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也會因房地產泡沫引發日本式危機嗎
近來日本房地產價格連續下降,離大阪市中心僅十幾分鍾車程地方的房價,比北京五環的房子還要便宜。很多人認為日本房價已經走到價格曲線的底部,房地產市場因此出現了「打撈沉船黃金」式的活躍。 有趣的是,當今日本房產的買主中華人佔了很大比例。對這個奇怪的現象,在關西地區做房地產三十年的一位老不動產商表示,這是因為在日華人有儲蓄的習慣,而日本的中堅階層,至今還在為二十年前泡沫經濟時代的房價還債呢。 談到泡沫時代的房價,日本人至今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繩,說起來苦不堪言。 筆者手中有一張日本平均房價的變更示意圖。從中可以看出,1984年的房價,與今天基本持平,但到1990年泡沫經濟的頂峰,僅僅五六年時間,房價居然可以漲到今天的八倍!正是這個巨大的差額,使泡沫經濟高峰期購買房地產的日本中產階級,在房價回復到今天的價位時,仍不得不為佔80%,已經成為泡沫的貸款努力還債。他們付出的這筆錢,在經濟正常的時光里,大約永遠也無法收回投資。 這不能不讓我們想起中國樓市價格的節節攀高,也是在短短幾年中,中國的房價也在急劇增長,北京的房價翻了三到四番。過多的相似,讓若干經濟學家預言中國房價同樣將帶來泡沫經濟和它的崩壞。 看到日本人如今的苦態,這種預言讓人不寒而慄。那麼,泡沫經濟時代的日本,和今天中國是不是真的很相似,這樣的話題,不能不引起中國人的興趣。 筆者在日本曾和一些從事金融業務的友人談到這一問題,綜合他們的看法,認為中國目前的樓市,與日本有相同,也有不同,而不同大於相同。所以,中國即便存在泡沫經濟,表現形式也會遠比日本復雜,不能簡單地用崩壞形容其未來結局。 兩國相同點在於,無論日本的泡沫經濟時代,還是中國的今天,房價都大大超出其真實價值。兩國都存在大量忙於還貸的「房奴」和利用不動產業獲得巨額利益的房地產商。所以,從客觀情況上看,雙方都存在泡沫經濟,這是毋庸置疑的。 兩國的最大不同點在於,日本經濟發展到90年代初期,其模式已經接近飽和,由於外向型經濟的制約和國內市場的狹窄,發展潛力不足,而房地產價格遠遠超出於其發展潛力之外,這種不平衡必將造成房地產價格的回歸;而中國經濟,不但可以依靠外向型發展,本身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場之一。目前中國的內需在國民經濟總額中只佔不足30%,故其經濟仍有極大的發展潛力。這種地產價格與經濟競爭式發展的狀態,可以較好地緩和房地產泡沫對社會的沖擊。 同時,中國的不動產漲價,在日本一些經濟學家眼裡,帶有政治色彩,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穩定中國社會的作用。美國通用電氣金融公司駐日華人專家雷蒙提出,隨著房地產的漲價,將迫使投資謹慎的中國人改變生活方式,轉而貸款購買不動產,並承擔償還貸款的責任。此時房價的進一步提漲,又使已經購買不動產者的財產得到增加,使其因此成為樂於維護社會穩定的階層。隨著這個階層人數的增加,實際意味著中國在用一種商業和政策手段強行催生和擴大一個中產階級隊伍。而一個擁有較強大中產階級階層的國家,通常都較為穩定。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房價的增漲,在經濟層面之外,還含有政治層面的意義,與日本的情況是不相同的。 盡管雷蒙的這種說法並不代表在日經濟學家的主流思路,可算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參考,但有一點是所見日本經濟人士對泡沫經濟共同的看法– 泡沫無法避免,是否崩壞,則純粹在一個「度」字。 日本泡沫經濟後期,房地產價格已經遠遠超過普通國民的還貸能力。這種情況下日本人還要瘋狂買房,是否因為出卻理智呢?日本人的解釋是當時日本社會認為日元必將貶值,因此房價不會減少,但自己的收入會因此增加,足以在未來滿足還款需要。
