價原因的解釋,下一步將會採取措施穩定房價。
那麼,開發商對房價上漲持什麼態度呢?
「作為一個房地產從業者,希望『穩定』房價,其實也是希望房地產市場能夠長期穩定發展。」居易國際集團品牌管理中心總經理白羽觀點鮮明。
她說,早在2003年,居易國際高層就不斷在各種公眾場合提出:不希望房價過快上漲。2005年,國家開始針對過熱的房地產市場進行「整頓」,宏觀調控政策不斷出台,一些短視、急功近利、專業能力差的開發商也終於在這場「洗禮」中倒下了。那麼,如果現在房價還一味向上躥,更嚴厲的政策肯定還會出台,這並不是開發商想看到的。
「不希望房價快速上漲!」鄭州新長城房地產開發公司總經理宋革委同樣認為。
宋革委說,客觀地講,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收入的增加和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人們對未來擔憂的事情在減少,加上對房價的預期,鄭州房價上漲是正常的。但房價過快上漲,超過了人們的消費能力,增加了恐慌性購房人數,這種「虛偽、不真實」的供求關系,反過來又助推了房價上漲,這是一種惡性循環。這是對經濟發展的透支,也是對消費能力的透支。
對於房價上漲過快,全國知名地產商也多為擔憂。
最近,萬科董事長王石發表言論指出,萬科自喻為房地產的領跑者,但絕不做價格的領跑者,不能年底交付的房子設計的戶型、地價、建築成本沒有任何改變,房價卻較年初增加了20%,這樣做就是在透支品牌,當房地產泡沫破裂的時候,市場就會懲罰你。
SOHO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潘石屹也在博客中撰文說:房價上漲過快和空置率過高,這看似互相矛盾的兩種現象在我們的一些城市中卻共同存在著。這也許就是房地產市場面臨的最重要問題。
泡沫總有破滅的一天
正商地產聯盟副總裁關樹茂認為,看待房價問題,不僅要橫向看,還要縱向看。
他注意到,5月份的數據,全市商品住宅銷售5353套,較上月增幅下降了11.94%,商品住宅銷售面積58.19萬平方米,較上月增幅下降了16.84%,商品住宅銷售均價為3573元/平方米,較上月增幅為9.33%。
除了一個房價,銷售面積及套數都在下降。
關樹茂還說,從鄭州市房產網統計數字來看,去年商品房銷售最多時為8000多套/月,平均6000多套/月;今年1~5月銷售5000多套/月,由於90平方米戶型政策的落實,銷售面積也在下降。
「這個數字說明了房子實際上沒有賣動,而不是賣得很好!」關樹茂分析。
他說,一些開發公司盲目漲價,比如說,有的企業以前拿到一塊地,現在來開發,會按照現在的地價來計算房價,旁邊項目房價漲,其也會跟著漲。實際上,從一塊土地的銀行貸款利率、人力成本等一些價格自然增長因素,無論怎麼漲,也漲不到今天這個房價水平。
有些項目,看到身邊的樓盤漲價,自己就盲目跟著漲,而銷售額在下降,這時泡沫就出現了。
最近王石指出,中國房價漲得過快、升幅過大,當房地產的價格上升速度長期快過居民收入的增長速度時,泡沫就產生了。中國看到房地產泡沫給日本經濟帶來的危害,希望避免,這是中央政府一致為抑止房地產價格增長過快而出台政策的主要動機。
他說,有泡沫就有破滅的一天。
保障性住房,要切實能「保障」
那麼該如何穩定房價,讓房地產業健康發展?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開發商能否跳出為房價穩定出謀劃策呢?
當鄭州房價高企,一些消費者望房興嘆時,社會保障性住房政策就成了萬眾矚目的焦點。
鄭州信和置業總經理徐益明建議,政府在經濟適用房方面應加大力度,要和地方政府的業績掛鉤,這需要國家出台有關政策來建立一些激勵機制。徐益明還說,城中村承擔了廉租房的職責,現在大量城中村改造,一些租房戶該怎麼辦?各級政府應主動承擔建設廉租房的責任,要和績效掛鉤,和財稅掛鉤,建立激勵機制,解決好住房供需關系。
河南鑫苑置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曉峰也持同一觀點:進一步改進和規范經濟適用房及廉租房制度,並加大建設力度,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
白羽也說,經濟適用房的投放量宜占年度住宅房地產開發總量的15%~20%。能購買經濟適用房的人群應嚴格限定,要確立嚴格的程序和機制,並透明、公開、公正。避免有錢人住進經濟適用房,而沒錢人卻享受不到優惠政策。
滿足剛性需求,穩定房價
