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稅務稽查的稽查要點
國家稅務總局2011年稽查要點
2011年稅務稽查工作的重點
稽查重點行業回
大型連鎖超答市及電視購物企業
建築安裝業
大型企業集團
辦理出口貨物退(免)稅業務(包括「免、抵、退」稅業務)的重點企業
營利性醫療及教育培訓機構
中介服務業
品牌經銷及分銷商
拍賣企業
非居民企業
三年以上未實施稽查的重點稅源企業
企業所得稅稽查要點
收入項目稽查
成本費用項目稽查
納稅調整項目稽查 增值稅稽查要點
銷項稅額稽查
進項稅額稽查
增值稅出口退稅稽查
固定資產購進、出售稽查
其他稅種稽查要點
消費稅稽查
營業稅稽查
土地增值稅稽查
特殊業務稽查
㈡ 企業不配合如何實施稅務稽查
三亞國稅查處一房產企業偷稅案徵收稅款382 萬 經過長達一年半時間的調查取證。三亞市國稅局近日對某房地產企業涉稅 違法行為的查處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成功徵收稅款382 萬元、滯納金26 萬元。 據介紹,在2005 年房地產行業專項檢查過程中,該局稅務人員發現,在三 亞市房地產業蓬勃發展的2004-2005 年,該房地產公司在符合獨立企業所得稅 納稅人條件、應就地繳納企業所得稅的情況下,雖經營著5 個房地產項目卻從 未在當年的企業所得稅申報中繳納或預繳過一分錢稅款。針對這一疑點,該局 派人到房地產主管單位進行調查,發現該公司2004-2005 年經營的5 個樓盤已 銷售或預售了779 套,涉稅金額共計1.69 億元,存在重大偷稅嫌疑。盡管證據 確鑿,但當稅務人員在依法正常履行征管和檢查職能時,該企業卻以拒絕配合、 拒絕提供納稅資料、拒絕簽收任何稅務文書等方式百般阻撓,甚至以停止申報 並拒絕接受監管的極端方式對抗執法工作,給稅務人員的查處工作帶來很大難度。 為維護稅法的嚴肅性,在省國稅局和三亞市委、市政府領導的大力支持下, 該局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查辦方案,並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具體辦案措施:一 是通過國土局、房地產交易管理所取得該公司近兩年來商品房銷售的證據和第 一手數據,為征管稽查工作奠定基礎;二是在該公司拒絕提供帳簿的前提下, 根據其實際商品房銷售額依法核定應納稅額並限期繳納,以法律文書的形式明 確其納稅義務;三是在該公司逾期未繳納核定應徵收稅款的情況下,依法採取 強制執行措施在其開戶行扣繳稅款20 余萬元,同時對餘下未繳稅款發出《限期 繳納通知書》,告知其逾期不繳將依法履行查封拍賣抵繳稅款的程序;四是召 開國稅局、公安局、檢察院三方聯席會議,對該公司存在的違法犯罪行為進行 專題研究和討論,並成立專案組立案查處。 目前,在該局的強大攻勢下,懾於稅法的威嚴,該公司已足額繳納了餘下 的329 萬元稅款和滯納金,並交出了所有的會計帳簿和憑證。人民網海南視窗 5 月15 日消息:來源:作者:佚名 當稅務機關不幸的選中查你時,你要積極配合。特別是在新刑法實施後, 更要主動繳納稅款,避免刑事責任。以極端方式對抗執法工作是沒有用的。本 案的稽查表明,稅務局和公安局一樣,都屬於國家機器,他有無數種手段對付你。
㈢ 怎樣進行稅務稽查查賬
樓主不會是稅局稽查科的吧?稅局到企業來檢查,一般會有這么幾種方式:
,1.重點檢查、2.隨機抽查、3.專項檢查、4.日常檢查...
一、重點檢查,對不起,企業犯事了,不知稅務想查什麼
二、隨機抽查,每年稅務有檢查任務,管轄的眾多企業抽簽隨機產生,相當於例行檢查,無目標性,只是隨興翻閱:
1、國稅主攻應收賬款是否有貸方余額長期掛賬(隱瞞收入嫌疑)、應付賬款貸方長期大額掛賬(虛假接受發票嫌疑);報表總賬是否和稅表一致;應收賬款記錄是否有誤(計入其他應收款、其他應付款),不注重檢查付款發票真假,但是銷貨發票開具范圍是稅務檢查的內容。進項發票是否應該抵扣、有無敏感度,是否有銷售實現未開發票的跡象、應收賬款是否有異常、產成品發生是否異常,發出商品是否異常.
