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潘石屹房地產公司名稱
潘石屹房地產公司名字叫SOHO中國。
2. 讓房地產大亨潘石屹都贊不絕口的兒媳,究竟是什麼來歷
其實潘石屹兒媳婦家人,從來都沒有公開過,保護很好,可是架不住有心人進行調查,就找到廖婧的父親的資料,廖婧的父親是大學教授,也是江西西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背景是相當給力。
最後,也有人說廖維林除了是大學的教授,還是江西西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領頭羊,也就是董事長,這下大家知道為什麼潘石屹贊不絕口吧。畢竟廖婧的家世背景,嫁給潘石屹的兒子是門當戶對,對雙方來說都是有好處的。
3. 潘石屹的那個房地產公司叫什麼名字
SOHO
4. 房地產大亨潘石屹,經過多年苦心經營他如今身家幾何
網上有報道過他的身價有241億元,但是因為他們是夫妻,所以這些都屬於是共有財產,所以說潘石屹一個人的身價是不準確的,而之前的排名,算的都是潘世奇以及他的妻子兩個人。而他們也都是白手起家,從一無所有到現在身價百億,可以說是許多年輕人的典範了。前段時間,2019年胡潤百富榜正式公布排名之後,顯示他的個人財富達到了220億美元,排在第153名。這可以見他的身價之人都是十分高了。但是我們也不用去羨慕,因為這些都是他的努力得來的,這是他應得的榮譽和應得的成就。
5. 請問潘石屹個人資產是多少
2020年3月來20日,潘石屹、張欣夫婦源以250億元人民幣財富名列《2020胡潤全球房地產富豪榜》第68位。
潘石屹在地產中國網舉辦的紅榜評選活動中,連續三次上榜,2011被評為最獨領風騷的地產娛樂大師;2010被評為最善於「引勢導利」的營銷大師;2009年被評為最擅長包裝的地產營銷家。
福布斯發布2012全球最有權勢15對夫妻眷侶,張欣與丈夫潘石屹共同創立了Soho中國——中國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之一,張欣現任Soho中國首席執行官。這兩位億萬富豪是中國房地產行業最顯赫的夫妻檔。
(5)潘石屹的房地產叫什麼擴展閱讀
潘石屹與妻子張欣在1995年共同創立的SOHO中國有限公司已經成為北京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和中國最大的甲級寫字樓開發商並於2007年10月8日在香港聯交所成功上市初次融資19億美元創造了亞洲最大的商業地產企業IPO。
自公司創建以來,兩人共同開發和收購了一系列主要位於北京和上海黃金地段的商業房地產項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潘石屹
6. 王石 和潘石屹 是什麼關系
潘石屹和王石在房地產業界都比較知名,他們沒一起工作過,也沒合作過...
潘石屹,出生於甘肅天水,大學畢業後到國家石油部工作,1987年辭職下海,揣著所有的家當80塊錢來到了深圳,1990年在海南和馮侖、王功權、易小迪、張民耕等人成立了萬通的前身——海南農業高科技聯合開發總公司,開始了自己的房地產開發生涯。為了分散風險,1992年,回北京創建了北京萬通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成功開發了北京萬通新世紀廣場,這是北京房地產界一個里程碑式的項目。1995年潘石屹離開萬通,開始了獨自創業,與妻子張欣共同創建了SOHO中國有限公司的前身——北京紅石實業有限責任公司。
王石,男,1951年出生於廣西柳州,本科學歷。1968年參軍,服役於空軍汽車三團;1973年轉業,就職於鄭州鐵路水電段;1974年至1978年就讀於蘭州鐵道學院;畢業後,先後供職於廣州鐵路局、廣東省外經貿委、深圳市特區發展公司;1984年組建深圳現代科教儀器展銷中心(「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任總經理;1988年起任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兼總經理,1999年辭去公司總經理一職,現任公司董事長。