「在談房價穩定發展時,我們還要客觀地看到幾個剛性購房需求。」中凱置業董事長楊帆認為,一是對居住升級換代的需求;二是城市化進程加快,「鄭汴一體化」,接下來的「鄭許一體化」,以及9城輕軌建設的即將實施,使鄭州的首位度地位越來越明顯,這會迎來一個購房高潮。
吳曉峰也認為,人口的增長住房需求、城市化進程加快、以及每年畢業的大學生留城等原因使對住宅的需求是剛性的。要穩定房價,就要增加房屋的供應量。房屋的供應量是由三個要素組成的:土地、資金和開發商。其中,土地的供應成為制約房地產市場中供應量最關鍵的因素。
楊帆說,土地方面,招牌掛後,成本上升,鄭州三環之內已沒有新增土地,建安、人力成本、稅費等成為撬動房價的杠桿的新增因素。房地產業是資金密集型行業,具有高投入和高風險的特點,10個項目如果有一個項目賠了,那麼就有可能造成資金鏈斷裂,滿盤皆輸。
白羽也認為,地價的不斷上漲在很大程度上促進房價上漲,因而政府應該考慮變通目前土地交易的拍賣形式,拍賣只會讓土地的價格越拍越高,開發成本就越來越高,房價也必將上漲。另外,政府要加大土地的供應量,否則土地的稀缺也會導致開發商取得土地成本加大。
「關乎民生的二手房交易稅費等應當適度減少。」宋革委說。
他認為,穩定房價,就要建立二手房市場,讓房子這個商品以最大的可能性流通起來。一旦二手房市場建立起來,大量的二手房、舊房就可以上市交易,從而增加市場上房屋的供應量,上漲過快的房價就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要建立一個完善的二手房市場,需要減少而不是增加二手房交易環節的稅費。現在二手房交易過程中的稅費過高,已經高達交易額的10%,這就不利於二手房的流通。如果可能,也應該適當地增加物業稅,比如第一套房子不征物業稅,第二套、第三套房子再征物業稅,這樣有利於一些有空房的家庭把房子拿出來出售。
調整心態,對待房價
現在房價還在上漲的原因比較復雜,有供求矛盾,有人民幣升值,有流動資金過剩,有缺少投資品,還有投機操作市場的因素。
「這需要政府、開發商、消費者調整心態,理性面對房價。」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開發商建議。
去年6月1日起實施的國辦「37號文」的「70%」、「90平方米中小套型」,是調整住房結構比例,增加中小戶型、中小價位的供應量力度。一段時間以來,結構調控演變成一場考驗建築設計者的游戲。現在很多建築設計單位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是如何幫助開發商規避小戶型規定帶來的影響。
「對於開發商來說,不要盲目跟風漲價。」一位業內專家提醒。在這里不得不再次提及王石。王石說,樓市泡沫破裂只是時間問題,也許是兩三年,也許用不著那麼長時間。而萬科已經做好了應對樓市泡沫破裂的准備,包括在產品質量、產品研發、客戶保障等各方面做到位。
萬科不會做房價的領跑者,萬科開發的房子價格沒有泡沫,不會出現年底比年初價格大幅上升的情況,提價也會告訴原因。另外,即使樓市泡沫破滅,消費者還是需要住宅的,而萬科無論什麼時候都能提供消費者認可的住宅。
河南順馳副總經理牛曉龍也認為,開發商也應該多配合政府的號召,與政府共同做好廉租房的落實工作。提倡比如新農村建設、經濟適用房開發建設、郊區大盤的開發建設等,都是開發商應該著眼的發展方向。通過大量中低端房產的問世,進一步滿足大多數市民的住房需求,改善市民的居住條件。
業內人士王順中認為,開發商應該控製成本、保證質量、壓低價位、回報社會、讓利於民,這樣才能打造出百姓喜愛的產品品牌和企業品牌。
對於消費者來說,也需要理性購房。天天喊著房價上漲,天天還去購房,大有「助紂為虐」之勢。
鄭州升龍置業總經理劉榕說,城市化進程過程中,有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進城的,但往往是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剛剛進城的打工者,往往要和第一批進城者作住房比較。
正如潘石屹所說,一個剛參加工作的人如果想購買一套房,可能收入暫時與目前房價相差很大,甚至不吃不喝積攢幾十年的工資收入也買不了一套新房。於是,大家對房地產行業就產生了許多的怨恨、失望,甚至因買不起房而產生絕望的情緒。
也有專家建議,身處資本時代,我們必須以另一種方式思考房地產價格:承認現實的約束,以及政府財力與規劃方面的限制,反省減少供應抑制房價的政策,而後平心靜氣,將土地收益專款專用,更多地投入保障性住房,先讓房地產價格有了穩定之錨,而後放開拓寬商品房市場的投融資與交易渠道,使之通暢。
求採納

