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房價與工資的對比多少才算合理
房價抄收入比,是指住房價格與襲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合理的房價收入比(標准為4到6之間)。
但正確的比例是永遠都不會達到的。
以北京為例:2009年一套4環以內普通兩居室新房80平米,按單價25000元/平方米計算,平均200萬左右;
若以工作五年的中產階級家庭為單位買房,假設夫婦月工資為6000元,則家庭月收入達到12000元,年收入為14.4萬元。這樣房價收入比則為13.9,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2015年度《全國35個大中城市房價收入比排行榜》顯示,
房價收入比排名前十位是:深圳27.7、上海20.8、北京18.1、廈門16.6、福州14.7、太原12.2、天津11.7、杭州11.3、南京11.3、廣州11.1。
拓展資料:
一個國家的平均房價收入比通常用家庭年平均總收入與一套房屋的平均價格之比來計算,即:
房價收入比=每戶住房總價÷每戶家庭年總收入,其中,每戶住房總價和每戶家庭年總收入的計算公式分別如下:
每戶住房總價=人均住房面積×每戶家庭平均人口數x單位面積住宅平均銷售價格 每戶家庭年總收入=每戶家庭平均人口數×家庭人均全部年收入.
⑵ 什麼是房價收入比
您好!
房價收入比是指房屋總價與居民家庭年收入的比值,不同機構可能采版用不權同的統計指標和不同的計算方法,一個國家的平均房價收入比通常用家庭年平均總收入與一套房屋的平均價格之比來計算,
即:房價收入比=每戶住房總價÷每戶家庭年總收入。
房價收入比的高低,反應的是某個城市購房的難易程度,也折射出房地產行業的泡沫。
⑶ 怎麼利用中國統計年鑒的數據算房價收入比
主營業務收入(1/產品銷售率-1)=未銷產品價值
利潤總額*工業成專本費屬用利潤率=工業成本費用
利潤總額-工業成本費用=收入總額
GDP=收入總額+未銷產品價值=利潤總額(1-工業成本費用率)+主營業務收入(1/產品銷售率-1)
⑷ 房價收入比是怎樣計算的
一個復國家的平均房價收入比通常用制家庭年平均總收入與一套房屋的平均價格之比來計算,即:
房價收入比=每戶住房總價÷每戶家庭年總收入,其中,每戶住房總價和每戶家庭年總收入的計算公式分別如下:
每戶住房總價=人均住房面積×每戶家庭平均人口數×單位面積住宅平均銷售價格 每戶家庭年總收入=每戶家庭平均人口數×家庭人均全部年收入.
(4)怎麼算均值房價收入比擴展閱讀:
房價收入比是一個有嚴格內涵的概念,具體應用時要注意其到底是什麼情況下的房價收入比。
在西方,房價收入比有新建住宅的(新房交易)、也有舊有住宅的(二手房交易),所選取的房價是中位數價格,家庭收入是中位數收入。
由於中國的住宅是按照平方米價格交易而不是按照套來交易,又由於納入中國家庭收入統計的收入只是全部家庭收入中的一部分,因此即使是北京市這樣相對發達的城市,其房價收入比的計算結果也存在很大差異,更為橫向比較帶來了困難。
⑸ 房價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關系在什麼范圍,房價屬於正常,什麼范圍,房價較高
所謂房價收入比,是指住房價格與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
房價收入比版=每戶住房權總價÷每戶家庭年總收入
所謂房價與收入比,是指住房價格與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世界銀行制定的房價與收入比標準是5∶1,聯合國的標準是3∶1。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國內專家通常採用的房價與家庭年收入比合理標準是3-6∶1,也就是說,家庭購房價格在其年收入的3-6倍為合理范圍。
