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房產財務人員怎麼做好跟投工作
如果你在財抄務部門工作的話,襲就要掌握好房地產企業會計的核算工作,同時,要熟悉房地產稅收方面的相關政策。
如果你在辦公室工作,就要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全面發展自己。因為辦公室的職能繁雜,擔負著內務、文秘、協調、後勤服務和機關管理等多項工作。所以,必須具備一定的政治理論水平、文字綜合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和管理經驗。
㈡ 房產眾籌是什麼意思
眾籌(CrowdFunding)指的是在互聯網上面向大眾籌集資金,以幫助籌款人完成某個有特定意義的項目。內2012年12月8日美國容網站Fundrise率先將眾籌的概念植入房地產中,誕生了「房地產眾籌」模式。Fundrise提供住宅地產、商業地產及旅遊地產等各種類型的不動產項目,投資門檻只有100美元。房產眾籌可以理解為多人投資一處房地產, 共同擁有並共同獲取房產收益的過程。
㈢ 美澳居的相關新聞
新浪科技訊 3月3日下午消息,去年創業做O2O時尚品牌的吳波,再次創業進軍海外房產領域,推出美澳居meiaoju.com電商平台做房產O2O,該平台目前已經獲得徐小平及泰山資本天使投資。
據吳波介紹,目前美加樂已經開設了十幾家線下店,基本做到盈虧持平,為何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再次創業,則是因為感受到O2O對房產行業改造熱潮的到來。
目前吳波已經退出了美加樂的日常管理,不過依然是公司創始人,他聯合一位曾在焦點房地產網、易居中國(13.04,-0.31,-2.32%)工作過的合作人,一起創辦了海外投資購房平台meiaoju.com。
據吳波介紹,美澳居希望從海外房產角度切入,為國內投資人找到海外投資理財的機會,澳洲房產已經作為首批資源上線,美國等海外房產也將陸續涉足和運營。
吳波表示,美澳居主要通過智能化的方法對海外房產進行匯總和分析,同時向購房者推薦信息權威、投資回報率最高的房產項目,並為眾多海外房產機構開辟專業的網上商城。
據透露,美澳居已經獲得徐小平和泰山兄弟基金的投資,並吸納了眾多原焦點房地產網團隊人員,焦點團隊的回歸將使美澳居的推進速度大大加快。(林明) 36氪Plus是36氪旗下的創業者社區,我們整理收錄每周的國內外創業項目投融資數據供業內朋友閱讀研究。以下是 03.17—03.23 國內外完成的創業項目投融資情況數據。
簡要分析:
上周共發生 21 起國內外投融資事件,其中國內 13 起,國外 8 起,另外還包括大公司收購事件 3 起。
垂直電商領域資本表現活躍,拉手網創始人吳波創辦的「美澳居」獲DCM領投的 5000萬人民幣A輪融資,美澳居是海外房產電商平台,在本月初剛獲得徐小平、泰山資本等天使投資;B2C珠寶商城「東方美寶」獲得A輪千萬美元融資;生鮮電商「15分綠色生活」獲得聯想之星A輪融資;寶鷹股份擬1.08億人民幣戰略投資家裝、建材和家居領域的O2O電商「我愛我家網」。
上周風險投資機構關注的重點領域有游戲、金融、軟硬體等。游戲市場,巨人投資擬斥資30億美元收購「巨人網路」,完成私有化退市;中國社交遊戲創業公司「趣加游戲」完成7400萬美元B輪融資,蘭馨亞洲、金沙江創投和思偉投資領投。金融方面,比特幣交易網站「OKCoin」獲得聯創策源領投,曼圖資本、創業工場和蔡文勝跟投的千萬美元 A 輪融資;互聯網貸款服務商「真格貸」獲中科招商天使輪投資。軟硬體方面,上周傳「錘子科技」正在進行1.5億人民幣的B輪融資,並且5月底錘子手機將正式面市;高血壓監測和指導工具「康康血壓」獲3000萬人民幣pre-A輪融資。