❽ 房價的定奪,是房地產商無范圍地定的嗎還是有無個價格框架啊

呵呵,成本決定價格,關鍵政府不肯透明房屋的真實成本???

房價到底貴在哪裡?
房價成本的秘密,對開發商而言,無疑是一柄達摩克利斯之劍。有太多見不得人的東西,被裹挾在「成本」這

個藏污納垢的概念之中。比如說,競標土地行賄官員,銀行貸款打理關系,這些成本始終無法端上檯面;再

者,房價離譜的暴利,一旦廣而告之,勢必不能見容於訴求平衡的社會心理,點燃大眾的仇恨。

「在廣州樓房建築成本,每平米就是679塊錢(包含材料人工費)!誰不信,我可以把發票拿到北京,拿到新

華網,一樣樣地算個清楚,讓全國人民看看!」這兩天,一個知情的網友說出了內幕,不知道有多少房產商人

在恐懼。。。。
難怪TCL,海爾等也想涉足房產業大賺一筆。。。

呵呵,
隨著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的影響逐漸體現出來,企業裁員,減薪等,09年的經濟更加嚴峻。
全國2億多平方米的空置率,開發商壓力會更大。。。!!
建議最近一年不要買房,房價才剛開始下跌,遠沒有跌到底!!

現在很多樓盤僱傭學生充當萬人購房團的,給人們造成虛假搶購行情,以抬高房價。。。。開發商和一些政

府部門,離開最終讓人民安居樂業的宗旨,而是一味地爾虞我詐,離開誠信和以人為本的社會發展理念。。


我們老百姓只有保持清醒的認識,大家團結一起抵制高房價。。。!!

買房的黃金期早就過去,90%的買房人賺取了百分之幾百的利潤,卻把所有的風險扔給了現在想接手的人。如

果你不是必須買,就不要買。

❾ 賣房怎麼定房價 房地產開發商是如何定價的

首先,要設定一個整個項目的總銷,比如說一個50萬方的項目總銷要達到25億,這25億里回麵包括了所答有的費用及利潤,包括土地成本,建築成本,銷售期3年(自行設定)等等等等的運營成本,那麼整盤均價就為5000元,然後在算出階段推出所牽涉的階段均價,比如分三期推出,推出數量平均三份,那麼首期設為4500,二期5000,三期5000(具體情況具體對待)。有了一期的均價再根據每棟樓的位置,樓層,朝向,戶型等因素做參考算出每套房子的單價,乘以面積算出總價。把每套房子的總價加起來要大於等於一期所估算的總銷。二期和三期的價格可以按照這個方式預估,得到的整盤總銷要大於等於目標總銷,那麼定價就基本完成了。而二期和三期因為推出日期較為遙遠,所以只是預估,未來會根據市場情況有所變化,但一般是高於預期,這樣將來的總銷才不至於會低於目標總銷。

❿ 賣房怎麼定房價向開發商學習定價技巧!

