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名的房地產開發商有:
萬科地產VANKE (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萬達 (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恆大地產 (恆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綠地地產 (綠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保利地產 (保利房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海地產 (中國海外發展有限公司)
碧桂園GARDEN (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
華潤置地 (華潤置地有限公司)
龍湖地產 (龍湖地產有限公司)
富力地產 (廣州富力地產股份有限公司)
② 中國知名房地產企業有哪些
中國知名房地產企業主要有:
1、恆大集團
2、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專
3、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
4、綠屬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5、保利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6、中國海外發展有限公司
7、大連萬達商業地產股份有限公司
8、融創中國股份有限公司
9、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
10、廣州富力地產股份有限公司
以上10家中國房地產公司為2017年中國房地產企業前10強。
③ 中國最大的建築施工企業有哪些
網易大廈 網路大廈 微軟大廈 美的大廈等等 很壯觀的
④ 中國有哪些著名的房地產開發商
中國著名的房地產開發商有:
萬科地產VANKE (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萬達WANDA (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恆大地產 (恆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綠地地產 (綠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保利地產 (保利房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海地產 (中國海外發展有限公司)
碧桂園GARDEN (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
華潤置地 (華潤置地有限公司)
龍湖地產 (龍湖地產有限公司)
富力地產 (廣州富力地產股份有限公司)
⑤ 中國房地產龍頭企業有哪些
恆大,碧桂園,萬科,建業。
⑥ 中國有哪些大型的建築企業
1.四川華西集團有限公司
四川華西集團有限公司是國有大型建築集團企業,始建於1950年5月。涉外名稱為中國華西企業公司。享有外經、外貿經營權。2001年度列全球225家最大國際承包商第179位,居中國企業500強第204位。現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直接監管。
2.廣廈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廣廈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以工業與民用建築施工為主導產業的大型民營企業集團,是國家建設部首批49家大型集團試點單位,浙江省五個一批重點骨幹企業。
是2002年首批擁有國家建設部核發的房屋建設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和機電設備安裝工程一級地基與基礎工程專業承包一級、建築裝修裝飾工程一級、建築幕牆工程專業承包一級等專項資質。
2002年公司還通過了質量、安全、職業環境衛生三個體系的整合貫標認證。企業具有對外經營權。
3.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
中國鐵道建築有限公司,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的特大型建築中央企業,公司注冊資本123.38億元。中國鐵建是中國乃至全球最具實力、最具規模的特大型綜合建設集團之一。