大公司投資收購事件中,國內,寶鷹股份擬1.08億人民幣收購我愛我家網母公司「鴻洋電商」20%股份;巨人網路私有化退市;騰訊繼入股京東後,再次大手筆1.8億美元戰略投資易居旗下樂居。
㈣ 房地產可以使用電子合同嗎要怎樣做
房地產企業可以使用電子合同。
1、法律方面
《電子簽名法》在2019年修正之前,規定四種情況不能使用電子合同:(一)涉及婚姻、收養、繼承等人身關系的; (二)涉及停止供水、供熱、供氣等公用事業服務的; (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不適用電子文書的其他情形;(四)涉及土地、房屋等不動產權益轉讓。
2019年4月23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進行了修改,刪除了「涉及土地、房屋等不動產權益轉讓」不能使用電子合同的情況。也就是說,《電子簽名法》的修訂讓電子合同進入房產交易領域有了法律依據。
2、行業需求
數字化時代下,房產企業更加關注效率、安全、客戶體驗、合法合規等等,而電子合同可以解決房地產企業信息不對稱、合同法律風險、簽約效率低下、用戶體驗度不高、簽約成本高的問題。合同的數字化是房產企業轉型的關鍵一步,電子合同不僅可以做到降本增效,也可以實現企業高效精細化管理,並且在風險防範上展現出顯著優勢。
3、合同管理
房產企業規模大,覆蓋區域廣,業務鏈復雜,涉及到的業務類型較多,房屋開發、經營、租賃、裝修、施工、金融、轉讓等等,所以,合同文件種類多,管理要求嚴格,信息保密要求高。由此給房產企業帶來合同管理上的困擾:
(一)簽約效率低、成本高:業務流程長,部門多,從投資到銷售、物業,涉及到的合同和文件簽署量巨大,紙質合同線下簽約周期長、效率低,還需耗費巨額的列印、快遞、管理等成本。
(二)傳統印章難管理:蓋章文件多,尤其是跨區域文件流轉蓋章頻繁,集團化、組織化用章,許可權管理復雜度較高,海量合同用章周期長且不可控。
(三)海量合同管理難:大量的合同模板製作、管理及審核工作極為繁重,人工審核效率低、易出錯。且合同簽署完成後分類、歸檔、儲存等工作,對於企業法務部門而言也是一項極大的挑戰。
(四)合同法律風險高:紙質合同易出現冒簽、代簽、「蘿卜章」等隱患,且涉及供應商的合同易引發糾紛,經常存在找不到合同、變更單的情況,一旦出現糾紛舉證難度大。
4、解決方案
合作作為貫穿企業各項經濟活動的重要鏈條,合同的電子化可以為房地產企業發展保駕護航。針對房地產企業合同簽署管理方面的難題,放心簽可以為房產企業提供專業的解決方案:
(一)電子簽約1分鍾,高效更省成本
與傳統紙質合同簽署耗時長、費用高相比,電子合同1分鍾即可在線完成簽署,縮短簽約周期的同時大幅降低了綜合簽約成本(列印、郵寄、倉儲等成本)。尤其是異地簽約的情況,房地產企業無需再經歷快遞、等待合同的痛苦。
(二)電子+實體印章同步管理,印章管理更安全
針對房地產企業印章管理難題,放心簽提供電子印章管理和物理印章管理的完整印章管理方案,支持電子印章和物理印章同步管理。解決房地產企業合同管理時間、區域的限制性,確保房地產企業印章使用高效合規。
(三)合同智能管理,解決管理難題
合同智能管理系統包含合同模板、合同起草、合同審批、合同簽訂、合同履約等多項功能,聚焦企業合同全生命周期管理,幫助房地產企業法務更精準地把控合同每個環節,提高企業風險防範。同時,簽署完後的電子合同保存在雲端,分類、歸檔、查找、下載等操作均可線上一站式解決,幫助房地產企業輕松管理海量合同。
(四)完善法律服務,高效解決糾紛
