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企業如何有效履行社會責任和政府的作為
一、企業要抓住核心,統籌兼顧。從決策理論上講,組織進行決策,往往需要一個相對單一的目標,目標多了,就無法進行有效決策。如企業欠了供應商的錢,企業不支付就損害了供應商的利益,但是,錢給了供應商,企業就沒有錢買原材料,生產就無法進行,職工就要失業,消費者的需求就得不到滿足,股東也就沒有了回報,你說企業該怎麼辦?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也有主次,有輕重緩急,有層次之分,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企業必須做到抓住核心,統籌兼顧。一是找准切入點,牢牢抓住企業經濟責任這個核心不放鬆。因為企業的經濟責任是企業履行其它社會責任的基礎和前提,如果股東沒有回報,企業就不會有投資,沒有投資就不會有企業,沒有了企業,什麼法律責任、倫理道德責任、公益責任也就成了無源之水。企業只有發展了,即通過向社會提供產品或勞務、滿足顧客的消費需求,為顧客創造價值,有了可供分配的利潤後,才能吸引投資者追加投資;才能實現職工就業,才有錢給職工發放工資和福利、改善職工工作環境和加大技改、環保投入以及支付供應商的貨款;才能給政府交納稅費,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使政府完成社會二次分配成為可能;才能制定公益計劃,為社會做好事,等等。彼得。德魯克在他的《管理——任務、責任、實踐》一書中認為:對於一個企業家來說僅僅是做得好還不夠,還必須做好事。然而,為了做好事,首先必須做好企業。他說,只要一個企業忽略了在經濟上取得成就的限制並承擔了它在經濟上無力支持的社會責任,企業很快就會陷入困境。如果因此而損失了企業取得成就的能力,那就是最不負責任。通俗地講,就是企業有了錢,你才能盡責任,反過來說,企業要盡社會責任,你必須先做好企業。否則,一切都是空談。現階段,我國企業的核心責任就是要在法律、道德允許的范圍內想盡一切辦法先養活自己,再做好、做強、做大,夯實發展基礎,取得做好事的本錢和能力。二是抓好聯動點,統籌兼顧,積極履行企業公益責任。企業公益責任雖然是倡導性的,但也是每一個中國企業應盡的義務。因為任何一個企業都不可能脫離社會而孤立存在,其發展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扶持、公眾的支持、安全有序的市場環境和社會氛圍。所以企業發展壯大後,只要有能力,就應該從利他主義的道德責任感出發,積極、主動參與、支持社會慈善等公益活動,回報社會,把中華民族「達則兼濟天下」的優秀文化傳統與現代市場經濟原則有機結合起來,為和諧社會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二、政府要從無為到作為。如何保證企業更好、更有效地履行社會責任?作為承擔特殊職能的政府,應與時俱進,從無為到大有作為。一要積極倡導企業社會責任理念。雖然我國暫不鼓勵企業搞sa8000社會責任認證,國際標准化組織的lso26000也沒有頒布,但國際知名大企業對中國很多的分包商已經提出了要求。隨著國際竟爭的進一步加劇,不少國家也把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作為一種竟爭手段。政府要末雨綢繆,大力宣傳企業社會責任理念,倡導企業認真履行社會責任,引導民眾正確、全面地看待企業社會責任。二要建立健全科學的法制制度體系和促進、保障、評價機制,做到有法可依。企業在追求利潤的時候,總會面臨一個機會成本問題,它總是在既定的游戲規則下做平衡。所以,作為規則的制定者,政府必須比企業看得遠、跑得快,決不能出現企業因遵守法律帶來成本增加而輸給不遵守法律的企業。要通過科學立法保證市場竟爭的公正、公平和合理,及時把企業拉回到規則里來。