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孫中山如何推翻清政府的過程
武昌起義的時候孫中山還在國外洗盤子籌革命經費呢。。
在武昌起義前,孫中山領導了廣州起義、黃花崗起義等十次起義,都失敗了。。當時清政府訓練的北洋軍和新軍戰鬥力是相當強的,接著清政府鎮壓了四川的保路運動,激起民變,清政府急率一部分湖北新軍入川。 此時,武漢的防務非常空虛,加之湖北新軍原為張之洞所練的「江南自強軍」,中下層軍官不少曾官費派日留學,因而遍布革命黨人。革命黨人趁此機會發動了武昌起義,起義成功後,起義軍覺得自己沒有威望,隨後逼迫清政府的協統領黎元洪擔任都督,成立中華民國湖北軍政府。
由於清政府假意效仿日本,推行君主立憲制,卻遲遲不動,傷害了清政府內大部分革新派的心,於是湖北軍政府成立後,湖南江西陝西等十幾個省也相繼獨立。
清政府立即派袁世凱為欽差,率北洋軍進攻武漢,革命軍和北洋軍相持不下,迫於西方國家的壓力,清政府和革命軍和談,革命軍方面提出:清朝皇帝退位、選舉總統、建立共和政府等條件。與此同時,西方帝國主義對議和施加壓力,促使雙方盡快達成協議。混入革命陣營的舊官僚和立憲派也蠍力把革命軍引向擁袁的道路。在內外脅迫下,革命黨作出讓步,孫中山發表聲明,表示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凱贊成共和,即舉袁世凱當大總統。
隨後中華民國成立,推舉總統意見不一,接著孫中山回國,組成了中華民民國臨時政府,自己就任臨時大總統,隨著清政府皇帝的退位,孫中山讓位給袁世凱,但條件是要袁世凱放棄自己的老家北京,到南京赴任,袁世凱借故不從,在北京任總統,繼續統領北洋軍,和北洋政府,為以後的北洋軍閥混戰埋下了伏筆。
隨後袁世凱稱帝,孫中山聯合蔡鍔等革命軍討袁,逼迫袁世凱退位,隨後張勛復辟,革命軍北伐再到北洋軍閥瓦解,中原大戰,蔣介石穩定了自己的政權,再下來就是9·18偽滿洲國建立,日本侵華。。。。
總的來說,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是失敗的,革命黨把來之不易的勝利拱手讓給了北洋軍袁世凱,將勝利果實拱手相讓,導致中國陷入多年的軍閥混戰。。
兄弟,一個字一個字打出來的。。。。給點掌聲吧。。。
Ⅱ 黨委會決定是錯誤的怎麼推翻流程是什麼
這件事完全是人為的。。。黨委會會議,指的是你本單位內部事務的記錄專和決議。。沒屬有法律效力。。這是行政決議,是可以因時按事做些更改調整和取消的。
你可以找新領導反映一下情況,說明當時原因。再人情往來一下,看行不行。呵呵。。
要是你自己條件真不符合當時會議規定,新領導又堅持,那就沒辦法了。
要是有別人條件也不符合當時會議規定,你可以咬一下他人。。呵呵。
重要的是,看自己符合不符合條件。。有些事合不合理就在於領導一句話,明明條件不行也行。。新官新做法,有些事沒辦法的。
Ⅲ 中國共產黨領導著中國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實現民族獨立和解放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1、第一階段(1919~1927)這一階段被稱為「大革命」時期
1919年五四運動成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新民主主義革命擁有了堅強的領導核心。1924年國民黨「一大」後,國民黨與共產黨實現第一次合作,促成1926年開始的北伐戰爭的勝利進行。1927年,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國民大革命宣告失敗。
2、第二階段(1927~1937)這一階段被稱為「土地革命」時期。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秋收起義後,確定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開辟了以井岡山為代表的無數農村革命根據地,並成功粉碎國民黨數次「圍剿」。1933年第五次反「圍剿」失敗,1934年10月紅軍長征。
