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國內外有些什麼養老地產的模式呢
01
國外典型老年社區模式特點
西方發達國家老年住宅發展目前處在第三個階段,充分體現其人性化設計理念和區別對待的關懷模式,普通化和社區化發展成為新的熱點。(飛揚國際)
02
美國品質社區養老模式
■ 設施包括醫務室、圖書室、計算機室、健身房、洗衣房、緊急呼叫系統等。(飛揚國際)
■ 白天在中心活動,晚上回家休息,並提供星級服務。(飛揚國際)
■ 讓老年人結伴認對、互助養老。(飛揚國際)
■ 由政府財政出錢,派家庭保健護士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服務。(飛揚國際)
美國在養老體繫上經歷了近一個世紀的時間,在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方面,美國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美國,社區具備了強大的助老功能,使得美國老人能內安其心、外安其身,實現"安養—樂活—善終"的老年生活目標。(飛揚國際)
★美國佛羅里達太陽城中心老年社區 —— 聞名世界的最為成熟老年社區之一。(飛揚國際)
➤規模:接近微型城市
社區太陽城中心共有10500個住宅單元,目前入住來自全美及世界各地的住戶1.6萬。
➤目標定位和建設理念:
社區自1961年開始建設起,便定位佛羅里達乃至全美最好的老年社區;使老年人精神充實、身體健康,享受一種不孤獨、不依賴、不滿足溫飽型的老年生活。(飛揚國際)
規劃設計人性化:針對老年人的無障礙設計、空間導向設計,身心健康相關的社區設施
■ 無障礙設計——強調方便安全(飛揚國際)
■ 極強的空間導向性——應對老年人的記憶力感知力下降(飛揚國際)
■ 針對老年人的社區設施——強調身心健康(飛揚國際)
多彩的體育運動:會所可以滿足大多數運動需求,尤其高爾夫,社區1/3業主喜愛,經常舉辦相關賽事。(飛揚國際)
03
日本家屬社區式養老模式
日本的養老產業發展已較為成熟,日本政府提出了"黃金計劃",旨在打造一個可以為老年人和殘疾人提供豐富而又健康生活的經濟和社會環境。(飛揚國際)
以養老設施為核心的"養老院經濟"產業形態:
看護型養老:主要供身體不便和患病老人入住,由養老院下屬團隊為入住者提供看護服務. 此類養老院通常與醫療機構有固定協作關系。(飛揚國際)
住宅型養老:供身體狀況正常的老人居住,當老人需要看護服務時,院方尋找上門看護,企業提供臨時看護服務。(飛揚國際)
健康型養老:類似面向老年人入住的賓館,院方負責打理老年人的日常家務,但不負責照顧入住者的日常起居。(飛揚國際)
★日本靜岡縣熱海老年公寓項目
靜岡縣熱海市是日本著名海濱溫泉鄉,依山傍海,風景秀麗。由日本大和房地產公司開發,於1986年開業,屬於私人投資的盈利性的高檔老年公寓,佔地面積15369平方米,建築面積17443平方米。(飛揚國際)
公寓包含:會客室、親屬探望的客房、茶道室、大浴場2所、圖書室、和室、麻將室和棋牌室、陶藝室、健身房、小賣店、停車場、美容理發室、菜園、超市班車服務。(飛揚國際)
➤公寓出租部分
生活可以自理的老年人,可租用老年公寓。共185套,面積從46平米至70平米不等可以自帶傢俱,室內有廚房,可以作飯。(飛揚國際)
➤需要醫療護理的老人的護理室
護理室面積從20~28平方米,共43套。(飛揚國際)
04
英國社區照顧養老模式
英國有關社區照顧的法令明確指出,要在社區內對老年人提供服務和供養,以便使他們盡可能過上獨立的生活。其目標是在他們自己的家或"像家似的"環境中受到幫助。(飛揚國際)
社區照顧包括兩部分,一是運用社區資源,在社區內由專業工作人員進行照顧;二是由家人、朋友、鄰居及社區志願者提供的照顧。如為有各種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家庭服務。(飛揚國際)
政策引導:英國政府既制定社區照顧這一社會福利政策, 又訂立具體的措施,以使社區能切實地承擔起這一職能。(飛揚國際)
政府出資:英國的社區照顧在財政出資上完全體現了以政府為主的特點,很多服務設施都是由政府資助的,社區、家庭和個人的支出不多。(飛揚國際)
依靠社區:英國的社區照顧主要是立足社區、依靠社區,以社區為依託,各種服務設施都建立在社區中,且社區照顧的方式盡量與老年人的生活相融合。(飛揚國際)
體系完整:各種社區照顧的機構既有政府出資社區舉辦的非贏利性的機構,也有私營的、商業性的服務機構。(飛揚國際)
★英國Retirement Villages退休社區