地稅檢查發票是否合理合法(問題發票一看就知道,上面你說的問題,稅務有查票軟體,問題票上網一查就知道);費用歸集是否合理;成本核算、結轉是否合理;稅金提取是否正確、是否有漏稅...
三、專項檢查
稅務對某個稅種涉及的內容進行檢查
四、日常抽查
稅務人員年內到企業檢查次數有規定,屬於防患於未然,隨便翻翻而已。
檢查聲勢:
重點-有備而來:來一幫人,分工明確,不斷向會計要各種帳表,查閱人員專心查賬,訊問人員步步追問,或把所有涉帳材料、賬簿、單據及存根、保管帳、收發料單等等全部搜羅起來拉走,最嚴重!
隨機檢查——來兩個人,在公司內檢查,檢查過程中極少問你問題,不斷記錄,或要求將全部賬簿送到稅務局,簽單走人,伺機檢查。
專項檢查——電話通知自查,填表,後抽查
日常檢查——專管員下來,可能帶1-2人,專管員隨意問一些問題,隨行人員漫無目的的翻閱憑證、賬簿,偶爾問一些問題。
檢查,是稅務工作者的工作范疇之一,千萬不要忽視了稅務檢查,檢查以後,多少都能發現企業存在有待於改進的問題,通過稅務檢查,會計人員能學到很多東西,業務能力也提升的很快。
㈣ 房地產企業稅務稽查主要檢查哪個會計科目
開發產品、開發成本、預收賬款、其他應付款
㈤ 企業如何應對稅務稽查
不少企業害怕稅務機關上門查帳,雖然說身正不怕影斜,但稅法知識太多太雜,外行看不懂,內行記不住,特別企業會計處理辦法與稅收處理辦法存在著諸多差異,出現錯誤也就在所難免。所以每次檢查之後,總有一些財務主管或是會計人員免不了要挨公司主管的批評,甚至被扣發獎金。 按道理說,稅務機關到企業檢查納稅情況屬於正常現象,其實也沒什麼好怕的,查出來不就補稅罰款嗎?吃一塹長一智,從中也可以學到不少知識。可不少企業就是擔心對稅務人員招待不周,怕檢查人員故意挑刺,即使是企業無意識的出錯,也要說是主觀故意,給定個偷稅、編造虛假計稅依據什麼的。企業怎麼說也說不清,因為沒有人能證明他們的過錯並非故意。因此,每次稅務機關開展專項檢查,不少企業都是誠惶誠恐,唯恐招待不周,不管檢查時間再長、工作再忙也要細心陪著。 正確應對稅務稽查,首先得對稅務稽查有個較為全面的了解,以便尋找或者採取措施積極應對。所謂稅務稽查,是指稅務機關依照國家有關稅收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和財務會計制度的規定,對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履行納稅義務、代扣代繳義務及其他稅法義務的情況進行檢查和處理的全部活動。專司偷稅、逃避追繳欠稅、騙稅、抗稅案件的查處是法律賦予各級稅務稽查局的神聖職責。納稅人有法律規定接受稅務檢查的義務,同時對違法的稅務稽查也有拒絕的權利,對稅務機關所作出的決定,享有陳述權、申辯權;依法享有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請求國家賠償等權利。 稅務稽查作為稅務機關單方面的一種執法行為,它會直接影響到納稅人,並產生一定的法律後果。因此,稅務稽查行為受到了相應的法律約束或控制。一方面,稅務稽查行為是基於稅務檢查權而發生。稅務檢查的范圍和內容,必須經稅法特別的列舉規定。稅務人員實施稅務稽查,其行為超過規定的許可權范圍,即屬於違法的行政行為,不具有法律約束力,不受法律保護,納稅人有權拒絕接受稽查。例如,稅務稽查人員實施稽查,要對納稅人的身體或者住宅進行檢查,其行為已超出稅法規定的職權范圍,納稅人有權予以拒絕。另一方面,實施稅務稽查必須遵循法定的程序,履行法定的手續,否則,同樣屬於違法的行政行為,如稅務稽查人員實施稅務稽查時,應當出示稅務檢查證件,否則,被查對象有權拒絕接受檢查。查核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存款賬戶,應當經縣以上稅務局(分局)局長批准,未經批準的, 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有權予以拒絕。 一般情況下,在實施稅務稽查之前,稅務機關會提前發出《稅務檢查通知書》並附《稅務文書送達回證》通知給被查納稅人。那麼,企業就要充分利用納稅檢查之前的這一段時間,從年初開始對企業上一年度的納稅情況進行一次較為全面的自查。如有發現問題,應當及時糾正過來,以避免不必要的稅務處罰和稅務負擔。
