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產開發 > 房地產建設趨勢有什麼影響

房地產建設趨勢有什麼影響

發布時間:2021-02-25 11:25:03

❶ 房地產以後的趨勢是個什麼情況

房地產以後的趨勢是個什麼情況未來5年到10年
中國的人口 紅利 慢慢消失

房價會降到相對合理的價格

不急於結婚的話
建議再等等的

❷ 談談中國房地產走向的趨勢

新華網北京12月8日電(記者徐壽松、陳芳)年初以來,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房價持續攀升。按國家發改委、國家統計局發布的70個大中城市房價調查數據,4月至10月的房價漲幅分別為:5.4%、6.4%、7.1%、7.5%、8.2%、8.9%、9.5%。這種持續上升的走勢,與近年相比大同小異。不同的是,中國樓市的國際性背景日益明顯。

房價的外部因素
今年,國家與地方通過戶型結構調整、供求比例調整、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設、金融與稅收等一系列手段,對房地產行業不斷進行調控,但房價沒有停下上漲的腳步。其中原因復雜,而一個重要因素,是流動性過剩加劇房地產的供求緊張。

在這方面,導致房價上行的外部因素不可不察。

在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聯系日益緊密的情況下,中國的資產價格膨脹帶有深刻的全球化背景。首先,全球經濟失衡嚴重,特別是前些年,主要經濟體的低利率政策及外匯儲備的增加等因素,導致流動性全球過剩。其次,今年以來,能源、礦產等資源性產品在全球范圍內供需矛盾加大,價格不斷走高,傳導到國內,資源性產品價格上漲預期增強。上海財經大學教授錢逢勝分析,土地越來越成為稀缺資源,過多的資金追逐較少的土地,必然造成土地價格上漲。

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此前公布的《2007年3季度中國房地產市場報告》顯示,70個大中城市土地交易價格上漲15%,環比增加1.5%,其中居民住宅用地交易價格上漲16.2%。

在相同的國際背景下,房地產市場成為眾多其他國家經濟發展中的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韓國為地價的「一飛沖天」而發愁,日本地價走出16年來的低谷開始上行,而英國、美國的地價盡管今年開始下滑,但在2006年以前已上漲多時,都對經濟保持穩定發展帶來威脅。

對於中國,在人民幣升值預期下,境外資金流入逐利,更是攪動了並不平靜的樓市,給房地產市場發展帶來新的復雜性。

顯然,國際投行、海外基金投資中國房地產的熱情高漲。知名外資中介行世邦魏理仕的研究報告顯示,僅2007年第一季度,外資收購上海物業總成交金額達38億元。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份,我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利用外資371億元,同比增長65.9%,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30.1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房地產業實際利用外資規模占同期全國實際利用外資的比重達到24.1%,比2006年提高近11個百分點。

德意志銀行(亞洲)董事總經理王仲何分析,進入中國內地樓市的外資已涌現三波:第一波主要是來自香港、日本等地的亞洲資金,第二波是歐洲資金,第三波是美國、中東等地的資金,由傳統的專注於一線城市,正向二、三線城市擴展。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產業經濟研究所不久前完成的《境外熱錢在國內非正常流動調查報告》認為,越來越多的國外熱錢投資到國內樓市,博弈人民幣升值,刺激房價過快增長。

在流動性過剩背景下,通脹預期導致手有餘錢者首選買房置業,住房保障缺位使得購買力不足者也被裹挾提前入市。中國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余永定解釋說,一方面,資本市場發展為居民調整資產組合提供了條件,居民對持有儲蓄存款的偏好降低;另一方面,隨著物價水平上升,實際負利率情況越發嚴重,存款搬家,資金加速湧入資產市場。

次貸危機的警示

5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透露出重要信息:已實施十年之久的「穩健的貨幣政策」將調整為「從緊的貨幣政策」。

亞洲開發銀行中國代表處首席經濟學家莊健分析:「貨幣政策從『穩健』轉為『從緊』,而不是『適度從緊』,這在中國近年來比較少見,說明宏觀調控的政策分量加重。」專家認為,雖然中國經濟增長形勢總體比較平穩,但是房地產等一些領域仍存在信貸投放過多等問題。

