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加強房地產行業,建築業稅收管理
(一)加大稅法宣傳力度。針對房地產商納稅意識薄弱的情況,將稅法宣傳作為一項長期的工作來抓,可以不局限於稅收宣傳月,而定期對房地產和建築企業的法人代表和財務人員進行集中培訓,對房地產業涉及的相關稅收法規政策進行重點宣傳和講解。並通過各種媒體進行稅收政策宣傳,在有關管理部門和施工現場張貼公告,提高有關部門的協稅意識和施工企業的納稅意識。同時積極對那些誠信納稅的企業進行宣傳並予以獎勵,起到為其他企業樹立榜樣的作用,對納稅不積極和偷逃稅款的企業予以嚴厲打擊,以達到懲惡揚善的社會效應,全面凈化稅收執法環境。
(二)健全協稅護稅網路。一是密切部門配合。健全內外信息共享機制,建立健全與發改委、房管、規劃、建設、金融等部門的信息溝通制度,由政府牽頭,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全面掌握房地產開發企業的立項、開工日期、預計完工日期、建築面積、銷售進度、現金流量、房產交易租賃信息和預收房款情況、已付產權情況等各種信息,通過信息交換和分析比對,最大限度的掌握相關涉稅信息,實行項目登記備案管理,加強房開項目的源泉控管。二是加強信息的有效利用。通過信息分析比對,對差異戶進行實地核查,及時發現並解決漏征漏管問題。三是加強銀行賬戶預收款信息的監控。按照《稅收征管法》第五十四條第六款的規定,爭取銀行部門的合作,對房開企業設立的預售房款賬戶及相關賬戶進行有效監控,掌握銷售收入情況,實現源泉控管。並通過實地調查等方式,及時掌握樓盤銷售的進度,加強對售樓情況的動態監控,保證銷售信息、預收房款信息真實、准確。四是加強關聯方信息的監控。到企業關聯方進行調查走訪,了解關聯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關系,看其收入、費用的劃分是否合理、合法,不合理的可以按照《稅收征管法》第三十六條的規定進行合理調整,從而達到有效監控稅收的目的。
(三)優化稅源管理手段。一是加強信息化建設。應用現代化科技手段,結合房地產建築業項目稅收管理系統,建立模擬商品房模型,按照存量房銷售狀況分戶錄入房屋銷售信息,包括房屋面積、銷售價格、購房者聯系方式等信息,方便稅收管理員調閱核實,並實行動態化管理,隨時根據實地巡查等掌握的信息進行更新,對整個房地產稅源實施動態的稅源監控。二是充分利用聯動機制。通過對稅源信息的綜合運用,充分發揮聯動機製作用,與納稅評估等管理手段相結合,與房地產稅收預測和統計分析相結合,全面提高稅源管理水平,推動房地產業稅收征管上新台階。三是實行房地產業、建築業協同管理。由地域管理轉變為專業管理,即由一個科室統一管理房地產、建築行業,充分利用兩個行業的相關性,對房地產建築業上、下游產業實行一體化的管理,提高稅收征管的針對性。
(四)加大日常巡查力度。首先,在開發初期,要求房地產開發企業上報項目立項書、規劃圖、建房方式、主要材料供應方情況、建築承包合同、銷售方式、開工時間、預計竣工時間、項目總投資額、工程總造價、土地出讓信息、拆遷補償協議等涉稅資料,並將企業上報的情況與實地核查的情況相比對,總體掌握工程的開發情況,為日後的監管打下基礎。其次,依託商品房模型管理軟體,對房地產開發項目進行全過程監控。在定期對房開企業申報納稅和發票開具情況進行分析比對的基礎上,不定期到施工現場進行巡查,根據巡查的結果記錄房開企業日常監控管理動態台賬,同時更新商品房模型內的分戶信息,通過台賬和模型軟體反映其商品房銷售明細、預售收入納稅情況、賬面收入、成本、利潤情況等,對存在問題的企業及時進行檢查調整,對應繳未繳的稅款進行補征。再次,根據商品房模型管理軟體的分戶銷售信息,逐一與購房者核實其購買價格,對經確認與銷售方提供的銷售價格不一致的及時進行調整,並補征稅款。最後,在項目竣工後,加強對存量房的監控管理,不定期地對購房戶和有關知情人員進行走訪調查,掌握存量房銷售情況,並及時對企業進行土地增值稅清算和企業所得稅匯算,防止企業故意拖欠稅款,逃避納稅。
(五)強化重點稅種管理。首先,強化企業所得稅和營業稅的管理。一是針對房地產開發企業虛構建築業務,虛增建築工程成本的,按照施工合同金額徵收承建商的建築業營業稅,以此控制房地產開發成本的真實性。二是對不同地域、不同規模的房地產開發項目分別設置企業所得稅最低負擔率。每一個項目辦理竣工結算後,按實際收入和實際成本進行項目應繳稅款的結算,計算該項目的所得稅最低負擔率,達到規定標準的項目,可將產生的項目利潤並入企業當年的應納稅所得額計算應納稅額;對於納稅人不能按項目准確核算收入、成本、費用,或項目完工結算後,未達到規定標準的,由稅務機關核定其應納所得稅額,從而促進房地產企業財務核算的規范化。三是在存量房出租營業稅管理上重點突破。通過採取多方詢問、實地察看等措施,確定房地產企業存量房出租價格和收取的租金金額,及時補征稅款,並將房地產企業出租存量房納入日常管理的重點,防止企業逃避納稅義務。
其次,強化土地增值稅的管理。在合理確定土地增值稅預征率的基礎上區分住宅、商業用房情況隨同營業稅一同徵收。對已辦理竣工結算的房地產開發項目應嚴格審查土地轉讓成本及費用,及時進行土地增值稅清算。對納稅人有《征管法》第三十五條規定情形的,採取核定方式徵收土地增值稅。
(六)強化以票控稅。一是嚴把發票開具關。銷售不動產發票專人管理專人開具,並嚴格按照規定的綜合稅率進行開具,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一律在開具發票時進行預征。同時管理部門和發票管理人員應分別建立房屋銷售台賬和銷售不動產代開發票管理台賬,定期將代開發票金額與已完稅銷售收入進行比對,避免出現超出預繳稅款代開銷售不動產發票的情況。二是嚴把發票索取關。對外來房開企業,要求其必須索取施工地稅務機關開具的建築業發票,不得接受外來發票,以保證其建安成本的真實性。三是嚴把發票審核關。房開企業代開發票時應先由稅收管理員審核房屋銷售合同,對同類房屋銷售合同標明銷售價格必須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對有疑點的進行實地調查並調整其銷售價格。四是嚴把發票處罰關。對檢查中發現違規使用發票的,嚴格按照《稅收征管法》和《發票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罰,體現稅法剛性。
(七)加大稅務稽查力度。充分發揮稽查的殺手鐧作用,規范稅收秩序,加強對房地產企業的專項檢查,特別是加強對虧損、微利、售價偏低等疑點納稅戶的重點稽查,同時在稽查中要做到「兩個堅持」。一是堅持實地查訪。針對房地產開發周期較長,開發產品是不動產,具有不可隱匿性的特點,檢查人員在工作中不能僅僅「就賬查賬」,還應堅持到實地進行「三看」,即看實際操作是否按規劃進行,有無自行更改規劃項目的情況;看住戶的入住情況,對銷售數量進行估計;看售樓部台賬,了解檢查項目已售、預售情況和銷售價格。二是堅持找准重點。檢查人員應在實施賬簿檢查前,通過詢問的方式進一步了解企業在被檢查年度開發、銷售項目等情況;調閱開發項目立項批文、土地轉讓協議、房產預售證、物價部門的價格批復等;對搜集了解到的被查企業的靜態資料信息進行案頭分析,比對涉稅核算項目的各類指標,對檢查重點做到心中有數,有針對性地制訂檢查方案,避免盲目的「就賬查賬」。
