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房地產稅法納入立法規劃 全面開征房地產稅還有多遠
新華網北京8月7日電(記者韓潔 任峰
侯雪靜)最新調整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將房地產稅法等七大稅法增列其中,在彰顯立法機關堅決落實稅收法定原則決心的同時,也讓公眾視野再度聚焦房地產稅的改革。
房地產稅法漸行漸近,距離全面開征房地產稅還有多遠?全面推進稅收法定的路線圖是什麼?新華社記者采訪了有關權威人士,繼續追蹤。
人大主導立法房地產稅法漸行漸近
今年是上海和重慶對個人住房徵收房產稅試點的第四年。四年來,伴隨房價起伏跌宕,有關房地產稅改革的討論不絕於耳。在「有人歡喜有人憂」的復雜情緒中,改革的點滴動向牽動全社會的神經。
盡管一段時間房地產稅改革陷入消息「靜默期」,但從去年全國人大首度回應「稅收法定」,表示會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到房地產稅法列入2015年立法計劃的預備項目,再到此次增補進本屆全國人大的五年立法規劃,改革步伐並沒有放慢。
經濟增速放緩背景下,市場上不乏「房地產稅該不該征」的爭議。但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看來,推進這一改革勢在必行。
「開征房地產稅是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重要一步,尤其在土地財政作為地方融資主渠道的現狀改變後,房地產稅將成為未來地方財政的重要收入來源。」倪鵬飛說,徵收房地產稅也有助於實現財富公平分配,抑制投機行為,促進房地產市場更穩健發展。
而根據新一輪全面改革的部署,未來房地產稅改革不僅僅影響個人住房征稅。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稅收研究室主任張斌認為,稅收法定背景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的「加快房地產稅立法」不同於以往「房產稅」的提法,其中包含了未來更豐富的改革思路。
「房地產稅其實是一個綜合概念,既包括房產稅,也包括土地增值稅、土地使用稅等相關稅種。」張斌說,房地產稅立法的目的在於減少建設和交易環節的稅費,重點發展保有環節房地產稅,進而完善房價形成機制。
此次全國人大公布的立法規劃透露了一個重要信息——房地產稅法草案明確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牽頭,財政部參與配合。
中國政法大學財稅金融法研究所教授施正文表示,這將是首個由全國人大牽頭制定的稅法,凸顯我國加強立法機關主導立法的改革趨勢。
「房地產稅法牽扯麵廣,涉及部門、利益主體多,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由全國人大主導立法,能更好排除部門利益干擾,使立法草案更加客觀權威,更加公開透明代表民意。」施正文說。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5-08/07/c_1116184220.htm
2. 房地產稅到底要交多少才合理
您好!
重大進展:房地產稅法列入立法規劃
房地產稅一直存在較大爭議。早在2011年,上海和重慶兩地曾率先試點向居民住宅徵收房產稅,此後2013年傳出房產稅試點擴圍的消息,當年公布的《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擴大個人住房房產稅改革試點范圍」,但最後並未見有具體動作。
直至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加快房地產稅立法並適時推進改革」,此後,房地產稅的重心轉為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工作。在外界看來,由「房產稅」到「房地產稅」,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卻意味著房地產稅整個大框架將進行再構建。
在經過1年多時間的醞釀後,房地產稅立法終於迎來重大進展。昨日的消息顯示,最新調整過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向社會公布,房地產稅法被列入第一類項目,即條件比較成熟、任期內擬提請審議的法律草案。