2007年對中國樓市產生深刻和潛在影響的外部事件莫過於美國次貸危機。從2002年起,美國房價每年漲幅逾10%,2005年暴漲17%。隨後,美聯儲不斷加息,利率達5.25%後,房價開始「跌跌不休」,次級房貸難以償還、債券信用危機爆發。一大批貸款機構和抵押貸款經紀公司破產,投資銀行的高管們紛紛離職,危機至今仍在擴散。

專家認為,盡管我國情況與美國大不相同,但次貸危機仍給我們敲響了警鍾。有關專家稱,房價快速上漲有可能帶來兩方面後果:

一是大量的資金和其他資源過度追逐房地產,將使製造業升級缺乏資金、技術和人力資源等方面的支持,妨礙經濟結構升級,影響長期競爭力。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呂政指出,房地產市場投資資本的活躍,將提高當地工商業成本,打破資本平均利潤率規律,抑制資金對企業創新的支持。

二是銀行房貸規模急速擴張,風險可能向金融機構轉移。央行在《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首次對房貸違約風險發出警示,「住房抵押消費貸款增長很快,違約風險已有抬頭趨勢」。

「但對於樓市泡沫,現在只能一點點擠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專家指出,高房價問題不僅僅是房地產行業的問題,上關乎數萬億元的商業貸款和個人貸款,下涉及幾十個相關行業,中間還夾雜著千家萬戶。這決定了任何過速的「休克療法」都是危險的,樓市調控不能指望畢其功於一役,只能採用「漸進療法」,在發展中「以時間換空間」。即邊通過不斷釋放調控信號來干預市場預期,邊切實增加廉租房、經濟適用房、限價房、中小戶型中低價位房的有效供給,以舒緩供求關系;同時,收緊房貸,讓銀行緩釋風險。

在借鑒海外經驗中「歸位」

據調查,在新加坡,民用住宅主要由政府組屋和商品房兩部分組成。其中,類似於中國經濟適用房的政府組屋由政府投資修建,價格也由政府統一規定,以低價出售或出租給中低收入階層使用。據悉,在過去40多年裡,新加坡政府共修建了近100萬套組屋,目前新加坡全國約有84%的人安居在組屋中。而商品房的購買者主要是收入較高的二次置業者、投資者或者外國公民。

專家認為,我國在住房制度安排上已出現喜人的「歸位」:保障的歸保障,市場的歸市場。

8月初,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國務院關於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若干意見》,明確加快建立健全以廉租房制度為重點、多渠道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政策體系。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會長聶梅生說:「這是繼1998年房改之後的又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房改。」

事實上,中國新時期的住房保障體系正在建立:

——「二元管理」,界定了政府和市場邊界,住房保障與市場分離。政府責任在提供保障性住房,市場化商品房則由市場配置。

——「三分需求」,即對於低收入人群,政府最重要的職責是搞好廉租房,讓買不起房的居民或者進城打工的農民工能夠租得起房、住得上房。為此,中央今年在財政超收中將安排49億元,加上地方財政共近幾百億元用於廉租房建設。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2008年將加快面向城市低收入群體的廉租住房建設。對於中等收入人群,政府則加大經濟適用房的建設力度,使經濟適用房大多數面向中等收入者。對於高檔住房,主要靠市場調節。

——「四管齊下」,國土資源部已出台文件,規定開發商不付清全部地價不得分期發放土地證,這是「促供給」;央行、銀監會出台政策,要求提高第二套以上住房的首付比例,這是「抑需求」;擴大廉租房政策的覆蓋面,這是「補保障」;經濟適用房大多數也要面向中等人群,這是在「調預期」,讓中等收入者別再追漲。

❸ 房地產對我國經濟的影響有哪些 目前房產又和趨勢

房地產被稱為人們的基本需求物品,也是國家的根本和基本,同時它也涉及了眾多的行業,例如:鋼鐵,混凝土,傢具,家電等等重要的行業。因此它對國家經濟起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對於象中國這樣一個工業承載基礎薄弱,又處於後發劣勢的發展中國家,需要一個像房地產行業那樣能大范圍帶動經濟尤其是落後地區經濟的支柱型產業,在這一點上不能盲目與發達國家相比。