⑵ 工商局如何加強對房地產市場的管理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對房地產市場的管理:
一、房地產經營主體的市場准入管理。按照《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和企業登記管理的有關規定,加強對房地產開發企業和房地產中介服務機構的審核登記,對不符合法定條件的,一律不予登記注冊。對未取得營業執照或雖有營業執照但超范圍從事房地產經營活動的,要予以查處。
二、房地產廣告管理。依據《廣告法》和《房地產廣告發布暫行規定》,重點查處下列違法違規廣告行為:未辦理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手續而擅自開發建設的房地產項目的廣告;未辦理房地產項目建設有關手續,或手續不全的廣告;工程質量驗收不合格,權屬有爭議以及政府限制銷售等不具備銷售條件的廣告;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的廣告;向購房者的承諾與實際情況不符或根本無法兌現的各種價格優惠、服務標准、環境和配套設施、物業管理等內容的違法違規廣告。
三、規范商品房買賣行為。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要引導和督促房地產經營企業使用《商品房買賣合同示範文本》,督促、指導房地產經營企業按照約定的期限、面積和質量履行合同,按規定的向消費者提供《住宅質量保證書》和《住宅使用說明書》並按約定承擔保修責任。對於售房合同中損害消費者權益的格式條款,應責令其改正。對利用合同對消費者進行欺詐,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要依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關於查處利用合同進行違法行為的暫行規定》依法追究其行政責任。
四、處理房地產消費糾紛。利用「12315」舉報網路,受理消費者房地產方面的申訴,積極調解消費糾紛,查處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案件。
五、對房屋中介活動管理。查處房屋咨詢、信息服務企業超范圍經營房屋中介,房屋中介公司擅自設立分支機構,無照經營和欺詐經紀活動。
六、建立房地產經營企業的信用公示制度。按照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關於企業信用分類監管措施的要求,做好房地產經營企業的信用分類工作,並按不同的類別實施不同的監管。要建立市場經營主體不良行為和良好行為記錄管理體系,並在網上進行公示,以懲戒違法者,鼓勵守法者。
⑶ 如何評判政府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效果
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效果評析
一、總體評價
綜觀2003年到2007年1月的房地產宏觀調控全國情況,總體來說房地產的投資增幅、商品房市場供應增幅、商品房價格增幅和土地供應量都有了明顯的下降,房地產市場交易秩序得到進一步的規范。
但以北京、大連、深圳、廣州為代表的全國絕大部分城市的商品房價格仍處於上漲過程之中。
鑒於房地產開發周期的因素,商品住宅的供應結構調整和經濟適用房、廉租房的建設分配的政策效果還不明顯,有待市場檢驗,也有待在較長時間里才能顯示。
土地一級市場的交易仍然存在著大量的行政性資源分配和不規范操作的現象,也有待努力克服。
房地產調控各項政策的最終落實不是短時期內能夠解決的。我國房地產的宏觀調控重點應該從價格階段轉到結構階段,最終還是要落實到建立我國住房保障機制和體制的階段上來。
2006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把經濟增長、就業、物價、國際收支平衡四大宏觀調控目標中的促進國際收支平衡放在了突出位置,成為穩定國家宏觀經濟的最主要任務。而要從根本上解決國際收支不平衡的問題,除了要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以外,最重要出路是解決國內需求不振的問題(2006年我國前三季度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僅為35.7%,而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則高達49.9%)。要用擴大國內需求的辦法解決投資和消費比例的失衡,解決內需和外需的失衡,解決對外貿易的巨額順差,解決外匯儲備的過猛增長。
由此判斷,房地產調控問題並不是我國宏觀經濟調控最重要最突出的問題,只不過是涉及到民生和社會穩定的分支性熱點問題。不宜將房地產調控問題擴大化、嚴重化,甚至政治化。必須看到近二十年來是我國國民居住水平改善最好最快的二十年,也是我國城鄉形態和產業功能重塑的二十年。要防止不顧及國力、財力而任意擴大住房保障面傾向的出現。保持房地產的健康穩定發展,對擴大我國國內需求起著支撐性的作用。
二、決策機制
房地產宏觀調控決策主要在國務院及其各部委。最先由央行開始,後來土地資源部、建設部、財政部、國家發改委、監察部漸次遞進參與。總牽頭是國務院聯席會議。各省市和房地產行業協會基本沒有參與,甚至沒有協商溝通,主要承擔決策執行責任。各部委之間在房地產調控決策過程中早期存在協調不足,各自決策的問題。後期協同性較好。
我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房地產管理職能上沒有劃分清晰的、分層次的范圍和職責,這是造成房地產兩級政府出現博弈的體制原因。房地產的不動產特點決定了任何房地產的調控本質上都應屬於城市房地產調控和區域房地產調控。
三、調控手段
從2003年起,中央政府連續四年都對房地產行業和市場做出宏觀調控政策。這些調控政策手段有的是以國務院名義牽頭頒發的,有的是以國家部委辦的名義直接公布的。這些政策最近兩年又是以組合拳的形式在短時間里密集推行的。
調控手段有的是行政性的,有的是經濟性的,也有的是法律性的。行政性手段最直接,短期效果最明顯;經濟性手段作用最大,但要通過中長期才能發揮調控效果;法律性手段最為薄弱。調控手段的實施存在立法法規程序上的疑問。
調控手段的實施基本上是自上而下的。調控手段的力度中央和地方明顯存在差異,各地力度也存在差異。
各項調控政策一部分可操作性很強,一部分可操作性不強,存在爭議和疑問,給執行造成一定的困難,主要是准備時間太短。實施細則的制定頒布明顯跟不上實施原則的制定頒布。
四、調控范圍
涉及全國房地產產業、行業(企業)、市場。
涉及房地產產業鏈的規劃設計、土地轉讓、外資進入、房產開發、房產交易、金融配套和財務費稅。
涉及房地產投資、房地產價格、房地產結構和房地產市場秩序。
毫無疑問,四年的房地產宏觀調控是全覆蓋的,已不存在重大方面的遺漏。
我國房地產宏觀調控應該嚴格限制在產業領域和經濟領域,而不應該輕易跨入到道德領域和政治層面。不能將對房地產的社會需要等同於房地產市場的有效需求。