㈡ 90日本經濟危機
20世紀30年代以後的60年間,世界房地產領域基本上沒有出現大的波瀾,但進入90年代後,日本的房地產泡沫再度震驚了世界,並由此引發惡劣轟動世界、撬動日本的90日本經濟危機 。
20世紀80年代後期,為刺激經濟的發展,日本中央銀行採取了非常寬松的金融政策,鼓勵資金流入房地產以及股票市場,致使房地產價格暴漲。1985年9月,美國、聯邦德國、日本、法國、英國五國財長簽訂了「廣場協議」,決定同意美元貶值。美元貶值後,大量國際資本進入日本的房地產業,更加刺激了房價的上漲。從1986年到1989年,日本的房價整整漲了兩倍。
受房價驟漲的誘惑,許多日本人開始失去耐心。他們發現炒股票和炒房地產來錢更快,於是紛紛拿出積蓄進行投機。到1989年,日本的房地產價格已飆升到十分荒唐的程度。當時,國土面積相當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日本,其地價市值總額竟相當於整個美國地價總額的4倍。到1990年,僅東京都的地價就相當於美國全國的總地價。一般工薪階層即使花費畢生儲蓄也無力在大城市買下一套住宅,能買得起住宅的只有億萬富翁和極少數大公司的高管。
所有泡沫總有破滅的時候。1991年後,隨著國際資本獲利後撤離,由外來資本推動的日本房地產泡沫迅速破滅,房地產價格隨即暴跌。到1993年,日本房地產業全面崩潰,企業紛紛倒閉,遺留下來的壞賬高達6000億美元。
從後果上看,20世紀90年代破滅的日本房地產泡沫是歷史上影響時間最長的一次。這次泡沫不但沉重打擊了房地產業,還直接引發了嚴重的財政危機。受此影響,日本迎來歷史上最為漫長的經濟衰退,陷入了長達15年的蕭條和低迷。即使到現在,日本經濟也未能徹底走出陰影。無怪乎人們常稱這次房地產泡沫是「二戰後日本的又一次戰敗」,把20世紀90年代視為日本「失去的十年」。
東南亞、香港房地產泡沫:香港業主平均損失267萬港元
繼日本之後,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的房地產泡沫也是一次慘痛的經歷,而其中以泰國尤為突出。20世紀80年代中期,泰國政府把房地產作為優先投資的領域,並陸續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性政策,由此促生了房地產市場的繁榮。海灣戰爭結束後,大量開發商和投機者紛紛湧入了房地產市場,加上銀行信貸政策的放任,促成了房地產泡沫的出現。與此同時,大量外國資本也進入東南亞其他國家的房地產市場進行投機性活動。遺憾的是,當時這些國家沒有很好地進行調控,最終導致房地產市場供給大大超過需求,構成了巨大的泡沫。在金融危機爆發以前的1996年,泰國的房地產業已處於全面危險的境地,房屋空置率持續升高,其中辦公樓空置率竟達50%。隨著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的爆發,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的房地產泡沫徹底破滅,並直接導致各國經濟嚴重衰退。
㈢ 日本20世紀的經濟危機是什麼原因政府有什麼措施
20世紀30年代以後的60年間,世界房地產領域基本上沒有出現大的波瀾,但進入90年代後,日本的房地產泡沫再度震驚了世界。
20世紀80年代後期,為刺激經濟的發展,日本中央銀行採取了非常寬松的金融政策,鼓勵資金流入房地產以及股票市場,致使房地產價格暴漲。1985年9月,美國、聯邦德國、日本、法國、英國五國財長簽訂了「廣場協議」,決定同意美元貶值。美元貶值後,大量國際資本進入日本的房地產業,更加刺激了房價的上漲。從1986年到1989年,日本的房價整整漲了兩倍。
受房價驟漲的誘惑,許多日本人開始失去耐心。他們發現炒股票和炒房地產來錢更快,於是紛紛拿出積蓄進行投機。到1989年,日本的房地產價格已飆升到十分荒唐的程度。當時,國土面積相當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日本,其地價市值總額竟相當於整個美國地價總額的4倍。到1990年,僅東京都的地價就相當於美國全國的總地價。一般工薪階層即使花費畢生儲蓄也無力在大城市買下一套住宅,能買得起住宅的只有億萬富翁和極少數大公司的高管。