2014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排名第80名,「全球225家最大承包商」排名第2位,「中國企業500強」排名第11位。2016年8月,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在2016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第14。2017年7月12日,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獲國資委2016年度經營業績考核A級。
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第58名。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2018世界品牌500強》榜單,中鐵建築排名第360。
4.上海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上海建工集團是國務院和上海市政府重點扶持的大型企業集團,下轄全資、控股企業300餘家,擁有總資產238億元,國家所有者權益48億元。
具有建設部核發的國內最高等級的房屋建築和市政公用工程總承包雙特級資質;同時還具有商務部核準的進出口經營權和外交部授權的因公外事審批權;集團形成了建安主業、工業、房產、投資四大發展板塊。
2018年10月,上海建工集團登上福布斯2018年全球最佳僱主榜單。
5.中國建築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建築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於1979年開始於香港從事建築業務,為一間採用縱向綜合業務模式的建築企業,主要從事樓宇建築及土木工程,同時包括地基工程、地盤勘測、機電工程、高速公路及橋梁工程、混凝土生產、混凝土預製件等周邊業務。
2005年7月,公司於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中國建築是香港大型建築商之一,持有五個由工務局發出的最高等級的C牌建造執照,可競投標額不受限制的公共樓宇建築、海港工程、道路與渠務、地盤開拓及水務工程。公司亦被納入第二組打樁類別專業承建商名冊,是香港房屋委員會最大NW2承建商之一。
(6)中國房地產建築企業有哪些擴展閱讀:
建築企業分類:
1.按企業規模分類
按企業規模的不同,建築企業可分為大型、中型和小型建築企業。
2.按專業類別不同分類
按專業類別的不同,建築企業可分為:
(1)對象專業化企業,如冶金、電力、化工、鐵路、石油等建築企業。
(2)建築製品和構配件生產專業化企業,如混凝土預制廠、金屬結構廠、構件預制廠、木材加工廠等。
(3)輔助、服務生產專業化企業,如建築材料公司、運輸和機修廠、機械租賃公司等。
(4)施工工藝專業化企業,如油漆、粉刷裝修、水電安裝、屋面防水、混凝土攪拌、升板、滑模等企業。
3.按經營范圍不同分類
按經營范圍不同,建築企業可分為綜合性企業、專業性企業和勞務性企業。
4.按資質條件分類
企業資質是指企業的建設業績、人員素質、管理水平、資金數量和技術裝備等。為了發展工程總包與分包新的行業管理體制,原建設部於2007年頒布了新的《建築業企業資質管理規定》,規定建築業企業資質類型分為施工總承包企業、施工專業承包企業和勞務分包企業三類。
參考資料網路-建築企業
⑦ 中國十大房地產前十強是哪些企業
2017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10強榜單如下:
排名
企業名稱
1、恆大集團
2、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3、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
4、綠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5、保利房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6、中國海外發展有限公司
7、大連萬達商業地產股份有限公司
8、融創中國控股有限公司
9、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
10、龍湖地產有限公司
拓展資料:
從本次入榜企業來看,2017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500強榜首首次易主,恆大集團憑借全年銷售金額3731億元、三年復合增長率54.9%、充足的土地儲備、旅遊和健康產業的布局等強勢表現將連續8年位居榜首的萬科擠至次席。
此外,碧桂園以銷售金額突破3000億元及領先的成本控制水平首次躋身三強位置。綠地、保利、中海、萬達、融創、華夏幸福、龍湖和富力分列四到十位。其中,多年業績穩定、管控規范的龍湖和布局均衡、利潤率領先的富力並列排名第十。值得注意的是,前8強的房企都在東莞布局開發項目,其中,恆大、萬科、碧桂園更是深耕東莞市場多年。