在此期間,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侵佔了中國東北。中共主張停止內戰,一致抗戰;而國民黨為了穩固政權採取了「攘外必先安內」的不抵抗政策,最終導致國土淪喪。1936年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國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3、第三階段(1937~1945)這一階段被稱為「抗日戰爭」時期。
以「七七事變」為起點,中國人民進入了艱苦卓絕的八年全面抗戰時期。以國共第二次合作為代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全國人民團結一心,最終打敗了日本侵略者,維護了國家的主權獨立,極大地提高了國際地位。中國在此後成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
4、第四階段(1945~1949)這一階段被稱為「解放戰爭」時期。
1945年抗戰勝利後,國共進行重慶談判,簽訂關於和平建國問題的協定(即「《雙十協定》」)。1946年,蔣撕毀《雙十協定》,發動內戰。
在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和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下,解放戰爭最終獲得勝利,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勝利。
(3)如何推翻地產黨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領導著中國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實現民族獨立和解放的歷史背景:
中國共產黨能夠在爭取抗日戰爭勝利的斗爭中起決定性作用,是黨在抗戰中的強大影響力、巨大貢獻和舉足輕重的實力所決定的,是歷史的評判和人民的公認。中國共產黨積極投身於抗日的洪流中,帶領全國人民英勇抗戰,發揮了抗戰的先鋒模範和中流砥柱作用。
堅持和維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有力地促進了全國抗戰的開展。在中國共產黨倡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推動下,中華民族空前覺醒,這是中國共產黨政治領導作用的巨大成功。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後,國民黨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統一戰線隨時都會破裂。
中國共產黨高舉抗戰、團結、進步的旗幟,與國民黨的妥協、分裂、倒退傾向進行了堅決斗爭,迫使國民黨不至於和不敢從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分裂出來,從而鞏固了統一戰線,使全國抗戰得以堅持。抗戰末期,國統區愛國民主運動蓬勃發展。
為了團結全民族和集中全國力量以粉碎日寇的新進攻,並准備對日反攻,中共中央採取「拉蔣抗日」的方針。為此,黨決定同國民黨重開談判,千方百計地使國民黨蔣介石留在統一戰線內,直至抗戰勝利。歷史事實證明,中國共產黨是堅持、鞏固和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中堅力量。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抗日根據地成為當時全國人民抗日民主政權建設的典範,是中國共產黨局部執政的成功實踐。
黨把民族獨立和民主自由融入到根據地的建設中,在根據地按照「三三」制原則,實行民主政治,發揮人民在民主建設中的主體作用,最大限度地激發起廣大人民抗日救國的政治熱情,這與國民黨政府在國統區推行一黨專制、不給人民任何民主權利形成鮮明對照。
黨在根據地努力從事經濟建設,改善人民生活。在抗戰最艱苦的年代,根據地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實行卓有成效的精兵簡政,減輕了人民的賦稅負擔,得到人民的擁護。中國共產黨還致力於根據地先進文化建設,即建設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抗戰時期的根據地建設是黨執政的初步實踐,為黨的執政積累了經驗,同時也向全國人民展示了中國共產黨執政、建立民主共和國的光明前景,
