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產開發 > 中國房地產為什麼不崩盤

中國房地產為什麼不崩盤

發布時間:2021-01-07 02:45:42

❶ 王健林:中國房地產有泡沫 但不會崩盤

11月29日,十六屆福布斯全球CEO會議在印尼雅加達舉行,大會頒布馬爾科姆· 福布斯終身成就獎,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獲獎。福布斯傳媒集團總裁史蒂夫· 福布斯為王健林頒獎,雙方圍繞「迎接挑戰」的大會主題展開了一場精彩對話。

福布斯:您為什麼退伍經商?這可是個很大的轉變。

王健林:為了賺錢吧。因為當時中國提出一個口號叫「追求萬元戶」,就是差不多1500美金吧,那個時候就是許多人的一個夢想。再加上那個時候鄧小平先生提出一個口號叫「裁軍一百萬」,軍隊也面臨縮減,所以兩方面的原因吧,我就選擇經商去了。

福布斯:作為商業地產商,能否分享一下商業地產模式為什麼那麼成功?

王健林:其實就是我們享受了中國改革開放或者城市化進程的紅利,我們剛從事地產的時候中國城市化率只有13%,現在是55%,增長了40個百分點。這個當中產生了巨大的對住房、特別是商業中心的需求,我們就是比別人早了幾年而已。在中國只要從事房地產行業,或者從事不動產行業的絕大部分企業應該說都賺了錢。只不過是我們比別人早幾年,再加上執行力強一點,現在不動產規模做到了全球的第一名。說穿了,就是行動早了幾年。

福布斯:地產風生水起,為什麼決定加入雖然風光但風險很大、很容易賠錢的電影業和娛樂業?

王健林:我進入電影行業、娛樂業其實要感謝你們美國人。我們是在2003年,那個時候購物中心裡需要有電影院,找了一家美國公司答應來幫我們管理電影院,可是後來因為種種原因,也可能是中國政策的原因,也可能是他們自己的判斷力不對,他們就放棄了跟我們合作。後來我們又跟中國的一個國有企業簽了協議,後來這個公司也放棄了合作,什麼原因?因為那時整個中國電影行業票房一年只有1億美元多一點,8億人民幣,所以很多人都認為這個行業不可能賺錢,所以沒人願意管。但是我們那時候已經有十幾個電影院建起來了,所以我是被逼進入這個行業。進來的前三年也是虧損的,但是從第四年開始,中國電影迎來了「黃金十年」,十年平均每年都在35%的增長,一下子迎來了高速增長,所以我就算蒙對了,也算是被動的進入娛樂業。但是進來以後,發現這個行業利潤很高,而且PE倍數也很高。所以我們又從被動的不自覺的轉為了主動的自覺的做大娛樂業。從單純的放電影變成了製作電影、發行電影,然後又產生了要做一個國際電影連鎖公司的願望。所以收購了美國的一家公司,今年又收購了歐洲電影院線,現在我們一個公司在全世界佔有電影票房份額超過10%。我們有一個目標,四年之內我們要佔全球五分之一的電影票房市場份額。

福布斯:您怎樣能讓你的電影不賠錢?

王健林:電影其實是高風險,單講一部電影不好說,誰也沒有把握。但是如果你把它看成一個規模投資,十部電影一起來做,也許你就會賺到錢了。所以很多人還沒有了解這個規律,就以為每部電影都賺錢,其實中國電影即使增長這么快,50%到70%的電影公司還是虧損的,賺錢的始終是少數。我相信在任何行業都是這樣,真正能賺錢或者賺大錢的都是少數,這就是經濟學的二八定律,永遠是少數人賺錢,多數人不賺錢,甚至賠錢。

福布斯:這很像風險投資,您用了很多成功的方法能讓它賺錢,但是怎樣評價成功和失敗?

王健林:是的。人們一般都是只記住成功者,會忽略一些失敗者。其實在所有的創業道路上,或者說是企業發展的道路上失敗的是多數的,成功的是少數的。正因為少數才顯得格外的珍貴或者說是榮譽,但是一般人們都只是記住成功者。

福布斯:您也投資了體育,如鐵人三項。為什麼您看好這個領域?