「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很有必要」,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財稅法學研究會會長劉劍文對中新網記者表示,目前房地產有關的各項稅收五花八門、名目繁多,而且多為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之前設立的,已經無法適應當前變化迅速的房地產市場,因此需要好好整合、清理,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房地產稅制度。
據了解,目前房地產相關稅收主要在建設、交易環節。其中,房地產建設環節涉及耕地佔用稅、契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建築安裝營業稅及附征城建稅、教育費附加、企業所得稅和印花稅;交易環節,賣方銷售需繳納銷售不動產營業稅及附征的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土地增值稅、企業所得稅或個人所得稅。目前,個人買賣房屋暫時免徵土地增值稅和印花稅。
何時通過:房地產稅法最快2017年通過
「本屆人大任期是到2017年底,因此,預計房地產稅法最快將在2017年底前通過,慢的話可能會在2017年底提交審議,在下一屆人大任期內通過。」劉劍文表示。
中國政法大學財稅金融法研究所教授施正文對中新網記者表示,目前房地產稅法初稿已基本成形,但還有一些重大問題需要協調,現在還沒有到向專家等社會各界徵求意見的階段。
「我認為,房地產稅法明年有望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進展順利的情況下,會在明年年底審議。」施正文表示,審議需要一定的時間,如果各方形成共識,在2017年通過不是沒有可能,「最近兩三年通過可能性非常大。」
「房地產稅立法要加快,這樣才能為各個地方開征房地產稅提供法律依據。」施正文認為,改革必須於法有據。按照稅收法定的原則,只有盡快完成立法,地方才能開征房地產稅。
房地產稅法通過之後會立即實施嗎?「我個人認為不會馬上生效,而是要過一段時間。」劉劍文告訴記者,房地產稅法從通過到實施應該會有一個過渡階段,從而讓社會對法律有充分的認知、了解和准備。
「立法通過後並不意味著就會在全國馬上開征,兩者不是同步的。」施正文則表示,房地產稅是典型的地方稅,何時開征會授權地方政府自己決定,並不是在某個時間全國一起徵收,各個地方可以差別化。
要交多少:建議人均60平方米內免稅
房地產稅如何設計,徵收范圍和稅率如何確定,要不要設「免徵額」,是民眾最關心的話題。
對於房地產稅的設計思路,施正文認為,現階段針對房地產的稅主要在交易環節,對抑制投機、穩定房價發揮作用並不明顯,未來房地產稅將會增加房地產保有環節的稅負,並以房地產的評估值為征稅基礎。
對於徵收范圍,施正文認為應該設立一定的免稅面積,「免稅面積設定為人均60平方米比較合理,這樣對於三口之家來說,可以有180平方米不用交稅,從而保證了居民第一套住房不用交稅。」施正文說。
對於免徵額和稅率,目前官方並未釋放任何信息。但是,施正文建議,對於免徵面積,中央可以設定一個最低的標准,在此標准之上,各地免徵面積可以自行決定是否上浮。
而對於稅率,施正文建議可以設定一個稅率區間,不要太高,各個地方在這個區間范圍內自主確定具體稅率。「目前國際上普遍稅率標準是1%,中國可以低一點。」
據了解,此前,上海在房地產稅試點中適用稅率暫定為0.6%。徵收對象為增量房,即上海市居民二套房及非本市居民新購房,且人均不超過60平方米的新購住房暫免徵收房產稅。
什麼影響:促進房地產市場回歸理性
雖然房地產稅法才列入立法計劃,距離正式通過和實施還有一段時間,但房地產稅法實施後對房地產市場產生何種影響,已廣受關注。
從短期看,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說,鑒於當前開征房地產稅的必要前提——不動產登記還未全面完成,房地產稅短期內落地的可能性很小,目前看對市場影響非常小。
「長期看,房地產稅的開征有助於房地產市場的理性和穩健發展。」施正文認為,房地產稅增加持有環節稅負,有助於引導人們正確看待房地產消費,樹立「房地產主要是居住功能,不是投資品」的觀念,並將會對投資投機產生較大的抑製作用。