㈥ 如何稽查土地增值稅中的避稅問題
作為扣除抄項目金額重要襲組成部分的房地產開發成本的大小會嚴重影響納稅人應納稅額的多少,開發成本越高,應納稅額越小,反之,應納稅額越大。納稅人最大限度地擴大費用列支比例,肯定會節約稅款。但這種擴大並不是越大越好,在必要的時候適當減少費用開支可能效果更好,這主要是針對房地產開發業務較多的企業。因為這類企業可能同時進行幾處房地產的開發業務,不同地方開發成本比例因為物價或其他原因可能不同,這就會導致有的房屋開發出來銷售後的增值率較高,而有的房屋增值率較低,這種不均勻的狀態實際會加重企業的稅收負擔,這就要求企業對開發成本進行必要的調整,使得各處開發業務的增值率大致相同,從而節省稅款。因此,平均費用分攤是抵銷增值額、減少納稅的極好選擇。房地產開發企業可將一段時間內發生的各項開發成本進行最大限度的調整分攤,就可以將獲得的增值額進行最大限度的平均,這樣就不會出現某段時間增值率過高的現象,從而節省部分稅款的繳納。
㈦ 如果是企業應預繳未預繳或少預繳房地產所得稅,稽查查實後滯納金及罰款處理問題
沒預繳或者是少預繳了不會罰款的,關鍵是匯算清繳的時候自己主動補齊就可以了。這樣還不需要交滯納金的。你都說了是「預繳」,要理解這個意思啊。
㈧ 營改增房地產行業增值稅檢查方法有哪些
1.對進項稅額總體水平的稽查。在對進項稅額實施稽查之前,首先可以對被查單位的進項稅額的總體水平進行測試,稽查納稅人在所屬期內發生的進項稅額總額,是否大約等於扣除項目金額與適用稅率的乘積。如果有差額,則很可能是納稅人將購買貨物或應稅勞務沒有取得專用發票的稅額,或不合規定不予抵扣的稅額一並記入了進項稅額中進行抵扣。測試方法如下:
(1)按不同的適用稅率統計扣除項目金額。例如,通過稽查「原材料」、「庫存商品」、「低值易耗品」、「包裝物」等賬戶,統計適用基本稅率的項目的全年累計借方發生額;通過稽查「生產成本——基本生產(輔助生產)」賬戶,得到水、電、氣的全年成本金額;通過稽查「產品銷售費用」賬戶,得到企業發生的運輸費用金額。
(2)計算當期最大限額抵扣稅額。按上述統計金額分別乘以適用稅率計算所屬期間的進項稅額,即為當期最大限額抵扣稅款;再加上由「待攤費用——期初進項稅額」轉入當期的進項稅額和當期已申報人庫的已繳增值稅金,應約等於「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當期累計借方發生額。
(3)比較結果,分析原因。如果上述測算結果小於「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賬戶借方發生額,說明企業存在多計進項稅額的可能性,應重點開展詳細稽查。如果上述測算結果大於「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賬戶的借方發生額,則說明企業有可能存在進貨沒有取得專用發票或其他類似情況,應進一步分析其原因,看有無影響增值稅的計算。例如,設法了解企業有無重大的非應稅項目:
①進行財務報表相關分析。從資產負債表中,分析在建工程、固定資產的變動情況,有無在建工程建設項目、待處理財產損失項目等。
②進行產品品種、用途分析。稽查被稽查企業是否有免稅產品;若生產的產品為生活用品,是否可能發放給職工;產品銷售對象有無出口產品。
③進行經營項目分析,稽查企業有無兼營非應稅項目,如裝潢、房地產等。
總之,應當進行各種形式的比較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問題,有目的、有重點地展開詳細稽查。
2.進項稅額抵扣合法性的稽查
(1)對專用發票的稽查
①審查有無未取得法定憑證而進行抵扣的情況。需逐筆審核進項稅計稅憑證,稽查有無未取得法定憑證而進行實際抵扣。有無以復印件、傳真件代替原件進行實際抵扣等情況。
②審查有無以錯誤法定憑證而進行抵扣的情況。抽查進項稅計稅發票,核實納稅人登記號是否一致,印章是否齊全,開戶銀行及賬號是否一致,金額有無塗改等。凡是以上要素有誤的專用發票不得實際抵扣,購進單位與付款單位不一致時,也不得抵扣。