本次測評產生的100強企業在近9年500強測評活動中,有25家企業連續9次進入100強。與2009年首次開展500強測評活動榜單相比,經過9年的發展,2009年100強企業中僅有41家仍保持在100強梯隊,9年榜單對比顯示榜單「換血率」近六成。其中,2009年100強梯隊中51位—100位的企業僅不足三成仍處在此次的100強梯隊中。
2017中國房地產企業500強榜單解讀
⑧ 中國有哪幾大房地產公司
1、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萬科或萬科集團)成立於1984年5月,總部位於中國深圳市鹽田區大梅沙環梅路33號萬科中心。萬科是全國首個年銷售額超千億的房地產公司、中國最大的專業住宅開發企業。萬科現任董事會主席為王石,總經理為郁亮。
2、恆大地產集團
恆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的簡稱,是中國恆大集團的下屬控股企業,是集團的地產業務平台,總部位於中國廣州。中國恆大集團是集民生住宅、文化旅遊、快消、農業、乳業、畜牧業及體育產業為一體的企業集團。
3、綠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綠地集團是有史以來在美國及澳洲房地產投資規模最大的中國企業。目前集團主要建成及開發中的海外項目包括紐約本世紀以來最大的單體項目大西洋廣場,洛杉磯中心區大都會項目,悉尼市中心CBD區域的城市綜合體及超高層公寓,濟州島旅遊健康城、夢想大廈,曼谷市中心城市綜合體,倫敦的英國第二、歐洲第三高樓等
4、保利房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保利房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保利集團控股的大型國有房地產企業,是中國保利集團房地產業務的運作平台,國家一級房地產開發資質企業,連續三年榮膺中國房地產行業領導公司品牌。
5、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
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房地產為主營業務,涵蓋建築、裝修、物業管理、酒店開發及管理、教育等行業的國內著名綜合性企業集團,中國房地產十強企業。
⑨ 中國十大建築施工企業有哪些
1 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 (世界500強,最具實力、最具規模的特大型綜合建設集團之一回) 2 中國建築工答程總公司 (於1982年,國有重要骨幹企業,中國最大的建築企業集團) 3 廣東省建築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於1953年,全國工程優秀企業,中國企業500強) 4 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最大的建築房地產,最具國際競爭力的建築企業集團) 5 中國建築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香港大型建築商之一,中國乃至世界建築行業中的領軍企業 6 北京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於1953年,中國大型企業集團,首都建設的中堅力量) 7 四川華西集團有限公司 (於1950年,國有骨幹企,大型企業集團 8 廣廈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國家建設部首批49家大型集團試點單位,優秀施工企業) 9 上海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企業500強,全球最大承包商之一) 10 湖南省建工集團總公司 (於1952年,湖南省百強企業,中國企業500強) 望採納
⑩ 中國房地產20強企業
中國房地產20年20強企業
2008-1-13 14:30:54 來源:中國房地產報
萬科集團
這或許是一家用不著寫推薦理由的企業。它成立於1984年,比中國房地產市場化的歷史還要長;它在中國房地產第一品牌的江湖地位沒有任何人爭議;它有一個明星味最足的領軍人——王石;它經歷了中國房地產企業多元化和跨區域的極致,現在它固執地只進行住宅開發;它在2007年創造了中國房地產企業一個最新的紀錄:年收入500多億元。
中海地產
在歷史和規模上,中海地產可能是唯一能與萬科較勁的地產企業。跟萬科同時於1988年在深圳進軍地產領域,截至2006年底,中海地產在內地已完成和計劃投入的房地產投資額達人民幣964億元,開發總量(含已建成、在建和即將開發的)超過2250萬平方米,已經成功發展了數十個房地產項目,目前在內地擁有土地儲備面積超過1800萬平方米。中海地產提出的「以過程精品塑造樓樓精品」的理念,影響著無數的中國房地產企業。中海地產在建築質量、物業管理上的成就,一直被奉為佳臬。
