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個人所得稅起征點變動有什麼意義
1.提高個稅起征點表面上只是增加了絕大多數人的收益,但背後卻包含著深層次的社會意義和經濟意義。
2.個稅起征點偏低雖然可在短期內增加財政收入,但最終壓制了中等收入者的積累和消費能力,這種局面不利於社會的整體進步,這次個稅起征調整,體現了社會發展,體現了與時俱進,也體現了和諧社會人性化。
3.個人所得稅的初衷是調節貧富差距、促進社會公平和諧,但現在納稅主體卻變成了工薪階層,這是與其背道而馳的。
4.今後我國相當長一段時期內,保持經濟較快增長的任務就是擴大消費需求,個稅調整增加了居民可支配收入,正是擴大內需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1)個稅調整對房地產什麼影響擴展閱讀
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正確叫法是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標准或者免徵額)是指國家為了完善稅收體制,更好的進行稅制改革,而制定的稅收制度。2011年4月20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召開,個人所得稅免徵額擬調至3500元。
2011年6月中旬,調查顯示,48%的網民要求修改個稅免徵額。2011年6月30號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了關於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並於2011年9月1日起施行。2011年7月初,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所長劉佐對相關問題進行了解答。
2018年8月31日,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通過,起征點每月5000元,2018年10月1日起實施最新起征點和稅率。
Ⅱ 調整個稅對房貸有影響嗎
1、對於貸款額度越高、個稅每個月個稅金額繳納高的人群來說,房貸利息在稅前扣專除,相當於房貸屬利息做出了一定的優惠,在還完房貸以後個人可支配的實際金額更多了。
2、可購買高價的高檔住房。對於豪宅、別墅等高檔住房來說,按揭貸款需要支付的利息往往很高,如果採取個稅扣減房貸利息,那麼無疑這一部分還貸人員可以獲得不少的優惠。
3、還貸時限越長越劃算。目前草案還沒有規定抵扣年限,對於房貸最多支持貸款30年來看,選擇等額本金還款,在你工作的高峰期可以享受到最多的個稅抵扣房貸利息,而在你即將退休以後,工資水平下降,個稅抵扣則顯得不那麼重要了。可以說是將政策利益最大化了。
Ⅲ 個稅改革如何影響房產市場
6月19日,個稅法修正案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該草案提出,這將是個稅法自內1980年出台以來第七次容大修,也將迎來一次變革,其中主要內容包括:
將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從每月3500元提高到每月5000元(每年6萬元)。
優化調整稅率結構,擴大較低檔稅率級距。
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支出、大病醫療支出、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專項附加扣除。
個稅起征點與所有人息息相關,那麼「增加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專項附加扣除」就與要買房的你們相關。
比較完全的計算公式是:個人所得稅=應繳納所得額(工資薪金所得-五險一金-房貸利息)*稅率-速算扣除數
這樣的話,對於廣大房奴來說,每個月的純收入會增加一部分,生活水平就能得到提高。
Ⅳ 房地產20%個稅究竟起什麼作用
葉檀由於房地產調控,周一包括地產、建材、水泥、煤炭、鋼鐵在內的周期類板塊跌停,房地產在中國實體與投資市場的地位,毋庸置疑。
就在很多人認為房地產差價繳納20%個稅將提升新建商品房價格,提升房租價格時,股票市場給出了相反的答案,總體而言,新國五條對於房地產開發商是利空,而非很多人所聲稱的利好。
