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產開發 > 香港房地產什麼時候崩盤

香港房地產什麼時候崩盤

發布時間:2021-03-10 09:02:03

① 香港樓市會跌到什麼水平

幾乎沒有哪個房地產市場的波動程度可以超過香港。投資者可以從中大舉獲利,但難的
是如何把握時機。在1997年末至2003年中的這段時間里,香港房價下跌了76%。此後至
今年早些時候,香港房價又上漲了四倍。近幾周來,香港房價再次開始下跌,分析師認
為房價還有廣闊的下跌空間。但投資者則不應簡單選擇離場,因為不久後房地產類股可
能出現投資機會。

巴克萊(Barclays)駐香港的房地產分析師路易(Paul Louie)說,香港房價未來兩年可能
從當前大約60萬美元中值的基礎上至少下跌30%。他預計房地產各領域將同步下跌,辦
公地產至少下跌20%,而零售及百貨類地產至多也只能持平。

美銀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的Raymond Ngai說,香港房價下跌主要應
歸咎於長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這是因為香港實行聯系匯率制度,港元匯率與美元掛
鉤。他說,香港的住房收益率(房產年收入或租金除以購買價)與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
率緊密相關。目前二者均為2.8%。美銀美林預計,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明年將升至
4%。Ngai說,假設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升至4%且香港住房收益率也緊隨美國國債收益
率變化,同時租金保持不變,那麼房價需要至少下跌24%才能讓住房收益率從當前的
2.8%上升至4%。

盡管香港利率水平下降抑制了抵押貸款還款額,但香港房價還是讓許多市民難以負擔。
香港住房的價格收入比已經大幅上升。1997年房價達到峰值時,價格收入比大約為13.2
倍,隨後在2003年跌至5.5倍。目前價格收入比已經升至13.3倍。Ngai說,在1997年,
香港房屋所有人需要支付近10%的抵押貸款利率;而現在抵押貸款利率僅略高於2.2%。
因此,利率上升確實將會沖擊房屋所有人。他說,如果從還清抵押貸款需要一個家庭多
少年的收入來看,現在又需要17年的收入,與最近一次周期峰值1997年相當。

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只有價格下跌才能彌補利率的上升。

雖然對投資者而言這一切聽起來讓人感覺悲觀,但對一些股票而言可能卻是好事。房地
產類股數年前就開始消化房價的下跌。受全球流動性大舉進入香港的影響,香港房價自
2009年末以來已經上漲111%,但新鴻基地產(Sun Hung Kai Properties)和新世界發展
(New World Holdings)等地產股的股價五年來卻幾乎保持不變。巴克萊的路易說,他認
為這個差異將緩慢消失。

傑富瑞投資銀行(Jefferies & Co.)駐香港的分析師Venant Chiang說,房價下跌可以為
地產類股投資者創造大量價值。在一些情況下,地產類股市盈率已經為四至七倍。只要
房價不崩盤,地產類股承受的壓力將會減輕。

Chiang認為,目前可以買進長江實業(Cheung Kong Holdings)和新世界發展等股票。這
些股票已經消化了所有可能出現的壞消息。長江實業旗下上市子公司和記黃埔
(Hutchison Whampoa)占長江實業資產的52%,該子公司業務涉及港口、電信和零售。
Chiang把長江實業的目標價定為136港元,較該股目前的價格高12%。長江實業股息收益
率為2.8%,該公司不到30%的凈資產價值與香港房地產市場相關聯。

② 97香港樓市崩盤原因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始末z

1997年6月,一場金融危機在亞洲爆發,這場危機的發展過程十分復雜。到1998年年底,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997年6月至12月;1998年1月至1998年7月;1998年7月到年底。

第一階段:1997年7月2日,泰國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引發了一場遍及東南亞的金融風暴。當天,泰銖兌換美元的匯率下降了17%,外匯及其他金融市場一片混亂。在泰銖波動的影響下,菲律賓比索、印度尼西亞盾、馬來西亞林吉特相繼成為國際炒家的攻擊對象。8月,馬來西亞放棄保衛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堅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沖擊。印尼雖是受「傳染」最晚的國家,但受到的沖擊最為嚴重。10月下旬,國際炒家移師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矛頭直指香港聯系匯率制。台灣當局突然棄守新台幣匯率,一天貶值3.46%,加大了對港幣和香港股市的壓力。10月23日,香港恆生指數大跌1 211.47點;28日,下跌1 621.80點,跌破9 000點大關。面對國際金融炒家的猛烈進攻,香港特區政府重申不會改變現行匯率制度,恆生指數上揚,再上萬點大關。接著,11月中旬,東亞的韓國也爆發金融風暴,17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跌至創紀錄的1 008∶1。21日,韓國政府不得不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求援,暫時控制了危機。但到了12月13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又降至1 737.60∶1。韓元危機也沖擊了在韓國有大量投資的日本金融業。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銀行和證券公司相繼破產。於是,東南亞金融風暴演變為亞洲金融危機。

第二階段:1998年初,印尼金融風暴再起,面對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為印尼開出的葯方未能取得預期效果。2月11日,印尼政府宣布將實行印尼盾與美元保持固定匯率的聯系匯率制,以穩定印尼盾。此舉遭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美國、西歐的一致反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揚言將撤回對印尼的援助。印尼陷入政治經濟大危機。2月16日,印尼盾同美元比價跌破10 000∶1。受其影響,東南亞匯市再起波瀾,新元、馬幣、泰銖、菲律賓比索等紛紛下跌。直到4月8日印尼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就一份新的經濟改革方案達成協議,東南亞匯市才暫告平靜。1997年爆發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使得與之關系密切的日本經濟陷入困境。日元匯率從1997年6月底的115日元兌1美元跌至1998年4月初的133日元兌1美元;5、6月間,日元匯率一路下跌,一度接近150日元兌1美元的關口。隨著日元的大幅貶值,國際金融形勢更加不明朗,亞洲金融危機繼續深化。