五、調控重點
先期是房地產貸款和土地供應(2003、2004年);中期是房地產價格(2005年);後期是房地產商品住宅結構(2006年);近期是房地產企業收益(2007年1月)。我國房地產宏觀調控重點的階段性特點明顯。
在房地產宏觀調控過程中,似乎調控的主線目標和效果判斷標準是房地產價格。這給房地產宏觀調控自身帶來難以解脫的重負,也容易使調控走入誤區。
我國房地產宏觀調控的重點最根本的是建立我國住房保障制度。遺憾的是在這方面進展緩慢,認識不一致,責任被推卸,研究缺乏數據依據,還未能看到較為明晰連貫、長期穩定的調控框架。經濟適用房開發建設存在巨大爭議,也在土地供應、資金保障、開發責任、覆蓋規模和分配回收辦法等具體方面缺乏對策。
六、調控政策取向
房地產調控政策取向在「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這一統領性的理念上無論在中央和地方,還是在領導層和人民群眾,都具有高度的認同性和一致性。但在具體調控方案和政策上,我國依然存在著價值取向、發展方向上的不一致:
堅持改革,推動改革,通過彌補和調整的辦法,將改革過程中必然產生的失誤和缺陷予以改正,還是中止或改變我國土地和住房制度改革的現行方向和基本做法;
是以經濟和法律手段調控為主,輔之以政府行政調控,還是實行行政調控,財政補貼為主,輔之以市場機制和法律手段;
是繼續堅持市場化、商品化的房地產發展道路,還是擴大住房社會保障的適用范圍,擴大社會公益公共住房產品的提供總量,走出一條社會保障住房佔主導地位的發展道路;
是在我國房地產大市場中建立一個相對封閉、獨立運作,又與大市場相銜通的補貼保障性的住房小市場,還是恢復雙軌制,建立兩個平行、獨立運作的房地產市場;
是建立分層次、有差別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房地產兩級監督、管理、調控職能體系,還是將房地產監督管理調控職能主要由中央政府承擔。
七、調控政策內容
在房地產調控政策內容上,當前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相對富裕的社會階層和低收入的弱勢群體客觀上存在不同看法,這種不同看法在房地產經濟理論界更是顯得尖銳突出:
是將房地產調控的重點放在培育我國公民自住其力和建立完善的住房保障體繫上面,還是將重點放在壓制過高的房價,並以價格和增幅是否下降作為評判房地產調控是否到位的主要標准;
是堅持房地產調控政策的科學性、嚴緊性、連續穩定性和可操作性,從權力不當和權力規則層面來實行政策失效和制度失敗的反思,還是因為地方政府的不理解和實施細則的緩出,將宏觀調控演變成直接對房地產企業行為和具體產品的微觀調控;
是使用擴大住房需求的經濟和行政調控手段,還是採取收縮住房需求的經濟和行政調控手段;
是採取有差別、有彈性、有針對性的調控措施,還是頒發全國一刀切的剛性統一的調控指標;
是由市場決定我國商品住房的供應結構、房型面積和價格水平,還是由政府決定我國商品住房的供應結構、房型面積和價格水平;
是在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快速進程中,既堅持土地的嚴格控制,更強調土地的合理利用,還是只強調土地的嚴格控制,並將控制指標直接分解到各地政府;
是將房地產市場秩序的整頓重心放在一級土地市場方面,克服普遍存在的行政性土地資源配置行為,還是把工作重心放在二級新房交易市場和三級二手房交易市場方面,著力打擊黑中介和交易欺詐行為;
是嚴令督促各級地方政府承擔起經濟適用房建設和保障雙困戶住房的投資、建設、分配和回收責任,還是將經濟適用房的開發責任主要放到房地產開發經營企業身上;
是建立房地產調控的具體量化考核指標,還是沒有這種指標,完全聽任感覺、情緒和道德去判斷調控成果。
八、調控政策作用
關於我國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作用和實際效果的評判,目前大致有三種意見,而且都有支撐自身意見的數據和論點,這集中表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金融部門、部分經濟理論界人士、房地產開發商、房地產業界和消費者,無論在他們內部還是在他們之間,都存在著巨大的認識分歧。而其中的關鍵在於中央政府各部門的判斷如何,認識是否一致,這直接決定著今後房地產的政策走向和市場走向。很可惜,我們的研究沒有發現這種認識的統一。
第一種意見認為我國房地產宏觀調控已經取得明顯成果,不再需要出台新的更為嚴厲的調控措施。持這種意見的主要存在於地方政府、金融部門、部分經濟理論界人士、房地產開發商、中高收入階層和住房不動產擁有者;
第二種意見認為雖然調控政策已經積極成效,但還不穩定,各地成效也不均衡,需要鞏固已經取得的成果。持這種意見主要存在於國家房地產調控的決策部門和主管部門;
第三種意見認為房地產調控政策並沒有實際到位,成效甚微,地方政府不積極不配合,房地產調控應該常態化、長期化。持這種意見主要存在於部分國家經濟管理部門、經濟理論界人士和中低收入階層。
還有一種有趣的現象是新中國近六十年的經濟發展史中,經濟一旦發展穩定了,中央對地方一般都採用了「收」的方針;經濟一旦出現困難,中央對地方一般都採用了「放」的方針。現在看這種經濟怪圈似乎已成為一種規律,反映出我國還沒有在中央和地方的關繫上建立起長久穩定的權力職能分層、經濟利益明確的法律保障制度。
九、調控政策走向
回答2007年我國房地產的走勢問題,在當前與其去研究分析房地產市場的各種數據,還真不如研究房地產政策決策部門和政策制定者們對房地產市場形勢的判斷認識。盡管這些決定政策權力部門和人士在認識上還不能完全統一,但仍然能夠從中發現端倪,理出頭緒:
繼續實行土地嚴格控制的政策。這主要表現在對過去違紀違規佔用的土地進行清理,嚴格建設用地的分解指標,繼續禁止別墅用地的批租。此項政策對市場的影響表現在土地價格會繼續走高,從而影響房價難降。國土資源部多次認為土地政策調整不會影響房價,是不符合市場實際的。
嚴格執行「70/90」住房開發政策。這主要表現在那些還沒有拿出「十一五住房建設規劃」的城市,必須向上級和社會有個交代。所有批出的住宅土地都要按照政策規定辦事。此項政策的執行將受到市場的極大考驗,實際上不具備長期執行的條件,特別是在我國東部地區。
出台保障性住房強制性政策。如果起步涵蓋范圍過大,其夭折的可能性也越大,地方政府的財力也不可能承受比重過高的住房保障要求的支出。經濟適用房的建設和分配會受到極大考驗,尤其是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這樣的一線城市。經濟適用房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詬病批評,而廉租房將會成為各地對低收入者最重要和最主要的保障形式。
徵收二手房轉讓土地增值稅。該稅種已經開征。在二手房交易環節當中,目前存在印花稅、契稅、營業稅、所得稅、土地增值稅,加上未來可能出台的物業稅,將大大增加我國居民的購買、持有或出售居住房屋的稅賦。