王健林:我們體育產業發展主要靠並購,並購歐洲的公司、美國的公司,還有法國的公司等等。然後通過並購,得到一些IP,或者說跟一些國際體育組織建立合作關系,然後再把優秀的體育賽事放到中國去,產生利潤,獲得發展。那為什麼熱衷體育呢?首先我自己就是一個體育迷。我是一個瘋狂的足球迷,特別熱衷足球。差不多每一次世界盃,除了有一屆在亞洲日本和韓國辦的時候我可以不用導時差,剩下的都是半夜必須爬起來看。

我現在也是運動迷,每天都有運動,每天都堅持,每天上健身房。因為我個人的愛好,然後我就對體育產生了興趣。後來又領悟到中國消費和全世界的消費規律是一樣的,都是先滿足生活需求,經濟得到發展,然後進入到娛樂產業,娛樂產業再往上才是旅遊,再往上最頂端的消費才是體育消費。體育消費用我們中國有句話叫做花錢買罪受,既要花錢,自己還要遭罪,但是人們樂此不疲。什麼原因呢?它是精神肉體都能同時得到滿足,所以我覺得這個行業在中國非常好。

可能像你說的我們有前瞻性,算我們蒙對了,中國的體育最近三年呈現爆發式增長,每年不是百分之幾十、而是百分之幾百的增長,我覺得中國下一個風口就是旅遊和體育產業了。

福布斯:您最喜歡的體育運動是什麼?您提到了足球。

王健林:足球,對。所以我們(也許我個人愛好的原因)是國際足聯6家贊助公司之一,也是國際足聯在亞洲區的代理公司,而且我們在中國還經營了很多足球賽事。

福布斯:您有沒有想過要把美國的橄欖球引入中國?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12-05,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更多房產資訊,政策解讀,專家解讀,點擊查看