第三階段:1998年8月初,乘美國股市動盪、日元匯率持續下跌之際,國際炒家對香港發動新一輪進攻。恆生指數一直跌至6 600多點。香港特區政府予以回擊,金融管理局動用外匯基金進入股市和期貨市場,吸納國際炒家拋售的港幣,將匯市穩定在7.75港元兌換1美元的水平上。經過近一個月的苦鬥,使國際炒家損失慘重,無法再次實現把香港作為「超級提款機」的企圖。國際炒家在香港失利的同時,在俄羅斯更遭慘敗。俄羅斯中央銀行8月17日宣布年內將盧布兌換美元匯率的浮動幅度擴大到6.0~9.5∶1,並推遲償還外債及暫停國債券交易。9月2日,盧布貶值70%。這都使俄羅斯股市、匯市急劇下跌,引發金融危機乃至經濟、政治危機。俄羅斯政策的突變,使得在俄羅斯股市投下巨額資金的國際炒家大傷元氣,並帶動了美歐國家股市的匯市的全面劇烈波動。如果說在此之前亞洲金融危機還是區域性的,那麼,俄羅斯金融危機的爆發,則說明亞洲金融危機已經超出了區域性范圍,具有了全球性的意義。到1998年底,俄羅斯經濟仍沒有擺脫困境。1999年,金融危機結束。

③ 香港房價什麼時候崩盤

香港不太可能崩盤的,下降有可能。

樓市崩盤代表著沒人有賣房的慾望,而北上廣專深這屬種城市樓價哪怕跌一點都有大把人揮舞著鈔票來賣,不可能崩盤的,除非整個中國經濟都崩盤了,人們手裡錢變廢紙了,超一線大城市的樓市才會崩。

④ 97年亞洲金融危機,香港樓市崩盤的同時有沒有伴隨著通貨膨脹

1997年6月,一場金融危機在亞洲爆發,這場危機的發展過程十分復雜。到1998年年底,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997年6月至12月;1998年1月至1998年7月;1998年7月到年底。經濟是有一定的周期....物極必反人人皆知的.然而經濟的好壞往往在股票市場反映出來。所以股票可以說是經濟的明燈就是走在經濟之前。
經濟最大的體系美國往往影響著全球.即是說美國股市下跌.香港甚至中國的也跟著下跌.。在1997年的也不是熊市.為什麼香港的恆生指數會跌得那麼多呢。
直接原因當然是當時的樓價股票過份炒作.經濟過熱.在沒有實質的經濟帶動下.當然最後爆發樓市崩盤 通貨膨脹只是金融危機的表面現象,實質就是資本主義無法克服的周期性金融危機。反正就是人民的日子不好過。通貨膨脹貨幣貶值,但人民手裡沒錢的時候,又何所謂貶值呢。