增強了中國共產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黨和抗日根據地成為團結全國人民抗戰的中心和走向民主進步、建立新中國的旗幟,為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堅強核心
Ⅳ 如何推翻錯誤頒發的房產證
權利人、利害關系人認為房屋登記簿記載的事項有錯誤的,可以提交下列材料版,申請更正登記:權(一)登記申請書;(二)申請人的身份證明;(三)證明房屋登記簿記載錯誤的材料。利害關系人申請更正登記的,還應當提供權利人同意更正的證明材料。 房屋登記簿記載確有錯誤的,應當予以更正;需要更正房屋權屬證書內容的,應當書面通知權利人換領房屋權屬證書;房屋登記簿記載無誤的,應當不予更正,並書面通知申請人。 房屋登記機構發現房屋登記簿的記載錯誤,不涉及房屋權利歸屬和內容的,應當書面通知有關權利人在規定期限內辦理更正登記;當事人無正當理由逾期不辦理更正登記的,房屋登記機構可以依據申請登記材料或者有效的法律文件對房屋登記簿的記載予以更正,並書面通知當事人。
Ⅳ 黨政府會怎麼樣收拾房地產這個爛攤子
是嗎
Ⅵ 共產黨是怎麼把國民黨打敗的
主要是由於以下方面原因:
一、經濟上。經過抗戰後,中國的經濟在國民黨四大家族的把持下已經是分崩離析,金融秩序混亂,全國已經形不成一個完整順暢的經濟運行軌道。而廣大根據地和解放區,邊區政府已能夠發行鈔票,經濟自成體系,人民干勁十足,農業和小手工業在經濟上基本能自給自足。
二、政治上。蔣介石一心想搞獨裁統治,兩次下野仍賊心不死,全力打擊國內的所謂民主勢力,對民主人士實行暗殺,對黨內高層競爭者進行打擊壓制。對共產黨必欲除之而後快,在統治區對共產黨進行瘋狂的鎮壓。在治理經濟方面不但無能為力反而還變本加厲地利用各種手段侵佔掠奪人民的財產占為己有,治理貪污腐敗表面文章,最後治到自己人頭上只好不了了之。這一切都讓美國主子看在眼裡,對蔣介石大有除之而後快之心。蔣介石已經在國內、國際上喪失了政治基礎。
三、軍事上。國民黨四大軍事集團(蔣、李、傅、閻)的高參和機要秘書幾乎都是地下黨員,國軍的一舉一動共軍盡收眼底,往往是軍事會議剛一結束,國軍的軍事行動還沒部署,共軍的指揮層就已經知道了。共軍的情報工作無孔不入,在周恩來的領導下對國軍的動向了如指掌,因此國軍在戰場只好被牽著鼻子走。
四、民心上。中國自清晚期開始就不停的戰爭----兩次鴉片戰爭、八國聯軍入侵、太平天國運動、白蓮教起義、義和團運動、捻軍起義、辛亥革命、護法運動、北伐戰爭、軍閥混戰、國共內戰、抗日戰爭。。。這些沒完沒了的戰爭已經給中國人民帶來沉重災難,抗日戰爭中國共兩黨再次合作打敗了入侵之敵,國內人民包括國外華僑都認為或是都希望國共兩黨就些罷手,組成民主聯合政府,中國從此走上繁榮富強的道路。可是事與願違,內戰硝煙再起,廣大人民群眾極端厭戰,尤其是國軍士兵內部更是對戰爭痛恨之極,甚至希望這個腐敗不堪的政府早日垮台,所以作戰消極,甚至紛紛投誠起義倒向共軍一方。而共產黨領導的軍隊內部雖然也有厭戰情緒,但經過強大的思想政治工作,士兵們為了推翻黑暗的舊社會,建立人民的新政權而奮勇作戰,這種為了崇高的理想信仰的戰斗精神是國軍無論如何也不能比的,體現在戰斗中也就形成了強烈而鮮明的對比。
Ⅶ 中國三座大山是怎樣推翻的 什麼時候被推翻的
三座大山指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三座大山,即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這三大敵人,好比三座大山,沉重地壓在舊中國人民的頭上。但已經被中國共產黨的智慧和武力化解了。人民才得以站起來。
「三座大山「,是指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
『帝國主義』是指美、英、法、日等國家。這些國家欺負我們,占我國領土(包括租借),對我國進行軍事侵略;蹂躪我國主權!所以,帝國主義是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第一座大山。
1949年前我國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代表大地主資產階級的封建獨裁的國民黨蔣介石政權統治著我們,所以壓在我們中國人民頭上的第二應大山是封建主義。