1988年12月,萬科發行中國大陸第一份《招股通函》,發行股票2800萬股,集資2800萬元,開始涉足房地產業。
1994年王石榮獲「深圳市第一屆優秀企業家金牛獎」
1998年1月王石受到國家總理朱鎔基接見,朱總理對王石對房地產的市場走勢和看法給予充分肯定。
1998年12月王石入選《中央電視台》為紀念改革開放二十年所拍攝的大型電視人物傳記片----《20年、20人》節目。
1999年4月參加世界經濟論壇----「99中國企業高峰會」,並代表中國房地產業界在論壇上做專題發言。
1999年5月參加由中國房地產業協會主辦的「99中國住房發展論壇」,在論壇上第一次提出「城市空心化」概念。
1999年9月應邀出席「『99《財富》論壇」,並作專題演講,在會上呼籲21世紀的中國房地產企業走產業化、規模化的發展道路,適應新世紀、新市場的挑戰。
1999年發起組織「中國城市房地產開發商協作網路」,並被推舉為首任輪值主席,致力於重建行業秩序和公信力,推動中國城市住宅產業的良性發展。
2000年6月,發起組織「新住宅論壇」上海大會,倡導和推動「新住宅運動」。
2001年5月應邀出席在香港舉行的「2001《財富》論壇」。
2001年11月,榮獲「深圳市第二屆優秀企業家金牛獎」。
2000年、2001年,萬科連續兩年被福布斯評為「世界最佳小企業」
2000—2002年連續三年當選「中國最具發展潛力上市公司」,被譽為「中國房地產業領跑者」。
2003年5月,被中國企業家協會授予「中國創業企業家」稱號。
王石現兼任中國房地產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房地產協會城市住宅開發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深圳市房地產協會副會長,深圳市總商會副會長等職。
王石因為在登山運動中所取得的傑出成就,2001年獲國家體育總局頒發的「運動健將」稱號,2002年當選中國登山協會副主席。2003年5月22日王石作為中國珠峰登山隊隊員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成為目前中國登頂珠峰最年長記錄創造者。2003年5月30日,獲得國家體育總局頒發的體育運動最高榮譽——體育運動榮譽獎章。
7. 潘屹石的房地產公司叫什麼
SOHO中國有限公司。
SOHO中國有限公司(前身北京紅石實業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1995年,由潘石屹(現SOHO中國董事長)和其妻張欣(現SOHO中國總裁)聯手創建,是一家為注重生活品味的人群提供創新生活空間以及時尚生活方式的房地產開發公司。
北京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主要在北京和上海城市中心開發高檔商業地產。公司與國際知名建築大師合作,結合本土客戶的需求,他們把創新的設計理念轉化成引領潮流的物業。
(7)潘石屹的房地產叫什麼擴展閱讀:
SOHO的聯合創始人:
張欣,SOHO中國首席執行官,她與丈夫潘石屹1995年共創建了SOHO中國有限公司。作為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她帶領公司成為北京、上海最大的辦公樓開發商,
開發總面積達500萬平方米,通過其地標性的建築設計,革命性的改變了北京的建築景觀,也因此而廣受贊譽。張欣遠見和卓越的成就使她成為了中國最具創新的力量。