⑤ 香港房價1997年為什麼暴跌

2010年開始了一場全民大猜謎,很多開發商、專家學者、購房者都參與進來了,估計大家都知道猜的到底是什麼了吧,對,就是2011年的房價走勢。引爆這場大猜謎的是中國人民大學的經濟研究所發布的一個報告,報告的主要觀點是說2011年上半年房價將下跌兩成。給出的理由是當時的宏觀調控,尤其是房地產調控非常嚴格,開發商的錢開始收緊了。 到現在,2011年已經過去一大半了,謎底其實還沒有揭曉,但我今天不想去探究到底誰猜對了,或者誰猜錯了,我想探究的是開發商的信貸是不是真的收緊了?我在《我們的生活為什麼這么無奈》這本書中,特意查了一下當時的真實數據,太可怕了。因為僅僅是2010年的前三個季度,開發商的貸款竟然就有6000億。各位曉得2009年一整年銀行放出的貸款是多少嗎?告訴你,是5980個億,而且很多專家都說2009年中國銀行業的特徵已經是天量信貸了。可是,現在的狀況是2010年的前三個季度發放的貸款竟然比2009年一整年還多,同時還超過了2007年與2008年的總和,這難道不可怕嗎?透過這組數字,我想告訴你的是,開發商現在根本就不差錢!也就是說,我們將會繼續看到開發商囤地、捂盤惜售。 所以說,我們現在所說的房價應該下跌或即將下跌,可能更多的是從道義上來講的,是一種道德感。但是,正是這種道義上的評判,卻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老百姓更大的痛苦。我為什麼這么說?道理很簡單,正是因為一些所謂的專家到處說這個房價會下跌,老百姓才會抱有希望。但實際情況是怎樣的呢?房價是一漲再漲。這對老百姓來說,其實已經變成了一種折磨,就像是用鈍刀子割肉,一點點讓你死掉,這還不如乾脆點,讓大家死個痛快。 更有意思的是,現在這個房價是漲是跌,已經構成了一個新的分水嶺。它把持不同意見的知識分子分成了「唱漲派」和「唱跌派」。其實我覺得這兩撥人都有點奇怪,如果說是為了打壓房價,那我們政府出台的政策,包括之前推出的新「國五條」、「國十條」,都不會成功的。為什麼?因為這都是表面現象。猜房價,更是一件非常荒謬的事情,明明都是瞎猜的,給出的理由根本經不起推敲的。 當然,不管這些專家學者吵的多熱鬧,我得先做個表態,很多人在網路上留言說,郎教授說了什麼什麼樣的觀點。我在這里要清楚地告訴各位,我不是股評家,也不是理財專家,我從來不會去預測股市、樓市會怎麼樣,這方面的話題,我是從來不談的。為什麼?因為我水平不夠,而且這也不是我的風格。我只想談談,目前這種狀況,究竟是怎麼造成的? 這種「北京式」的下跌其實是屬於心理按摩,只是暫時緩解一下大家的情緒,根本沒有觸及到問題的本質。問題的本質是什麼?各位想一想,為什麼市區中心的房價都這么高了,還是一個勁地往上漲?而且,即使它一個勁地瘋漲,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人要買市區中心的房子?你是不是覺得奇怪?其實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道理很簡單,就是因為所有好的資源都集中到市中心了,比如說學校,醫院。而我們老百姓,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為了讓家人生病時能接受更好的治療,就只能想盡辦法住得離市中心近點,更近點,所以才會出現市中心房價都這么高了,還是供不應求的狀況。想想看,如果把好的資源遷到河北的涿州去,或者遷到燕郊去,那北京的二環、三環、四環還會這么堵車嗎?房價還會這樣嗎?所以說,現在問題的本質是資源分配製度的問題,如果說不從根本上改變這種分配製度,而只是想透過某種手段抑制這種強烈剛需的話,中心城市的房價根本就降不下來。 還有一個值得我們關注的問題,就是房價究竟是高是低,我們應該用一個什麼樣的指標來衡量?還以北京為例吧,如果說3萬塊錢算高,2萬塊錢算高,那1.9萬塊錢是不是就不算高了?所以說,其實我們現在進入了一個誤區,我們把房價的漲和跌,當作判斷房地產是否陷入危機的最重要的一個指標了。我要告訴各位的是,不是說房價漲了,它就一定有危機,房價跌了,就沒有危機,問題不是這么簡單的。最可靠的指標是什麼?是老百姓的負擔能力。 我舉個例子,各位曉得香港的房地產為什麼會在1997年崩盤嗎?如果你跟媒體一樣,說是因為索羅斯狙擊香港,那我告訴你,你完全搞錯了,因為那隻是表面現象。根據我們的調查發現,香港的供樓負擔水平在1997年金融海嘯之前已經很高了,在1994年、1995年的時候是90%,1995年跌到70%,然後1996年又上來了,在金融海嘯之前最高達到110%,都成了負資產了,這太可怕了,因為這是崩盤的前兆。想想看,香港的老百姓把收入的90%、70%、110%,都拿去還房貸了,甚至都透支了,還怎麼消費?老百姓沒有錢消費的結果,就是香港經濟的猛然下滑,這種狀況持續下來,香港樓市怎麼可能不崩盤?索羅斯的狙擊不過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而已。而且,透過中國香港的國民生產總值也可以看出來,1998年金融危機之後的經濟並不是最差的,之後香港經濟還經歷了兩次衰退,等到2003年「非典」爆發的時候,香港的旅遊業和酒店業幾乎停業。這整個過程中,樓價一直下跌,經濟萎靡,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月供太高了,透支了香港人的錢包,一直到這個比例下降到30%以下,香港經濟才開始好轉。 所以說,30%是一個很神奇的數字。為什麼這樣講?我給各位分析一下。如果說老百姓用30%的收入拿來還房貸的話,就能用剩下的70%的錢去消費,透過消費可以拉動經濟,經濟就可以穩定地增長。那我問你,如果房貸的負擔是70%呢?那是不是就只剩下30%可以消費了?你知道老百姓消費能力大幅下降的後果有多可怕嗎?整個經濟就會萎縮。想想看,如果老百姓不消費的話,那麼多企業生產的產品賣給誰?產品賣不出去,庫存就增加了,怎麼辦呢?只有裁員。然後呢?倒閉。這是不是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這太可怕了。這是什麼?一個蕭條開始了。所以,作為一個國家來講,一定要保證讓老百姓的收入中,最多30%是用來還房貸的,70%可以用於其他支出,這樣經濟才不會走下坡路,才不會出現蕭條。 那麼,我們來估算一下我們中國當前的情況。在我們中國的一線城市,房貸利率如果按照5.22%來算的話,一線城市老百姓是60%到89%的負債,遠遠超過美國規定的30%。二線城市的老百姓也好不到哪去,也高達40%到60%。這表明現在的一線城市是非常危險的。如果說貸款利率再上調,比如說由目前的5.22%升到6.07%的話,那一線城市每個月的還貸比率就是63%到95%,二線城市是45%到65%。我們再看下全國的平均水平,如果按照5.22%的利率來算的話,全國平均是47%,而按照6.07%的話,全國平均就是50%。當然,目前我們這個比例還沒有像美國次貸危機前,中國香港1997年崩盤前那麼高,但是50%這個比率已經很高了,說明我們的樓市現在已經不是一個健康的樓市了。更何況,一線城市還貸比率最高已經接近95%了,很可怕的。 在房價高企的背後其實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那就是高房價讓我們整個國家的經濟失去了創造力。我可不是危言聳聽,你想啊,所有的人拚命工作,拚命掙錢,之後把錢都投到哪裡了?我告訴你,既沒有投到實業上,也沒有拿去消費,基本都買房子了,這是很病態的做法,也是最可怕的。想想看,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自己的收入基本都拿去還月供了,那實質消費就減少了。對於那些手裡有不少閑錢的人來說,本來想投資做點什麼,可是,考察一圈下來發現,製造業也好,服務業也好,基本沒有什麼錢可賺的,那幹嘛還要辛辛苦苦地做呢?我還是拿去炒房吧。這真的很可怕,因為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整個創造力的下降其實才是最大的危機。你看10年前,馬雲花50萬創立了阿里巴巴,小馬哥的這個騰訊也是差不多50萬,陳天橋也是50萬,他們都用了差不多50萬創立了自己的企業。再看看現在的年輕人,如果手裡有50萬的話,他們肯定不會投到創業上去,那幹嘛呢?肯定是拿這50萬去付首付了。