三要強化市場監管和法律的執行。法律再好,沒有執行力不行。小煤窯、小造紙、小化工問題,不少就是一個政府職能部門、工作人員有法不依、執法不嚴。所以,要確保企業社會責任真正得到落實,政府必須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包括對政府及其工作人員的不作為實施責任追究。確保政府的管控縱到邊、橫到角,努力實現政府社會管理從人治到法治。四要大力推進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因為在一個產權得到有效保護的竟爭市場上,企業追求自己的利益給社會帶來的好處,比它直接追求社會責任帶來的好處、效果還要大,這就是亞當。斯密所說的「看不見的手」使然。五要通過政策引導企業、吸引企業承擔更多的社會公益責任。因為公益責任畢竟是倡導性責任,不能靠法律制度強制執行,必須靠企業的道德自覺。國外目前很多好的做法,如通過稅收減免來激勵企業投資高薪技術、節能環保和公益事業,鼓勵企業做好事。我國在這方面也有一些嘗試,但基本局限在高新產業,但還很不夠。
2. 如何踐行企業社會責任
企業作為社會經濟的基本單位,理應成為相應的社會責任主體。企業是現代社會分工體系版中專門從事生產權與服務的經濟主體,承擔著生產、流通、分配等社會再生產的基本職能,必須按照社會需要提供合格的產品和服務。
在現代社會,企業被賦予公民的社會身份,作為法人組織享有民事權利與行為能力,從而必須承擔相應的民事義務。企業作為社會生產和服務的組織者,擁有相應的社會資源支配權。
3. 企業如何承擔社會責任
首先,企業應該承擔並履行好經濟責任,為極大豐富人民的物質生活,為國民經濟的快速穩定發展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最直接地說就是盈利,盡可能擴大銷售,降低成本,正確決策,保證利益相關者的合法權益。
其次,企業在遵紀守法方面作出表率,遵守所有的法律、法規,包括環境保護法、消費者權益法和勞動保護法。完成所有的合同義務,帶頭誠信經營,合法經營,承兌保修允諾。帶動企業的雇員、企業所在的社區等共同遵紀守法,共建法治社會。
第三,倫理責任是社會對企業的期望,企業應努力使社會不遭受自己的運營活動、產品及服務的消極影響。加速產業技術升級和產業結構的優化,大力發展綠色企業,增大企業吸納就業的能力,為環境保護和社會安定盡職盡責。
最後,是企業的慈善責任。現階段構建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任務是要大力發展社會事業,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事業的發展直接關系人民的最直接利益,也直接決定著社會安定與否,和諧與否。很多地方在發展社會事業上投資不足或無力投資,這就需要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資本,企業應充分發揮資本優勢,為發展社會事業,為成為一個好的企業公民而對外捐助。支援社區教育、支持健康、人文關懷、文化與藝術、城市建設等項目的發展,幫助社區改善公共環境,自願為社區工作。
4. 如何推動企業履行社會責任
企業增復強社會責任意識,最主要制的,是增強自覺遵守法律的意識。包括依法納稅、依法排污治污、保障職工資等等。
依法納稅,是企業的首要社會責任。企業通過依法納稅,不偷稅漏稅,就是增強社會責任的重要方面。通過按時足額納稅,增加社會財寶,確保社會財富的再分配,是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
依法排污治污,也是企業重要的社會責任。確保環境不惡化,關繫到國家每一個人的健康和正常生活。因此,依法治污排污,不僅是企業的社會責任,也是企業的社會良心。
依法保障職工的正常待遇,包括工資、福利、勞保用品、養老保險、身體健康,等等。這是企業對員工應盡的責任,也是分擔社會就業的責任。