房地產行業對國民經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拉動經濟與穩定經濟的重要性。首先,從拉動經濟方面來看,房地產業可以拉動上下游如鋼鐵、建材、機械、化工、陶瓷、紡織、家電等一系列產業的發展,據統計房地產行業直接或間接影響60餘個行業。考慮到房地產開發投資通過關聯產業和拉動消費對GDP的拉動,當前房地產開發投資對經濟增長的總貢獻率超過20%。其次,從穩定經濟方面來看,由於產業關聯度高,房地產開發投資的大幅波動,可以帶動其它相關產業也出現波動,最終必然會引起經濟的波動。同時,由於開發商與個人購房者的資金中有相當一部分為銀行貸款,所以實際的房地產開發投資中至少超過40%的來自於銀行貸款,因此保持房地產開發投資的平穩增長,對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

2012年國家對房地產政策是堅持宏觀調控的取向不變的政策,以確保公民福利政治,以保證改革脆弱期平穩過渡。我國公民對房地產的剛性需求不會變,保障性住房回暖,政策性商品房成為市場新的壟斷,商品房在困難中向前。
個人觀點,當然要實現滿足需求的短時間內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現實的,因此房地產的情景依然廣闊!!降價也降不到哪去,房價增長的趨勢還是很明顯的,該出手時就出手吧。

房產和通貨膨脹的關系是什麼?
房地產牽動著許多工業原料的神經,據我了解一幢大樓的建設囊括了鋼筋、水泥、混凝土、磚塊、玻璃等等多樣的原材料。若房地產價格上漲,必定拉動原料的需求從而相對來說原來的供應會減少。也就是說,原材料的價格會上漲。比方說市場的鋼鐵價格因為鋼筋的需求上漲(來自房地產)而上漲10%,那麼全國的所有於鋼鐵有關的商品價格就會趨向上漲。結果是,消費者購買的物品價格也會偏高些。鋼鐵的價格上漲10%,其連鎖反應可以導致同類金屬商品價格也跟著上漲。比如:銅、鋁、鋅。而且,當鋼鐵的供應上漲時,煉鋼的原材料——鐵礦石和焦炭的價格也會上漲。那麼與煤炭有關的產業比如火力發電的成本就會提高,那麼消費者就可能支付更多的電費。由於國內的原材料市場大多處於壟斷狀態,價格可能被幾個巨頭炒得更高。這就是為什麼原油價格無論再怎麼跌,國內的汽柴油價格依舊堅挺。
這種結果就可以導致輸入型通貨膨脹和需求型通貨膨脹。
另外,政府對於高房價採取的手段之一也包括提高工人工資。但實際上這不是治本的方法。因為當平均工資提高10%,企業的平均生產成本也會相對提高(比如3%)。那麼商品的平均出廠價格就會比之前至少高出3%。這3%的成本毫無疑問是由消費者承擔的。打個不科學的比方,若全國的平均工資提高10%,從而導致平均商品價格上漲3%,那麼通貨膨脹率(CPI)就是3%。不難看出,這3%是由那10%引起的。
這也就是第三種通貨膨脹,是由工資上漲而拉動的。
總的來說,房地產價格的上漲和通貨膨脹率是有類似正比關系的,但影響通貨膨脹的因素錯綜復雜。雖然房地產價格會帶動通貨膨脹,但畢竟它只是一種因素。我們不能說房地產導致了通貨膨脹。

這也是為什麼國家要緊急採取房地產宏觀調控的重要原因。

❹ 國家房地產新政策對房地產市場趨勢影響的分析

首先,就目前推出後,地產股的景氣來看,房地產肯定會走低。大部分投資者回進入觀望狀答態。全國平均房價已經有小部分下跌,不過一線城市仍然堅挺。我認為在重拳出擊打擊房價的狀況下,全國房地產均價一定會走低,特別在幾個投機性比較嚴重的城市但是一線城市並不會有太大變動。(因為目前大部分農村人口和2,3線城市人口往1線城市轉移,1線城市人多地少,供不應求,除非宏觀政策調整,否則必然不會走低)在1-2年之內,房地產市場將走低,不過大方向上,依舊人多地少,未來說不準還是會上漲。而且再加上國家也沒有限制地價,只是打擊了投機性,地價高的基礎上,房地產下降的空間還是很有限的。 原創,希望採納!

