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投資性房地產轉換
因為按公允價值入賬,這個增加部分並沒有真正實現,只反映企業的一項潛在收益,這項收益因其是實際存在,但同時又沒有獲得,只能做為資本帶來的收益,計入資本公積。
2. 會計實務上其他綜合收益如何理解在投資性房地產上存貨轉為投資房產
其他綜合收來益是所有者權源益類科目。主要記錄以下內容:
1、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2、權益法核算的長期權投資中被投資方實現的其他綜合收益變動;
3、自用房、存量房轉換為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大於賬面價值的貸方差額;
4、計入其他資本公積的現金流量套期工具利得或損失中屬於有效套期的部分,以及其後續的轉出。
5、外幣報表折算差額;
6、所得稅中與其他綜合收益相關的影響。
在2014年修訂會計准則前,上述內容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修訂後直接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目前其他資本公積只記載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被投資方其他權益變動、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行權日前對所有者權益的影響、可轉債轉換前對所有者權益的影響。
你說的長期股權投資「但是在長期股權投資時,股票收益卻在借方表示(貸方用投資收益損益類)」股票收益在借方是什麼意思?
3. 固定資產轉換投資性房地產的問題
4000
借:
投資性房地產
4000
累計折舊
200
固定資產
減值准備
100
貸:固定資產
4000
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200
投資性房地產減值准備100
成本法
計量,就原封不動的轉到投資性房地產
4. 投資性房地產的轉換是怎麼回事,有沒有詳細的講解
投資性房地產的轉換是投資性房地產轉換為其他資產或將其他資產轉換為投資回性房地產答 ,轉換形式包括“自用房地產或存貨”與“投資性房地產”的轉換。當有確鑿證據表明房地產用途發生改變時, 投資性房地產可以轉換。
5. 會計問題(投資性房地產的轉換問題)
第一個科目是成本直接結轉,不產生損益(前提是成本模式計量,所以不存在公允版價值)
第二個科目權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以公允價值計量,其實你的第二個科目應該會有差額的,除非你的題目是公允價值等於成本就不會有差額。
6. 投資性房地產如何轉換
投資性房地產的轉換
這里所說的房地產轉換是針對房地產用途發生改變而言。而不是後續計量模式的轉變。企業必須有確鑿證據表明房地產用途發生改變,才能將投資性房地產轉換為非投資性房地產或者將非投資性房地產轉換為投資性房地產。
(一)投資性房地產轉換形式和轉換日投資性房地產轉換形式有:(1)投資性房地產開始自用,相應地由投資性房地產轉換為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投資性房地產開始自用是指企業將原來用於賺取租金或資本增值的房地產改為用於生產商品、提供勞務或者經營管理。如企業將出租的廠房收回,用於生產產品。(2)作為存貨的房地產改為出租,通常指房地產開發企業將其持有的開發產品以經營租賃的方式出租,相應地由存貨轉換為投資性房地產。(3)自用土地使用權停止自用,用於賺取租金或資本增值,相應地由無形資產轉換為投資性房地產。(4)自用建築物停止自用,改為出租,相應地由固定資產轉換為投資性房地產。
投資性房地產轉換日的確定關繫到資產的確認時點和入賬價值,因此非常重要。轉換日是指房地產的用途發生改變、狀態相應發生改變的日期。轉換日的確定標准主要包括:(1)投資性房地產開始自用,轉換日是指房地產達到自用狀態,企業開始將房地產用於生產商品、提供勞務或者經營管理的日期。(2)作為存貨的房地產改為出租,或者自用建築物或土地使用權停止自用改為出租,轉換日應當為租賃期開始日。租賃期開始日是指承租人有權行使其使用租賃資產權利的日期。(3)自用土地使用權停止自用,改為用於資本增值,轉換日是指企業停止將該項土地使用權用於生產商品、提供勞務或者經營管理且管理當局做出房地產轉換決議的日期。
(二)投資性房地產轉換為自用房地產企業將投資性房地產轉換為自用房地產,應當按該項投資性房地產在轉換日的賬面余額、累計折舊或攤銷、減值等,分別轉入「固定資產」、「累計折舊」、「固定資產減值准備」等科目。企業將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轉為自用房地產時,應當以其轉換當日的公允價值作為自用房地產的賬面價值,公允價值與原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轉換日,按該項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借記「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科目,按該項投資性房地產的成本,貸記「投資性房地產——成本」科目,按該項投資性房地產的累計公允價值變動,貸記或借記「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變動」科目,按其差額,貸記或借記「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
【例1】2007年8月1日,甲企業將出租在外的廠房收回,開始用於本企業生產商品。該項房地產賬面價值為3765萬元,其中,原價5000萬元,累計已提折舊1235萬元。假設甲企業採用成本計量模式。
賬務處理如下:
借:固定資產 50000000
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 12350000
貸:投資性房地產 50000000
累計折舊 12350000
(三)非投資性房地產轉換為投資性房地產此種情況又分為兩種:
第一,採用成本模式對非投資性房地產轉換為投資性房地產的後續計量。(1)企業將作為存貨的房地產轉換為採用成本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應當按該項存貨在轉換日的賬面價值,借記「投資性房地產」科目,原已計提跌價准備的,借記「存貨跌價准備」科目,按其賬面余額,貸記「開發產品」等科目。(2)企業將願本用於生產商品、提供勞務或者經營管理的房地產改用於出租,應於租賃期開始日。按照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將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相應地轉換為投資性房地產。企業將自用土地使用權或建築物轉換為以成本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時,應當按該項建築物或土地使用權在轉換日的原價、累計折舊、減值准備等,分別轉入「投資性房地產」、「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投資性房地產減值准備」等科目。
第二,採用公允價值模式對非投資性房地產轉換為投資性房地產的後續計量。(1)企業將作為存貨的房地產轉換為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應當按該項房地產在轉換日的公允價值入賬,借記「投資性房地產——成本」科目。原已計提跌價准備的,借記「存貨跌價准備」科目;按其賬面余額,貸記「開發產品」等科目。同時,轉換日的公允價值小於賬面價值的,按其差額,借記「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轉換日的公允價值大於賬面價值的,按其差額,貸記「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2)企業將自用房地產轉換為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應當按該項土地使用權或建築物在轉換日的公允價值。借記「投資性房地產——成本」科目,按已計提的累計攤銷或累計折舊,借記「累計攤銷(折舊)」科目;原已計提減值准備的,借記「無形資產減值准備」或「固定資產減值准備」科目;按其賬面余額,貸記「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科目。同時,轉換日的公允價值小於賬面價值的,按其差額,借記「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轉換日的公允價值大於賬面價值的。按其差額。貸記「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7. 投資性房地產的轉換問題
上述理解稍有偏差。
「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轉換為自用房地產時,以其轉換當日的公允價值作為自用房地產的賬面價值,公允價值與原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中計入損益的是「當日公允價值」與「以公允價值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賬面價值(包括成本+公允價值變動兩個明細科目)之差額計入當期損益。由於以公允價值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在每個報表日均需要根據當日的公允價值變動進行確認,都將公允價值變動計入當期損益,轉換日視同當日根據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對變動金額計入當期損益。
「自用房地產或存貨轉換為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時,轉換當日的公允價值大於原賬面價值的,其差額計入所有者權益。」考慮的是由於歷史成本法造成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偏差較大,計入當期損益對報表利潤影響過大,故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後續計量中公允價值變動同樣計入當期損益,兩者並無本質差別。
注意:公允價值計量後續變為自用採取歷史成本法的,其資產新的賬面價值包括(轉換為公允價值計量前的成本+在以公允價值核算過程中計入損益的公允價值變動+仍提現在資本公積中的自用轉為投資房地產時確認的公允價值變動)
關鍵在於准則制定者認為計量方法的改變不應影響當期損益,完成計量轉變後由於市場因素導致的公允價值變動應計入當期損益。
8. 公允價值模式下投資性房地產與非投資性房地產的轉換會計處理方式如何理解
①投資性房地產→非投資性房地產:
非投資性房地產按轉換日公允價值版計量。
不管當日公允價值高權於原賬面價值還是低於原賬面價值,差額都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②非投資性房地產→投資性房地產:
投資性房地產按轉換日公允價值計量。
當日公允價值高於原賬面價值的,貸方差額計入資本公積;
當日公允價值低於原賬面價值的,借方差額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你只要記著特殊的情況就行了,即轉換為投資性房地產時,計入資本公積的情況。
計入資本公積是因為以前購建的房產價值都不高,而現在房價漲的太厲害,公允價值大於賬面價值的金額有可能會非常高,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會對當期利潤影響很大。
所以就計入了資本公積。
9. 投資性房地產如何轉換為無形資產
這個要看投資性房地產是按成本模式還是公允模式。分錄如下:(固定資產一般回對應是建築物答,無形資產一般對應的是土地使用稅,開發產品一般對應房地產公司的)
成本模式:
借: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按轉換時的原賬面余額計量)
開發產品(按轉換時的原賬面價值計量)
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攤銷)
投資性房地產減值准備
貸:投資性房地產
累計折舊(攤銷)
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公允模式:
借: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或開發產品(以轉換當日的公允價值計量)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公允價值小於賬面價值的差額列為損失)
貸:投資性房地產(按轉換當日的賬面價值結轉)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公允價值大於賬面價值的差額計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