施正文表示,開征房地產稅後,房子多、房子評估價值高就要多交稅,隨著成本的增加,很多投資投機者就不會願意再買房,從而避免社會資源浪費,也有助於財富的調節,實現分配的公平。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原所長賈康此前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徵收房地產稅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它會使房地產市更沉穩、穩健,使其以後在運行中間減少泡沫,遏制肆無忌憚地炒作,而且對於把空置房調動出來、加入租房市場也會有好處。
還有分析認為,未來房地產稅若以評估價為繳稅基礎,將增加房企的囤地囤房成本。在房地產市場下滑的背景下,將對目前大量囤地囤房等行為產生抑製作用。
除了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外,劉劍文表示,房地產稅還將成為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在當前財政壓力加大的情況下,解決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問題,有助於地方政府為當地居民提供更豐富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
在施正文看來,房地產稅是一種直接稅,也是一種財產稅,徵收如何做到公平合理,稅收怎麼使用,是否用於教育、醫療、環境等民生領域,老百姓非常關切,這也將對政府治理現代化、法治化起到促進作用。
望採納,謝謝
3. 房產稅怎麼徵收,大概要交多少稅
房產稅是以房屋為征稅對象,按房屋的計稅余值或租金收入為計稅依據。
從價計征是按房產的原值減除一定比例後的余值計征,其公式為:
應納稅額=應稅房產原值×(1-扣除比例)×年稅率1.2%
從租計征是按房產的租金收入計征,其公式為:應納稅額=租金收入×12%
個人出租住房的租金收入計征,其公式為:應納稅額=房產租金收入×4%
房產稅徵收標准從價或從租兩種情況:
(1)從價計征的,其計稅依據為房產原值一次減去10%-30%後的余值;
(2)從租計征的(即房產出租的),以房產租金收入為計稅依據。從價計征10%-30%的具體減除幅度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如浙江省規定具體減除幅度為30%。
房產稅應納稅額的計算分為以下兩種情況,其計算公式為:
(1)以房產原值為計稅依據的應納稅額=房產原值×(1-10%或30%)×稅率(1.2%)
(2)以房產租金收入為計稅依據的:應納稅額=房產租金收入×稅率(12%)
房產稅徵收對象
1. 產權屬國家所有的,由經營管理單位納稅;產權屬集體和個人所有的,由集體單位和個人納稅;
2.產權出典的,由承典人納稅;
3. 產權所有人、承典人不在房屋所在地的,由房產代管人或者使用人納稅;
4. 產權未確定及租典糾紛未解決的,亦由房產代管人或者使用人納稅;
5. 無租使用其他房產的問題。納稅單位和個人無租使用房產管理部門、免稅單位及納稅單位的房產,應由使用人代為繳納房產稅;
6. 產權屬於集體所有制的,由實際使用人納稅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外籍個人、海外華僑、港澳台同胞所擁有的房產不徵收房產稅。
4. 房產稅怎麼徵收 大概要交多少稅
房產稅徵收標准從價或從租兩種情況:
(1)從價計征的,其計稅依據為房產原值一次減去%-30%後的余值;
(2)從租計征的(即房產出租的),以房產租金收入為計稅依據。從價計征10%-30%的具體減除幅度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如浙江省規定具體減除幅度為30%。
房產稅稅率採用比例稅率。按照房產余值計征的,年稅率為1.2%;按房產租金收入計征的,年稅率為12%。
房產稅應納稅額的計算分為以下兩種情況,其計算公式為:
(1)以房產原值為計稅依據的
應納稅額=房產原值×(1-10%或30%)×稅率(1.2%)
(2)以房產租金收入為計稅依據的
應納稅額=房產租金收入×稅率(12%)
徵收稅率:
1、按房產余值計征的,年稅率為1.2%;
2、按房產出租的租金收入計征的,稅率為12%。從2001年1月1日起,對個人按市場價格出租的居民住房,用於居住的,可暫減按4%的稅率徵收房產稅。
