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產開發 > 為什麼選擇格力地產

為什麼選擇格力地產

發布時間:2021-01-04 04:51:29

『壹』 格力地產為什麼重組後會如此狼狽

原因大來致有三,自1、前期對其重組的炒作,導致股價嚴重過高(08年底2.57元,到09年底的15.68元,漲幅達610.12%)。2、國家在09年年底開始房地產政策調控,政策重拳一個接一個,對房地產行業沖擊嚴重(創新高後,就開始應聲下跌。)。3、大盤行情從萎靡不振的小幅振盪行情,在通脹壓力以及股指期貨的放大效應下,轉為深幅的暴跌(21個交易日跌幅為14.83%,最大跌幅為22.17%)。

『貳』 為什麼我買不了樂視的股票

買不了樂視的股票,因為沒有開通創業板。
樂視是在深圳交易所的創業板上市,要買創業板股票,得先開通創業板。
創業板開戶流程:
第一步是查詢賬戶交易記錄是否超過兩年,這些交易對象指的是滬深兩市的A、B股,並不包括基金、債券、權證等交易品種。
第二步是查詢完交易記錄後,營業部會對客戶進行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調查,具體操作中,往往是客戶填寫調查問卷,營業部評估客戶的風險承受力。
第三步是客戶需要在營業部現場簽署風險揭示書及特別申明,營業部根據客戶的風險承受力評估情況,來對客戶進行專門的創業板交易風險教育。對於那些交易經驗不足兩年的客戶,營業部還會安排專門人員講解風險揭示書內容,提醒客戶審慎考慮是否申請開通創業板交易。據了解,多家券商人士在這一環節還會有PPT播映、宣傳冊等方式來進行風險教育。
第四步,客戶在充分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力以及交易風險後,現場簽署開戶協議書。交易經驗超過兩年的股民,其賬戶在2個交易日後就開通;那些交易經驗不足2年的股民,其創業板賬戶要在5個交易日後才開通。

『叄』 格力地產為什麼壓低不漲

中間要把握一個度,避免過度41

『肆』 為什麼ST摘帽後還往下跌

ST摘帽後還往下跌的原因有以下:

1、是源於有的ST股票摘帽的本身意義並不大,主營業務並沒有得到改善,不僅如此業績增長的潛力也相對缺乏,不存在股票價值被低估的情況,是為了保殼才努力的想要摘掉帽子,就很難有好的走勢。

2、如果市場處於調整周期,則近期回升的股票將下跌。股東不僅要看股票回落,還要注意市場是否在不斷調整。如果放大看市場,會發現不僅這些ST股票在股市中下跌,而且整個市場實際上正在調整。

3、作為ST股票的主要猜測之一,它之前肯定存在炒作,所以經常在等待現金之後,投資者會發現這只股票具有獲利回吐的趨勢,所以如果脫掉帽子之後下降的趨勢,籌碼的撤離將加快操作,這將導致中長陰的現象。

(4)為什麼選擇格力地產擴展閱讀

由於市場中有很多人有博弈的心理,一些股票在帶帽後不按常理下跌,反而在這些炒作者的購買下實現上漲甚至漲停,而炒作持續不久的話,這些st股票就會快速下跌了。

凈資產為正數的,而且越大越好。因為凈資產值為正值是ST摘帽的首要前提之一,尤其是今年起實施的新《股票上市法則》對ST股的摘帽限制有所放寬。按照新法則,只要凈資產值為正值,公司實現扭虧便有機緣「摘帽」。

主營營業經營正常並逐漸好轉的,聲名公司經營狀況起頭走出困境,那麼就算短時候內不能摘帽,也是遲早的工作。

每年年報發布時代,總會有一些ST股摘帽。可以提前從業績預告和年報傍邊知道哪些ST股有摘帽的可能,從中選擇一些股價還沒有上漲的股票實時介入,等正式發布摘帽今後再考慮出局。

對摘帽的ST要區別看待,有些ST股是靠自己的出產經營好轉而扭虧的,這種股票可以作為關注重點,趁股價低點介入。有些ST摘帽靠的是玩報表財技,如資產置換、變賣主業資產或者由大股東輸送利潤來扭虧的,這些ST股現實的出產經營並未獲得改變,在購買時要盡量謹慎。

『伍』 為什麼格力地產收購的股票都跌的厲害

格力地產收購的股票都跌得厲害,那是整個社會形式造成的

『陸』 為什麼大智慧還有同花順某些股歷史走勢和網上的不一樣 比如格力地產 網上是十幾塊 但同花順的是六

股票以交易軟體為准,因為很多股票都除權過,就是送股,送股後股價折低,

『柒』 為什麼格力地產 分紅過後19塊 跌到6塊

除權除息後。股本增加了。

『捌』 董明珠為什麼選擇自己為格力代言

她是在努力保住格力電器免於動盪,頹敗,乃至毀滅。
——我沒有危言聳聽。

你有沒有見過,本地政府,國/資/委一門心思想把國有中國企業賣給外國競爭企業,縱使是以一個中國優秀企業隕落,一個民族品牌的被雪藏為結果也在所不惜?
你有沒有見過,為了獲得絕對控制,政/府官員和企業家爭斗多年,不惜以企業失控為代價,導致企業一片混亂奄奄一息?
你有沒有見過,一個風光無限優秀企業家,身陷囹圄,鋃鐺入獄?

