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開發房地產的難來度越來源越大了,因為:1、房地產的土地價格很高;2、房地產的建安成本也在上升;3、國家宏觀政策在調控,嚴重影響銷售回籠資金;4、稅務局越來越嚴,土地增值稅等稅種清算越來越嚴,會增加房地產企業的成本;5、……
總之,現在做房地產開發比前幾年更加難了,做好了還可以賺大錢,做不好可能會破產或者被其他企業兼並……
Ⅱ 做什麼銷售比較掙錢除房產。
銷售就是賺提成。
對於老闆來說,沒有難度的銷售任務是不可能讓僱傭來的銷售得到很多提成。
越難做的銷售越賺錢。
Ⅲ 房地產承包哪些項目不復雜但是又賺錢呢
社區園林綠化,和道路鋪設…… 僅供參考
Ⅳ 房地產開發中哪個項目賺錢快利潤大
你是指房地產開發環節中的那個環節賺錢最快是不?如果是,那麼不用說搞前期的。
Ⅳ 為什麼房產中介那麼多.因為很掙錢
國家房地產行業,經過了20年的高速發展,的確現在有減速的趨勢。但是這個趨勢主要還是針對一手房來講的。未來房地產市場一定是以二手房交易為主,這是一個房地產市場成熟的標志。當下咱們國家已經有幾個城市已經是二手房成交量大於一手房的成交量了,而大連就是其中之一。
另外房產中介行業受互聯網因素的影響就小,行業本身特別重視線下的服務,本質上是屬於人的行業,整個交易環節下來,無論是前期的溝通交流,還是中期的帶看,乃至於後期的交易雙方談判,當下線上的技術手段,都難以取代經紀人的線下服務。
傳統的房產中介行業是非常重視在社區紮根的,喜歡與社區的業主們打成一片。因為熟悉度越高,未來交易的難度就越低。再一個,房產中介行業不像其他行業有較高的前期成本。買原材料加工,然後再出售。房產中介只需要兩項重要的成本,一個是門店的房租,還有一個就是人員成本。而且中介人員除了新人之外,大多數也沒有底薪。
所以主要的成本就來源於門店的房租。相對其他行業壓力要小得多,起碼不需要壓貨。此外,中介開門店還真就不怕扎堆兒,尤其是不同品牌的門店,看你開了一個,那我就在你旁邊也開一個。
你要是看哪個地方連個中介都沒有,說白了那個片區房子肯定不咋好賣。所以扎堆兒開門店是房產中介自始至終的習慣。
(5)哪些房地產難賺錢擴展閱讀
近幾年房產中介逐漸向規模化,品牌化所演變。大的中介公司紛紛推出了自己的加盟品牌,為加盟店提供技術及人力資源方面的支持。
從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這個行業的准入門檻,你是小白,沒關系,我可以輔助你來經營。再加上本來這個行業門檻就很低,而且傭金還比較可觀。所以想嘗試的人也就越來越多。
老劉雖然看好未來房產中介行業的發展,但是門檻越低的行業,競爭壓力就越大。所以想人人都賺錢,那是不可能的。順應時代的變化,滿足客戶的需求,是任何一個行業始終都需要思考的問題。
Ⅵ 房地產承包哪些項目不復雜但是又賺錢呢
如果是要工程方面的話,如果你有關系,可以有關系的人手裡拿工程地,拿來之後把地面修整下再把工程轉手出去,這是最賺錢的了。。。。。
Ⅶ 房地產哪個行業最賺錢
房地產行業近兩年來已經走向成熟了。價格可能會有波動,但是應該趨版於穩定。在一個成熟的權行業中,基本上大家的收入都是固定的。房地產畢竟是一個高投入高產出的行業,如果你說最賺錢的,我想商業街應該是比較賺錢的,其次是別墅項目。如果細分到職位,那麼肯定是建設與規劃職位收入較高。房地產工程類其實是個不錯的選擇,不論是偏重於建築設計,還是土地使用規劃,都是有前途的。如果你再適當的學習一下房地產營銷理論,我想發展會更好。
Ⅷ 房地產公司靠什麼賺錢
「開發商的利潤率到底有多高?有的地產大腕說「一年下來也就7.7%」,也有另外的大腕說「大概在20%左右」。今年兩會時,前中國首富、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說:一年做房地產的收益超過做十年農業的收益。至於網民在網路上,則是從來沒有停止過對「開發商牟取暴利」的指責。
在采訪中,有同意通過不具名方式透露內情的開發商對記者表示:市場好的時候,原計劃賣八千的房子,最後一萬八賣掉了,你說利潤率有多高?」
非上市企業嘴上說利潤不高
目前,絕大多數的房地產企業並沒有實現上市,相比於上市公司,這部分企業的財務透明度不高,因此,在談到利潤率問題,這部分企業說法最為多樣。
4月初,在北京舉行的一次房地產界活動上,有地產大腕錶示,該企業的凈利潤率「一年下來也就7.7%」。此前,與網友聊天時,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表示,「房地產的極限凈利潤率是26.6%,媒體上常常有90%、50%利潤率的說法,都是沒有根據的」。
2005年中,國土資源部通過調研數據,曾對房地產商的利潤率問題進行過分析,結論是北京市房地產開發利潤占房價的比重平均達到17.1%,其中最高的在二、三環之間,達到了20.4%。目前,全國大多數城市房地產開發的利潤率普遍在10%以上,中高檔房地產平均利潤率更高,一般達到30%~40%。這種暴利使得社會各行業紛紛進軍房地產開發,為獲得土地競爭激烈,導致炒作之風盛行。
上市企業面上說利潤不少
非上市企業由於財務的不透明,或許說法不一,進行諸多掩飾,但已經上市的企業在利潤率的問題上則無可迴避。按照規定,上市公司必須公布相應的財務數據,從相關報表看,部分上市房地產公司的利潤率正好符合國土部的調研結論。
從2005年的財務報表數據來看,萬科2005年的房地產主營業務利潤率為29.22%,相比於2004年增長了3.47%;招商局的房地產主營業務利潤率為23.67%,比2004年增長了5.72%;金地集團的毛利率為38.04%,比2004年上漲了10.78%;業務主要集中在上海的中華企業主營業務利潤率為30.98%,該利潤率比2004年還回落了4.21%;北京城建房地產銷售利潤率為22.13%,比2004年增長了5.02%;陸家嘴在土地使用權轉讓業務上的利潤率為66.92%,比2004年上漲了15.5%,在房產銷售方面的利潤率為20.01%,該利潤率比2004年還回落了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