③審查有無代開、虛開專用發票的情況。逐筆審查專用發票,一是辨別發票真偽;--是發現有進項一直大於銷項,或某固定往來單位常開出大額專用發票及開票單位與實際付款單位不相一致等線索時,應抽查專用發票、銀行單據、實際進貨數量等,確認有無代開、虛開專用發票的情況。
(2)對經濟業務事項的稽查。由於進項稅額是伴隨著企業采購業務的發生而流入企業,所以稽查時應著重稽查與外購項目相關的「原材料」、「庫存商品」、「低值易耗品」、「包裝物」、「製造費用」等科目所反映的經濟業務是否屬實,金額是否正確,有無專用發票作為扣稅憑證。
①稽查有關科目的借方發生額,確定采購業務的事項是否屬實。可以通過企業正常的采購、耗用水平加以判斷,並調閱記賬憑證和原始資料,稽查付款方式,是否已支付貨款,付款對象、取得的專用發票有無異常等,找出疑點,核查清楚。必要時可以採用函證、實地調查等方法進一步稽驗證實。
②檢驗有關科目的借方發生額是否應歸屬於該科目,有無將固定資產記入「原材料」科目,或是將購入固定資產的金額化整為零,記入「低值易耗品」科目,以達到抵扣進項稅款的目的。在稽查時可以選擇一些采購金額、數量較大的或與平時正常采購業務相比波動較大的業務,調閱原始憑證,驗證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重點審核購進貨物取得的專用發票的內容。根據填開的貨物各稱、單位,對照財務制度的規定稽查是否確實屬於「原材料」或「低值易耗品」。
③稽查購進的貨物及應稅勞務是否用於非應稅項目。在稽查時,可以通過稽查企業經營的實際情況,根據購進貨物的用途加以推斷。例如,服裝生產企業采購記入「原材料」科目的材料是鋼材、水泥;鋼鐵生產廠采購記入「原材料」科目的是大米等。這些情況可以判斷為用於非應稅耗用。在稽查時,還應特別注意商業零售企業開具的專用發票,稽查其是否屬於企業購進的生活資料,如果屬實,則不能抵扣稅款。
3.非專用發票扣稅的稽查。免稅農業產品、運輸費用及收購廢舊物資進項稅額的抵扣憑普通發票即可實施,在稽查時應予以注意。
(1)審查允許計算扣除的范圍。免稅農產品的范圍詳見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農業產品增值稅率和若干項目征免增值稅的通知》,審查扣稅項目是否屬於免稅農產品,其采購對象是否是農民、農業免稅單位自產的農產品和小規模納稅人銷售的農產品。審查運輸費用是否屬於企業代墊的運費而未記入銷售額中,如果屬實,則不能抵扣;另外,購買或銷售免稅貨物以及外購固定資產的運費也都不能抵扣。
(2)審查計算扣稅的憑證是否合法。收購農民個人自產農產品應使用稅務機關批準的統一收購憑證;小規模納稅人應提供普通發票;農業免稅單位提供的應是當地財政部門印製的套有國家稅務總局發票監制章的統一格式收據及農業特產稅繳款書;運費結算單據是指國營鐵路、民用航空、公路和水上運輸單位開具的貨票以及從事貨物運輸的非國有的運輸單位開具的套印有全國統一發票監制章的貨票。
(3)檢查扣稅金額計算是否正確。首先應稽查計算的基數是否正確,注意企業有無將裝卸費、保險費等雜費也計入了運輸費用中。其次,稽查其適用的扣除率是否正確,注意運輸費用的扣除率是否已按規定改為了7%。
4.進項稅額抵扣時問的稽查。根據規定:工業企業購進貨物入庫後,才能申報抵扣進項稅額;商業企業購進貨物付款後,才能申報抵扣進項稅額;購進應稅勞務,應在勞務費用支付後申報抵扣進項稅額。
稽查進項稅額抵扣時間,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稽查購進貨物的賬務處理,看有無異常情況。例如,稽查發現如下的賬務處理:
借:在途材料(材料采購)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應付賬款)
則可以判斷這屬於異常會計分錄,企業在貨物尚未入庫時就已經抵扣了進項稅額。
(2)對工業企業,應審查驗收入庫的手續是否符合管理要求,核實貨物驗收入庫單,必要時進行實物盤點,確認企業有無在材料未入癢前就抵扣進項稅額的現象。
(3)對商業企業,應結合購進貨物的賬務處理,核實應付賬款的明細賬,確認企業有無未付款就抵扣進項稅額的現象。
(4)對以物易物、接受捐贈、接受投資的貨物,要注意審查企業是否擁有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章程、證明及有關部門的評估證明資料。