按照新國五條通知,「稅務、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要密切配合,對出售自有住房按規定應徵收的個人所得稅,通過稅收征管、房屋登記等歷史信息能核實房屋原值的,應依法嚴格按轉讓所得的20%計征」,20%的個人所得稅,其實質是資本利得稅,即把低買高賣資產所獲收益進行征稅。此次新國五條,政府統一收取個人住宅交易收益的20%。通常來說,房地產、股票、債券、貴金屬、藝術品投資等資本利得,最容易被徵收資本利得稅。
從美國等市場經驗看,房地產的資本利得稅對於房價的影響,取決於房地產市場處於牛市還是熊市,資本利得稅本身不是房價漲跌的關鍵因素。如果房地產市場處於牛市,那麼出售者將把所有的稅費轉嫁給買方,獲得預期收益,這就是所謂的羊毛仍然出在羊身上。如果房地產市場處於熊市,出售者無法轉嫁稅費成本,則不得不承擔投資收益下降、甚至虧損的結果。
房地產市場剛性需求的關鍵因素是經濟與人口,而房地產投資市場的「牛熊」主要取決於貨幣數量、投資收益。從金融學的意義來說,資本利得稅增加的是投資不確定性風險。目前希望投資房地產的人,不得不考慮到增加20%的個人所得稅可能產生的風險,如果購房者不願意承擔稅費,如果房地產市場的投資收益無法覆蓋所有成本,投資者就會三思而後行。
所謂20%房地產個人所得稅將催漲市場,沒有理論與現實根據。嚴格實行20%的個人所得稅之後,身處賣方市場的剛性購房者為規避稅收,將本能地轉向一手房市場,並且會一步到位,以免將來改善住房陷入稅費漩渦。但投資者卻會觀望,等待市場取向清晰後再決定,如果貨幣發行猛增、通脹上升,仍將義無反顧投身房地產市場,如果貨幣收緊、通脹可控、政策沒有放鬆的可能,就會轉向其他投資品種。
2007年就已經執行20%的個人所得稅的東莞就是最好的證明。在當年新政執行後不久,東莞二手房交易市場曾遭遇一輪低潮,但二手房交易在短暫萎縮後很快恢復,2009年之後為抑制次貸影響的寬松貨幣政策,為房地產市場火上澆油,足以消除任何房地產調控政策的負面影響。
人流不斷集聚的一線城市不會受到多大沖擊,短期的觀望之後購房者將繼續入市。截至2012年底,上海房貸80%以上都是首套房貸款,剛性需求支撐了房地產市場。北京、深圳等地同樣如此。
對於房地產資本利得稅應該有免稅條款,如長期持有五年以上、只有一套自住房出售後再購改善住房條件,有必要設立免稅條款。而對於購房一年之內交易、擁有三套以上住房的,有必要實行差別稅率制,參照個人所得稅從10%到最高的45%的邊際稅率徵收。
短期持有轉讓,長期持有轉讓稅率各不相同,而對於單身與已婚,已婚又按照稅收聯合申報與單獨申報等各有不同,總體而言,長期持有房產、已婚且為一家之主養活全家者,稅收最低,而單身的短期持有者稅率最高。
Ⅳ 提高個稅起征點跟房產有什麼關系
提高個稅起征點,跟房產沒有直接關系。
如果一定要把提高個稅起征點跟房產聯系專起來,那就是把提高個屬稅起征點而減少的稅收,用跟房產稅再征回來。
個稅改革歷來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個稅改革堅持「增低、擴中、調高」的總原則,即中低收入者少繳或免繳、高收入者多繳。市場普遍預期本輪個稅起征點將提高到5000元。提高的幅度非常小
Ⅵ 國外學者對個稅影響房地產有怎麼樣的研究
個稅對房地產的影響。國外的研究學者認為是沒有多大關系的
Ⅶ 目前房產強制曾加20%個人所得稅,對今後房地產業將有何影響
抑制過度投資,平抑穩定房價,打擊炒房倒房
Ⅷ 個稅起征點調整,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答:個稅免徵標准從3500元提高至5000元,考慮月應納稅所得額和稅率不變,則個人將少繳納個專稅45
元,即(5000-3500)次屬3%。對於個人月應納稅
所得額原先在3500-5000元之間間的人而言,受
益將是最大的。
根據公式:個人所得稅=(工資一五險一金個人繳
納部分一免徵額)x稅率一速算扣除數=月應納稅
所得額ⅹ稅率一速算扣除數,所以,各地工資收入
水平不同、五險一金的繳納標准不同,也也會影響
個稅改革後的稅後收入從不同地區看,東部地區
的平均工資水平明顯高
於中西部地區以及東北地區,同時中高層管理人
員和專業技術人員的工作水平也明顯高於普通員
工。所以對於個稅免徵額提高,對於收入較低地地
區和人員的邊際影響會更大,對於高收入群體而
言,影影響並不是很敏感。
Ⅸ 個稅改革對房價有什麼影響
個稅的提高,一定程度限制了房價的漲勢。具體問問房管中心。房價的影響回因素很多,如下:
個別答因素:房屋質量、樓層、朝向、地段、建築類型、規劃質量、建造成本、物業水平
環境因素:噪音、污染、綠化、水環境、教育、交通、醫療、商業、金融等配套設施
經濟因素:經濟發展水平、收入水平、通貨膨脹、物價水平、供求緊張程度
政策因素:土地供應、房改政策、稅收、資金供應政策、城市發展規劃導向、
人口因素:城市化水平、人口遷移的程度、消費理念和動機社會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