(4)房地產稅立法要多交哪些稅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二十八條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徵收稅款,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開征、停徵、多征、少征、提前徵收、延緩徵收或者攤派稅款。
農業稅應納稅額按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核定。
第二十九條除稅務機關、稅務人員以及經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委託的單位和人員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進行稅款徵收活動。
第三十條扣繳義務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履行代扣、代收稅款的義務。對法律、行政法規沒有規定負有代扣、代收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稅務機關不得要求其履行代扣、代收稅款義務。
扣繳義務人依法履行代扣、代收稅款義務時,納稅人不得拒絕。納稅人拒絕的,扣繳義務人應當及時報告稅務機關處理。
稅務機關按照規定付給扣繳義務人代扣、代收手續費。
第三十一條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按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確定的期限,繳納或者解繳稅款。
納稅人因有特殊困難,不能按期繳納稅款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批准,可以延期繳納稅款,但是最長不得超過三個月。
第三十二條納稅人未按照規定期限繳納稅款的,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期限解繳稅款的,稅務機關除責令限期繳納外,從滯納稅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
5. 有幾套房子要交房產稅
首先,簡單介紹一下房產稅的相關知識。
定義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1之規定,房產稅是以房屋為征稅對象,按房屋的計稅余值或租金收入為計稅依據,向房屋產權所有人徵收的一種財產稅。
特點
①房產稅屬於財產稅中的個別財產稅(非一般財產稅)
②征稅范圍限於城鎮的經營性房屋
③區別房屋的經營使用方式規定征稅辦法
征稅范圍:
①房產稅在城市、縣城、建制鎮和工礦區徵收,不包括農村
②開征房產稅的工礦區須經省級人民政府批准
納稅人:房產稅以在征稅范圍內的房屋產權所有人為納稅人——受益人原則
稅率:
①從價計稅:1.2%
②從租計稅:12%
應納稅額的計算
①從價計征:年應納稅額=應稅房產原值×(1-扣除比例)×1.2%
②從租計征:應納稅額=租金收入×12%(個人出租住房或向個人出租住房為4%)
減免稅優惠:個人擁有的非營業用的房產
由上述介紹可知,根據稅法規定,個人擁有的住房(非營業用)是免徵房產稅的,那麼近年炒的沸沸揚揚的住房開征房產稅是怎麼回事呢?
隨著近年我國房地產熱,房價飆升。在許多「剛需」無法解決的情況下,社會輿論對於大量空置住房被誰佔有?為何中國房地產價格如此不理性,歐美發達國家房地產市場相對穩定的話題展開討論。於是,部分經濟專家提出了對住宅取消免稅優惠的提議。
其次,住宅「開征」房產稅的試點。
上海
時間:上海市房產稅徵收自2011年開始
稅徵收對象
(1)上海市居民家庭在上海市新購且屬於該居民家庭第二套及以上的住房(包括新購的二手存量住房和新建商品住房)
(2)非上海市居民家庭在上海市新購的住房。
免徵點:60平方米/人
稅率:
(1)房產稅按應稅住房市場交易價格的70%計算繳納,適用稅率0.6%。
(2)對住房每平方米市場交易價格低於當地上年度新建商品住房平均銷售價格2倍(含2倍)的,稅率暫減為0.4%。
計算公式:
應納房產稅稅額=新購住房應征稅的面積(建築面積)×新購住房單價(或核定的計稅價格)×70%×稅率
舉例:王先生一家三口有100平方米的存量房,現新買了130平方米的新房,單價20000元/平,新購住房應征稅面積:100+130-180=50平;應繳房產稅額:50*20000*70%*0.6%=4200元。
重慶
時間:
2017年1月重慶市政府目前發布了重慶市人民政府令第311號,並公布了修改後的《重慶市關於開展對部分個人住房徵收房產稅改革試點的暫行辦法》和《重慶市個人住房房產稅徵收管理實施細則》。