清算房地產開發商土地增值稅。該稅種今年1月已經推行,對房地產開發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會有實質性的沖擊,壓縮了利潤空間,打亂了資金供應節奏,影響了既有開發計劃。開發企業會向消費者轉移部分成本負擔。國家稅務總局應該向納稅人說明過去十多年中為什麼沒有收取土地增值稅,是政策本身科學性操作性的問題,還是稅務部門失責的問題,恢復啟動土地增值稅增收的具體理由。
提高房地產的開發和消費貸款利率。這與國家貨幣政策、利率政策、匯率政策密切相關。難以出台只對房地產開發和消費貸款的專項利率標准。我國中短期內繼續提高利率,還是客觀存在一定的空間。國家主要是採取增加銀行准備金率、提高銀行利息和發行中長期債券、基金等形式收縮銀根。
在連續兩年組合拳式密集出台房地產調控政策的背景下,更多的是需要檢驗政策的效能效率,而不是再打政策組合拳。現在是宏觀調控壓縮了房地產市場需求,但市場供給也相應出現變化。土地供應量少了,房地產開發商採取收縮性、觀望性的開發策略,需求和供給呈現新的不平衡,房價難以出現下跌,除非採取進一步的非市場化經濟行為。
在什麼樣的政策條件下才能導致我國房價真正下跌呢?從目前環境分析大致有如下一些因素。但如果仔細分析,這些條件的實現非常不易,處理不好,會對國際上承認我國「市場經濟國家」帶來負面影響。
第一,連續多年用於經濟適用房(比完全市場化的商品房價格低的限價房,且受到政府各項稅費減免的優惠政策,供應對象受到政策限定)和廉租房建設的土地供應比重超過全部住宅建設土地的30%,且大部分土地位置位於中心城區。
第二,連續多年經濟適用房的建設佔全部新建住宅總量的30%以上,且大部分住宅位置位於中心城區。
第三,享受廉租房(包括現在租住老公房)的人口數量超過城市總人口的30%。且廉租房的物業管理必須由政府補貼,管理水平達到普通商品房的標准。
第四,建立對所有出售的商品住宅實行政府限價審批。
第五,大比例地實行對商品住宅建設用地的無償或低價計劃調撥分配。
現行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對商品住宅的價格影響作用方向如何呢?如果仔細分析基本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所有屬於行政調控的政策因素,大致一半對房價有抬升作用,另一半對房價有壓低作用;屬於經濟調控的政策因素,大多數對房價都具有抬升作用;行政調控因素和經濟調控因素混和使用,抬升房價的作用要大於抑制房價的作用。這一結論絕非政策制訂者的初衷願望,但中短期市場現實表現就是如此。
十、中國需要建立精細化、數據化的房地產監管系統
對於中國房地產產業、行業和市場來講,特別在宏觀房地產調控的背景下,更要特別重視決策依據管理,尤其是精細化和數據化的管理。在土地供應、住宅建設、市場交易和行業狀況等方面,實行精確數據的動態監控,為全國房地產發展提供輔助決策依據。
中國房地產宏觀管理存在調控過程和調控方式轉型的現實客觀要求,即調控手段由粗放管理向精確制導轉變;調控過程由事後調控向事先預防轉變;調控方式由經驗導向向數據導向轉變。從而杜絕非民主的主觀決策和非科學的情感調控。
中國房地產管理層面應全面建立房地產信息的搜集、監測、評價和決策的創新平台。該平台必須以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為依據,以土地供應為基礎,以建設過程為對象,以預售許可為節點,以市場價格為重點,以供求平衡為目標;該平台應該能夠全面、及時、准確的反映全國各個城市房地產的基本信息,包括土地供應信息、建設進度信息、市場交易信息和行業管理信息;該平台要求展現多維、立體、直觀的表現房地產產業、行業和市場的數據、指標、指數,涵蓋各類土地、新房和二手房、住宅、辦公樓、商鋪廠房的租售,並將這些依據進行比較和推測;該平台必須是高效、精細、集成、分析為一體的房地產監測調控的創新模式,能夠將國家宏觀經濟指標、城市總體規劃、區域人口態勢、地方主要經濟指標、五年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與房地產數據進行耦合,判斷房地產投資、價格、結構、增幅和市場秩序的健康程度或警示程度。
創新的工作體系要依託行政審批、土地普查、房屋普查、權籍登記、市場交易和市場調查等傳統手段獲取原始基本數據。要大膽運用多種新技術手段,如用數學模型和計算機技術生動直觀表現數據、指數、指標等圖表;運用地圖、遙感影像、衛星照片進行大視角、可轉換、可縮放、可定位、可縱橫切的耦合表現。
⑷ 現在國家對房產的最新政策是怎樣的
房產新政策2018一:限購
一線城市房價的過快上漲也引起了發改委的重視。
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在兩會期間表示,當前一二線城市房價上漲速度較快,幅度較大。
需通過加快推進保障房建設和棚改,增加住房供給,採取諸如限購等行政措施以及經濟政策等。
房產新政策2018二:增加土地供應
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在兩會期間表示,將採取分類調控的原則,增加一線城市的土地供應面積。
最近一線城市房價上升快,引起關注,為防止異常交易推高房價,全力支持一線城市地方政府調控措施。
房產新政策2018三:整治「首付貸」
去年下半年以來,北上深等一線城市房價大幅上漲,以「首付貸」為代表的杠桿資金被認為是推動此輪房價上漲的一個重要因素。
在上海「鏈家事件」發生以後,記者曾在《地產中介鏈家的「金融風暴」》中提到「首付貸」給房地產市場帶來的風險。
(4)政府如何對房地產全行業管理擴展閱讀:
為進一步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逐步解決城鎮居民住房問題,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國務院繼去年5月的「國10條」後。
於2011126日出台「國八條」指導全國樓市的政策導向,隨後各地政府陸續出台各地執行細則,對樓市進一步進行調控。
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國務院繼去年5月的「國10條」後,於2011126日出台「國八條」指導全國樓市的政策導向,隨後各地政府陸續出台各地執行細則,對樓市進一步進行調控。
第三條「調整完善相關稅收政策,加強稅收征管調整個人轉讓住房營業稅政策,對個人購買住房不足5年轉手交易的,統一按其銷售收入全額征稅。
稅務部門要進一步採取措施,確保政策執行到位。加強對土地增值稅征管情況的監督和檢查,重點對定價明顯超過周邊房價水平的房地產開發項目,進行土地增值稅清算和稽查。
第四條:「強化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銀行政策)對貸款購買第二套住房的家庭,首付款比例不低於60%,貸款利率不低於基準利率的1.1倍。
⑸ 政府在房地產市場中應該如何發揮作用
政府的行為應當是復穩制定房價上漲的速度,並且讓這個速度同中高檔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相適應,同時保持國家、開發商、銀行之間的利潤。
同時也得照顧到已開展房產經營轉讓的中介機構的良性發展。
我覺得政府應當抓源頭,
首先,國有土地轉讓價格的控制;
其次,制定合理的開發商樓盤銷售物價,讓物價局出台一個合理的價格參照標注。