5.進項稅額轉出的稽查
(1)非正常損失的稽查。所謂非正常損失,是指生產經營過程中,不屬正常的損耗,包括自然災害損失、因管理不善造成貨物被盜、發生霉爛等損失以及其他非正常損失。企業在產品和產成品耗用的非正常損失的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按規定不得抵扣進項稅額。非正常損失一般發生在采購、生產、保管、銷售四個環節。
一對非正常損失的稽查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①確認是否存在正常損失。
首先,分析會計報表。一查資產負債表的「待處理財產損益」項目,調閱相關憑證進一步核實是流動資產損失,還是固定資產損失,因為只有流動資產的損失才有可能涉及到增值稅的調整問題;二查損益表,如果發現表中列支的「營業外支出」金額較大,則調閱憑證看有無非正常損失項目。
其次,分析財務指標。有的納稅人在發生了非正常損失後,不通過「待處理財產損益」科目核算,而是直接增加當期生產或銷售成本,導致月份成本偏高、毛利率偏低。稽查時可通過比較分析法,查看納稅人在稽查期所銷售貨物的平均單位成本是否比一般水平偏高,如果確定偏高又無合理解釋的,就說明納稅人有隱瞞非正常損失的可能。這時應重點稽查「原材料」、「產成品」、「生產成本」賬戶的貸方發生額,通過貸方發生額的具體內容判定企業是否存在將非正常損失項目自行消化的情況。
再次,分析存貨的呆滯金額。稽查存貨明細賬,對一些品種的外購貨物原材料及企業產成品和多少年來都是上年連續結轉數量而金額沒有變的呆滯金額,應查明實物是否存在;對數量少、金額較大的品種抽樣實物盤點,查明是否名存實亡;再核實短少的存貨,對已銷的部分作實現銷項稅額處理,對損失部分作進項稅額轉出。
最後,債權賠償分析。有些非正常損失應由外單位或個人承擔責任,在雙方協商一致的情況下,對方作出一定賠償。簽訂賠償協議內容可以反映非正常員損失的真實情況;雙方協商不一致的,可能產生經濟訴訟,訴訟材料也會反映非正常損失的真實情況;另外,自然災害等原因導致的損失,通過保險公司在賠償時詳細調查的企業存貨損失情況資料及作出的賠償金額,也能充分得到證實。
②審查非正常損失是否已作進項稅額轉出。對企業發生的損失確認後,財務核算已作賬務處理的,可以通過「待處理財產損益」賬戶的借方發生額,調閱記賬憑證,稽查其賬務處理。如果「待處理財產損益」賬戶借方發生額對應關系為貸記「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包裝物」、「產成品」、「生產成本」,同時貸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說明被查企業已作進項稅額轉出。如果上述對應關系中貸方沒有發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則說明存在未轉出進項稅額,應予以調整。同理,企業發生損失查明原因後,企業決策者批準直接在「營業外支出」賬戶中列支的,則採用相同的方法查看「營業外支出」賬戶的借方發生額的對應關系是不是「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若不是,則也應進行調整。
對企業發生的非正常損失沒有及時按會計制度進行正確核算處理的,應分析損失項目的具體情況分別處理,在進項稅額轉出的同時分別貸記「原材料」、「生產成本」、「產成品」等賬戶。
③稽查「進項稅額轉出」金額是否正確。稽查計稅依據是否正確;注意毀損貨物的具體時間,查看有無延期轉賬的現象;稽查計算方法是否正確,是否人為地減少了物耗項目,進而少了進項稅額。
(2)企業購進貨物用於非應稅項目、免稅項目等的稽查。
①審核「原材料」:賬戶的貸方,確定原材料的用途。可以核對有關的原始憑證,稽查「原材料」貸方發生額的對應借方科目是否是「其他業務支出」、「生產成本——基本生產——X×免稅產品」、「在建工程」、「應付福利費」等科目;如果是,則進一步稽查在貸記「原材料」科目的同時,是否作了相應金額的進項稅額轉出的處理。對未作處理的,應予以糾正。