試點區域
渝中區、江北區、沙坪壩區、九龍坡區、大渡口區、南岸區、北碚區、渝北區、巴南區(以下簡稱主城九區)。
徵收對象:試點採取分步實施的方式。首批納入徵收對象的住房為:
(1)個人擁有的獨棟商品住宅。
(2)個人新購的高檔住房。高檔住房是指建築面積交易單價達到上兩年主城九區新建商品住房成交建築面積均價2倍(含2倍)以上的住房。
(3)在重慶市同時無戶籍、無企業、無工作的個人新購的首套及以上的普通住房。
稅率:
(1)獨棟商品住宅和高檔住房建築面積交易單價在上兩年主城九區新建商品住房成交建築面積均價3倍以下的住房,稅率為0.5%;3倍(含3倍)至4倍的,稅率為1%;4倍(含4倍)以上的稅率為1.2%。
(2)在重慶市同時無戶籍、無企業、無工作的個人新購首套及以上的普通住房,稅率為0.5%。
個人住房房產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應納稅額=應稅建築面積×建築面積交易單價×稅率
應稅建築面積是指納稅人應稅住房的建築面積扣除免稅面積後的面積。
免稅面積的計算
扣除免稅面積以家庭為單位,一個家庭只能對一套應稅住房扣除免稅面積。
最後,新房產稅的出台。
房產稅立法
雖然房產稅立法的討論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是考慮到未來的房產稅將在釐清財稅體制和房地產市場去投資化之間取得平衡。以及立法程序和房產稅可能牽動的各方利益的復雜性,新房產稅法很難在短期內正式出台,在全國實行。
房產稅的作用
稅收三性決定了,稅收的核心是為了維護國家政權。國家政權是稅收產生和存在的必要條件,而國家政權的存在又依賴於稅收的存在。因此,一個稅種的開征核心是為了解決財政收入,而不是調控市場。
當然,從歐美國家經驗可以看出,在保有環節的稅費可以增加房產擁有著的成本,促使其出售多餘空閑房產,對於緩解當下我國供需矛盾有利。不過,考慮的房產稅的復雜性,其開征不僅關系各方利益,更需要稅務局有強有力的稅收征管手段和技術。
6. 房地產稅真要來了房地產稅影響以下六類人!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在發布會上,住建部副部長陸克華在回答記者關於房地產稅推進情況的提問時表示:「這個問題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的改革任務,要加快房地產稅立法,並適時推進改革。有關部門正在按照中央要求開展工作。」 房地產稅真的要來了嗎?
關於房地產稅推進的消息最近頻頻出現,近日,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尹中卿在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專訪時同樣在房地產稅問題上發聲。他稱,房地產稅法正在制定工作之中,關鍵是要選准出台的窗口。但無論怎樣出台,絕不會「突然襲擊」。
房地產稅是否馬上就要來了呢?中國政法大學財政法教授施正文認為,年內出台並執行的可能性不大。即使房地產稅法能夠列入並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最快也要在2018年才能開始施行。
由於國家已經確定了「稅收法定」的原則,開征房地產稅必須經過全國人大立法。此前,關於房地產稅有種種爭論,但在當前民意基礎下,開征顯然是必須的,立法過程也會比較順利。但即便如此,完成整個程序恐怕也要到2018年末了。
哪些人、哪些城市將受到房地產稅最大的影響?以下6類人預計受影響較大。
1、在中心城市囤積了大量住宅的人
傷害指數★★★
雖然北上深等中心城市房價非常貴,但對貪官污吏、一夜暴富的人來說,擁有多套房子一點都不是問題。
例如,媒體披露的北戴河一個科級貪官,就擁有68套房子,其中7套在北京。在一位部級幹部腐敗案里,被罰沒的房產有370多套。知名開發商潘石屹也曾說過,據他所知,有人在北京擁有100套住宅。
房地產稅如何徵收,目前尚不可知。但從目前民意來看,在中心城市實施「累進制、懲罰性」的房產稅,是很有可能的。對於擁有100套住宅的人來說,即便第一套免徵、從第五套開始累進稅率,他的壓力也會非常大。到時候會出現集中拋盤,對中心城市短期房價構成影響。這可能意味著,囤積大量房子的人財富將顯著縮水。但這很難影響中心城市長期房價,因為這些城市有顯著人口增量。至於商辦物業,應該不會有累進制、懲罰性的房地產稅。
2、盲目購買了旅遊物業、養老地產的人
傷害指數★★★★