❷ 求一篇對「中國未來房價走勢」的分析報告,急啊!!!謝謝大家幫幫忙了

網上流傳「房地產崩盤時間表」顯示中國地產走勢與1991年日本崩盤前頗相似
房地產頻遇調控,一份「房地產崩盤時間表」也開始在網上流傳。它回顧日本1985年~1991年房地產市場走勢,發現與中國2005年~2008年房地產市場走勢頗為相似,最後更預言中國房地產會在明年崩盤。然而,多位專家卻表示,兩地銀行體系、人口結構、城市化程度不同,「崩盤」可能只是「預言」而已。
雷同
房價飛漲、貨幣面臨升值壓力、低消費率、高儲蓄率、寬松貨幣政策、穩健財政政策。
日本國土交通省本月公布調查顯示,日本地價在去年連續第二年下滑,商業用地價格跌至紀錄低位。
經濟起飛晚了近30年的中國,金融危機過後地產價格依然火熱。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2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0.7%,新建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3%。
「現在的樓市,確實和當年的日本非常相似。樹長不到天上去,這樣下去早晚要出問題。」曾在亞洲開發銀行任職的經濟學家、現任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湯敏不無憂慮地表示。
中金公司香港研究部副總經理沈建光也表示,近期確實有部分投資者認為中國房地產泡沫嚴重、經濟過於依賴出口、貨幣面臨升值壓力等等,都與上世紀80年代經濟泡沫破裂前的日本類似。
此外,中國也與當年日本有相似的低消費率、高儲蓄率。在寬松的貨幣政策和穩健的財政政策方面,中國也和以前的日本雷同。
差異
政府對銀行和企業的控制力、市場廣度、銀行體系和人口結構等都不相同。
在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室主任易憲容看來,當前高房價症結在難以抑制的投機性需求。中國大量二、三線城市如今還可以吸引投機資金。所以這幾年房地產整體還難以遭到崩盤的結果。「但是一旦房地產泡沫破裂,後果將會比日本更嚴重」。
戴德梁行策略研究顧問部董事黎慶文更認為,內地樓市10年內都不會崩盤。中國內地金融體系與美國、日本甚至中國香港地區不一樣,央行對房地產信貸的控制力更強。
中金公司香港研究部副總經理沈建光也指出,泡沫前,日本政府並沒有對商業銀行採取有效措施引導監管。中國政府對銀行和企業有很強的控制力,可以引導資金流向,出台政策打壓房地產泡沫。
沈建光認為,另一個視角是人口結構。1985年日本城市化率達76.7%高點,城市化接近尾聲;中國城市化進程還處於加速階段。只要吸取日本經驗教訓,採取有效及有前瞻性的政策,歷史就不會重演。
專家視點
房價須建
容忍指標
去年底開始,從信貸到土地,從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政策的出台無一不指向「高燒」的房價。
房地產調控
全世界都是失敗者?
不過在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湯敏看來,過去對房地產的調控,全世界的政府應該說都是失敗者。不然的話,美國也不會在次貸危機面前栽下這么大的跟頭,日本也不會出現20年經濟低迷的。英國、愛爾蘭、希臘、迪拜目前還在因房地產崩盤而苦苦掙扎。更有意思的是,幾乎所有國家都多次地絆倒在房地產這一塊「石頭」上。
湯敏認為,內地以前如70/90這樣的調控政策,大多過於微觀,難以起到有效調控的作用。而且對房地產的調控缺乏一個明確的目標——調控的目標到底是什麼?是保證人人有住房?還是人人有房住?目標很不清楚。
調控房價
建立房價指標體系
「要用調控通脹的機制來調控房價,首先要建立統一的房價指標體系,建立城市的普通住房價格指數。同時,設立不超過居民年收入增長率的房價容忍指標,一旦超過這一指標,相關部門就要馬上啟動調控機制,例如調整房地產貸款利率、增加土地供應、提高購房首付。」湯敏認為,具體的調控手段可以再作探討,中國有條件在世界上首先建立一套完善的調控房價體系。
「這一容忍指標也要設立下限,房價大跌同樣不利於房地產市場的健康。」他說,最理想的狀態是通過這一體系,讓中國房價在四五年內實現「軟著陸」。
日本房價未跌到位
日本房地產價格持續低迷和經濟持續蕭條密不可分。去年,中金公司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居民及企業資產負債表嚴重受損導致需求不振及金融市場系統性風險,資金供給不足加上老齡化導致日本經濟長期不振,遭遇「失落的二十年」。
不少分析都指出日本整體房價雖然並沒有完全跌到位,但在大量歐美房產資金撤出後,日本眾多房產項目停工、市場交易冷清,一些日本房地產中介開始把目光投向中國。 (來源:廣州日報)