總之,做到依法守法,增強依法守法的意識,也就真正增強了社會責任意識。
社會責任:社會責任是指一個組織對社會應負的責任。一個組織應以一種有利於社會的方式進行經營和管理。社會責任通常是指組織承擔的高於組織自己目標的社會義務。
5. 如何積極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
好人好事好風氣
國法庄嚴國法尊嚴
6. 企業如何履行社會責任即企業需要做哪些方面的事,才是履行好了社會責任。
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
第一,法律規范的自覺遵守。國家制定的環內境保護、資源節容約、安全生產、職工權益保障、消費者權益保護、市場經濟秩序等法律規范,全社會都應該共同遵守,這是經濟社會健康穩定協調發展的基本保障。自覺遵守法律規范,是中央企業必須履行的社會責任,是必盡責任。
第二,企業價值的充分體現。企業的價值體現在多個方面,對股東要給予回報,對消費者要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對職工要創造更好的勞動、生活和發展條件,對自然環境要給予更好的保護,對國家和社會要創造財富、提供就業崗位、繳納稅收等等。充分體現企業價值,是中央企業基本的社會責任,是應盡責任。
第三,道德倫理的高尚追求。講操守、重品行,保持高尚的道德倫理追求,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企業在遵守法律規范、體現企業價值的基礎上,還應該對社會承擔更大的義務,要有善心、有善意、有善舉,熱心參與社會公益事業。模範實踐對道德倫理的高尚追求,是中央企業在自願基礎上履行的社會責任,自願盡責任。
企業做好以上三個方面就是履行了社會責任。
7. 結合實際談談企業如何做才是承擔社會責任
企業要承擔社會責任」的要求從來也沒有像今天這樣迫切,經過了0年的單向追求高速度發展的中國經濟,是否真的要向「科學發展觀」的方向轉型了呢?當人們痛斥醫葯企業不顧患者利益的欺騙行為,國家查處生產沾滿礦工鮮血的黑心煤的礦主。監管部門不斷打擊假冒偽劣產品的時候,另一方面,醫院我行我素,因為醫務人員要保持相當的生活水準沒有高額的利潤保證怎麼行呢?煤礦爆炸案愈演愈烈,因為我們的高消耗,高污染的經濟發展模式對能源需求非常大,一個地區的非法煤礦停產,整個地區的經濟都迅速降溫。面對雪災,只能讓那些關閉的煤礦恢復生產以保證電煤供應。同時我們的經濟學家們告訴我們如果沒有高速的經濟增長,社會的各種矛盾就將大爆發,為了保持gdp增速,地方政府面臨兩難的選擇:對企業的不法行為加強監管,經濟增速受損,不加強監管,環境破壞,人民的健康和安全受損。企業面臨的社會責任的困境實際上是整個社會責任兩難困境的縮影。企業面臨缺失社會責任困境的原因: 如果將面臨這種困境的原因完全歸咎於社會是不公平的,企業面臨社會責任困境並不完全是外因造成的,企業自身對社會責任缺少清晰的認識和明確的舉措才是問題的症結。通常來說企業的社會責任存在一些誤讀:一、片面理解社會責任,認為它只是向慈善事業捐贈 社會責任並不是有些人所理解的企業家在業余時間和企業之外能做什麼,比如在社會「文化」方面的領導責任:資助藝術、博物館、歌劇院、交響樂隊;兼職教育機構的領導職位;為慈善事業和其它社會公益事業捐獻。也不僅僅是私德和公德的問題。實際上很多企業家還認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就是給希望小學或者災區捐款,這其實是對企業社會責任的誤讀。 企業的社會責任真正的重點是企業在處理和解決社會問題方面應該或可能做些什麼,它包括兩方面,首先是企業本身經營活動帶來的副產品,化工企業為得到產品必然對環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汽車製造企業同樣也會帶來污染和雜訊。