如果不是頂級旅遊區,不是配套好、位置佳的房子,旅遊地產只能等著免徵房地產稅。如果不能免徵,則其持有成本大增,加上利用率不高,這類房子將成為雞肋。部分位置差、附近景區級別低的旅遊物業,最終可能被廢棄,用來養雞養鴨。
養老地產的情況,也大多類似旅遊地產。除非在有人口增量的大城市,否則也非常麻煩。
此外,別墅的房地產稅也會比較沉重,未來有可能成為雞肋資產。
3、盲目購買了三四線城市郊區、新區住宅的人
傷害指數★★★★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曾調查過12個省、區的156個地級市。結果發現,90%以上的地級市正在規劃建設新城、新區,很多縣城也不例外。按照規劃,這些新區、新城可以居住34億人。但事實上,絕大多數三四五線城市人口增長乏力,各地圍繞。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02-27,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點擊查看更多房產信息
7. 房產稅真的要來了,你的房子每年要交多少稅
不是,購買的時候交一次。 1、【房產稅】是以房屋為征稅對象,按房屋的計稅余值或租金收專入屬為計稅依據,向產權所有人徵收的一種財產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第七條明確規定--- 房產稅按年徵收、分期繳納。 2、房產稅是為中外各國政府廣為開征的古老的稅種。歐洲中世紀時,房產稅就成為封建君主斂財的一項重要手段,且名目繁多,如「窗戶稅」、「灶稅」、「煙囪稅」 等,這類房產稅大多以房屋的某種外部標志作為確定負擔的標准。中國古籍《周禮》上所稱「廛布」即為最初的房產稅。至唐代的間架稅、清代和中華民國時期的房捐,均屬房產稅性質。 3、房產稅每年都是必須要繳納都是眾所周知的事情,每一個人在繳納房產稅時,唯一不一樣的就是繳納金額不相同,這就牽涉到房產稅的徵收標准了。房產稅是依照房產原值一次,減除10%至30%後的余值計算繳納的,如果是按照房產計稅價值征稅的,稅率為1.2%,對按房屋租金收入征稅的,稅率為12%。
8. 房產稅徵收范圍 哪些要交房產稅
你好!
1,房產稅
房產稅是以房屋為征稅對象,按房屋的計稅余值或租金收入為計稅依據,向產權所有人徵收的一種財產稅。
房產稅徵收標准:房產稅徵收標准從價或從租兩種情況:
(1)從價計征的,其計稅依據為房產原值一次減去10%-30%後的余值;
(2)從租計征的(即房產出租的),以房產租金收入為計稅依據。從價計征10%-30%的具體減除幅度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如浙江省規定具體減除幅度為30%。
房產稅稅率採用比例稅率。按照房產余值計征的,年稅率為1.2%;按房產租金收入計征的,年稅率為12%。
房產稅應納稅額的計算分為以下兩種情況,其計算公式為:
(1)以房產原值為計稅依據的
應納稅額=房產原值×(1-10%或30%)×稅率(1.2%)
(2)以房產租金收入為計稅依據的
應納稅額=房產租金收入×稅率(12%)
以上為預測和其他市區的政策方案。只做參考!
2,房產稅徵收的范圍
因為目前官方並未釋放任何信息。
對於徵收范圍,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院院長施正文認為應該設立一定的免稅面積,"免稅面積設定為人均60平方米比較合理,這樣對於三口之家來說,可以有180平方米不用交稅,從而保證了居民第一套住房不用交稅。" 對於免徵額和稅率,目前官方並未釋放任何信息。
房產稅目前北京沒有實施
9. 房產稅交多了怎麼抵扣法
房產稅是以房屋為征稅對象,按房屋的計稅余值或租金收入為計稅依據,向產版權所有人徵收的一種權財產稅。
納稅人由於某種原因,誤繳了房產稅,或由於計算錯誤等原因多繳了房產稅,報經稅務機關核實後,可以辦理退稅手續,將已繳納的稅款予以退還。其計算方法是:
(一)退還誤繳的稅額=已納的誤繳稅款
(二)退還多繳部分的稅款=已納的稅款-重新核實後的應納稅款
二、納稅人由於某種原因漏報漏繳了房產稅,應依照規定辦理補稅手續。將應補的稅款及時繳入國庫。其計算方法是:
應補稅額=漏報固定資產(房產)賬面原值×(1-減除比例)×適用稅率
如果由於計算錯誤等原因,少繳了部分稅款,應將少繳部分補繳入庫。其計算公式是:
應補繳的部分稅額=固定資產(房產)賬面原值×(1-減除比例)×適用稅率-已納稅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