所有泡沫總有破滅的時候。1991年後,隨著國際資本獲利後撤離,由外來資本推動的日本房地產泡沫迅速破滅,房地產價格隨即暴跌。到1993年,日本房地產業全面崩潰,企業紛紛倒閉,遺留下來的壞賬高達6000億美元。
從後果上看,20世紀90年代破滅的日本房地產泡沫是歷史上影響時間最長的一次。這次泡沫不但沉重打擊了房地產業,還直接引發了嚴重的財政危機。受此影響,日本迎來歷史上最為漫長的經濟衰退,陷入了長達15年的蕭條和低迷。即使到現在,日本經濟也未能徹底走出陰影。無怪乎人們常稱這次房地產泡沫是「二戰後日本的又一次戰敗」,把20世紀90年代視為日本「失去的十年」。
㈣ 日本房地產崩盤後的恢復之路及其現狀
其實,日本就目前來仍然陷在源20年前的危機中,仍然舉步艱難的上爬階段,但是,日本好的是 他不需要完全的恢復房地產市場,因為他本身土地就小 他們的經濟增產不像我們國家 過於依賴地產,網上的你別看了,全是媒體亂寫的,我有日本的朋友 他在東京居住了3年了,日本年輕人買房壓力還是還輕松的,但是真正買不起房的有,而且,無論國家怎麼補助 他們仍買不起,這是全球國情
㈤ 90年代日本經濟危機表現
日本經濟危機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在資產全面縮水的背景下,企業負債惡性膨脹,大量倒閉。1991年前後,負債額在1000萬億日元以上的倒閉企業每年都在1萬家左右。1990-1996年,日本破產企業年均高達14000家左右。
(2)商業銀行陷入困境,不良債權急劇增加,大批金融機構破產。關於泡沫經濟破滅對不良資產的影響,日本政府一直諱莫如深,直到1995年7月,日本大藏省銀行廳才首次宣布,按照國際通行國際會計標准計算的日本銀行業不良資產已經達到50萬億日元,占日本GDP的1/10以上。但西方經濟學界認為,這個估計偏低,有西方人士認為,到1995年8月,日本銀行業未清償貸款總額已經超過日本GDP總額,而未清償貸款的1/4是不良資產。
(3)國內消費不振,投資需求減少。泡沫經濟破滅後,由於居民實際收入減少,使消費需求不足的問題日益嚴重。有關數據顯示,占日本GDP60%的個人消費支出以平均每年0.63%的速度持續下降。
(4)通貨緊縮、經濟衰退;1992-1999年,日本的消費物價指數均為負增長,年均下降幅度接近1%(1997年除外)。通貨緊縮使企業銷售收入減少,債務負擔加重,居民消費心理惡化,政府財政收入減少,公共債務危機加重。經濟泡沫破滅後,日本經濟持續低迷,其中,1992-1994年連續3年出現了零增長。
日本房地產泡沫:東京都一地的地價超過了美國全國地價總和
20世紀30年代以後的60年間,世界房地產領域基本上沒有出現大的波瀾,但進入90年代後,日本的房地產泡沫再度震驚了世界。
20世紀80年代後期,為刺激經濟的發展,日本中央銀行採取了非常寬松的金融政策,鼓勵資金流入房地產以及股票市場,致使房地產價格暴漲。1985年9月,美國、聯邦德國、日本、法國、英國五國財長簽訂了「廣場協議」,決定同意美元貶值。美元貶值後,大量國際資本進入日本的房地產業,更加刺激了房價的上漲。從1986年到1989年,日本的房價整整漲了兩倍。
受房價驟漲的誘惑,許多日本人開始失去耐心。他們發現炒股票和炒房地產來錢更快,於是紛紛拿出積蓄進行投機。到1989年,日本的房地產價格已飆升到十分荒唐的程度。當時,國土面積相當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日本,其地價市值總額竟相當於整個美國地價總額的4倍。到1990年,僅東京都的地價就相當於美國全國的總地價。一般工薪階層即使花費畢生儲蓄也無力在大城市買下一套住宅,能買得起住宅的只有億萬富翁和極少數大公司的高管。