社區概況:Retirement Villages是英國歷史悠久的老年連鎖社區,到現在已經成立了30年。主要面向55歲及以上年齡段客戶提供養老地產的運作和養老護理服務。第一個Retirement Village社區建成於1981年。,目前在英國的中部和南部已經開設了13家養老連鎖社區。(飛揚國際)
➤設計原則
社區的選址和建設遵循保護當地生態環境和人文景觀的原則,主要的居所多為平房和低層建築。(飛揚國際)
➤社區配套
餐廳、酒吧、圖書館、斯諾克室、游泳池、健身房、美發室等,有的社區還設有水療按摩池、綠地保齡球場、酒店、咖啡屋、商店、網球場、菜園、小型高爾夫球場、鯉魚池、林間小道。(飛揚國際)
➤社區服務
美容美發師、工藝室、24小時專職交通服務。社區配備護理師、護士、清潔工、維修工、行政人員、園藝工人和司機。(飛揚國際)
➤社區活動
社區組織形式多樣的活動維護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包括咖啡早茶會、晚餐俱樂部、棋牌俱樂部、賓戈游戲、手工藝活動、保齡球比賽、電影俱樂部、購物出行、景點觀光、音樂鑒賞等等。老年人可以通過購買或租用社區住宅的方式入住社區。(飛揚國際)
❷ 養老房產是什麼有哪些優勢
養老房產就是年齡大的行為不便的老人居住的房產,從居住的大環境來看,養老地產的版生活配套設施要權比較齊全,醫院、銀行、公園等公共基礎設施要齊備。好處是有效解除老年人對生活沒有保障的擔心放心大膽地花錢消費心情愉快延長生命。
❸ 養老地產是什麼有哪些優勢
你可以把養老地產簡單的理解為高級版的養老院。這個概念就像回我們平時在外地住酒店答,有三星級的,四星級的,五星級的。養老地產是規劃整合了功能不完善的養老院。其中包括了為老人提供住宿,健康醫療。保健康復。娛樂項目。等綜合的大型養老機構。讓老人可以在一個舒適的范圍之內度過他們的晚年生活。養老地產的服務是非常人性化,也非常全面的。可以顧及到每一位老人他們的需求。快速的做出應對的方案。去幫助老人完成他們自己的心願。所以養老地產必然是以後養老的主要趨勢。
❹ 養老地產有哪些盈利模式
根據山合水易規劃設計院的多年實踐經驗,我們認為中國養老地產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以下幾個:
1長期持有2出售3出售與持有相結合
養老地產的開發不能像住宅產品以銷售為主要利潤來源,物業服務僅為輔。養老地產開發需要社區的可持續性,盈利模式就需要產品銷售和物業服務二者並重。如:北京太陽城國際老年公寓、上海親和源都是採取得「銷售+持有運營」並舉的模式。
大型綜合性養老社區住宅建設與養老社區服務管理,分屬兩個不同類型經營類型與模式,養老社區的管理專業要求較高。最好與專業養老經營機構合作、引進專業機構或專業人員管理,通過專業機構,進行各種老人服務資源的整合,提供專業的醫療護理、健康飲食、老年課堂、娛樂、旅遊服務等。在養老地產持有運營階段,目前主要形式是採取會員制發售,購買居住權,如:北京暮馨國際敬老園,入住這里要繳納20萬~40萬元不等的會員費,不同標准享受不同檔次服務。而這還只是固定的入園費,每個月還要繳納4000~5000元的住園費,此外,護理費等其他費用另算。這使得專業化服務管理顯得更加重要,也是決定養老社區可持續性發展的關鍵因素。
大型綜合性養老社區的成功建設與後期運營,亦為項目立體開發提供了支撐,包括住宅、購物中心、酒店、度假旅遊、醫院、康體娛樂等。據了解,廣州一高端養老社區外側的星級酒店入住率非常高。
山合水易規劃設計院認為:養老地產的開發,特別是大盤項目切入養老地產,需要建立綜合性的盈利模式,即:「居家養老住宅銷售+養老地產持有經營+綜合性商業租售運營」,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體系。
此外您還可以參考:
《山合水易談新興養老養生地產》
《未來旅遊養老地產發展前景見好》
《銀發經濟與養老地產》
參考資料:北京山合水易規劃設計院
❺ 養老地產的發展模式是怎樣的
隨著中國老齡化人口的快速增長,養老地產、醫療、服務甚至金融業都有望得到政策支持,從而開啟新的經濟增長窗口。8月1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將從建設、服務、模式創新等多個方面加強養老服務業的發展。分析人士指出,隨著政策的出台,「養老地產」逐漸成為房地產市場上繼自住型住宅之外的「隱性剛性需求」。各大房企及險資紛紛試水,但具體的商業開發模式仍處於探索階段。
養老市場規模可觀國務院著手布局
作為民生熱點,養老產業成為國家「十二五」重點發展扶植的產業。隨著養老社區、養老機構、度假養老、社區養老、居家養老等需求多元化,龐大而多樣化的養老市場誕生。據了解,目前全國有80家地產商進入養老地產領域,公開信息披露的養老地產項目達百餘個。