官僚資本主義,則是蔣、宋、孔、陳為首的四大家族;他們控制國家經濟,使我國百姓『民不聊生』。所以,官僚資本主義是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第三座大山」。
Ⅷ 如何做好房地產企業黨建工作
加強和改進企業黨建工作,是促進企業健康發展、建立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必然要求,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迫切需要。創新企業黨建工作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創新觀念,深化對企業黨建工作的認識 創新觀念,就要解放思想。企業黨建工作要根據形勢發展和企業發展的需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拓寬思路,轉變觀念,把企業黨建當作是實現企業各項奮斗目標的重要保證來認識,緊緊圍繞生產經營、改革發展及和諧穩定這個中心,積極引導黨務幹部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破除制約企業黨建工作的思想障礙。 創新觀念,就要堅持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企業黨建工作就是要圍繞以人為本來開展,牢牢把握住「圍繞經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經濟」的工作原則,按照「抓班子,帶隊伍,保穩定,促發展」工作思路,緊緊圍繞生產經營、改革發展、和諧穩定這個中心,服務好基層,服務好生產,服務好群眾,維護好穩定大局。 二、創新機制,改進企業黨建工作的方式 創新機制,首要的是要完善工作制度。結合企業實際,進一步完善黨委宏觀領導、黨委工作部門指導、企業各級黨組織具體負責的黨建工作格局,各司其職,各負其責。落實工作責任,形成一級抓一級,一級帶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的企業黨建工作責任體系。 創新機制,重要的是要改進工作方式方法。一是工作方式要開放化,要改變基層黨組織之間縱橫不聯系、少溝通的封閉狀態,加強交流,開闊視野。二是工作方法要多樣化,發動廣大黨員幹部深入基層,為基層服務、為生產服務、為職工群眾服務。三是找准工作結合點。機關黨的建設要與企業生產經營、改革發展協調發展,必須貼近工作實際,使黨務工作滲透到生產建設、經營管理及行政工作的各個方面之中,才能發揮最大效益。 三、創新活動載體,提高黨建活動成效 基層各單位緊緊圍繞安全生產、經營管理中心工作,扎實開展黨建工作,不斷豐富內容,創新載體,有力促進黨的先進性建設。各基層黨支部不斷完善「紅旗黨支部」創建和黨員目標管理,深入開展黨建「 創先爭優」活動,大力弘揚基層先進黨組織和優秀黨員事跡,成為激勵廣大員工的強大精神動力。堅持開展以安全運輸、優質服務為主要內容的「創黨員先鋒崗,建優秀示範崗」、「三爭三創」、「四查四比」活動,注重發揮黨支部和黨小組在加強隊伍建設、提高員工操作技能、組織技術革新等方面的突出作用。黨支部可以積極開展黨員幹部「一幫一」扶貧幫困活動,做好幫扶困難員工家庭工作,讓他們切實感受到組織的關懷和同志們的關心,增強了黨組織與員工群眾的聯系。 四、創新作風,突出企業黨建工作的落腳點 企業黨建工作只有把著力點放在作風建設的薄弱點、行政業務工作的難點、黨員幹部關心的熱點上,才能發揮為中心工作服務的最佳效能。 一是要牢固樹立聯系員工、服務員工的意識。企業黨員領導幹部,要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心系員工群眾的原則,堅持把員工群眾的利益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 二是強化教育培訓,全面提升黨員幹部的綜合素質。必須加強黨員幹部的教育培訓,大興學習之風,努力建設學習型組織和個人。當前,要把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與黨員幹部隊伍的作風建設結合起來,通過教育培訓使黨員幹部掌握新理論、新知識,開闊眼界、開闊思路。 三是嚴格黨建工作考核評比,獎優罰劣。堅持完善工作責任制,做到每項工作都要有人管、有人問、有人落實、做到干與不幹不一樣,干好與干不好不一樣。定期通報檢查情況,宣傳表揚先進,批評鞭策落後。進一步扎實做好黨員民主評議、「兩先兩優」評比工作,加強民主監督。