房價收入比是一個比較籠統的指標,能大致描述一個城市的家庭收入與房價之間的關系,通過不同年份的房價收入比,就可以看出這個城市居民購買住宅的支付能力是提高了還是下降了
國內目前流行的3至6倍的說法,據考證是20世紀90年代初世界銀行專家黑馬先生(AndrewHamer)在進行中國住房制度改革研究時,提出的一個世界銀行認為「比較理想」的比例,哪知道這個比例對中國產生了這么大的影響。
⑹ 合理的房價收入比的取值范圍為多少倍
合理的房價收入比的取值范圍為2倍。房價收入比=每戶住房總價÷每戶家庭年總收入專,其中,每戶屬住房總價和每戶家庭年總收入的計算公式分別如下:
每戶住房總價=人均住房面積×每戶家庭平均人口數×單位面積住宅平均銷售價格每戶家庭年總收入=每戶家庭平均人口數×家庭人均全部年收入。
(6)怎麼算均值房價收入比擴展閱讀:
所謂房價收入比,是指住房價格與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以北京為例:2009年一套4環以內普通兩居室新房80平米,按瘋狂漲價後單價25000元計算,平均200萬左右;若以工作五年的中產階級家庭為單位買房,假設夫婦月工資為2000元,則家庭月收入達到4000元,年收入為4.8萬元。
這樣房價收入比則為40,是美國的四倍(房價比10),嚴重偏離合理的房價收入比。一般認為,合理的房價收入比的取值范圍為4-6,若計算出的房價收入比高於這一范圍,則認為其房價偏高,房地產可能存在泡沫,高出越多,則存在泡沫的可能性越大,泡沫也就越大。
⑺ 房價收入比是什麼意思
您好!
房價收入比是指房屋總價與居民家庭年收入的比值,不同機構可能採用不同的統計指標和版不同的計權算方法,一個國家的平均房價收入比通常用家庭年平均總收入與一套房屋的平均價格之比來計算,
即:房價收入比=每戶住房總價÷每戶家庭年總收入。
房價收入比的高低,反應的是某個城市購房的難易程度,也折射出房地產行業的泡沫。
⑻ 誰知道房價收入比怎麼算 房價與家庭年收入的比值
房價收入比怎麼算但由於在數據的來源和選取、對計算指標的界定、不同國家和地區實際情況等方面的差異,國內外學者對房價收入比的應用價值始終存在爭論。以上海為例,房價收入比怎麼算2011年一手房成交均價約為每平方米2.2萬元,套均面積115平方米,套均總價約為250萬元;上海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約3.6萬元,三口之家年收入約11萬元,由此計算的房價收入比在22倍以上,遠超所謂的國際公認標准。若按房價收入比6倍計,目前的房價要下降超過70%,才算合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無疑,房價收入比怎麼算靜態的房價收入比在分析一個國家或城市的住房具體情況時仍存在多方面缺陷。比如,由於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懸殊,用平均可支配收入計算得出的房價收入比,難以准確反映各收入群體的具體購房支付能力。又比如,可支配收入的統計不可避免存在誤差。再比如,沒有考慮不同收入群體能負擔的家庭住房面積及其新舊程度,房價收入比怎麼算還忽視了收入的增長性和房價的增長性,一旦居民購買房子,住房成本就被鎖定,但隨著收入增加,房價收入比會不斷下降;如房價增長快於收入增長,房價收入比則會上升。另外,沒有考慮居民的儲蓄和銀行住房貸款的支持等因素。所以,房價收入比的合理區間應根據一個地區或城市的具體情況來確定房價收入比怎麼算,並以動態的房價收入比來衡量居民購房能力和房價的高低。
⑼ 房價收入比怎麼計算,房價收入多少合適
正確的比例是永遠都不會達到的。 假如你是在大城鎮生活的話 那麼內你的房價比例應容該是你的工資的1:1.5 或者是1:2是最合理的! 如果你是在小城鎮的話 那麼應該是1:1 是最合理的! 比如加入在重慶的話 你的收入是平均水平1500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