有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1.85億,占總人口13.7%,中國已經步入老齡社會;預計到2015年,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將增加到2.21億,老年人口比重將增加到16%。另據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調查顯示,我國城市42.8%的老年人擁有儲蓄存款,預計到2030年,老年人的退休金總額將超7萬億元。
與此同時,「銀發經濟」也在逐漸升溫,目前我國養老服務市場消費需求在3萬億元以上,2050年左右將達到5萬億元,一個潛力極大的新興產業正在形成。
8月16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要加強養老服務能力建設。新建城區和新建居住(小)區要按標准同步建設養老服務設施,老城區和已建成居住(小)區也要通過多種方式完善相關設施。重點發展居家養老,同時,支持社會力量舉辦專業化養老機構,鼓勵境外資本投資養老服務業。
本次國務院常務會議還提出,推動社會力量成為發展養老服務業的「主角」,到2020年建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支撐的覆蓋城鄉的多樣化養老服務體系。同時,要切實加強農村養老服務。推動醫養融合發展,探索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合作新模式,促進養老服務與醫療、家政服務、保險(放心保)、教育、健身、旅遊等領域互動發展。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國務院提出的多項措施,將加快養老產業的發展速度和規模,促進養老機構甚至養老地產、養老醫療、養老旅遊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同時,鼓勵境外資本的進入,可以充分吸收國外養老服務業的先進管理手段和服務理念,促進相關產業服務水平的提高。
目前各地政府對於養老問題愈發重視,部分省市已出台養老設施專項規劃,規范行業發展,並從土地、財稅等政策上予以支持。北京市出台的養老設施專項規劃要求,加強土地、稅收、融資政策和市政府固定資產投資對發展養老服務機構的支持力度。在新城規劃中,要求整合社區資源,建設更多適合老年人養老的場所。
開發商進軍養老地產盈利模式需創新
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各路資本也都躍躍欲試。目前,社會資本參與養老產業已有所發展,其中以養老社區開發運營為主的養老地產最為集中,越來越多的企業和機構進軍養老地產。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萬科、保利、首創、綠城、龍湖、復星、遠洋地產等開發商在養老地產上爭奪市場份額,同時越來越多外資機構也前來試水我國養老地產領域。
「養老服務和傳統的物業服務不一樣。」老年人住進來以後不僅需要身體上的照顧,還包括心理上的照顧,還有信仰和追求方面。一直以來,不管是住宅地產還是商業地產,銷售之後的物業運營都是開發商的短板。而養老地產跟醫療有關,其服務水平要求更高更專業。觀察人士指出,養老地產如果不能從後期服務上體現出獨特之處,那麼跟普通的機構養老沒有區別,雷同化的服務勢必會讓養老地產難養老。經營模式之困呼籲全產業鏈再造事實上,養老產業既不是簡單的房地產開發,也不是純粹的醫療保健,而是整合投資、開發、建設、運營、醫療、保險、服務等各個層面資源的系統工程。如何整合卻讓眾涉足者們頭疼。
❻ 養老地產項目開發的模式包括哪些
近年來,國內養老地產的開發模式在不斷地成熟。結合遠景設計研究院養老地版產規劃經驗,對國內外權養老項目的梳理和借鑒,以下幾種適應於當前國內市場的養老地產開發模式:
1、綜合型養老社區
為老年人提供的,包含養老住宅、養老公寓、養老設施等多種居住類型的居住社區。社區中除了有為老人提供的居住建築之外,還會有老年活動中心、康體中心、醫療服務中心、老年大學等各類配套設施。
2、新建大型社區的同時開發養老組團
劃分出一部分區域專門建設養老組團,轉向新的客戶群,走產品差異化路線。養老組團與社區其他組團能夠共享配套服務資源,降低配套設施的建設量。
3、成熟社區周邊插建多功能老年服務設施
利用零散地塊新建,或通過對既有建築的改建等方式進行建設。這種模式投、資相對較少,易於實現連鎖經營。
4、養老設施與幼兒園並設
既能迎合老人願意與兒童共同在一起的心理,又能夠將養老設施與幼兒園進行統一建設和管理,節約建造和人力成本。實現與社區的緊密結合,從而較好滿足社區養老的服務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