Ⅸ 關於墨西哥 是如何推翻70年的一黨專制的
從1929年成立至今,墨西哥革命制度黨作為官方黨已經連續執政70
年,這樣長的一黨執政歷史在世界上是少有的。從四十年代開始的三十
多年裡,墨西哥的經濟以年均6%的速度持續增長, 而政局卻保持著高
度的穩定,被世人稱為「墨西哥奇跡」、「墨西哥穩定之謎」。墨西哥
的政治制度,包括革命制度黨的職團主義組織體系,曾被譽為墨西哥成
功的一個重要因素。然而,從七十年代始,墨西哥經濟出現了衰退;八
十年代,政局動盪、社會動亂此起彼伏;九十年代,更是爆發了金融危
機和恰帕斯州農民暴動。面對這一系列的政治、經濟危機,又有人歸咎
於現行的政治制度,尤其是革命制度黨一黨獨霸的政黨體制,認為它阻
礙了墨西哥經濟的現代化,成為各種危機的最主要成因。這種「成也蕭
何,敗也蕭何」的評價,反映了現代化過程中許多霸權政黨面臨的歷史
困境,具有十分典型的意義。本文擬對革命制度黨的形成與發展歷史作
一簡要的考察,探究其結構功能特點及其成功與困頓的原因。
應運而生的官方黨
從1867年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到革命制度黨的前身——國民革命
黨於1929年成立,墨西哥不但沒有真正享受到自由、民主,反而遭受了
長達六十多年的軍閥混戰。全國大大小小的被稱為「考迪略」、「卡西
克」的地方軍閥以無休止的流血戰爭爭奪著國家政權(註:在墨西哥獨
立後的頭30年,通過軍事暴動共更迭了50多個政府。見〔墨〕丹·科·
比列加斯等:《墨西哥歷史概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版,第
70頁。),整個社會經濟處於崩潰的境地。1928年,著名的考迪略奧夫
雷貢在二次競選總統時被刺身亡,成了「考迪略時代」終結的導火線。
政治強人卡列斯(1924—1928年任總統)開始把全國約1800個地方考迪
略和黨派團體聯合起來,組建了一個用以取代考迪略勢力的全國性政黨
,以解決政權交接的制度化問題,這就是1929年3 月創立的國民革命黨
。但是新成立的國民革命黨還只是一個地方考迪略和地方黨派的聯盟,
它排斥工農組織的參與。在30年代世界經濟大危機的背景下,墨西哥工
農運動風起雲涌,地方考迪略又借機把控制工農組織作為自己的政治籌
碼。在這種情況下,卡德納斯總統(1934—1940年在任)開始考慮工農
組織的制度化參政問題。1938年3月,卡德納斯解散了國民革命黨, 在
它的基礎上成立了新的官方黨——墨西哥革命黨,伴隨著黨的改組而進
行的政治改革主要有兩個方面:(1)把包括工人、 農民在內的廣大民
眾吸收進黨,納入官方體制;(2 )把卡列斯建立的地區結構的官方黨
改造成職團結構的官方黨,在黨內按工人、農民、民眾和軍人4 個非地
域性職業社團將黨劃分為4個職業部門——工人部、農民部、 人民部和
軍人部,分別由各個工會、農會以及聯合會性質的團體組成。從此,工
人部、農民部和人民部屬下的各個工會、農會以及聯合會都有從基層到
中央的垂直組織系統,地方各部門的職團利益都依附於其所屬的全國職
團部門,而不是地方各州。「條條」分割取代了「塊塊」分割,過去地
區結構的國民革命黨給各地考迪略留下的政治空間已不復存在, 反映
民眾主義政策取向的職團主義體制(註:職團主義(Corporatism ):
按照《簡明大不列顛網路全書》的解釋為:「把整個社會納入(極權)
國家指揮下的各種『社團』(或『職團』)的理論和實踐」。職團主義
結構是革命制度黨的突出特色之一,這一組織體系是墨西哥政治體系中
最有決定意義的一個權力體系。)在官方黨內初步確立起來了。四十年
代,在卡馬喬總統(1940—1946在任)的任期內,官方黨的職團結構又
發生了重大變化。首先,1940年,軍人部被卡馬喬總統取消(註:卡馬
喬本人就是墨西哥歷史上擔任總統職務的最後一位將軍。此後,穩定的
文人政府才得以在墨西哥真正確立。),標志著墨西哥歷史上軍人干政
時代的徹底結束,官方黨由原來的4個部變成了3個部。其次,人民部地
位有了顯著提升。卡馬喬政府改變了卡德納斯政府主導的民眾主義路線
,推行發展主義政策,改善同資產階級的關系,加強了對工農運動的控
制。原來力量薄弱的人民部隨著中產階級勢力和影響的擴大,迅速取得
足以與工人部、農民部相抗衡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