中體奧林匹克花園集團
2008年,將是對成立8年的中體奧林匹克花園管理集團的一個完美贊嘆。在響應國家體育總局「全民健身」的號召,宣傳奧林匹克的精神文化,在體育與地產嫁接的復合地產的理念下,在21個省、42個城市造就53個奧林匹克花園,涉足了從發源地廣東傳遞到上海、北京、天津、沈陽、武漢、長沙、常州、青島、成都、惠州、佛山、連雲港、本溪……在每一個所遍及到的城市傳播著奧林匹克文化,同時也傳播著全新的運動型健康社區的生活方式。其運用直接投資、參股以及品牌合作、管理服務等方式實現奧林匹克花園連鎖開發經營,堪稱中國房地產連鎖經營的第一品牌。而在2008年之後,中體奧林匹克花園管理集團能否更上層樓,引人關注。
SOHO中國
潘石屹、張欣的「土」、「洋」結合,造就了中國民營企業最大的IPO以及亞洲最大的商業地產企業IPO。SOHO中國可能是中國最個性張揚和時尚的地產公司,為北京白領階層打造獨特的生活空間和時尚的生活方式,它甚至創造出一個獨特的「SOHO人群」,成為潘石屹和SOHO中國的忠實擁躉。可以預見,在資本市場強大支撐下,SOHO將更多、更頻繁地出現在北京街頭。或許,沒有SOHO,中國房地產將失去一抹光鮮的顏色。
東渡國際集團
成立於1989年的東渡國際集團,目前已在上海、南京、蘇州、成都等城市及香港、美國等國家和地區擁有十餘家全資子公司,並與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傳媒集團之一——解放日報報業集團共同組建以房地產開發、傳媒投資為主的上海東渡解放投資有限公司。這家有近20年歷史的地產企業卻厚積薄發、推陳出新,打出「青年置業」的口號,以實現青年人在不同階段對未來空間的美好需求。這種市場細分的開發理念,不但為東渡國際找到了「藍海」,同時也為都市年青人解決了購房難題,起到來一個企業公民的社會責任。
合生創展
合生創展是每一家中國房地產企業都需要認真對待的對手。它1992年進軍房地產業,1998年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縱橫廣州、北京、天津、上海,涉足住宅地產、商業地產、酒店地產、旅遊度假產業和物業管理產業等幾乎所有房地產產業鏈。偏重於歐陸建築的風格,令合生品牌在急迫於提升居住升級的中國城市人群中備受追捧。
華潤置地
作為香港華潤集團的地產生力軍,華潤置地在中國內地縱橫13個年頭,已經發展成為總資產超過170億人民幣、凈資產超過80億人民幣,累計開發面積近500萬平方米的綜合型地產企業,已進入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武漢、合肥、杭州、無錫、大連、寧波、長沙、蘇州、重慶、沈陽十四個城市。2007年,華潤置地整合其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業務。相信在華潤集團的強大支撐下,華潤置地的下一步尤為令人期待。
遠洋地產
遠洋地產成立於1993年,以北京為基地,將業務擴展至珠三角及環渤海灣地區,主要開發中高端住宅、高級寫字樓、零售物業、酒店式公寓及酒店,其遠洋系列品牌更是蜚聲京城。2007年9月28日,遠洋地產在香港聯交所主板市場成功掛牌,創下了全球地產企業募資額第三、中國第二的排名。
金地集團
金地集團初創於1988年,1993年開始正式經營房地產。2001年4月,金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已經建立以上海、深圳、北京為中心的華東、華南、華北的區域擴張戰略格局,並已成功進入武漢市場。金地堅持以產品為核心,開發了金地海景花園、金地格林小鎮、格林世界等中國著名樓盤品牌。
卓越置業
卓越集團自92年開始分別在深圳、北京、上海、海南等地參與投資房地產項目。2004年,卓越集團正式啟動集團化品牌戰略,提出「生活美學」的品牌核心主張,確立了「立足深圳、布局中國、努力成為中國房地產行業持續發展的品牌企業」的宏大規劃,目前集團已經成立了武漢、長沙、重慶、青島、廣州、東莞等分公司,土地儲備超過800萬平方米。
茂華控股集團
茂華集團前身系北京廣華軒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1997年,主營房地產投資、開發、經營領域,兼營房地產經紀、裝飾裝修、建築弱電工程、物業管理、商貿等服務。秉承「區域定製,專業築屋」的開發理念以及價值驅動型開發模式。目前所開發項目以北京地區為主,同時已輻射到長沙、淮安,力求成為富有競爭力的跨區域地產企業。
保利地產
作為中國保利集團房地產業務的運作平台,保利地產形成了廣州、北京、上海、武漢、重慶、沈陽等十餘個城市的全國戰略布局,擁有44家控股公司。2006年7月31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在股權分置改革後,重啟IPO市場的首批上市的第一家房地產企業。自2007年1月起,公司入選「上證50」、「上證180」、「滬深300」和「中證100」指數樣本股。截至2007年8月,保利地產總資產已達300億元,總市值已超一千億元。