②審查「營業外支出」、「其他應收款」、「生產成本」、「應付福利費」等賬戶的借方,確定有無未進行還原而直接按不含稅價格轉入原材料的現象。
③對於免稅項目耗料和應稅項目耗料不能分清核算的,應按銷售收入比例分攤進項稅額,即按下列公式計算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
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當月全部進項稅額×(當月免稅項目銷售額與非應稅項目營業額合計)÷當月全部銷售額營業額合計
如果納稅人月度之間的購銷不平衡,按上述公式計算出現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不實的現象,稅務機關可採取年度清算的辦法,即年末按當年的有關數據計算當年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對月度計算的數據進行調整。這時就需要審查企業年末是否按全年銷售收入比例予以調整分攤比例。
(3)企業退貨或折讓而收回增值稅的稽查。稅務人員可以直接從進貨退回的紅字處理追蹤相的進項稅額有無扣減。另外,購貨方發生退貨時必須由當地稅務機關提供《銷貨退出或索取折讓證明單》以下簡稱《證明單》。稽查時可以要求被查企業提供《證明單》的存根聯,核對開具退貨的數量、價款及稅額與賬面沖減的數量、金額、稅額是否一致,有無人為延期作出進項稅額轉出。審查企業有無利用現行的購進扣稅法,大量進貨或虛假進貨,增大當期進項稅額,然後辦理退貨延期緩繳應納增值稅。這可以通過資金的流動,及供貨方單位的情況加以審定。
㈨ 企業建樓材料無發票,稅務稽查如何處理
一、法律依據: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規定:
第二十一條 所有單位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個人在購買商品、接受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支付款項,應當向收款方取得發票。取得發票時,不得要求變更品名和金額。
第二十二條 不符合規定的發票,不得作為財務報銷憑證,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拒收。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實施細則》規定:
第三十二條 《辦法》第二十二條所稱不符合規定的發票是指開具或取得的發票是應經而未經稅務機關監制,或填寫項目不齊全,內容不真實,字跡不清楚,沒有加蓋財務印章或發票專用章,偽造、作廢以及其他不符合稅務機關規定的發票。
第四十九條 下列行為屬於未按規定取得發票的行為:
(一)應取得而未取得發票;
(二)取得不符合規定的發票;
(三)取得發票時,要求開票方或自行變更品名、金額或增值稅稅額;
(四)自行填開發票入帳;
(五)其他未按規定取得發票的行為。
二、處理方法:
(一)對未按規定取得發票的情況按《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第三十六條進行處罰。
(二)對在建工程部分:如果你單位是內資企業所得稅納稅人,則建造固定資產應在竣工使用時按實際發生的成本計價,而你單位購買的無發票的材料部分形成的固定資產提取的折舊不能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如果你單位已全額計入固定資產原值,則在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時,對該部分提取的折舊應進行納稅調整。
㈩ 房地產企業在稅務稽查環節能核定徵收嗎
稅務
總局最新的政策規定,房地產開發企業不得事前鑒定為核定徵收,只能定為查賬征專收。但是企業所得稅匯屬算清繳結束後,稽查局檢查時認為該單位成本無法准確核算,根據稅收征管法第35條的規定和總局關於核定徵收企業所得稅辦法的規定,應當採取核定徵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