再次,控制銀行與開發商或二手房中介機構的房屋貸款。
最後,適應絕大多數人民所需開發和建設人們需要的實用房。
⑹ 如何規范地方政府房地產政策的執行行為
一、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履行穩定房價和住房保障職責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住房問題關系國計民生,既是經濟問題,更是影響社會穩定的重要民生問題。房價過高、上漲過快,加大了居民通過市場解決住房問題的難度,增加了金融風險,不利於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必須充分認識房價過快上漲的危害性,認真落實中央確定的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採取堅決的措施,遏制房價過快上漲,促進民生改善和經濟發展。
(二)建立考核問責機制。穩定房價和住房保障工作實行省級人民政府負總責、城市人民政府抓落實的工作責任制。住房城鄉建設部、監察部等部門要對省級人民政府的相關工作進行考核,加強監督檢查,建立約談、巡查和問責制度。對穩定房價、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工作不力,影響社會發展和穩定的,要追究責任。
解讀:建立考核問責機制是「新國十條」一大亮點
南京工業大學房地產系副主任吳翔華表示,這是國務院很有章法的一記「組合拳」。建立考核問責機制是這次「國十條」的一個重要亮點,之前國務院發通知,要求地方政府執行,現在要對地方政府問責。"亂市"就得用重典!」合富輝煌集團首席分析師龍斌表示,嚴厲的調控政策必須有「考核問責機制」的配合,問責制去年年底就已經出台,這是對此前歷次宏觀調控的經驗教訓總結。首次將問責機制提到文件的「第二條」,並且讓監察部介入,嚴厲強調:「對穩定房價、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工作不力,影響社會發展和穩定的,要追究責任。」這意味著,維護房價穩定已經被納入黨紀國法的考核體系,堵了地方官員在遏制高房價上僥幸和綏靖的退路。
二、堅決抑制不合理住房需求
(三)實行更為嚴格的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對購買首套自住房且套型建築面積在9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下同),貸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於30%;對貸款購買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貸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於50%,貸款利率不得低於基準利率的1.1倍;對貸款購買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貸款首付款比例和貸款利率應大幅度提高,具體由商業銀行根據風險管理原則自主確定。人民銀行、銀監會要指導和監督商業銀行嚴格住房消費貸款管理。住房城鄉建設部要會同人民銀行、銀監會抓緊制定第二套住房的認定標准。
要嚴格限制各種名目的炒房和投機性購房。商品住房價格過高、上漲過快、供應緊張的地區,商業銀行可根據風險狀況,暫停發放購買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貸款;對不能提供1年以上當地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本地居民暫停發放購買住房貸款。地方人民政府可根據實際情況,採取臨時性措施,在一定時期內限定購房套數。對境外機構和個人購房,嚴格按有關政策執行。
解讀:主要針對投機性購房 會加速樓市降溫
合富輝煌集團首席分析師龍斌認為,目前出台的三套房政策還沒有相關細則的界定,銀行的操作空間大,可以根據自身的信貸額度、風險評估做出具體規定。今年以來,銀行業在信貸規模上已經有所收縮,不會再出現以前那樣超大規模的放貸情況。這個規定主要針對投機性購房,總體而言,三套房政策對供應量比較緊張的城市樓價有很好的導向作用。
「對於北京樓市來說,無疑是突如其來的一股"寒流",有可能會將樓市帶入又一個冬天」,中經聯盟秘書長陳雲峰認為,此次調控重點直指投資和投機性購房,嚴控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貸款以及外地購房貸款,無疑對炒房有非常大的打擊效力。「一般來說,第二套房還有可能是改善性需求,但是第三套房基本上都是投資需求」,陳雲峰說,如果說提高首付是「限制令」的話,那麼對第三套房不放貸基本上就是「封殺令」了。限制外地人購房貸款,進一步縮小了需求范圍, 會加速樓市降溫。 (四)發揮稅收政策對住房消費和房地產收益的調節作用。財政部、稅務總局要加快研究制定引導個人合理住房消費和調節個人房產收益的稅收政策。稅務部門要嚴格按照稅法和有關政策規定,認真做好土地增值稅的徵收管理工作,對定價過高、漲幅過快的房地產開發項目進行重點清算和稽查。
解讀:開征房產稅要遵循「不都收,分等級」的原則
由於我國房地產市場起步較晚,理論與實踐經驗不足,在房地產市場發展的過程中產生了一些問題,這就需要我們運用各種政策手段加以規范、引導。稅收作為政府的一項重要的政策工具與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具有較強的相關性,因此運用稅收政策來促進我國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成為理論界的共識。中國房地產經理人聯盟秘書長陳雲峰呼籲,即使開征房產稅,也一定要遵循「不都收,分等級」的原則,這樣才能更好地體現 「差異化住房政策」的思路。
三、增加住房有效供給
(五)增加居住用地有效供應。國土資源部要指導督促各地及時制定並公布以住房為主的房地產供地計劃,並切實予以落實。房價上漲過快的城市,要增加居住用地的供應總量。要依法加快處置閑置房地產用地,對收回的閑置土地,要優先安排用於普通住房建設。在堅持和完善土地招拍掛制度的同時,探索「綜合評標」、「一次競價」、「雙向競價」等出讓方式,抑制居住用地出讓價格非理性上漲。
解讀:國家對民生保障房產項目的開發會給予更多的優惠政策
在增加住房有效供給方面,國務院提出了增加居住用地有效供應,包括對房價上漲過快的城市,增加居住用地的供應總量,依法加快處置閑置房地產用地,盡快形成有效供應,給市場以信心。海南知名經濟學者王毅武教授王毅武說,「從這一條要求可以看出,國家對民生保障房產項目的開發,會給予更多的優惠政策。」