⑥ 有沒有其他國家歷史上的房價崩盤的記錄

日本出現過房價崩盤,中國經濟特區香港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也出現過房價崩盤。

日本:上世紀90年代初日本爆發的房地產泡沫破裂,是世界各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最大也是最深的一次房地產危機,至今仍無完全恢復的跡象。

香港:1997年6月,一場金融危機在亞洲爆發,這場危機的發展過程十分復雜。到1998年年底,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997年6月至12月;1998年1月至1998年7月;1998年7月到年底。返家發生動盪。

(6)香港房地產什麼時候崩盤擴展閱讀:

日本事件經過:

戰後50年,日本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上世紀80年代初期日本僅用幾年時間連續趕超義大利、法國、英國和德國,成為亞洲第一強國和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資本主義強國。

日本的貿易和製造業直逼美國,在電子汽車鋼鐵和造船等領域更是將美國打得毫無「招架之力」。日本經濟實力達到美國一半,外匯儲備超過4000億美元,佔世界外匯儲備的50%。

日本人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土地成為世界上最昂貴的土地。彈丸島國的日本房地產總價值超過地大物博的整個美國,日本平均房地產價格是美國的100倍,東京大阪的價格是紐約、芝加哥的幾十倍。

日本人買下紐約最有代表性的建築洛克菲勒中心和美國人最驕傲的產業好萊塢影片公司。

尤其是日元大幅度升值使得日本人極其富有備感自豪,資金指處所向披靡。伴隨「國富民強」,大量新資金沒有去處,只好集中和積聚在十分有限的土地上,造成土地和房屋的含金量越來越高,價格和泡沫與日俱增。

日本房地產發展在世界各地中有其特殊性。日本土地狹小,人口眾多,加上經濟高度發達,房地產開發從戰後一片廢墟上建立起來。

伴隨經濟和房地產開發,土地價格尤其是主要城市的土地價格不斷上漲,高度壟斷集中,1985年東京大阪的土地價格比戰後初期猛漲了10000倍。

但是如果以為日本房地產泡沫破裂是客觀原因造成的,是無可避免的,那是不正確的。實際上即使是1985年泡沫已經相當嚴重,如果沒有後來5年時間中執行的一系列錯誤政策,泡沫破裂還是可以避免的。

1985年日元升值以及對升值錯誤的估計和預期,將日本直接推入泡沫破裂前的「最後瘋狂」。在5年短暫的「輝煌和燦爛」之後,日本經濟和房地產陷入了已經長達14年的蕭條和低迷。由此可見,包括日本在內的世界各國房地產泡沫以及破裂,都不能歸咎於客觀原因。

日本主要的錯誤政策是:

1、利率太低,資金泛濫,引導失誤監管失控。

2、盲目擴大信貸,濫用杠桿作用。

3、投資投機成風,股市樓市連動,管理監督形同虛設。

影響:

泡沫破裂後許多日本居民成為千萬「負翁」,家庭資產大幅度縮水,長期背上嚴重的財務負擔,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嚴重影響正常消費。

日本銀行及非銀行機構的不良債務高達100萬億日元,最後成為壞賬的達到幾十萬億日元。倒閉和被收購的銀行和房地產公司不計其數,大量建築成為「爛尾樓」。

建築業飽受重創,1994年合同金額不足高峰期的三分之一,國民經濟陷入長達十年的負增長和零增長。

⑦ ,這房價什麼時候會崩盤

房價再漲300倍(如果現在房價是1萬每平米,300倍就是300萬每平米)就會必然崩盤。300倍很遙遠嗎,其實也不會很遙遠,若是不加以控制,房價從現在的房價漲到300倍可能也就是兩年三年的事情。有人會覺得那我要大面積囤房,等到300倍的時候賣掉,那不是發達了。但願你不要這么做,真的發生這種情況,市場根本不會給你反應的時間,大多數人是來不及反應,不等你拋盤就從高峰一下子就摔下去了。只有極少數人能套現離場,這種暴漲,即便是專業的炒房客也是難以套現的。
房價一直漲,會先摧毀科技行業(提高生產效率的行業),因為高房價會導致人們都存錢買房,不消費,不消費沒有需求,企業就不需要提高生產效率,科技企業就會沒有需求。最先死的就是BAT華為富士康車企等。同時GDP會飛速增長。
房子造得比需要住的人還要多N倍時,並不會導致房價崩盤。大量供給住房,會抑制房價上漲。反而收縮庫存的行為是推高房價上漲的一個因素。房子的多少並不會導致房價的崩盤。真正讓房價崩盤的是掙個經濟體的塌縮。結構失衡才是真相。
貨幣政策也並非推高房價絕對因素。因為當房價高漲的時候,貨幣政策必然是寬松,因為如果不寬松,大量的資本被房價吸收走,市場的流動性就會變差。如果再不增加貨幣寬松,那麼房價崩的會更快。並不是貨幣政策改變的了房價,而是房價改變了貨幣政策。房價上漲的時候,寬松的貨幣政策對經濟的刺激作用是無效的。因為增加再多的的貨幣都會被房價吸走。
所以,春江水暖鴨先知,我認為房價崩盤前,科技企業一定先聞風而動,當中國的科技企業沒有創新,科技退步的時候,GDP激增,房價會在很短的時間內沖出天際,飛翔在太空中。
目前的狀態,房價崩盤的概率很小。

⑧ 全球最觸目驚心的房地產崩潰輪回,什麼時候降臨到中國頭上

潮起
二十世紀初,美國經濟進入歷史上最繁榮的時期。
首先是工業革命的升級,汽車、電話、電力工業不斷進步,帶來了生產效率的飛躍。其次是歐洲的一戰,帶來對軍工設備、食品、醫葯等的強烈需求。資本家們拚命擴建工廠,招攬從農村涌進城市裡來的孩子,將城市化浪潮推向了高峰。

