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房地產價格表製作中,已知一棟樓的均價、水平差和樓層差,怎麼計算基準價
全部銷售的平均單價 對外的報價 合同價格 其中最少的單價 同一層的不同價(如101/102/103/104等) 同一單元中一側的不同價(如101/201/301/401等)
❷ 請問房地產均價,和起價是什麼意思
起價指的是最低價格,而均價指的是這個樓盤所有房子的平均價格.不同戶型價格當然不一樣
再看看別人怎麼說的。
❸ 房地產定價:市場比較法。比准均價怎麼算出來的,不是權重均價相加的結果嗎要具體、簡單的公式謝謝。
這個表格缺一個對比得分的導出,對比得分通過對各個參考項目的區位專、產品、品屬牌、物業、配套等因素分別進行評分得出項目的最終對比得分,然後通過得分的百分比計算出比准均價,然後比准均價乘以權重,得到權重均價,最後把所有的權重均價相加就得到了項目市場比較法的均價了。
❹ 商品房的均價是怎樣算的
房子均價是指將各來單位的源銷售價格相加之後的和數除以單位建築面積的和數,即得出每平方米的均價。「均價」,顧名思義當然是樓盤房子的平均價格,它代表一個項目的整體價位水平。
❺ 網上能查房子的均價怎樣查到房子的實際價格
二手房的實際價格是由買賣雙方自由協商的,中介公司或者個人在網上發布的價格都是賣方期望出售的價格,這個價格一般有談判空間的。
購二手房的注意事項:
1、房屋手續是否齊全
房產證是證明房主對房屋享有所有權的惟一憑證,沒有房產證的房屋交易時對買受人來說有得不到房屋的極大風險。房主可能有房產證而將其抵押或轉賣,即使現在沒有將來辦理取得後,房主還可以抵押和轉賣。所以最好選擇有房產證的房屋進行交易。
2、房屋產權是否明晰
有些房屋有好多個共有人,如有繼承人共有的、有家庭共有的、還有夫妻共有的,對此買受人應當和全部共有人簽訂房屋買賣合同。如果只是部分共有人擅自處分共有財產,買受人與其簽訂的買賣合同未在其他共有人同意的情況下一般是無效的。
3、交易房屋是否在租
有些二手房在轉讓時,存在物上負擔,即還被別人租賃。如果買受人只看房產證,只注重過戶手續,而不注意是否存在租賃時,買受人極有可能得到一個不能及時入住的或使用的房產。因為我國包括大部分國家均認可「買賣不破租賃」,也就是說房屋買賣合同不能對抗在先成立的租賃合同。這一點在實際中被很多買受人及中介公司忽視,也被許多出賣人利用從而引起較多糾紛。
4、土地情況是否清晰
二手房中買受人應注意土地的使用性質,看是劃撥還是出讓,劃撥的土地一般是無償使用,雖然政府不可無償收回,但每交易一次都需要支付一次土地出讓金,出讓是房主已繳納了土地出讓金,買受人對房屋享有較完整的權利;還應注意土地的使用年限,如果一個房屋的土地使用權僅有40年,房主已使用十來年,對於買受人來說是否還應該按同地段土地使用權為70年商品房的價格來衡量時,就有點不劃算。
5、市政規劃是否影響
有些房主出售二手房可能是已了解該房屋在5到10年左右要面臨拆遷,或者房屋附近要建高層住宅,可能影響採光、價格等市政規劃情況,才急於出售,作為買受人在購買時應全面了解詳細情況。
6、福利房屋是否合法
房改房、安居工程、經濟適用房本身是一種福利性質的政策性住房,在轉讓時有一定限制,而且這些房屋在土地性質、房屋所有權范圍上有一定的國家規定,買受人購買時要避免買賣合同與國家法律沖突。
7、單位房屋是否侵權
一般單位的房屋有成本價的職工住房,還有標准價的職工住房,二者土地性質均為劃撥,轉讓時應繳納土地使用費。再者,對於標准價的住房一般單位享有部分產權,職工在轉讓時,單位享有優先購買權。買受人如果沒有注意這些可能會和房主一起侵犯單位的合法權益。
8、物管費用是否拖欠
有些房主在轉讓房屋時,其物業管理費,電費以及三氣(天然氣、暖氣、煤氣)費用長期拖欠,且已欠下數目不小的費用,買受人不知情購買了此房屋,所有費用買受人有可能要全部承擔。
9、中介公司是否違規
有些中介公司違規提供中介服務,如在二手房貸款時,為買受人提供零首付的服務,即買受人所支付的全部購房款均可從銀行騙貸出來。買受人以為自己佔了便宜,豈不知如果被銀行發現,所有的責任有可能自己都要承擔。
10、合同約定是否明確
二手房的買賣合同雖然不需像商品房買賣合同那麼全面,但對於一些細節問題還應約定清楚,如:合同主體、權利保證、房屋價款、交易方式、違約責任、糾紛解決、簽訂日期等等問題均應全面考慮。
❻ 房地產價格均價怎麼算!