網路游戲公司面臨青少年家長和學校的指責。石油石化企業面臨公眾對油價暴漲的非難。企業首先應該對自身給社會帶來的問題負責。其次,企業責任產生的另一方面是社會的問題所導致的,企業社會責任的缺失的部分根源實際在社會,醫葯企業的損害患者的行為可能源於國家醫葯管理體制,黑心煤的生產源於政府官員的政績考核中缺少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指標。一個健全的企業不能存在於一個病態的社會之中。但是面對社會的問題企業並不是只能無所作為。 如果企業不想明確作企業究竟為了什麼,或者認為辦企業就是為了賺錢。對企業該做什麼樣的事並不清楚。那顯然無法要求它進一步承擔社會責任。如果問一個小煤窯的老闆為什麼不能增加安全生產設備設施,他可能會說成本太高,企業就無法運轉。可是假使一個地區有大量煤礦因為安全檢查通不過而停產,該地區其他行業和整個經濟就會滑坡。所以與其讓當地的人過著溫飽線以下的困苦生活還不如拿一部分人的生命和健康換取經濟水平的提高。這就是目前很多企業的邏輯。但是這些企業並不是真想為當地的居民解決就業問題,實際上如果他們真的有這個打算,他們就已經完全篡奪了不屬於企業的權利,因為就業問題不是企業應該和能夠解決的。這是地方政府的責任。企業一旦超出自己能力范圍去作為就必然招來問題和怨恨。一個靠正常安全措施根本不可能盈利的企業也無法真正解決地區的居民的正常就業問題。不能正常盈利的企業原本就不應該存在。實際上很多企業的目的仍然是自身盈利,獲取高額的非法利潤,而不是為社會提供安全無污染的產品和服務的同時帶來自身的利潤。是一種在損害他人正常權力下的盈利。地區的就業需求和經濟要求從根本上不應成為他們不負社會責任的借口。 那麼地方政府呢,解決就業問題是政府的職責,沒有資源只是借口。看看日本的情況就清楚了,他們幾乎沒有任何資源。政府似乎應該選擇那些可以通過正當的利潤運轉的企業來帶動地區發展。從長遠來看是值得的。二、企業認為問題的根源在於社會,所以企業不必負責 很多企業認為既然問題產生的根源是社會,企業是否可以推卸責任或無所作為呢?答案是否定的,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造成的問題,企業都要負責任。患者並不清楚地意識到國家醫葯管理體制的問題,即使他們意識到了,還是會認為醫院沒有負責任的態度。因為問題的直接影響是來自醫院,或者說醫院在問題產生的過程中是可以施加影響的。 如果認為社會帶來的問題企業就可以不負責任是不切實際的。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國內很多企業在當地教育事業落後的情況下,自己辦學來解決職工子女讀書的問題,如果企業等待國家和社會來解決這個問題,企業的員工能夠接受嗎?企業在這種情況下必須有所作為。三、企業認為社會責任與企業利益是互相矛盾的,企業的利益得不到保證,無法履行社會責任,認為履行社會責任就會損害企業本身的利益。 企業不知道問題也是機會,在企業解決自身社會責任問題時會為企業創造發展的機會。大量的醫院管理者認為如果不能將利潤作為企業的首要目標就無法保證醫務人員的生活水準。實際上企業肩負社會責任符合企業的長期利益,這里可以借鑒一下美國默克制葯公司的價值觀:「默克公司全體員工所必須遵循的原則,簡要地說就是我們要牢記葯品旨在治病救人,不在求利。一個企業的價值有時是高於金錢的,我們不能改變我們公司成立時的初衷,失去短期的利潤,未必等於失去長遠的效益。因為所有的付出遲早會得到回報,利潤一定會隨之而來。如果我們記住這一點,就絕對不會沒有利潤。我們記得越清楚,利潤就越大。」企業的社會責任與企業的長期利益不是矛盾的,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是符合企業的長期利益的,而盲目追求短期利益則必然。實際上德國和日本企業並沒有把利潤作為企業的首要目標,由於其特有的社會環境,更強調責任。《基業常青》一書中指出,真正卓越的企業並不把利潤作為首要目標,而是將對社會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也就是自己的使命放在首位,做到了這一點,利潤也會滾滾而來。四、企業試圖承擔自己能力之外的責任。並因此削弱甚至忘記了自己本來的使命。 比如已經證明失敗了的「教育產業化」,學校的基本使