❺ 房地產以後的發展趨勢是什麼樣的

未來房價發展的趨勢:

一、 中國的人口數量與結構決定著住房高增長的需求。
中國的人口數量的增長讓中國不得不進行大規模的住房生產。改革前的三十年中國並未合理的解決人口增長與居住的問題,1978年城市人均居住面積僅為3.6平方米,低於建國初期4.7平方米的水平。雖然改革的三十年中有了長足的發展,特別是市場化之後,每年的開復工總量都在擴大,但仍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

縱觀全球曾經發生過的房地產泡沫中又有哪個國家或地區是在人口告訴增長中發生的呢?當人口增長下降且住房能滿足基本需求時,房價就失去了上漲的壓力,如現在的德國家庭總數少於住房總套數,房價自然也就難以上漲了。

中國的人口結構也決定著家庭分裂的速度。中國的家庭人口平均數已從1990年的3.96人/戶下降到了2008年的2.96人/戶,並在不斷的下降中。正是因為70年代之後的高生育率決定的,80—90後的家庭分裂速度在不斷加速,這種加速會延續大約至少十年。

中國的城市家庭新增戶數從2000年的約700多萬戶上升到2008年的約1100多萬戶。而每年市場化竣工的住房大約只有500多萬套,僅能滿足不到一半新增家庭的需求。如果不能加大投資與供給,長期的供不應求現象無法緩解,政策的調控可以平衡一時的供求關系,但不等於滿足、釋放了需求,最終反而讓鎮壓中的需求膨脹,嚴重的沖擊市場的穩定性。

二、中國的城市化需求。

中國正處於經濟數十年持續的高增長中,這個增長中的貢獻相當一部分來自於城市化的需求。沒有哪個國家的房地產泡沫是在這個國家經濟的高增長中出現的,也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在不實現城市化率的提高中實現經濟的高增長。

歷史上中國遺留下來的最大問題就是城鄉的二元結構所引發的貧富差別和發展不平衡問題。改革前的三十年中國是重重工業而輕城市化的進程。世界上,特別是亞洲的多數國家都在二戰之後迅速的用低成本完成了本國的城市化進程。大多在人均1000美元GDP時實現了城市化率65—70%。而我國1949年時僅有城市132個,市區人口僅為全部人口的7.3%。到1978年只有城市194個,城市化率僅為17.92%,處於城市緩慢發展的階段。而1978—1995年期間承包制解放了大量的農村剩餘勞動力,進城、城市化率開始加速。1995年已有城市640個,城市化率達到了29.04%。

從世界各國情況看,30—70%的城市化率為加速和快速發展的階段,70%的城市化率之後為穩定發展的階段。而我國正處於這個高速和加快的城市化率階段,1995年至今城市已達660個,城市人口已超過6億,城市化率已達45%,雖然低於49%的世界水平,但仍以年均1.26%的速度在增長,最高年份達4.65%的增長率。

中國用了三十年的改革時間解決了2億農民的進城問題,但還需解決4億農民的進程問題。如果同樣的速度將需要60年的時間,必須以成倍增長的速度才有可能在未來的20—30年,當我國經濟總量達到世界第一時實現城市化率65—70%的水平。

中國現有存量住宅約145億平方米,至少還要建設240億平方米才能在不斷拆舊與拆除中實現這一目標,而長期的供給嚴重滯後,尚無法滿足這個城市化率的需求。

從近十年城市化進程的情況分析,外地非農戶籍人口約佔用城市住房的16.4%,外地農業戶籍人口約佔用城市住房的15.3%,兩者合計約佔用30%以上。不管這些房子是用什麼方式提供的,至少應有這么多數量的住房,而目前的生產能力是無法達到滿足條件的,市場化的供給條件只能在其中擇優錄取了。這個競爭與選擇的手段大約就是價格了。

三、土地資源的稀缺性。

中國現有城市建成區的面積約3.84萬平方公里,僅占國土總面積的0.4%,而農村宅基地的面積約16.8萬平方公里,占國土總面積的1.75%。如果拿出1%的國土面積來建設城市,則至少可以解決14億人的居住問題。實際中國是不缺少土地的。