❸ 中國房地產泡沫為什麼不會破裂

說不會崩盤的無非以下幾種論據:第一:政府是最大開發商,但是可以告訴你,政府只是最大受益人,並非開發商,收手只是時間問題,一旦找到新經濟增長點(比如IT一樣的新興行業),放棄房屋這種敏感的民生話題只是時間問題,09年末的緊急中經會議已經強烈釋放了這個信號,7.5萬億甚至投入到新興發動機的尋找工作中。之所以還是暫時不放棄房地產行業,很明顯,還沒有找到新出路。沒有任何一個政府會傻到冒著拉美化的風險搞經濟。山西煤炭收回國有就是先例,時機到了,放倒幾個商人不是大問題。第二:銀行是最大的受害者(所謂跌了不還貸怎麼)。持這種觀點的人士無非是寄望於,銀行提供了個人支付首付外的其他房屋價款。這完全是種誤區。除了那些零首付的人士,基本可以放棄這個愚蠢的想法。因為不論多少,30%也好,40%也好,個人是支付了自己的鈔票在先才有可能從銀行貸到差額款項,但是銀行和房屋銷售方之間是100%支付嗎?回答是否定的,只是「轉賬」,錢款還控制在銀行手中,銷售方不可能扛著100%的鈔票滿街跑,被放倒拋棄的那天,銀行非但一分錢不會損失,作為第一債權人,不但可以控制這個風險,還可以從拒絕還貸的人士手裡收回房屋第二,第三次出售,賬面虧空總是可以補足的。抵押貸款這個事物到今天已經700多年的歷史了,並沒有任何一家銀行因為不還貸而倒閉,美國那些因為貸款出了問題的銀行是信用貸款,給融資造成了杠桿泡沫,跟抵押貸款2回事哦。同時,也正因為這30%或者N%,證明了另外一個問題,實際安全房價就是現在的30%,只要收回30%,銀行是保本不虧的。第三,購房人不接受,鬧事。怎麼可能,誤區太大了。在城市裡,房改房,政策房的持有者是大多數,商品房的持有者是小比例的,很多商品房持有者也是變賣了前者加了很少的錢轉換的商品房。真正虧損的只是很少一部分人,興不起風浪,反而在「民意」的借口下很容易淪為窮人的斗爭目標,被再利用一把。現在分房,集資建房並沒有停止,你買比如1萬一米,很多人買幾千塊而已,不會有損失。只是名義價格下降而已。第四,官員的利益受損。更是無稽之談,上千萬的別墅你買那是上千萬一分錢不能少,很多官員,紅頂商人,相關利益人購買幾十萬足矣,跌去一半又如何,錢財無損,還能騙個好名聲,何樂不為。第五,地方政府土地財政,這是真正的和中央在博弈,不過好在中央集權的國家,真動起手來,換人就是了。反正那些錢又不能直接揣到任何一個地方官的口袋裡,想別的法子就是了。第六,造成經濟連鎖反應。那你可以反過來想想,沒有貨幣化房屋的時候,經濟有沒有崩潰,只要工農業沒有收到本質的打擊,經濟維持向好是沒有問題的,而繼續維持房屋業的價格,正是摧毀這些國本的做法。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肯長期這么幹下去。第七,城市化進程的誤區。認為城市化是把中國建設成北京,上海,廣州幾個城市,把人都弄來。恰恰相反,政府說的城市化是把現在落後的地區建設成新興村鎮,或許存在短期的房屋炒作抬價行為,但是長期看來,這張餅攤薄後,緩跌的趨勢非常明顯。第八,地王頻出,怎麼可能崩盤。正是因為這個「頻出」,才預示了政府的英明,先看看地王都是什麼企業拿到吧,國企吧,那就是建立了所謂的安全緩沖帶。跌與漲的主動權被收到政府手裡去了。如果都是私企,民企拿到地王那才是要暴漲的前兆。政府這么做2手准備,如果可以繼續高價賣,就高價出售,何樂不為,如果不可以延續或者找到了新出路,就打壓,國企的後門反正通著銀行的前門,無所謂債務問題的。這倒是只有我國可以使用的利器。做平帳目就是了,不會少什麼,兩邊的利益都占盡了。其他比如游資,外資什麼的都不值一哂,扔在中國經濟這條大船里,一個角落而已。另外,中國人的收入儲蓄比較高,雖然錢不多,抗風險能力還是不差的,這點比美國,歐洲人強一些,只是後續保障差一些,自己給自己保障就是了。說了很多,是作為有房者的看法而已,其實對於每個個人,實際對於任何經濟事務的態度,建議你都應該持有多少錢多少事的態度,不要把所有的財富放倒一個籃子里,你可以考慮多種方式減少經濟變化對自己生活的影響,比如增加儲蓄,余錢才拿出來買房,買股票,賣古董什麼的。而且,儲蓄外第一理財方式是投資實業,絕不是投資磚頭瓦塊。希望你多考慮這方面。

❹ 在未來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是否會出現崩盤

在我國,房地產市場目前來看還是很可觀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這樣一句話,未來的房價可能會和白菜一樣。說這句話的人不止一個,很多專家,經濟學家都有這樣的預判。當然,他們這樣說也是有他們的道理,因為他們覺得中國市場的房子已經處於飽和狀態,未來很多房子可能沒人買,最後房價下降,自然而然,房地產市場也可能會崩盤。那麼究竟會不會?那得等到那天才知道,現在我們只是根據現在的形勢去猜測。下面小編來說說我的看法吧!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當然我也只是猜測,具體怎麼走向還得到那天再做判斷!專家這樣說可能就有他們的道理。房地產市場崩盤給我們帶來的影響也會很大,可能有人覺得崩盤後房價是不是會大降,其實並非如此!那你們覺得會嗎?