(六)調整住房供應結構。各地要盡快編制和公布住房建設規劃,明確保障性住房、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的建設數量和比例。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要加快對普通商品住房的規劃、開工建設和預銷售審批,盡快形成有效供應。保障性住房、棚戶區改造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不低於住房建設用地供應總量的70%,並優先保證供應。城鄉規劃、房地產主管部門要積極配合國土資源部門,將住房銷售價位、套數、套型面積、保障性住房配建比例以及開竣工時間、違約處罰條款等納入土地出讓合同,確保中小套型住房供應結構比例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落實到位。房價過高、上漲過快的地區,要大幅度增加公共租賃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和限價商品住房供應。
解讀:將改變當前土地市場價高者得現狀
鄧宏乾教授認為,再次強調土地供應的「70%」,將確保市場上普通住房的有效供應,緩解房價上漲壓力。探索新的土地出讓方式,則將改變當前土地市場價高者得、助推房價上漲的現狀。這一系列措施實施,將讓火熱的樓市「退燒」。
海南房地產業資深人士汪志軍表示,雖然硬性要求保障性住房等的開發比例,其主旨意圖是好的,想盡可能多地解決百姓住房問題,然而這一比例如何界定,仍存在「因地制宜」的問題。拿海南這個經濟薄弱的省來說,旅遊產業及相前配套產業是本省的主導產業之一,也是地區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如果過多削弱旅遊地產等產業的開發比例,會影響經濟收益,進而可能會影響投入到保障性住房等安居工程上的資金總量。
四、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
(七)確保完成2010年建設保障性住房300萬套、各類棚戶區改造住房280萬套的工作任務。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有關部門要盡快下達年度計劃及中央補助資金。住房城鄉建設部要與各省級人民政府簽訂住房保障工作目標責任書,落實工作責任。地方人民政府要切實落實土地供應、資金投入和稅費優惠等政策,確保完成計劃任務。按照政府組織、社會參與的原則,加快發展公共租賃住房,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大投入,中央以適當方式給予資金支持。國有房地產企業應積極參與保障性住房建設和棚戶區改造。住房城鄉建設部要會同有關部門抓緊制定2010-2012年保障性住房建設規劃(包括各類棚戶區建設、政策性住房建設),並在2010年7月底前向全社會公布。
解讀:加快保障房安居工程建設讓老百姓保持信心
武漢理工大學潘辰教授分析,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解決低收入人群住房問題,是增加市場供應的有效措施,將起到穩定房價的作用。「這是一個強制性的要求,目的就是要確保各地安居工程建設必須到位。」王毅武認為,過去一年中,由於種種原因,一些地區的保障性住房、棚戶區改造住房沒能及時「達標」,因此在該要求中,明確了這一硬性規定,旨在維護政府的公信力,繼續讓老百姓保持信心。
五、加強市場監管
(八)加強對房地產開發企業購地和融資的監管。國土資源部門要加大專項整治和清理力度,嚴格依法查處土地閑置及炒地行為,並限制有違法違規行為的企業新購置土地。房地產開發企業在參與土地競拍和開發建設過程中,其股東不得違規對其提供借款、轉貸、擔保或其他相關融資便利。嚴禁非房地產主業的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參與商業性土地開發和房地產經營業務。國有資產和金融監管部門要加大查處力度。商業銀行要加強對房地產企業開發貸款的貸前審查和貸後管理。對存在土地閑置及炒地行為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商業銀行不得發放新開發項目貸款,證監部門暫停批准其上市、再融資和重大資產重組。
(九)加大交易秩序監管力度。對取得預售許可或者辦理現房銷售備案的房地產開發項目,要在規定時間內一次性公開全部銷售房源,並嚴格按照申報價格明碼標價對外銷售。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要對已發放預售許可證的商品住房項目進行清理,對存在捂盤惜售、囤積房源、哄抬房價等行為的房地產開發企業,要加大曝光和處罰力度,問題嚴重的要取消經營資格,對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要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抓緊制定房屋租賃管理辦法,規范發展租賃市場供范垛既艹煥訛唯番瀝。
各省(區、市)人民政府要對本地區房地產開發企業經營行為進行一次檢查,及時糾正和嚴肅處理違法違規行為,檢查處理結果要於2010年6月底之前報國務院。住房城鄉建設部要會同有關部門組織抽查,確保檢查工作取得實效。
解讀:加強監管將加大打擊力度
王毅武表示,該要求旨在嚴打開發商「趁亂打劫」式的開發和盈利。潘辰教授表示,今年樓市重歸火爆之後,捂盤惜售等有所抬頭,加大打擊力度,增加信息透明度,可防止房價不正常上漲。王毅武指出,這或許是中央針對一些地區政府存在「打自己小算盤」的情況,再次作出的明確要求,旨在要求各級地方政府,尤其是一些房價過快上漲的地區政府,必須拿出行之有效的手段加以調控。
(十)完善房地產市場信息披露制度。各地要及時向社會公布住房建設計劃和住房用地年度供應計劃。住房城鄉建設部要加快個人住房信息系統的建設。統計部門要研究發布能夠反映不同區位、不同類型住房價格變動的信息。
解讀:個人跨區域的購房信息將得到有效監管與披露
值得注意的是,「國十條」要求住建部加快個人住房信息系統的建設。這意味著,個人跨區域購房行為將得到有效監控。可視為對異地炒房不予貸款的補充, 個人跨區域的購房信息將得到有效監管與披露。
⑺ 現在政府對房地產行業調控管理很嚴格,面對這個形勢,我們房地產公司該何去何從呢
我認為從全國形勢來看,不論是一線城市還是二三線城市,房屋的剛性需求是客觀版存在的,誰也不可能逆轉。政權府對房地產行業調控管理很嚴格,這只是為防止房市過度上漲而引發諸多社會問題,房地產的產業鏈也很長很大,不是靠政府強制擠壓就能解決的。因此,做好謀劃順勢而為是上策。
⑻ 如何加強政府與房地產企業的溝通
由於房地產行業本身的特殊性,房地產開發企業需要組織項目拓展、設計、施工、招標采購、營銷、成本控制、計劃管理等一系列生產經營活動。但是,在所實施的管理咨詢項目中,筆者卻發現房地產企業內部經常容易出現的一個問題,就是承擔以上職能的各部門之間,工作銜接和溝通不暢,嚴重影響企業整體運營效率的發揮。因此,如何解決這一實際存在的管理問題,有時也成為房地產開發企業所面臨的主要困惑之一。
筆者認為,解決這一問題的切入點在於首先明確各部門的定位;其次,通過採用業務流程作為管理工具,可以大大加強各部門之間的協作;最後,以企業戰略目標為牽引,通過績效管理和激勵體系來保證各部門目標的一致性,形成合力以保障企業整體戰略目標的實現。