最簡單的排列方法,中間做成3350均價,往東多100一間遞增,往西少100一間遞減。就OK了
給分吧
❼ 房地產定價:市場比較法。比准均價怎麼算出來的,不是權重均價相加的結果嗎要具體、簡單的公式謝謝。
比准均抄價應該是實際調查的結果襲,而比准系數是比准均價除以實收均價計算來的。
最後的比准均價為各項目比准均價加權平均計算得來的。
5149.03*30%+4944.8*30%+4686*25%+4300*15%=4824.65
❽ 房地產價值怎麼計算的
通過選擇多個重要的性能指標來評價計算某套房屋的價值,例如:
1)樓層(樓層高低)
2)海景/江景/河景/湖景等水景
3)山景/園景等其他景觀
4)寧靜(所處位置的寧靜程度)
5)戶型(該房屋戶型的優劣,適應其目標客戶的程度)
6)朝向(該房屋方位朝向的優劣)
7)視野(視線是否受阻及視野開闊程度)
8)私密性
以上8項指標中,第1項指標「樓層」可看作是縱向指標,可以通過樓層價差來反映其指標分值的高低。而其他7項指標則是橫向指標,通過分別評價並加權匯總來計算其橫向的綜合性能;各個因素的權重則主要靠經驗和價格試算確定。
計算步驟 :
一、 確定均價
均價通常根據項目銷售目標而定。在確定目標均價時,常用以下幾種定價方法:
1. 成本加成法
即通過核算項目開發建設各項成本,加上目標利潤,反推銷售單價。
2. 市場比較法
以市場情況、特別是競爭項目銷售價格為基礎制定銷售單價。此種方法應該評價分析相對於競爭項目的競爭優勢(劣勢)和所處的競爭地位。
3. 消費者心理價格法
二、 確定樓層價差
確定樓層價差有兩種方法,一種方法是每個樓層都存在樓層價差。縱向樓層價差根據地域和形態的不同而不同。在一些城市,高層住宅的樓層價差通常為20~50元/m2,頂層價格通常最高;小高層住宅的樓層價差通常為15~30元/m2,頂層價格通常最高;多層住宅的樓層價差通常為30~50元/m2,3、4樓的價格通常最高(也存在底樓和頂樓帶花園而價格最高的情況)。
另一種方法是樓層分段價差,這種方法主要針對高層住宅使用。即將樓棟各樓層分為若干樓段,每一樓段內部各樓層之間不存在樓層價差,但樓段之間存在樓段價差。採用樓層分段價差方法時,樓段價差通常在50~100元/m2,每個樓段通常包括5個樓層左右。
三、 確定橫向房屋價格系數
計算房屋價格系數的基本思路是分項評分、加權計算。
為了簡化計算,選擇某一普通樓層(本計算方法中選擇中間樓層)為基準樓層進行評分,並以此為基礎搭建價格框架。若有部分樓層有特殊變化,則在搭建的價格框架基礎上進行局部調整。
具體計算時分為以下四個步驟:建立評分標准——權重設置——分項評分——加權計算。
四、 搭建價格框架
1.通過Excel軟體可以實現價格框架的搭建和計算。
以中間樓層為基礎,根據基準價格和各房屋價格系數計算中間樓層各房屋的價格,然後代入樓層價差數據,計算出其他樓層各房屋的價格。其中,基準價格是計算的初始價格,其基本與前面所確定的均價一致。計算表中最後得到的均價將以基準價格為基礎試算得到。
2. 景觀階躍
景觀階躍是指某房屋隨著樓層的升高(或降低),出現視野豁然開闊(或突然受阻)、景觀資源陡然豐富(或急劇減少)等情況。這時,應該相應提高(或降低)該房屋的銷售單價。提高(或降低)的幅度根據實際情況而定,通常在20~100元/m2
之間。
景觀階躍的情況還包括:低層臨近車庫出入口、臨近裙樓頂的中央空調冷卻塔、臨近空中花園、贈送花園/露台、房屋內有被記入銷售面積的柱體、房屋局部空高減小等等。應該根據情況賦以相應的景觀階躍價差,提高(或降低)銷售單價。
3. 特殊樓層
在高層住宅中,有時候頂層會給消費者以身份的象徵,其價格可以適當提高。
此外,某些城市對樓層編號的數字比較在意,消費者會更願意買帶「8」的樓層,而不願意買帶「4」的樓層和第13層。這種情況下,可以給相應的樓層適當提高(或降低)銷售價格。
五、 價格試算與調整
對初步價格框架進行了局部調整後,就可以進行價格試算了。對試算出的價格,需要從以下方面,結合經驗判斷進行校驗:
1. 最低價和最高價(包括單價和總價)
2. 同樓層各房屋之間的價格差距(單價和總價)
3. 整個樓棟各房屋之間的價格差距(單價和總價)
若以上結果不甚滿足要求,則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調整(在調整時,需要注意隨時更改基準價格以使計算表中的銷售均價與確定的目標均價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