或者首要使命不是盈利,而是育人。但是當學校忘將盈利放在首要位置的時候,它承擔了本身能力之外的使命,導致了自身最應該完成的使命受到了傷害。一個組織在自己特殊目的和特殊使命以外的影響愈小,則其行為愈好,愈是負責,愈能成為一個受歡迎的公民、鄰居和貢獻者。不是必不可少的影響、不是自己所實現特殊目的和特殊使命的一部分的影響應保持在最低限度。即使這些影響看起來是有益的,但它們既已超出了本機構正常職能的范圍,則遲早會引起怨恨、抵制,並被認為是強加於人的。 企業突破困境的途徑一、正視企業社會責任問題 要突破社會責任的困境,企業首先應該明白社會問題的解決不能只依賴於政府,一個高效且能給予人們更多幸福的社會在於各種社會組織充分發揮自身獨特的作用,在今天這樣一個各種組織並存的社會,企業的管理階層如果不能發揮作用,那就沒有什麼人或組織能承擔這個責任了。有很多人寄希望於法律,但是請不要忘記,法律只是告訴人們不能做什麼,沒有告訴你該做什麼。 人們同樣明白企業造成的社會問題可能並不起源於企業,比如建立化工廠就會帶來污染,人們實際上是對企業拒絕承擔社會責任的態度不滿,甚至怨恨。人們知道通信等壟斷行業企業雙向收取通信費用源於體制的問題,但是當電信企業對此類不滿表現得漠不關心時就引起公眾輿論的厭惡。因此企業必須承擔社會責任。無論是處於企業發展的任何階段。二、明確企業對社會應該造成的影響,明確企業的使命。 企業要突破社會責任的困境,還需要認真審視自身對社會造成的影響,確定一個組織附帶產生的各種影響只是第一步。但管理層應該如何處理這些影響呢?目標是清楚的:對社會、經濟、社區和個人的各種影響中凡不屬於組織的宗旨和使命的都應維持在盡可能低的程度,最好能予以消除。不論這種影響是在機構內部的還是對社會環境或物質環境的,都是愈少愈好。 因此,企業的首要責任是冷靜而實際地確定和預測有些什麼影響。所提出的問題不應是「我們所做的事對不對?」而應是「我們所做的事是不是社會和客戶要我們做的事」如果有某項活動不屬於本企業的目標和使命之內,那就應該考慮是一種對社會的影響或沖擊,並且是不可取的。三、把社會問題看作是企業的機會。 企業不應該迴避社會責任,或者只看到問題的消極面。承擔社會責任並不意味著就是企業以犧牲利益為代價,社會問題也是企業自身發展的機會。 最典型的例子是9年的福特汽車公司,當時它所處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不久的年代是美國勞工處於極不穩定的年代,工人的困苦日益增加而失業率很高。在許多情況下,技術工人的每小時工資可能低達一角五分。福特公司正是在這種背景中於9年末宣布它保證付給其每一個職工五美元一天——是當時標準的二到三倍。詹姆斯卡魯斯(james couzens)是當時公司的總經理。他迫使其他反對的合夥人最後接受他的這一決定。亨利福特完全知道他那公司的工資總額會在一夜之間幾乎增加到三倍,但他還是被說服了,由於當時工人的痛苦很大,只有採取重大而明顯的行動才能取得效果。卡魯斯還期望,福特公司的工資率雖然增加到三倍,但其實際的人工成本卻會降下來——而事態的發展不久就證明他是正確的。福特公司的這一聲明改變了美國的整個勞動經濟。在此以前,福特汽車公司職工的離職率很高,以致在9年為了保持一萬個工人,必須僱用六萬個工人。在實行新工資率以後,離職率幾乎趨於零。它所節約下來的金額是如此之大,以致在以後幾年中,雖然所有的材料成本都急劇上升,福特公司還是能以較低的價格制銷t型汽車, 而從每一部汽車獲得更多的利潤。正是由於急劇提高工資使得人工成本節省,福特公司才能在市場上占統治地位。福特公司的這一行動還改造了美國的工業社會。它使得美國工人基本上成為中產階級。 