張欣1965年出生於北京,14歲移居香港做工廠女工,而後前往英國求學並獲得蘇塞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Sussex)經濟學專業學士學位和劍橋大學發展經濟學碩士學位。
此後加盟華爾街投資銀行界,先後在高盛和旅行家集團任職,直到1995年底返回中國,與潘石屹共同創建了SOHO中國。
作為中國房地產市場和經濟發展的意見領袖,張欣成功的企業家形象和個人奮斗史使她成為國際上公認的中國經濟發展的符號性人物。作為微博名人,她擁有超過1000萬粉絲,並經常在微博上分享她對商業、時事和建築的觀點。
張欣一直投身於慈善公益事業。她與丈夫潘石屹在2005年創建了SOHO中國基金會,旨在通過教育幫助改變貧困狀態。
在2014年,SOHO中國基金會啟動了金額達1億美元的SOHO中國助學金項目,以資助中國學生到世界一流大學深造。目前基金會已經與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簽署總額為2500萬美金的捐贈協議。
8. 作為房地產大亨的潘石屹,到底是如何發家的
作為房地產大亨的潘石屹,他的白手起家可謂是歷盡了千辛,吃盡了苦頭,遇到的種種並不像電視劇里的那樣一帆風順。
潘石屹立馬就抓住了這個機會。很快,北京萬通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就馬上進入設立的程序。正當潘石屹暗自高興時,卻接到了個有關部門的電話說:「你們捅馬蜂窩了,有幾個部委領導要去聽你們匯報下工作情況!」
其中一位司長拿著潘石屹帶來的「股權證」樣本誇贊說,北京人做事情就是規范,就一張股權證都這么正規,外地企業有些就著拿收據來代替,這也算是對北京萬通的一些正面誇贊。就在這次,北京萬通挖到數億元的利潤,潘石屹就開始顯露頭角。
在1994年4月,潘石屹與在華爾街高盛銀行工作的張欣相識了,然後就兩人結婚。接下來,潘石屹就離開萬通開始與妻子創辦紅石實業,緊接著創立出了SOHO中國的大局面。
9. 潘石屹是什麼經歷啊,據說以前是個放牛娃啊,怎麼發家做房地產的
十年生死 潘石屹的發跡史
本人是房地產從業者,可以說地產圈內的大事小事,風雲變幻,都離不開大腕與媒體,這兩者是密不可分的,對於老潘的成功,可以成為圈內的一個典型,可以說這樣一句話:沒有潘石屹,就沒有今天的CBD,以下內容是本人轉載,請賞閱:
在中國,談論房地產風雲幾乎不可能不談到SOHO中國公司的潘石屹,他開發的樓盤占據了北京CBD地區將近一半的銷售額,他永遠不變的招牌形象不間斷地出現在各種論壇、媒體、戶外廣告上。9月1日,是潘石屹創辦SOHO中國10周年的日子,他向記者來了一次「憶苦思甜」,談起「走紅」之前的那段艱辛淘金路。
在清水:小潘拉糧等人幫忙
1963年,潘石屹生於甘肅天水農村,小時候父親是「右派」,母親常年卧病在床。命運的第一次轉變出現在1977年,這年秋天,父親平反了,一家人從農村戶口變成城鎮戶口,搬往清水縣城。
回城之前,潘家必須將家裡所有的糧食拉到縣城糧站交公,換成甘肅省糧票,這個任務落到了長子潘石屹的肩上。200多斤糧食,一輛平板車,20多里土路,成年之後的「老潘」身高也只有一米六幾,對當年14歲的「小潘」來說,這趟送糧路的艱辛不言而喻,「兩個坡道怎麼拉也上不去,只好在路邊等人幫忙。」
不久,潘石屹轉學到縣城高中,這是他人生的第一次漂泊,「從農村到縣城,感覺到生活很有希望!」潘石屹認為,這是他人生的開始。一年後,潘接到來自省城蘭州一所中專學校的錄取通知書。在蘭州:自我介紹引來鬨堂大笑
由於通訊落後,潘石屹很晚才拿到錄取通知書,當他一個人踉踉蹌蹌來到蘭州的時候,學校已經開學一個多月了。站在教學樓前,一身行囊的潘石屹不知道應該找誰報到。
「趕了10多個小時的火車,太累了,坐在樓梯口一會兒就睡著了,」潘石屹回憶說,中午時分,迷迷糊糊的他才被人推醒過來。「你是我們班的,跟我來吧!」叫醒潘的是他的班主任金老師。
金老師將這個遲到的學生帶到了教室,介紹給同學們認識。「我忘記當時自己說了一句什麼話,印象很深的是我剛一開口,全班便鬨堂大笑。」潘石屹猜測,那可能和自己的口音有關,直到今天,他的西北鄉音依然無改。