不管你見沒見過,這都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企業史上從不缺少的戲碼,在案例名單上,隨意可以列出長長的一串:小護士,大寶,南孚電池,中華牙膏,健力寶,褚時健,李經緯……
這些劫難,格力都經歷或者險些經歷過。
首先,我們要講清楚格力的股權結構(見下圖),我們所熟悉的那個格力,那個造出了千家萬戶的格力空調的格力,龍頭老大的格力,成就了董明珠的格力,是指處於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的格力,請一定要注意格力後面的「電器」二字,和處在股權結構上面那個格力集團公司,珠海格力房產,都沒有什麼關系。

以上是2015年的股權結構,在06的格力年報上,股權結構是這樣的。

簡單點

珠海格力集團,前身為「珠海特區經濟發展總公司」,從這個名字就可以知道,這是一個帶有濃厚行政色彩,為了應付「政企分開」政策設立的外企業,內衙門的行政性企業,其歷任董事長除朱江洪(原格力電器董事長)外,都是由珠海市國資局幹部調任。長期(自94年左右,格力走入正軌)以來,其利潤的90%都由格力電器貢獻。

從1991年(格力電器創始之年,前身為一空調小廠海利,年產空調2萬台,)到2003年,在朱江洪與董明珠管理下的格力電器從一個不起眼的空調小廠,成為營收過百億(當時相當於珠海市工業產值十分之一)的國內空調行業龍頭老大,並牢牢占據這個龍頭老大位置至今。

兒子出息了,本是好事。但是爹的心眼太多,欲壑難填,「父子之爭」在所難免,家裡永無寧日。同樣在這段時間里,作為上級母公司的格力集團,進行無序的多元化,投資房地產和諸多子公司。有些子公司,如格力小家電,和格力電器指向同樣目標客戶群體,不但白白使用格力電器打出來的格力品牌,更與格力電器存在著潛在競爭關系。通俗地說,大兒子開了買賣賺錢了,把利潤孝敬老子,老子四處亂花也就算了,還讓其他的兒子亂開鋪子,拿著大兒子打出來的字型大小開字型大小李鬼裝李逵,擱在誰心裡都發堵。

珠海格力集團
為此,「父子」雙方進行著多年來的爭奪,朱江洪多次向集團提出收縮格力品牌使用,由格力電器收購格力小家電等多元化企業屢遭拒絕。到2003年,這「父子反目」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代表著「格力集團」立場的財經記者公開發文,炮轟格力電器集團董事長朱江洪是褚時健式的人物,而彼時,褚時健正在鐵窗里度過第四個年頭。父子之爭已經鬧成」通電全國「之勢,那個不惟命是從,俯首帖耳的大兒子,再不聽話,鐵窗生涯不是不可能的!

新華網廣東頻道

這篇在國內財經新聞界(包括新華網)上公開轉載的文章毫不避諱,公開寫到:

「了解內幕的人都知道,格力集團內部歷來存在著最高領導權力之爭。」

在這種拔刀相見的情況下,朱江洪在身陷囹圄的威脅和對道德品質潑臟水襲擊面前,以高風亮節和頑強毅力頂住了壓力,終究是保住了格力電器的獨立自主。

兒子既然管教不了,那就賣,格力集團依仗著控股一半的絕對大股東身份,決定將格力電器賣給美國開利,盡管已經有無數的前車之鑒,賣給國外企業的優秀民族企業,沒有一個有好下場,這仍然改變不了國資委,格力集團出賣格力電器給外資企業的決心。

"開利收購格力計劃"流產的內幕

對於開利收購,格力電器行了強烈抗爭,朱江洪多次,公開表達反對意見,然並卵
「2005年7月底,躊躇滿志的開利集團准備進駐珠海格力電器,展開收購前的盡職調查。「直至此時市政府才把相關收購方案透露給格力電器管理層,後者的震驚和抵觸其實可想而知。」
真正拯救格力免於被出賣外邦,肢解雪藏命運的是證監會一紙關於股權分置,實行「全流通」的股改意見——盡管這個意見並非針對格力而發。
就這樣意外地,格力電器被保住了。
2006年,經過艱難的博弈,朱江洪任格力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總裁,給格力電器撐起了一個保護傘,成為董明珠的堅強後盾,免去她的後顧之憂,讓她能夠專心去對付市場上敵人。然而此時,朱江洪已經60歲高齡,無論他多麼願意堅守這個陣地,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
2012年,在格力集團橋頭堡堅持了6年的朱江洪退休,由於朱董配時代打下的堅強基礎,董明珠接下了朱江洪的接力棒,但是,她只獲任格力集團的董事長,珠海市國資委,仍然控制著副董事長,總裁,黨委書記的關鍵人事安排,並立即空降了周少強任格力集團總裁、黨委書記。