綠地集團
綠地集團進入房地產業已達16年之久,開發規模在上海房地產業內排名首位,雄踞龍頭。截至目前,綠地集團已成功布局包括10個中西部省份在內的16省、近30個城市,投資建設80多個項目,並成為目前在中西部地區投資開發項目最多的國內房企。綠地現階段旨在為二三線城市的新城區建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帶來示範效應,優化其產業結構,提升城市能級。接下來,綠地戰略的著眼點還將放在實現完備穩健的產業體系,大力推進金融和能源產業,尤其把金融產業板塊作為未來重要的戰略性投資方向之一,這一板塊將逐步成長為綠地集團新的經濟增長點。
海爾地產
海爾名氣很大,海爾地產卻令人陌生。這家成立5年的地產企業並不甘心躲在名牌背後,2007年,張瑞敏盛邀地產聞人盧鏗加盟,海爾地產一個龐大的發展計劃浮出水面。海爾地產將與家電、金融、家居、智能乃至物流、工業園、旅遊地產等海爾集團內部幾乎所有的產業和資源能夠建立聯系,並形成市場和功能的互補關系,同時將發展「海爾新型工業園的開發模式」。一個紮根青島、立足山東,優先在東部沿海發展,逐步向中西部推進的地產宏圖,在中國最有名的品牌下,散發出咄咄逼人的光影。
棲霞建設
核准制下中國房地產行業的首家上市企業、長三角地區房企中唯一的中房協副會長單位、全國房地產企業中唯一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的企業、國內首家CIOB企業(英國皇家特許建造企業)——這些「第一」足以表明棲霞建設這家位於南京的地產企業在中國房地產業的地位。 「專業化、產業化、區域化」的主業拓展模式,令棲霞建設成為江蘇最大的房地產企業,總開發規模達到建築面積達500多萬平方米。2007年6月,棲霞建設申報的「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通過了建設部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專家組論證,更表明其產業長遠發展的戰略眼光。
富力地產
2005年7月14日,廣州富力地產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為首家被納入恆生中國企業指數的內地房地產企業,亦成為當年中國市值最高的房地產企業。富力這家在廣東起家的房地產企業,卻在北方越做越強,在廣州大本營及北京根植多年後,正全線布陣天津、西安等北方城市。2008年,富力銷售收入有望突破200億元大關,繼續成為中國地產的領軍者之一。而其創始人李思廉、張力精誠合作、共同創業的故事在中國地產業已成佳話。
福星惠譽
搭上「中部崛起」的國家戰略的快車,福星惠譽房地產有限公司迅速成長為武漢最具實力的企業之一。堅持以舊城改造為基點的開發思路,福星惠譽在武漢核心區開發了惠譽花園、福星城市花園、金色華府、漢口春天和水岸星城等項目,總建築面積已達200多萬平米,顯示了這家企業的理性、睿智和責任。福星惠譽在根植湖北的同時,以收購、兼並、重組為切入點,現已成功進入北京、重慶、成都、西安等城市,則代表了一個中部地產企業布局全國的地產雄心。
碧桂園
2007年4月,碧桂園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 創始人楊國強女兒楊慧妍一舉成為中國首富,這家低調的地產企業頓時被聚焦於國人面前。而回到專業和理性,我們發現,在「首富」字眼背後的,卻是在中小城市每年1000萬平方米以上的大規模開發、低成本快速開發、平價快速銷售的獨特的企業發展戰略。而楊國強的慈善行為也表現出同樣的「大規模」:捐贈清華北大共6000萬,設立"國華傑出學者獎";向國務院扶貧辦「雨露計劃」於國家「十一五」期間每年捐資2500萬元,每年免費培訓1萬名退伍軍人;捐資2.6億元創辦了全免費的國華紀念中學……
融創中國
融創中國始終專注於綜合房地產開發,注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堅持做消費者需求為導向的產品。目前,融創除領軍天津高端市場外,在北京、重慶、無錫、蘇州等地也成功布局,形成跨地域經營的格局。其所開發的天津海逸長洲、重慶奧林匹克花園等項目曾榮獲中國景觀環境示範住宅、亞洲魅力樓盤、亞洲地域文化及人文景觀創作獎、全球住區最佳規劃範例、國際花園社區等數十項殊榮。2007年,融創中國控股有限公司不但被列入「中國最值得尊敬的房地產品牌企業」,更憑借其開發領域取得的突破性成就,躋身「中國房地產專業領先品牌TOP10」,不斷驗證了該品牌的綜合實力。
鑫苑(中國)置業
首家在美國紐交所主板上市的中國房地產公司——這使鑫苑(中國)置業有限公司成為2007年中國地產最大的黑馬。自河南起步,落子蘇州、山東、安徽等地,及至美國紐約上市,鑫苑置業劃出了中國地產界一道優美的曲線。10年時間,鑫苑置業創造出銷售合同收入年均復合增長率86%的奇跡。我們相信,在國際資本的助力下,鑫苑置業低成本、差異化、立足二線城市的戰略將再度表現出令人驚訝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