「那時候,整天都是低頭走路的,從來不看天,到畢業了也不知道學校教學樓究竟有多高,不像現在,每到一個地方一定要先看看他的高樓。」潘說,那是一段埋頭讀書的日子。
兩年後,在全年級600個學生中,潘石屹以第二名的成績考進位於河北的石油管道學院,三年大專畢業之後,分配到了廊坊石油部管道局經濟改革研究室。
在深圳:花50塊搞「偷渡」
1987年年底,潘石屹第一次南下廣州、深圳。「從冰天雪地的北方來到鳥語花香的廣州,突然覺得這真是天堂,尤其是深圳,每個人都過得那麼開心。」
春節一過,潘石屹便變賣家當,辭職南下深圳,到達南頭關時,身上剩下80多塊錢,這便是多年後外界描述的潘石屹的「創業資本」。由於沒有邊境通行證,這筆「創業資本」首先是花了50元請人帶路,從鐵絲網下面的一個洞偷爬進了深圳特區。
現實中的深圳並不像走馬觀花時看到的那麼美好溫馨。潘石屹為三餐而奔波,不久進了一家咨詢公司,「其實就是皮包公司,電腦培訓、給香港人當跑腿的、接待內地廠長經理旅遊,什麼能掙錢就干什麼!」
由於語言不通,飲食不適應,深圳的生活始終讓潘石屹感到非常壓抑。兩年後的1989年,公司正好要到剛剛建省的海南設立分號,認為「不能錯過歷史機會」的潘主動請纓南下海南,迎來了他自認為最多姿多彩的人生階段。
在海南:炒房炒出了膽量
「初到海南,感覺就是熱鬧。街道上談戀愛的、作詩的、彈吉他的,什麼都有,每個人都有夢想,就是沒錢。」回憶這段歷史,潘石屹眼睛發亮。
不久,公司在海南中部接收了一個磚廠,潘石屹出任廠長。這個廠高峰的時候有400多工人,少的時候也有100多號人,地處山區,管理起來並不容易。
「小偷經常光顧,夜裡提供照明的小發電機一個月內被偷過三次,」潘石屹像講電影故事一樣:「人剛剛躺下,電燈突然滅了,那肯定是發電機被偷了,於是便狂追,直到小偷抬不動了、棄機而逃。」更麻煩的是民工情緒問題,有一天,潘廠長正在自己的卧室———一個廢棄的水塔里休息,突然一塊磚頭破窗而入,水塔下面,聚集了上百位談工資的民工。「想跑都跑不了,只能硬著頭皮下去跟他們談!」
半年後磚廠停產,潘石屹重回海口。隨著經濟低潮的來臨,大部分淘金者都撤了,潘石屹決定留下來碰碰運氣。「理個發兩塊錢還要砍價砍成一塊。晚上睡在沙灘上,還要把衣服埋在沙堆里,生怕被人偷了。在別人房間看春節聯歡晚會看了一半,便被人家趕走了。」
1991年8月,潘石屹與人合夥注冊成立萬通公司,高息借貸1000多萬元炒房,隨著海南經濟第二波熱潮的到來,在短短半年多時間里,萬通積累下了超過千萬元的資金。「雖然後來又賠掉了,但讓自己找到了膽量。」1992年8月,預感到海南房產泡沫不能持久的潘石屹撤離海南,北上京城。
在北京:匯報工作時汗珠如豆
一個偶然的機會,在懷柔縣政府食堂吃飯的潘石屹,無意中聽旁桌的人講,北京市給了懷柔幾個定向募集資金的股份制公司指標,但沒人願意做。
潘石屹抓住了這個機會。很快,北京萬通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開始進入設立程序。正在潘石屹暗自歡喜的時候,卻接到了有關部門的一個電話:「你們捅婁子了,幾個部委領導要聯合聽你們匯報工作!」
潘石屹來到國家體改委。「一進門,幾十位『大人物』排成一排,我在前面講,一邊念一邊豆大的汗水不停地滴在材料上。」
一位領導提醒潘石屹:「小夥子別太緊張,我們只是來聽聽新政策的實踐情況的。」最後,一位司長拿著潘帶過來的「股權證」樣本稱贊道,北京人做事就是規范,一張股權證都這么正規,外地企業有的就拿收據代替,這算是對北京萬通的一點正面表揚。這一次,北京萬通挖到數億元的利潤,潘石屹開始嶄露頭角。
1994年4月,潘石屹認識了在華爾街高盛銀行工作的張欣,同年10月兩人結婚。1995年9月,潘石屹離開萬通與妻子創辦紅石實業,隨後開創出SOHO中國的大局面。
參考資料:http://blog.sina.com.cn/u/4849b315010001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