但中國面臨著土地制度的約束性條件,無法讓農村的土地,特別是宅基地產生集中的效應,並讓農民的宅基地可以變成進城的資本。尤其是中國對糧食安全的顧慮不得不出台嚴守十八億畝紅線的政策。於是土地在生態保護、基礎設施建設、工業生產與城市發展的多項選擇中成為了資源極度稀缺的產品。

土地是再生的資源,但土地的用途則是多樣性的。目前國土的可耕種面積約占國土面積的17%,但實際的農田只剩了18億畝多一點,其中約13—15億畝用於糧食的生產,其餘用於經濟作物等。但從土地利用的變化看,變成只剩18億畝耕地的原因與建設用地的增減直接關系並不大,而最大量的則是退耕還林的生態保護。

而全國的建設用地中又有基礎設施用地、工業項目用地、交通水利用地、旅遊用地、軍事用地和城市建設用地等多項。城市建設用地中又有商業、辦公和住宅用地之分。住宅用地中還要分保障性住房用地和商品房用地等多類。結果最終的全部建設用地中房地產用地只剩了4.5%,而商品住宅用地就更少得驚人了,於是土地的稀缺性就埋下了招拍掛中不斷出現天價的種子。

參考 我要A家家居網

❻ 國家房地產新政策對房地產市場趨勢影響分析

現在國內和國際經濟大蕭條,市場面臨著重新洗牌,現在房價正處於下降專通道,還有一定的下調屬空間,國家的對房市的政策正在轉暖,但還沒有到徹底逆轉的地步,就目前來看國家經濟政策導向、國內和外圍經濟發展狀況決定房地產業的發展。建議觀望