▲20年代美國汽車工人
到了20年代,一個強大的美國中產階層形成了。到處都是工作機會,獎金豐厚,假期眾多,人們都可以買得起小汽車玩自駕遊了,買房增值保值更加成為了大家的共識。
這種現象在半個世紀之後的日本同樣上演。
1973年的石油危機過後,日本經濟迅速恢復,其節能型小汽車在全球廣受歡迎,尤其是在美國市場上將通用、福特、克萊斯勒打的丟盔棄甲。家電、高鐵、電子游戲等產業也得益於新技術的進步,迅速興起。持續的貨幣貶值,使得出口業的競爭力更加強大。

▲80年代大蕭條前的日本
1980年代中期,日本外匯儲備超過4000億美元,占當時世界外匯儲備的一半。日本也取代了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豪起來的日本人到全世界去收購、旅遊、爆買,當然最剛需的還是日本的房子。
東南亞也有過這一段似曾相識的榮光。

▲80年代,喬治敦,檳城,馬來西亞
80年代日本富起來之後,大量的資本跑到東南亞去投資,那時候的新馬泰就像一片處女地,工資低廉,民風淳樸。豐田、日立、東芝的工廠紛紛在泰國、馬來西亞建起來,工業化迅速發展。熱帶的陽光海灘,相對完善的基礎設施,也使得這里成為了極具誘惑力的旅遊勝地和養老地產開發地。
中國的黃金十年更是歷歷在目。
每年的春運期間,浩浩盪盪的農民工返鄉潮和奔赴沿海打工的人潮,都讓人感概這人類歷史上最壯觀的遷徙。推動這一切的改革開放、匯率貶值、入世、人多力量大、亞太產業轉移、公路港口機場電廠建設……就像一曲震耳欲聾的宏大交響樂,將城市化和工業化的需求交織在一起,也釋放了新富起來的一代人對買房的強烈熱情。
每一段的浪潮湧起,都是來自真實需求的推動。尤其是技術革命、工業化、產業轉移帶來的快速生產力提升,極大的膨脹了全社會的財富購買力,而其中最大的一項支出通常就是房子。
洪水
1925年,大英帝國恢復戰前的金本位制度,英鎊兌美元由之前的1兌3.4 升值至1兌4.866 。這件事帶來的一個結果就是,美國對英出口的加速上漲,歐洲資本大量流入美國。洪水開始泛濫。
另一方面,1920-1929年期間美國連續出台有利於富人的減稅政策 ,再加上壟斷家族對中小企業的擠壓,使得整個社會的財富越來越集中到了上流階層的手中。這群人的財富大部分都不會花在消費上,而是用於各種可以資產增值的投資,比如股市、房市,哪邊升值得快就往哪邊砸。
在日本,這樣的現象本來是殊途,後來竟奇妙的同歸了。
廣場協議之後,日元開始大幅升值,三年的時間就漲了86%。眼看日元天天漲,依靠出口的日本企業唉聲嘆氣,關懷備至的好家長日本政府連忙出台了一系列「穩增長,擴內需」政策。 這種政策全天下都是一個套路:降利率。
從1986年1月到1987年2月,日本銀行連續5次降低利率,將中央銀行貼現率從5%降低到了2.5%,為當時世界之最。利率降下來,貨幣洪水就開始泛濫了。但實業仍然是不好做啊,於是在此間的數年,日本國內的資金開始大量進入股市和房地產,股價扶搖直上,樓市四處暴漲。
日元升值,最得益的就是新馬泰地區了。
因為這些地區採取的是和美元掛鉤的固定匯率制度,同時從1986年開始陸續放鬆了對金融進出的限制。於是日元長驅直入,有投資工廠的,也有隻為賺快錢而跟著來坐等升值的。1989年,泰國的住房貸款額是459億泰銖,到1996年這個數字超過了7900億泰銖,漲了17倍。
在馬來西亞,領導人制定了雄心勃勃的2020年跑步進入發達國家的計劃,強力開動固定資產投資的大殺器,到1997年時已為這些基建項目欠下了高達452億美元的國家外債,其中30%都是短期債務。
匯率貶值和出口暢旺,會帶來大量國際資本的湧入,比如美國、東南亞,也比如黃金十年前半段的中國。但是,貨幣升值與出口承壓,並不意味著洪水就有可能消失,因為政府為了穩增長的需要,通常會逆周期降低利率,使得洪水的輸出龍頭從國際市場轉向了中央銀行。
日本是如此,金融危機之後的中國同樣是如此。今年以來,我國地王頻出,北上深房價問鼎世界前十,南京、蘇州、合肥、廈門房價四小龍接力,此起彼伏,地產中介在城市小區中三五成群,越開越多,莫不是資金泛濫的表徵。
這就像是股市,本來是由基本面驅動的長牛起舞,隨著行情的深入,平均市盈率一步步攀高,這個時候的驅動力量,就從基本面需求轉向了資本的流動性過剩。
泡沫
資金多了,總是要流入有升值空間的投資渠道的。但是有些時候,政府的放縱和市場的金融創新則讓問題進一步邁向滾燙的沸點。
在美國,一方面是政府的不作為,內幕交易不止,投資銀行和商業銀行混業經營,摩根家族等豪強利用其資源買空賣空,大獲漁利。另一方面,是全新消費信貸制度的實行。1916年的《聯邦儲備法》修正案和1927年的《麥克法登法案》,允許國民銀行可以發放非農業不動產貸款。
這是人類歷史上的一次偉大金融創新,本來買不起房的中低收入階層也可以買得起了,成倍的擴張了市場的規模,而杠桿的放大效應也讓這泡沫變得更大、更虛幻。
在日本,一方面是銀行資本金管理制度的改革,在此制度之下,銀行必須大量補充資本金,但是由於房地產抵押貸款的風險權重設定較低,通常只是公司貸款的一半,這使得銀行對房貸資金的去向更加鼓勵。據統計,1984至1989年,日本銀行對房貸的年均增長率為19.9% ,而同期的總體貸款增速只有9.2% ,增速高出了整體的一倍。
另一方面,則是日本的財閥結構,企業與企業之間互相持股,使得一家企業通過房地產或股市獲利了,其他持股企業的賬面資產也同時增加,在向銀行貸款的時候就可以拿到更高的要價。這其實也是一種杠桿,不斷放大著整個社會的財富泡沫。
1985 年,東京的商業用地價格指數為120.1,到了1988 年暴漲至334.2,在短短三年內增長了近兩倍。1990 年,東京、大阪、名古屋、京都、橫濱和神戶六大城市中心的地價指數比1985 年上漲了約90%。
在東南亞,一種從香港傳入的「炒樓花」游戲就像瘟疫一般盛行起來。