❺ 論述日本泡沫經濟和中國08年股市崩盤的區別,謝謝

日本的房地產市場,即使經過20年的艱難調整,但日本經濟的負面影響到了十年低迷的情況依然存在。

房地產價格暴跌更深層次的介入房地產導致了一些大,中,小企業紛紛倒閉。據統計,破產企業在日本,房地產開發商和建築公司的大部分比例,僅在2000年,包括房地產,包括建築行業,有超過6000名破產,佔全年的33.6%的總破產企業的數量。 2002年,日本有28家上市公司倒閉,超過三分之一是房地產公司,上市公司的最高紀錄戰後崩潰。

中國房地產價格暴跌也打擊了日本金融業,成為日本經濟衰退的「罪魁禍首」。房地產價格持續下跌導致很多房地產開發商和建築公司投資於房地產領域的徹底失敗,根本無力償還銀行貸款,只能破產。房地產公司並在銀行貸款時的個人,雖然這兩個房地產等資產作為抵押,但隨著土地價格的價值繼續下降,下降的安全性,使得金融機構的日本不良貸款不斷增長,資本充足率比顯著下降,

導致不良貸款的財務體質日本金融機構大幅增加是很脆弱的,抗風險能力差。一些金融機構甚至在日本長期信用銀行出現流動性故障等問題,日本十大銀行,日本債券信用銀行以及北海道拓殖銀行相繼倒閉。中小金融機構的破產是另一個,日本金融體系動盪,幾乎引發了嚴重的金融危機,兩者的性能,日本央行一直打到。
登錄到到網房地產泡沫破滅,加劇了日本國內需求不足的困境,並導致顯著的通貨緊縮。需求疲軟。統計數據顯示,日本的私人消費佔GDP的比例卻高達60%左右。泡沫破滅和生產不景氣,嚴重影響了居民的收入,從而導致消費不足,而消費不足的同時也限制了復制。

❻ 怎樣看待最終壓垮房地產泡沫的是低生育陷阱

最終壓垮房地產泡沫的是低生育陷阱,這正是水能載舟 亦能覆舟的道理。高房價最終使人們限入了不敢生育的情況,而人們不敢生育即低生育陷阱卻讓房價上漲變得越來越難,最終壓垮了房地產。

❼ 2013年中國房地產崩潰如果真的崩潰了會發生什麼後果銀行會怎麼樣貨幣的會怎麼樣

雖然你說的只是一種假設,但這是個熱點問題,我就來回答一下。

如果中國樓市崩潰會怎樣?
首先我們不討論樓市是否會崩盤,而只討論樓市崩潰的情況。樓市泡沫是客觀存在的,目前被樓市綁架的資金有哪些呢?第一當然是銀行。考慮全部現金購房和扣除首付的因素,全部樓市的資金屬於銀行的要佔到50%左右,應該說,樓市一倒,這筆資金就很危險。但是我們不能忘記,銀行是與客戶有合同的。除非樓市的價格崩潰到購房人交按揭的余額大於房產的現價,否則購房人都不會冒著信用風險停止還款;並且,即使購房人違約,銀行還是可以收回房屋產權進行拍賣的。所以,銀行的損失看起來很大,其實並不可怕。(現在二套房不貸款,加上時間推移,很多人按揭已經還了不少吧?)

真正可怕的倒是房地產企業在銀行的貸款,這些錢倒是比較危險。一旦樓市崩盤,這些企業可能紛紛倒閉,他們的貸款有可能成為銀行最大的壞帳。(現在樓市調控,但是卻不崩盤,正是只收不貸,減少這類壞賬的最佳手段,陰毒啊!)