首先,企業的任何行為和活動都應該與企業的戰略發展目標息息相關,並支持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在市場經濟環境中,客戶最關注的是產品或服務所能夠提供給他的價值。因此,如何圍繞價值創造過程,最大化地利用企業內部和外部的有限資源,組織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如何提供市場所需要的產品或服務,不斷提升客戶的滿意度,成為現代企業的追求目標之一。1985年,美國哈佛商學院的邁克爾?波特(Michael E. Porter)教授在其《競爭優勢》一書中,首次提出了價值鏈的概念。企業價值鏈是指企業內部的一系列能夠滿足顧客需求的價值創造活動;價值鏈將一個企業分解成戰略性相關的許多活動,企業正是通過比競爭對手更廉價或更出色地開展這些重要的戰略活動贏得競爭優勢的。因此,基於以上的企業追求目標和價值鏈分析方法,企業需要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價值鏈各環節實現價值增值,並使最終創造的價值最大化。
對於房地產開發企業而言,企業價值鏈可以分為兩類:1、直接為外部客戶(業主)提供產品和服務的職能活動,包括項目拓展、產品定位策劃、規劃設計、工程施工和項目營銷等;2、為內部客戶(即上述承擔相應職能的一線部門)提供產品和服務的職能活動,包括招標采購、成本控制、工程管理、計劃管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行政後勤、審計監察等。為了使房地產開發企業最終創造的價值最大化,首先需要明確承擔以上兩類職能的各部門定位。為客戶提供的是企業累積產生的最終價值,因此,所有部門都應該遵循企業的內部管理體系,按照既定的游戲規則,承擔相應的責任,並行使相應的職權,使企業產生的最終價值最大化。第一類職能直接為外部客戶創造價值,因此承擔這部分職能的相應部門主要定位於為外部客戶提供產品和服務,同時配合企業內部管理體系的運作。以項目拓展職能為例,對外創造的價值是為目標客戶獲得土地,為後續房地產開發提供基礎;對內在於按照企業的管理體系,和其它各相關部門進行協作,完成預定的業績目標。第二類職能為內部客戶創造價值,承擔這部分職能的相應部門主要定位於服務與監督管理,即為內部客戶提供產品和服務的同時,也是企業內部管理體系的主要維護者。以工程管理職能為例,在為企業所有在建施工工程的工程技術進行支持和服務的同時,也需要對各工程的質量、進度、安全文明施工進行監督管理。舉例來說,就像交通警察一樣,正常情況下指揮交通,為所有行車服務,但是一旦出現違反交通規則事件,就進行處罰,因此同時承擔了服務與監管的職責。
其次,流程作為現代企業所必備的管理手段,能夠大大的提高企業的整體運作效率。類似於工業生產中的流水化作業方式,採用這一思想,為完成某一項工作目標,業務流程將主要環節的活動進行分解,並通過在各個部門之間的流轉,提升工作效率和效果,完成預定的工作目標。在流程中的主要環節,都會產生相應的價值,無論這種價值是服務於內部客戶,還是服務於外部客戶,流程執行後所產生的價值,都會成為實現企業戰略目標所需要創造的價值中的一部分。流程中的主要活動,也同時是承擔並完成了上述所說的各項工作職能,也就是企業價值鏈中的一部分。因此,基於承擔各項職能的各部門的定位,以此作為設計思路,通過企業流程體系,來規范各個部門在創造各類價值,或完成各類工作任務的過程中,所需要承擔的責任,以及所行使的相應權力。例如,在某個業務流程中,完成某些關鍵環節時會產生相應的輸出,在業務流程中,可以針對這些關鍵環節的輸出,明確界定各相關部門所需要完成的工作活動,以及對完成的時間進行約束,來增強各部門的溝通與銜接,使之能夠共同協作完成工作任務。例如:對於房地產開發企業的項目拓展與論證流程。在這個流程中,採用「兩步法」進行項目決策,其中的第一步活動產生的結果,是完成項目簡報(或項目初步可行性研究報告),為決策層的第一次決策提供依據。為完成項目簡報,可以將該環節流程設計為:由項目拓展部門組織編制,營銷部門配合提供初步的市場和產品分析建議,設計部門配合提供初步的設計分析建議,成本部門提供初步的項目成本測算建議;在這個環節,項目拓展部門是主要責任部門,其它三個部門是配合協作部門,整體報告的完成由項目拓展部門負責,分項內容由各相應部門負責。規定完成時間為15個工作日左右(可以根據具體項目情況由決策層指定期限),在規定的時間內,以上各部門明確承擔起相應的責任,並協作配合共同完成報告的編制任務。在這個環節中,成本部門的定位既是服務者,也是監督管理者。服務是需要配合項目拓展部門測算項目成本,編制項目簡報;監督管理是需要基於企業戰略控制項目的成本(例如企業戰略目標是定位於中端客戶群,那麼以此為基礎進行項目成本測算的結果,是否能夠為企業帶來收益,如果不能,就需要在職責許可權內向決策層提出本部門的專業建議)。因此,在流程執行過程中,各部門應該根據相應的角色定位完成相應的任務;特別是,對於第二類職能的承擔部門,在保證企業管理體系正常運營的基礎上,應強化對於承擔第一類職能的一線部門的服務。
最後,績效管理和激勵體系是企業戰略實施的保障措施。為實現戰略目標,企業需要創造出相應的價值。通過流程化的設計思路,可以將實現企業戰略目標所需要創造的價值分解到各個環節和活動中,並由此分解到承擔這些環節和活動的各個部門。通過績效管理和激勵體系,可以對各部門需要創造的價值和目標進行約束和保障,並在企業戰略目標的統一牽引下,使各部門的目標保持一致性,從而強化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和協作。例如:在績效管理中,項目的最終利潤會影響到各個相關部門;為了保證利潤目標的實現,成本控制是其中的重要內容。為保證該項目的成本控制在預定目標內,成本部門承擔了對項目總成本的控制責任,而其中的建安成本和營銷成本由一線項目部負責,設計成本由設計部門負責,公司的管理費用和項目財務費用由財務部門負責。因此,各相關部門都需要對所負責的分項成本進行有效管理和控制,並通過成本部門的總體協調,相互配合以實現最終的成本控制目標,從而實現項目最終的利潤目標。另外,項目質量、進度、營銷等各環節也需要各相關部門的配合協作才能完成。因此,通過利潤目標作為企業戰略目標之一,通過激勵體系使目標保持一致性,可以將各部門的利益綁定在一起,從而加強協作性。
企業戰略目標和所需要創造的價值為企業內的各部門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即需要做什麼;以此為基礎,各部門的定位決定了各相關部門應該承擔的責任和擁有的權力,業務流程作為有效的管理工具為各部門提供了做事的方法,即怎樣做;績效管理和激勵體系對企業戰略目標進行分解,並規范了完成相應任務的獎懲措施,即產生什麼樣的後果。通過這些管理工具,並使之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可以從機制層面來強化各部門之間的協作性,從而解決部門間銜接和溝通不暢的問題。
⑼ 淺談如何做好房地產公司的管理工作