國資委空降董事人選遭否決 格力中小股東完勝

周少強被撤職 格力集團控制力或削弱

隨著朱江洪的離去,格力電器原生管理團隊對企業控制權的穩定性,已經出現裂痕。無論如何,即使沒有意外,隨著時間的推移,董女士日益增長的年齡,增加的是國資委手頭的籌碼——時間在她的對手一邊。
2012年,也就是僅僅三年前,隨著朱江洪卸任,圍繞著集團總裁人員,和格力董事席位的爭奪的這一幕表明,這20年來的「父子之爭」,直到今天也沒有,在可見的將來,也很難有徹底解決的一天。硝煙從未遠去,大戰隨時可能再開。
作為僅持股0.73%的董明珠,即使加上毫無疑問會支持他的朱江洪,一共持股也不過1.5%,如果算上河北京海擔保投資有限公司(格力電器第二大股東,由格力核心經銷商聯合組建,應該也是董系)9.09%,一共也剛過第一大股東格力集團18.22%的一半(另外格力地產還有1%)。

和朱江洪不同的是,董明珠是更加徹底的企業家,她沒有朱原本具有的國資委幹部身份,永遠無緣與格力集團黨委書記這個體制內角色,當然也不可能像朱一樣的擁有體制內關系網,同時,在格力的資歷和職位,她又略遜一籌。那個德高望重的元老無奈離去了,原來兩個人頂的壓力,只有董女士一個人扛了。

這一切資源的欠缺,董小姐只能在市場上補足。為了防備國資委隨時可能進行的反撲,董明珠必須高調代言,必須有知名度和曝光率,必須對代表格力電器,必須和格力捆綁在一起,才能讓蠢蠢欲動行政權力投鼠忌器,才能在必要的控制權爭奪中,獲得足夠的第三方的支持,才能在必要情況下,召喚白衣騎士的到來。

中國企業家,尤其是國有體制背景下的中國企業家所面臨的局面之惡劣,往往外人是很難想像的。吳曉波的《激盪三十年》,看到歷史用沉重的事實,印證了「(國有企業)做得越好,(企業領導)死得越快」的定律。在市場競爭無情淘汰中,企業治理必須遵循市場規律,按照現代企業管理理念和制度行事,越是優秀的企業越是如此,而這恰恰與國有管理體制的行政邏輯,形成不可調和的矛盾。而這不可調和的矛盾,最終往往是以企業的頹滅,又或者以企業家的前途和自由為代價收場。

我相信高票的答案的作者,如 @money os 電波, @惡喵的奶爸 ,可能忽略了或者從未意識到過,中國具有國資背景的企業家們,面臨的是怎樣惡劣的生存環境,他們的一切決策,都是在復雜的夾縫中所掙扎做出的。如果脫離了具體的社會情境和背景去對企業這些企業家們的決策進行評價,這評價肯定必然流於表面,不得要領。

歷史沒有如果,但我以我的經驗和判斷相信:
過去:如果沒有朱、董兩位的以強人政治在更強勢的國資委面前的堅守,現在的了不起的格力電器根本不存在!
將來:如果董明珠喪失了對格力電器的控制,而由珠海國資委,格力集團的官僚控制格力電器,格力的下場可能就是下一個健力寶!

所以,我支持董明珠代言格力。我每一次看到廣告上的格力,都不禁會想到,董明珠女士是在以一種外人很難理解的方式,去為必將到來的戰斗做著准備。

硝煙從未散去,喪鍾隨時可以為汝而鳴!

她是在努力保住格力電器免於動盪,頹敗,乃至毀滅。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選擇格力地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產培訓機構有哪些 瀏覽:243
十年期房貨利率 瀏覽:239
天津小戶型中單怎麼裝修 瀏覽:506
怎麼賣個人二手房 瀏覽:888
房地產投資長期看什麼短期看什麼 瀏覽:168
柬埔寨期房 瀏覽:603
大型開發商維權 瀏覽:224
南通開發區新開苑房價多少 瀏覽:801
房產達人怎麼買錘子手機版 瀏覽:70
沙烏地阿拉伯需要什麼樣地產地證 瀏覽:442
商品住宅房產證 瀏覽:733
農村房產證沒有怎麼辦理 瀏覽:587
外灘的房價多少錢一平 瀏覽:639
青島最貴房價是多少錢一平米 瀏覽:519
二手房比喻什麼 瀏覽:135
樓盤派籌是什麼意思 瀏覽:319
鎮江楓苑二手房怎麼買 瀏覽:230
衡陽市有哪些好樓盤 瀏覽:459
房地產模型設計費入什麼科目 瀏覽:619
晶福園最新房價是多少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