想要賣房子,首先要對房子進行評估,然後制定一個合理又能賺的房價。房價可以怎麼定呢?跟開發商學習怎麼定房價肯定不會錯。所以,購房指南接下來就來告訴你開發商怎麼定房價。另外,房價是由構成因素的,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一、房價的構成是什麼?

決定商品房價格因素很多,其中主要的是土地費用和拆遷安置費用、房屋開發費用、市政公用設施費用以及各種稅費和開發商的利潤。

一般來說,建房成本中土地費用約佔20%,拆遷安置費用約佔10%~20%,房屋建築安裝費用約佔20%~30%,市政設施費用佔10%左右,各項稅費約佔20%。在此基礎上,還要加上20%左右的開發商利潤,從而構成商品房的售價。一些大城市的高房價還來源於高昂的征地拆遷安置費用。同時一些開發商的高額利潤也是造成高房價原因之一。

總體來說,房價大致可分為四大部分:

1、土價成本:包括土地出讓金以及相關費用,如郊區的耕地補償、勞動力安置、城區的拆遷周轉費等;

2、建築安裝費:如設計、招標、監理、材料施工等。廣義地可包括前期工程費、基礎設施費(七通一平費),甚至大市政費、四源費、用電權費等也可折算在建安裝費里;

3、開發商經營費用:包括管理費、銷售經營費及融資利息等;

4、開發商經營利潤。

二、房地產開發商是如何定價的?

1、成本加成法(開發成本加利潤分攤到單位建築面積上確定價格)

開發商開發物業當然不能忽略其基本成本,建造之前的成本預算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終銷售價格。建造成本含土地使用費、公共設施配套費、建築材料和人工費以及多種相關稅費等,這些均為硬性成本,不太可能避免,開發商一般在成本的基礎上加以適當的利潤來確定房價。

2、市場比較法(以周邊市場同類型物業作參考,定出一個合適價格)

這是市場上使用多也符合市場行為規則的定價方法。反過來,也為購房者判斷房價高低提供了一種方法。總體市場影響區域市場,通過自身物業的相關指標(如綠化、小區配套、朝向、房型設計等),與周邊相關物業指標進行對比,得出雙方在物業的優劣比較,再相應定出一個價格。因此,同一區域物業的價格都會在一個相差不多的范圍內。區域價格影響著個案的價格,個案的價格差異往往反映了個案空間的特殊性。

看完上文介紹,你是否對房屋定價技巧有了更多認識?希望以上介紹能為你提供實際的幫助。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04-20,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搜狐焦點網,為您提供房產信息,房產樓盤詳情、買房流程、業主論壇、家居裝修等全面內容信息

閱讀全文

與房地產商怎麼定房價報政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產培訓機構有哪些 瀏覽:243
十年期房貨利率 瀏覽:239
天津小戶型中單怎麼裝修 瀏覽:506
怎麼賣個人二手房 瀏覽:888
房地產投資長期看什麼短期看什麼 瀏覽:168
柬埔寨期房 瀏覽:603
大型開發商維權 瀏覽:224
南通開發區新開苑房價多少 瀏覽:801
房產達人怎麼買錘子手機版 瀏覽:70
沙烏地阿拉伯需要什麼樣地產地證 瀏覽:442
商品住宅房產證 瀏覽:733
農村房產證沒有怎麼辦理 瀏覽:587
外灘的房價多少錢一平 瀏覽:639
青島最貴房價是多少錢一平米 瀏覽:519
二手房比喻什麼 瀏覽:135
樓盤派籌是什麼意思 瀏覽:319
鎮江楓苑二手房怎麼買 瀏覽:230
衡陽市有哪些好樓盤 瀏覽:459
房地產模型設計費入什麼科目 瀏覽:619
晶福園最新房價是多少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