第二是現金買房投機者。這些人中有很多吃進不少房產,膽小的已經紛紛放手,膽大的還在觀望。樓市崩盤他們是最大的受害者。這批人的特徵,很像是中國股市中的散戶。

所以,中國樓市崩潰會怎樣?我的結論是不會怎麼樣!小散戶被宰不可能發出任何聲音,小房地產倒台無非是整個行業重新洗牌。只要再過一兩年,銀行就不再擔心它的按揭。在樓市崩到底的時候,國家一定會拿出資金來購進房產和別墅,,,這么低的「經濟適用房」哪裡去找啊???這一幕,只要炒過股的人不會沒有印象吧?!

社會會發生什麼變化?
社會的變化就是很多人投資失敗,成了破產者(溫州的?).有的人為自己及早出手而慶幸。大多數人只有一套房的人,它的房子是用來住的,所以漲跌對他來說沒有任何意義,當然,肯定會有一批人抄樓市的底,希望房產樓市的第二次暴漲………………

結論是:國家完成了一次漂亮的吸金行動,順利收官,什麼都沒有發生一樣。
望採納。
望採納。

❽ 中國房地產大崩盤己發生了,會進一步引發社會大動盪嗎

正常現象,別的國家也是一樣的,哪有隻漲不跌的呢?長到高點,有的泡沫自然要泡沫破裂。如果再長,那就引發更大的風險了。所以長高了底下是很正常的,也是一個去泡沫,去風險的過程。

❾ 中國的房產會像日本的房產一樣崩盤嗎

我想你在朋友圈會經常看到瘋轉的文章:中國的樓市即將像日本一樣崩盤。究專竟如何呢?

  1. 中國房產和日本屬房產的區別:

    ▲日本的房產為永久性產權;中國的房子產權雖然為永久性個人產權,但土地產權是國家的,我們只是擁有40年/50年/70年的使用權;

    ▲日本的房地產當年之所以崩盤是因為在91年的城市化率已經是70%多,而我們目前的城市化率剛達到56%,還有很大的空間;
    ▲中國人口的基數大,並且現在二胎放開,未來的庫存面對如此大的需求量,可想而知;

    另外,由於國情的不同、發展形勢的不同、經濟形態及需求不同,拿中國的房產市場與其他國家相比意義不大。

  2. 什麼情況中國房產會崩盤?

    ▲中國的經濟大崩盤;

    ▲全球經濟進一步惡化,大面積經濟危機;

    ▲中國房地產完全市場化;

    以上這三種情況中的一種情況發生便可以致使中國的樓市大崩盤,但雖有發生的可能性,但發生的幾率都極小。

❿ 中國的房地產到底會不會崩盤

中國唯一好處就是
政局穩定.
所以經濟就穩定.
不會崩盤的...
中國就是這點好,其它什麼都不好...

閱讀全文

與中國房地產為什麼不崩盤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產培訓機構有哪些 瀏覽:243
十年期房貨利率 瀏覽:239
天津小戶型中單怎麼裝修 瀏覽:506
怎麼賣個人二手房 瀏覽:888
房地產投資長期看什麼短期看什麼 瀏覽:168
柬埔寨期房 瀏覽:603
大型開發商維權 瀏覽:224
南通開發區新開苑房價多少 瀏覽:801
房產達人怎麼買錘子手機版 瀏覽:70
沙烏地阿拉伯需要什麼樣地產地證 瀏覽:442
商品住宅房產證 瀏覽:733
農村房產證沒有怎麼辦理 瀏覽:587
外灘的房價多少錢一平 瀏覽:639
青島最貴房價是多少錢一平米 瀏覽:519
二手房比喻什麼 瀏覽:135
樓盤派籌是什麼意思 瀏覽:319
鎮江楓苑二手房怎麼買 瀏覽:230
衡陽市有哪些好樓盤 瀏覽:459
房地產模型設計費入什麼科目 瀏覽:619
晶福園最新房價是多少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