所謂炒樓花,就是在房子開建的時候交了首付,等房子還沒有建成的時候,已經把它轉手賣掉了,在房價漲得猛的時候,快進快出,以小博大,其中的復利效應是非常明顯的。老一輩的中國人都應該有印象,這種炒樓花游戲也曾經廣泛在90年代的沿海地區盛行,只不過在後來被建設部的一紙休書給禁了,明令房子必須封頂才能買賣。
而在東南亞,炒作氣氛越來越濃厚,1994年,房地產貸款在總貸款中的佔比,新加坡33%、馬來西亞30%、泰國50%。同期房價,馬來西亞和泰國都出現了三年漲3倍的幅度,而到1996年的時候,曼谷的商業辦公樓空置率已經高達50%。
只要有錢賺,資本總是在變著戲法創新,放大杠桿,那是一種類似於吸毒的癮,讓整個社會興奮不已,陷入一種集體性的癲癇與迷幻意識里。
在我國的變種,則是首付貸和抵押貸,前者在上半年已被封,但後者正如野火春風般,遍地開花。房地產由於其昂貴的價格,高杠桿已是不可避免,最怕的,則是銀行在業績壓力下的非理性放貸失控,通過房價上漲--抵押物升值--進一步推動放貸的攀升,將泡沫一步步吹向雲端。
暗涌
泡沫的吹大並不必然會立即破裂,事情總是在悄悄的起變化。
1922年,美國參議員斯特姆起草了一個關稅法案,目的是為了保護本國自主品牌抵禦歐洲跨國公司的沖擊。1927年,關稅法案在斯特姆的推動下再次提升。事實上,斯姆特-霍利關稅法直到1930年6月才最終獲得通過,但是早在一年多前,其危害已經被放大。
原因就在於,該法案將2000多種的進口商品關稅提升到了歷史最高水平,引來歐洲國家的強烈抵制,1929年,美國政府收到了34份外國正式抗議,和大量的報復性關稅措施。當年,美國的出口額就大幅下降了50%。
日本的問題,則是在於低利率並沒有讓企業的出口競爭力獲得改善,反而鼓勵了更多的企業將資源投向來錢快的股市和樓市。於是出口更加艱難,形成一種惡性循環,股市平均收益率不斷下滑,可以繼續流入投機市場的水龍頭慢慢就枯竭了。
另一方面,隨著城市化的結束,老齡化的到來,龐大存量二手房的積累,剛需市場悄悄的關上了大門。
和美、日這種大國不同,東南亞小國們則是身不由己。
新馬泰的工業化階段仍然處於青春期,人口紅利和工資價格都很有競爭力,但是禁不住北方巨龍騰飛所引發的強烈海嘯。1994年的人民幣強制貶值,匯率從5.7調整為8.6,一下子貶值了50%,亞太產業轉移的方向很快就從南流改為了北上。
另一方面,和美元掛鉤的固定匯率,也讓東南亞各國的出口業在中國面前失去了價格競爭力,實體企業的收益率開始一步步惡化。
在上個二十年的競爭中,中國大獲全勝,然而時移世易,今天的中國所面臨的問題,同樣嚴峻。
最值得警惕的,就是人口的「90後陷阱」。90世代的人口出生量比80世代大幅下滑了接近一半,帶來的三個後果就是——
1、工人減少,議價能力提升,引發漲薪潮,製造業成本上升,失去出口競爭力。
2、房地產剛需市場減少,連鎖效應則是鋼鐵、水泥等重工業萎靡,大量產能的過剩和虧損。
3、財富效應減少了,能夠投資到房地產市場的水龍頭也在慢慢的擰緊。
人口也好,老齡化也好,很多問題都是一點點積累的,開始的時候人們並不在意,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直到有一天,暗涌席捲為巨浪,轉化成毀天滅地的海嘯。
刺破
隨著房價的加速上漲,越來越脫離基本面的真實需求,更多的大眾堅信房價會永遠漲下去,將所有的財富押寶在上面,甚至借債買房,危機就將一步步逼近。
在房地產的泡沫高峰期,通常是全社會都在討論房子,聚會在討論,媒體在討論,即使是最理性的人,原來完全不屑一顧的人也被這洶涌的房價所擊潰,傾其所有獻上首付款。人們都堅信一點,「今天不買,明天就買不到了」!
這和牛市巔峰期的輿論氛圍如出一轍。
摧毀這一切心理基礎的,一定不是某個智者的吶喊,狂熱中的賭徒是聽不進任何理性的聲音的。那根針,通常是赤裸裸的現實:錢不見了。
因為錢突然不夠用了,買方無法推動房價繼續上漲,終至引發整個市場天枰的逆轉,看到不對勁的投機者趕緊撤出,由此導致恐慌性的社會踐踏事件。
1929年一季度,美聯儲收縮銀根,力圖抑制過度的投機氣氛,半年後股市崩潰,大蕭條降臨。
1989年,日本央行連續5次加息,並且在政策上嚴厲限制對房地產的貸款,一年後股市崩潰,房價也同步反轉。
1996年,索羅斯為首的對沖基金大量拋售泰銖,泰國政府為穩定匯率,被迫動用大量外匯儲備吸納,並調高利率嚴防死守。錢迅速被抽空,股市房市雙雙崩潰。
2004年,美國開始加息,經過兩年多,連續17次加息以後,聯邦利率從1%上調至5.25%,低收入階層終於還不起房貸了,次級債違約開始,逐步醞釀成又一輪的金融風暴。
縱觀歷次金融危機,幾乎每一次的泡沫刺破都和「加息」緊密相關。利率的每一次升高,都抽走了一部分錢,當連續多次之後,大家忽然就會發覺,錢不夠用了。
於是泡沫,「啪」一聲炸裂!
深淵
房地產崩潰之所以可怕,就在於其市值規模在整個國家財富佔比中的份量。
一般來說,房地產由於貸款杠桿效應,其市值總規模通常是國家GDP的2-3倍,在社會總財富中佔到一半左右的份額。相對來說,股市總市值通常只有前者的五到十分之一,而債市、期貨、收藏品市場等就更少了。
更重要的是,房地產上下游產業鏈牽涉甚廣,其相關投資會佔到一個國家全社會固投的一半左右,不僅僅是搬磚的,還有挖煤的,造船運鐵礦石的,造傢具窗簾的,甚至國道邊服務於運輸司機的沙縣小吃,無不被一根隱形的鎖鏈緊緊扣住。
而這根鎖鏈盡頭,最重要的一環則是銀行。因為銀行貸款中,房貸的佔比通常是最大的,泡沫一旦破裂,不僅是房地產企業破產,銀行也將因為巨量壞賬而深陷其中。當銀行出現問題,那麼所有的人都將逃不脫這噩夢的纏繞。
1929年的大蕭條中,10萬家企業破產,全國四分之一的人口失去工作,無數的富豪、投機者淪為乞丐。麥當勞創始人雷·克洛克,被迫做了17 年的紙杯推銷員來還債,《股票大作手回憶錄》里的主角傑西·利弗莫爾,吞槍自殺。據《光榮與夢想》記載,胡佛總統打電話給參議員波默林,任命他主持復興金融公司。在接到電話時,波默林的口袋裡只有九角八分錢,而且在他前往宣誓就職的路上,就有十個叫花子跟他要錢。