當前,隨著國家宏觀調控力度的不斷加強,房地產企業的發展形勢空前嚴峻。在這種形勢下,地產公司的管理已經成為影響企業效益的重要因素,企業的管理方式和手段直接決定了其未來的走向。通過近期公司組織的培訓學習以及平時的個人思考,我想就關於怎樣提高地產企業的管理素質與管理水平,提幾點自己的粗淺想法:一、要想達到一個好的管理效果,提升自己的管理素質與團隊的管理水平,首先就是對自己的本職工作的熟練掌握,這不僅體現在日常的部門工作本身,更體現在與部門工作相關的業務的學習中。以我為例,作為一個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接觸營銷工作的時間並不長,雖然之前接觸過營銷的理論,但是能夠運用在現實實際中的少之又少。現實的工作更加要求我能夠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安排現實的工作內容。然而現實里的東西操作起來會跟理論相差很遠。但是,任何現實的活動缺乏了理論的支撐與引導都是不會實現長久成功的,所以我個人認為,雖然理論知識在某個階段看似與現實聯系不夠緊密,發揮作用不夠明顯,但決不能因此忽視理論知識的學習,只有依靠扎實全面的理論功底,才能將工作做久、做牢、做強。以前在學校的時候是先學理論,然後通過案例的學習,把理論結合到現實實踐中來,而現在則是在工作的過程中,從實踐中去尋找有用的理論來作為自己的指導,這樣尋求出來的理論才會是經久不衰,且為實踐所檢驗的,極具教育指導意義的理論。就目前來說,有關於營銷手段的應用環境及優劣勢分析,營銷策劃的合理性與有效性,消費者行為與心理的分析,市場需求與供給的預測分析,市場宏觀環境與政府政策對房地產市場、購房者的影響等等,都需要我們去進一步地學習。要言之,一是要熟練掌握本職工作的方法與流程,二是要進一步學習更加高效的知識和理論來為自己的工作保駕護航,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效果。二、團隊精神的培養與溝通協調能力的提高是一個公司保持年輕活力、快速高效運行的必備條件。團隊精神體現在公司的所有員工都能夠朝著一個明確的目標去努力去奮斗,能夠為了這個目標去奉獻出自己的時間、精力與智慧。當這個目標達成的時候,員工會感覺到自己的人生目標也得到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也得到了證明。因此,必須讓員工真正能夠融入到企業的工作中來,以主人翁的態度去做好每一件事情,過好每一天。這樣,大家就有了共同的可以預見的清晰明確的目標,那麼所有人都會朝著這個目標去努力,大家工作就會更加有動力,辦起事情來也會更加有效率。團隊精神與共同目標不僅僅局限於我們房地產公司內部,它更多地應體現在與房地產公司相關的各個合作方,從總包、分包,到廣告媒體等等,我們都應該與這些利益相關方建立一個共同的目標,大家都為了這個目標去努力,實現共贏。如何尋求到這個共同的目標並實現它很需要我們的智慧。溝通協調能力體現在公司對內對外兩個方面。對內,能夠有效的與公司各個層面的工作實現快速准確的對接,這樣,公司的治理水平無疑會上升一個台階。對外,能夠與利益相關方順暢地進行溝通交流,使合作完美進行,那麼公司就會快速盈利。這兩個方面關繫到公司自身運行的效率以及公司的盈利能力。團隊精神的培養有賴於公司合理而又明確的目標制定,溝通協調能力則有賴於員工在工作過程中自覺的培養與提高。三、規范操作,標准化流程的建立。我們房地產公司剛剛起步,各種工作都處在探索的階段,但我相信成功是可以復制的,一個盈利的項目必然要依靠良好的管理,而這種管理是可以復制到其他項目中去的。雖然各個地方的政策法規不同,但是在統一的體制下,很多東西都是相通的。所以目前標准化流程的建立會對我們今後的發展產生不可估量的促進作用。我們通過標准化操作來積累經驗,從而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體系,以後當我們有新的項目的時候,就可以拿來就用,省時省力。這個標准化流程需要一個從上而下的貫徹體系,上要有人有部門來牽頭促進,下要要遵守規范,嚴格執行。這樣,通過熟練的標准化的操作技巧簡化掉操作過程,提升了工作效率。四、一定要保證每天的學習時間。現在這個信息時代,每天的信息撲面而來,關於房地產的政策法規也是一天一個樣,一定要保證自己對這些信息的敏感度,要不斷提高自己應對變化的能力,否則就會被市場迅速淘汰掉。以上便是自己的幾點拙見,對於剛走出校門踏入社會的我來說,自己的一些想法可能還遠不夠成熟,希望在實踐中能夠快速吸取他人的長處,及早成長,為公司貢獻越來越多的力量。
⑽ 稅務局如何加強對房地產企業管理
目前房地產行業以它獨有的特性呈現出迅猛發展的趨勢,它具有廣泛的產業關聯性,能帶動多個產業部門的發展,並成為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和稅收收入增長的重要來源。
稅收征管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企業納稅意識淡薄,偷稅現象比較嚴重。有些財務人員素質較低,對房地產開發企業會計制度、核算辦法不熟悉、不了解,亂用會計科目,隨意結轉成本費用;有的企業一味地追求利益最大化,有意虛列成本費用,不記或少記收入,隱瞞利潤逃避稅收。
稅收征管力度不夠,征管漏洞較為明顯。由於房地產開發項目周期長、企業流動性較大,工程結算復雜,涉及稅種相對較多,會計制度和稅法對房地產開發收入成本的確認也存在著差異,使得征管難度加大。再加上稅務部門對房地產企業開發項目資料掌握不全面,稅收基礎管理工作不扎實,使得房地產行業的稅收征管存在較多的漏洞,一些企業千方百計鑽空子偷逃稅款。
稅收違法打擊不夠,稽查工作力度不到位。由於稅務部門一般只注重當期徵收,不注重回頭檢查和對重點稅源的稽查工作,加之部分稽查人員業務水平較差,稽查存在一定難度。稽查力度的薄弱又加大了房地產開發企業偷稅的慾望。另外對偷逃稅的處罰不嚴,稅務部門往往以補代罰、以罰代刑,使偷逃稅的人總存有僥幸的心理。
解決上述問題應採取的對策
強化稅收政策宣傳。要採取多種形式加大房地產行業稅收相關政策的宣傳力度,採取送政策上門、納稅輔導上門、組織培訓等方式理順、溝通征納關系,增強房地產企業的納稅意識,營造房地產行業良好的稅收徵收環境。
健全對房地產開發項目的監控管理體系。稅務機關要全面掌握房地產開發企業的涉稅資料,實行全程動態跟蹤管理,及時發現處理新情況、新問題。並實地觀察了解企業的建設項目相關情況,掌握與企業財務信息有關的資料。再通過與房地產企業開發有關聯的房產、土地等部門間的配合,准確、快捷傳遞信息,實現信息的互通共享,用稅務監制發票來控制各種產權證件的辦理,控制企業各個納稅環節,實施房地產稅收一體化管理。
堅持以人為本觀念,提高幹部隊伍素質。房地產行業稅收征管工作與稅務人員的業務素質、執法水平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要加強稅務人員的培訓,讓稅收征管人員了解整個房地產開發交易的全過程,掌握房地產行業的會計核算方法,適應復雜的房地產稅收征管工作。
加大稅收檢查力度,打擊涉稅違法行為。要切實推行稅收管理員制度,強化其管理職責。並加大對稅源大戶的檢查力度,運用行之有效的稽查手段,及時掌握納稅人在開發經營、財務核算以及納稅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根據情節、性質的輕重依法處理,嚴厲打擊稅收違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