❼ 房地產的發展對人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

一、我國房地產市場現狀
目前,中國房地產業受經濟環境、政治法律、社會文化和技術環境等方面的影響產生了巨大變化,從20多年的房地產業發展歷程來看,房地產行業逐漸進入了規范化、制度化的道路。國家的宏觀調控和相關政府部門的監管力度也日益有章可循,全國范圍內已基本建立起了較為完善的行業規范。另外,盡管我國經濟已出現全面的復甦和走穩跡象。但從中央到地方的高層和業內人士仍然明白。在地方政府的考核機制和就業困境未得到根本改觀以前。房地產業的支柱性地位仍不可動搖。環論是城市化建設和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需要,還是解決低收入人群的居住保障,都還離不開房地產。可以確信,當前及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房地產業仍將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支柱性產業.是我國人民居住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和財富增長的最重要的途徑之一。
二、房地產行業的外部環境分析
1、經濟環境對房地產的影響
 經濟周期:經濟周期情況決定了房地產的有效需求,房地產市場
的有效需求受到消費者的實際購買力的限制,房屋的銷售情況取決於消費者的購買能力。從需求和成交看,預計2010年部分一二線城市交易量受房價預期上漲和供應不足影響會下降,但多數城市特別是三四線城市,由於房價絕對水平和漲幅較低,交易量仍可能增長。若政策引導得當,商品房消費將回歸理性,全國總的銷售量會比較平穩
 國民收入水平和趨勢:國民的收入水平決定了房地產需求的檔次,
收入的趨勢決定了未來房地產發展的方向和速度。2010年全年城鎮居民家庭人均總收入18858元。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比上年增長8.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8%。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153元,比上年增長8.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5%。這意味著人們有更多的錢投入到房地產市場。
 通貨膨脹率: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交替變化,
必然會周期性地影響房地產投資的預期回報率,從而影響房地產市場的周期波動。例如,人民幣升值和通貨膨脹的預期也強化了人們對住房保值增值的預期。
 成本:成本決定了房地產商的底價,雖然成交價格受供求關系的
影響,但行業的成本決定了長期可接受的價格。雖然受國家政策影響,目前房價價格下降,但房地產開發商出於自身的利益考慮和對未來的發展預期,不希望房價下降。
 城市化進程:城市化進程的影響因素包括人口增長,城市基礎設
施建設和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城市化進程對地價上漲和房地產業的發展具有強烈持久的作用,也影響到各類房地產業長期趨勢。我國目前階段加速城市化進程仍是拉動我國經濟增長、保民生和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支撐.而房地產業仍是支撐我國城市化進程持續推進的最重要也是最為顯著的產業。
 家庭收入和支出結構:家庭收入是影響住房消費的最重要的因素。
沒有一定的家庭積累和家庭收入,根本無法進行住宅消費;家庭支出結構對家庭住房消費能力和意願有很大的影響。
2、政策法律環境對房地產的影響
 住房政策:住房制度的改革主要指國家和政府在住房方面的投資
政策和住房分配政策的變化,這將對房地產企業產生巨大的影響。例如2011年1月2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了進一步調控房地產市場的各項工作,出台了新的八條政策,主要內容有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調整供給結構,限制高檔房,增加中低型住房。  財政政策:財政政策包括財政收入政策和財政支出政策。前者主
要通過調節與房地產有關的稅種與稅率來控制房地產市場的運行,後者作為房地產市場的參與者,以自身的支出總量和結構影響房地產市場的總量和結構。例如,新的八條政策中的降低地價,徵收物業稅,從源頭控制房價,
 貨幣政策:貨幣政策對房地產市場的調節主要是通過利率工具,
以控制銀行對房地產業的信貸投向和信貸規模。利率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分為供給和需求兩個方面。供應方面是影響房地產開發商的財務費用,需求方面主要是影響按揭利率和按揭比例。例如,國家調整完善相關稅收.強化住房信貸等等。
 產業政策:政府調節房地產業的產業政策工具包括:建設項目結
構控制,政策性資金控制。上市政策,外資投向引導等。
 土地政策:土地資源短缺成為房價上漲的主要因素。同時,促使
城市發展向城郊擴展。所以國家頒布相關政策,土地政策對房地產開發的影響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分析:土地供給政策,補地價和土地補償費的規定,土地出讓方式。
3、社會文化環境
 人口統計:與房地產有關的人口統計主要包括:人口總量與人口
增長,人口的年齡結構,人口的地理遷移,家庭規模與結構。現如今,城市居民每個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必然影響房子數量和賣房結構。
 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的變化將直接導致對房地產產品需求的變化。
工作和休閑的方式:工作與休閑方式的變化,改變了傳統的辦公與生活的區分,由於信息的快速發展,使得在家辦公成為可能,並因此對住宅的通信設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隨著人們的健康意識逐漸增強,人們花錢是希望得到綠色、環保、節能、智能化等適合人居的住所。
 教育水平:由於我國在高等教育上取得的長足發展,我國的高知
階層迅速擴大。這一群體與普通居民相比,對住宅有著特殊的要求。一個人要實現自我價值,教育是實現他的最好方式。對於廣大的房地產商來說,把學校教育納入小區樓盤規劃,提供相當多的學位,不僅可以解決業主的教育需求,而且可以提高小區的文化品味。從全國各地情況下,業主挑選精品樓盤,除了滿足正常的居住需求,如追求高尚生活外,大部分人是為了給子女挑選就學的學校。
 消費習慣:不同種族,地區,國家人們的消費習慣差異很大,也
會對住宅的需求產生影響。

閱讀全文

與房地產建設趨勢有什麼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產培訓機構有哪些 瀏覽:243
十年期房貨利率 瀏覽:239
天津小戶型中單怎麼裝修 瀏覽:506
怎麼賣個人二手房 瀏覽:888
房地產投資長期看什麼短期看什麼 瀏覽:168
柬埔寨期房 瀏覽:603
大型開發商維權 瀏覽:224
南通開發區新開苑房價多少 瀏覽:801
房產達人怎麼買錘子手機版 瀏覽:70
沙烏地阿拉伯需要什麼樣地產地證 瀏覽:442
商品住宅房產證 瀏覽:733
農村房產證沒有怎麼辦理 瀏覽:587
外灘的房價多少錢一平 瀏覽:639
青島最貴房價是多少錢一平米 瀏覽:519
二手房比喻什麼 瀏覽:135
樓盤派籌是什麼意思 瀏覽:319
鎮江楓苑二手房怎麼買 瀏覽:230
衡陽市有哪些好樓盤 瀏覽:459
房地產模型設計費入什麼科目 瀏覽:619
晶福園最新房價是多少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