嚴重的房地產危機、股市危機、銀行業危機,最終演化為社會危機、軍事危機,席捲全球。
1990年代日本失去的十年中,日本全國住宅地價下跌了一半,商業用地價格下跌了七成,而跌幅最巨大的則是泡沫最嚴重的東京都地區。
迅速蔓延的危機,推倒了東京協和信用社、宇宙信用社、北海道拓殖銀行、日本債券信用銀行、山一證券等180多家金融機構。
1990 年 6-12 月,僅證券業就裁減了 14000多人。1992年,失業人口高達80-100萬人,失業率直線飆升。
在東南亞金融危機中,無數家庭淪為負資產階層,而最嚴重的印尼,則陷入了政府倒台,社會騷亂,種族屠殺等的一系列動盪之中。
2009年的美國次貸風暴,甚至席捲到歐洲、阿拉伯世界,引爆了突尼西亞、利比亞、埃及、敘利亞等無數國家的內戰和政治危機。
我們將向何處
回顧歷史,十次危機九次地產,在一開始,通常都來自技術革命、產業轉移等帶來的經濟繁榮,然後在社會財富的增長過程中,喚醒買房的剛性需求。接著,房價開始漲,投資屬性凸顯,越來越多精明的投資者入局。
漲的時間越長,人們越堅信「房價永遠會漲」的真理,其支持論點大致有二:
1,「政府不會允許房地產崩盤」;
2,「房價已經漲了20年,如果還要漲20年才會崩盤,那我管那麼多幹嘛?」
我們的人生經驗中,見過了太多資產價格的暴漲暴跌,商品期貨跌過,股市漲跌都好幾輪了,只有房地產,一直在經歷著慢牛。因此人們越來越願意將所有的資產投入到這看起來唯一安全的避風港中,於是推動了房價的進一步暴漲。
房價漲的越快,人們便越失去理性,生怕再也買不起房子了,於是借錢、抵押也要將首付交上,當一個痛並快樂著的有房者。這個階段中,房價租售比越來越高,就像股市一樣,平均市盈率不斷抬升,全社會都陷入了狂熱之中。
但房價是否一定會崩盤呢?
如果讀完上面的這些現象描述,你一定會覺得今天的中國和他們太像了,幾乎每一個問題和徵象都已出現。崩盤,或許隨時都有可能發生。
如果是這樣的話,你讀的歷史還不夠深。
我們再讀一次歷史, 刪繁就簡。
1997年的東南亞,工業化剛剛進入青春期,因為在與中國的資源競爭中敗北而盈利惡化,危機加深,再加上索羅斯的攻擊,國家儲備枯竭導致流動性短缺,意外崩盤;
1929年的美國和1991年的日本,都已經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城市化完成,工業化結束,需求停滯,再遇上加息、加稅等一系列的政策疊加,最終泡沫刺破。
你得到了什麼啟示呢?
1、對於小國來說,競爭形勢復雜,命運由天不由我。就像小盤股,波動會很劇烈,崩盤說來就來。
比如香港,70年代以來的半個世紀中,房地產周期每十幾年左右輪回一次,1973年石油危機後房價下跌40%,1981年中英談判之後房價暴跌60%,1998年的金融危機中又跌了70%,2016年的這一輪旅遊業寒流中,房價半年時間已經下挫20%。
房地產崩盤就像過家家,什麼樣的世面沒見過。
2、對於大國來說,競爭力掌握在自己手中,結局則完全不同。就像大藍籌,穩定性要好得多。
特別是對於全球第一第二的大國來說,在追趕先進的過程中由於市場規模、潛力等各種資源都是最佳的,競爭力強大,因此通常能夠獲得持續的「轉型優先權」。
比如中國,雖然有著這樣與那樣的諸多問題,但是環顧全球,與同樣經濟發展水平的金磚國家相比,無疑是最強的,而與發達國家相比,人均GDP又仍然較低,因此仍然可以享有技術轉移所帶來的「生產力提升紅利」。
這是非常關鍵的一點。
這使得中國仍然是所有發展中國家裡轉型前景和潛力最好的。這就確保了中國有極大的機會走出轉型陷阱,全產業的平均收益率不會跌到負數。於是房價,高高在上的房價,就得到了支撐,雖泡沫而仍不至於破裂。
事實上,我們今天的社會發展階段,只是1970年代中期的日本。1974年的能源危機過後,日本也經歷了一段時間的轉型低迷,匯率貶值。但是此後,隨著轉型的成功,產業競爭力提升之後,企業利潤大漲,社會財富劇增,房價的泡沫就得到了緩解,繼續維持著又漲了十幾年。
3、在如今這個市道環境下,超過一半的行業都在蕭條,政府不可能加息。在中國3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面前,也不可能有哪個對沖基金敢飛蛾撲火。
這就是中國與美日東南亞崩盤時的重要區別。由此我們可以相信, 這泡泡,大概數年之內還看不到破裂的可能性。
4、對於大國來說, 房價的崩盤通常來自其國家走向世界巔峰之後。
1929年的美國,1990年的日本,都已經是當時世界大國中最發達的一員,產業競爭力強大,看似無堅不摧。但危機往往就此而孕育。
因為這個時候的社會生產力提升將不再能夠依靠「轉移」來獲得,於是增速逐漸停滯,再也無力追上膨脹的泡沫,在慣性作用下將泡沫吹向了無窮大。
1929年的美國,1990年的日本,房價泡沫事實上遠遠比今天的中國更加誇張。對比一下就知道了,1990年的日本,光東京都的地價就相當於全美國的地價,1920年代後期的美國,邁阿密市7.5萬人口中就有2.5萬名地產中介,兩千多家地產公司。
承認吧,今天的中國房價,雖然泡沫,但就整體而言,顯然還達不到美日當年的高度。以美日當年的泡沫程度來說,北上深的房價,對應的或許將是紐約房價的兩倍。
就是這么瘋狂的不可思議,就像6000點的A股,2000年的納斯達克,消滅10元股,市盈率千倍萬倍,雞犬升天。
之所以會達到這樣的瘋狂狀態,因為大國盛世,信心膨脹到了極點,股市、樓市、幾乎所有的資產市場都在漲,更加容易讓所有人都陷入迷失狀態之中。
只有極盛,才會狂妄,才會將危機推向萬劫不復,任何人都無法阻擋。與他們相比,中國目前的這點泡沫,仍然處於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