所有泡沫總有破滅的時候。1991年後,隨著國際資本獲利後撤離,由外來資本推動的日本房地產泡沫迅速破滅,房地產價格隨即暴跌。到1993年,日本房地產業全面崩潰,企業紛紛倒閉,遺留下來的壞賬高達6000億美元。
從後果上看,20世紀90年代破滅的日本房地產泡沫是歷史上影響時間最長的一次。這次泡沫不但沉重打擊了房地產業,還直接引發了嚴重的財政危機。受此影響,日本迎來歷史上最為漫長的經濟衰退,陷入了長達15年的蕭條和低迷。即使到現在,日本經濟也未能徹底走出陰影。無怪乎人們常稱這次房地產泡沫是「二戰後日本的又一次戰敗」,把20世紀90年代視為日本「失去的十年」。
㈥ 日本房地產危機時熱錢用什麼方式離開樓市
都轉架給國內的開發商或炒房族了,最終房子再誰手上誰吃虧
國際熱錢湧入,他版不會直接去買了之權後套現,他用用各種方式把錢轉給房地產商人或者炒房者(炒房者有大到企業小到個人投機者),比如把錢存入銀行,銀行錢多了自然房貸款,貸款給誰了,誰買房誰貸,人們手裡有錢了,房地產和股市肯定熱,房地產高的離譜的時候,可能由於剛性需求人們貸款買房子,欠銀行一屁股債,當然剛性需求是少數,房地產熱起來主要還是靠投機者,熱錢就是發放到投機者手上,房價熱了之後,緊跟著一些列的連鎖反應,人們手上的錢沒了,內需銷量減少了(國際出口再阻擊一下),通貨膨脹是必然的,通貨膨脹後匯率調整熱錢馬上撤走
當然,熱錢不可能是已存入銀行的方式轉給投機者門,這里是一種便於理解的方式,具體以什麼方式鎮不清楚
總之熱錢再中國炒房是絕對沒有風險的,因為房子永遠不可能在他們手上,房價到了最高點,房子再誰手上誰哭
㈦ 日本90年代經濟危機,經濟一片低迷,這時候有哪些行業是快速發展起來的
好問題,我也一直在琢磨。
如果想真正干點事業:
那就看你的籌到的資專金規模和你的知識層面了,一屬般做自己比較熟的容易成功。
如果想賺錢:
通脹時期,做投資時最賺錢的,各種熱錢找不到去處,就都去投資推高了資產價值。但是泡沫總有破的一天,只要你在破之前推出,就可以。
㈧ 30年前日本遭遇房地產泡沫,一結論解除危機,這個結論到底是啥
30年前日本遭遇房地產泡沫,一結論解除危機,這個結論到底是啥,這個結論其實說的也非常搞笑,就是總結了當時的經濟狀況,認為要發展實業,後來在努力踏實下,日本又才發展起來了。
其實當年解除日本經濟危機的結論就是要踏踏實實發展。在經歷了房地產泡沫以後,日本立刻吸取了這次教訓,立馬調整自己的發展方向,靠房子、土地發財遠遠沒有靠雙手勞動來得穩定,於是開始抓「實業」,只有認認真真做事,具有真實產品交易或生產的企業,才能拯救日本。日本百年以上的企業共有3.5萬家,歷經百年還欣欣向榮,這說明他們的企業認認真真、兢兢業業。果然只有埋頭苦幹,踏踏實實才可以真正把經濟發展起來,日本就是一個例子。
㈨ 懸賞50分,請講解一下關於日本經濟危機的問題
用通俗的語言逐一回答你的問題 1.銀行的不良資產說白了就是難以收回或只能部分收回的貸款或債權 2.造成危機既有國內也有國際因素 國內因素是日本政府宏觀政策失誤 放縱企業大搞房地產 一時間房地產價格扶搖直上 (中國近期房地產業也有這個跡象)房地產泡沫高到令人不可思議的地步 日本彈丸之地開發的不過癮 又向海外擴展 甚至有日本企業叫囂日本要買斷美國房地產 在一片狂熱的盲目開發中 地產商人們忽然發現他們所有的資金都已經投入了 可是由於盲目擴張 新開工項目只完成一半 而銀行也由於盲目貸款 再也無力貸出更多的資金了 隨後的結果可想而知 國際因素是國際投機資本瘋狂投機 對已經很熱的日本房地產火上澆油 導致日本房地產神話最終破滅 3.這場經濟危機從上世紀九十年代持續至今 日本至今也未能真正復甦 4.日本政府沒有什麼高招 5.經濟危機期間百姓生活影響不是太大 畢竟日本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百姓基本不必為衣食住行擔心 有倒閉的企業但是也有新開工的 中國巨大的市場在一定程度上幫了日本大忙 比如日本的汽車 電子等產品在中國還是很有市場的 即便有部分失業人員 畢竟是少數人 有失業救濟也餓不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