相比紙質合同蓋章簽字驗明正身的方式,電子合同採用實名認證的方式確保簽署人的真實身份,避免合同冒簽、「蘿卜章」等風險。當遇到合同糾紛時,放心簽可為房地產企業提供證據保全、司法鑒定等法律服務,為房地產企業提供完整的證據鏈,快速高效地解決合同糾紛問題。
5、房企電子合同應用場景
(一)電子簽章實現房地產企業投前業務中相關文件的在線簽署和證據保全,如出現履約風險,可以快速在線立案。
(二)與房地產企業業務系統集成後,在銷售認籌、認購環節,實現收據、認購書簽章電子化,極大地提高案場工作效率,降低出錯風險。
(三)通過與房地產企業OA、采購、招標系統集成,實現招標文件、中標通知書、標書、合同的在線流轉及電子化簽署,無需列印蓋章。
(四)與房地產企業跟投系統打通,實現項目跟投在線查看、簽署和電子協議存檔,減少郵寄和管理成本。
(五)HR針對員工的入、轉、調、離所涉及的勞務合同、相關文件可實現電子化簽署,並支持批量合同發起、簽署、管理等功能。
㈤ 過去幾年,為什麼大部分房地產商都追求高周轉
「買不起!」
「賣不掉!」
這一僵局,國內不少城市的樓市維持了三年多,房價也橫盤了三年,令人有些看不懂。
中國樓市,一直是「世界十大未解之謎」之一。
自「九八房改」,到2008年,中國樓市進入市場化時代。
中國經濟在入世後乘全球化浪潮快速增長,內地百業興旺,家庭收入普漲。房價,也跟隨市場繁榮、收入增長而水漲船高。
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中國乃至全球樓市進入貨幣化時代。
這場金融危機,對當今世界的影響遠超我們的想像。美聯儲量化寬松,全球主要央行集體行動,推行寬松貨幣政策。世界進入一個「低增長、高泡沫」的理性預期時代。
此後,西方世界經濟增長低迷,英國、澳洲、中國香港房價卻迅速反彈,美國樓市後程發力再創新高,美股更延續十年大牛。
貨幣盛世之下,百業興盛的局面被打破,行業分化突出,中國樓市迎來牛市,房地產、私募基金及其相關產業喜迎暴利,互聯網及風投疾風吹勁草,但不少實體行業愈加困難。
2015年,是中國樓市,乃至中國經濟的關鍵一年。
這一年,股市暴跌,樓市暴漲。
至今很多人認為,2015年之前的房價,還能夠承受,但已是極限。當時,深圳剛需的極限為300萬左右。
2016年,中國房地產推行去杠桿、去庫存的同時,也在三四線城市開啟了棚改貨幣化的大潮。
棚改貨幣化,是去庫存、去產能的手段。
緊貨幣、緊信貸,去杠桿,管控資管,目的是從供給端,即商業銀行及金融市場端收緊地產商的資金供給。但是,棚改貨幣化,目的是從需求端,即政策性銀行供應一筆貸款,讓三四線城市的棚改戶,消化當地房產庫存。
2015-2017年,貨幣化安置比例分別為29.9%、48.5%和60%,在新開工數量沒有增加的情況下,棚改總投資額隨貨幣化安置比例提升而快速增加,三年分別為1.18萬億、1.48萬億和1.84萬億。
2016年-2017年,三四線通過棚改貨幣化去庫存分別為1.4億平和1.8億平,占銷售面積的14.8%和18%;當前商品住宅可售面積已降至2014年峰值的37.2%【1】。
如此,房產庫存降下來了,但是房價上漲了,地方性銀行、地方政府及三四線城市家庭的杠桿率上升了——只是杠桿結構發生了變化。
房地產企業都看到了這一次「歷史性的機遇」。對於「窮人家的孩子」來說,這是最佳機遇——棚改貨幣化創造的三四線城市購房需求,與中型地產商擴張的方向高度一致。
現在回過頭來看,三四線城市的棚改貨幣化,確實是中型地產公司躍升為大地產公司的最後機會。一批中型地產商依靠高周轉操作方式,吃下了最後一塊大肥肉。
文 | 智本社
智本社 |一個聽硬課、讀硬書、看硬文的硬核學習社。微信搜索「智本社」(ID:benshe0-1),學習更多深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