⑨ 香港的房子為什麼不會崩盤

最佳答案簡直是閉著眼回答。不知道誰採納了!!!本人研究樓市和金融長達數年專業人士解答。
1997年香港回歸時候,英資財團大量拋售房產,然後XX為了穩住,慫恿一大票房奴和接盤黨接盤,當時各大媒體都報道,香港回歸,大陸一定會接盤哈哈。然後首富5%就可以拿。
2013年就崩過一次。多少二貨自殺了,只是新聞沒爆料。大一點的資產公司靠著巨額貸款維持,房奴除了自殺,五路可走。下房子。
其中一個香港本地人士打工仔
某人770萬 1997年買的,2003年跌到200萬。被銀行要求一次性補繳330萬,否則直接拍賣房子,這貨最後無力償還330萬,房子也被銀行賣了,最後還欠銀行200多萬,想想自己五年打工,積蓄全部還房貸,到頭來一場空,然後就自殺了。

給所有房奴忠告,國內這邊房價崩盤就快了,尤其是一線城市房價,坐穩了。如今是現金為王時代,不要為了一個破房子,讓你們三代為奴。房子住哪裡都是住,別再蠢了。
目前郭嘉暫時穩住泡沫不是為了拯救你們,而是讓經濟緩慢落地,但是這場泡沫爆炸的犧牲接盤俠們,等著看熱鬧了噢

閱讀全文

與香港房地產什麼時候崩盤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產培訓機構有哪些 瀏覽:243
十年期房貨利率 瀏覽:239
天津小戶型中單怎麼裝修 瀏覽:506
怎麼賣個人二手房 瀏覽:888
房地產投資長期看什麼短期看什麼 瀏覽:168
柬埔寨期房 瀏覽:603
大型開發商維權 瀏覽:224
南通開發區新開苑房價多少 瀏覽:801
房產達人怎麼買錘子手機版 瀏覽:70
沙烏地阿拉伯需要什麼樣地產地證 瀏覽:442
商品住宅房產證 瀏覽:733
農村房產證沒有怎麼辦理 瀏覽:587
外灘的房價多少錢一平 瀏覽:639
青島最貴房價是多少錢一平米 瀏覽:519
二手房比喻什麼 瀏覽:135
樓盤派籌是什麼意思 瀏覽:319
鎮江楓苑二手房怎麼買 瀏覽:230
衡陽市有哪些好樓盤 瀏覽:459
房地產模型設計費入什麼科目 瀏覽:619
晶福園最新房價是多少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