亨利福特所處的年代似乎離我們已經比較遠了,可是看看我們的國內民營企業面臨的境況竟是那麼熟悉,筆者作為管理咨詢顧問曾為廣東的多家民營企業服務過,廣東民營企業面臨的民工荒與福特公司面臨的態勢如此相似,工人階層的生活是如此困苦,而基層工人的工資十幾年都沒有什麼變化,員工的離職率高得驚人。例如順德一個旅遊企業的職工流動率是00%年,而企業老闆還在想方設法通過降低工資來降低人工成本。如果今天的民營企業家聽到福特公司的故事恐怕還是和當時的人們一樣會笑福特是傻瓜吧。 綜上所述,雖然企業面臨責任困境的原因並不完全是企業自身造成的,但是企業對於承擔社會責任責無旁貸,企業只有真正明確自己的使命,慎重考慮企業給社會帶來的影響,對企業可能和應該給社會帶來什麼影響設定目標並採取具體措施,將問題轉化為企業成功的機會,企業才能最終擺脫困境,在服務社會的同時取得企業自身的成功
8. 企業怎樣履行社會責任管理學案例分析
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
第一,法律規范的自覺遵守。國家制定的環內境保護、資源節約、容安全生產、職工權益保障、消費者權益保護、市場經濟秩序等法律規范,全社會都應該共同遵守,這是經濟社會健康穩定協調發展的基本保障。自覺遵守法律規范,是中央企業必須履行的社會責任,是必盡責任。
第二,企業價值的充分體現。企業的價值體現在多個方面,對股東要給予回報,對消費者要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對職工要創造更好的勞動、生活和發展條件,對自然環境要給予更好的保護,對國家和社會要創造財富、提供就業崗位、繳納稅收等等。充分體現企業價值,是中央企業基本的社會責任,是應盡責任。
第三,道德倫理的高尚追求。講操守、重品行,保持高尚的道德倫理追求,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企業在遵守法律規范、體現企業價值的基礎上,還應該對社會承擔更大的義務,要有善心、有善意、有善舉,熱心參與社會公益事業。模範實踐對道德倫理的高尚追求,是中央企業在自願基礎上履行的社會責任,是願盡責任
9. 企業如何才能更好地承擔社會責任
企業要承擔社會責任」的要求從來也沒有像今天這樣迫切,經過了0年的單向追求高速度發展的中國經濟,是否真的要向「科學發展觀」的方向轉型了呢?當人們痛斥醫葯企業不顧患者利益的欺騙行為,國家查處生產沾滿礦工鮮血的黑心煤的礦主。監管部門不斷打擊假冒偽劣產品的時候,另一方面,醫院我行我素,因為醫務人員要保持相當的生活水準沒有高額的利潤保證怎麼行呢?煤礦爆炸案愈演愈烈,因為我們的高消耗,高污染的經濟發展模式對能源需求非常大,一個地區的非法煤礦停產,整個地區的經濟都迅速降溫。面對雪災,只能讓那些關閉的煤礦恢復生產以保證電煤供應。同時我們的經濟學家們告訴我們如果沒有高速的經濟增長,社會的各種矛盾就將大爆發,為了保持gdp增速,地方政府面臨兩難的選擇:對企業的不法行為加強監管,經濟增速受損,不加強監管,環境破壞,人民的健康和安全受損。企業面臨的社會責任的困境實際上是整個社會責任兩難困境的縮影。企業面臨缺失社會責任困境的原因: 如果將面臨這種困境的原因完全歸咎於社會是不公平的,企業面臨社會責任困境並不完全是外因造成的,企業自身對社會責任缺少清晰的認識和明確的舉措才是問題的症結。通常來說企業的社會責任存在一些誤讀:一、片面理解社會責任,認為它只是向慈善事業捐贈 社會責任並不是有些人所理解的企業家在業余時間和企業之外能做什麼,比如在社會「文化」方面的領導責任:資助藝術、博物館、歌劇院、交響樂隊;兼職教育機構的領導職位;為慈善事業和其它社會公益事業捐獻。也不僅僅是私德和公德的問題。實際上很多企業家還認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就是給希望小學或者災區捐款,這其實是對企業社會責任的誤讀。 企業的社會責任真正的重點是企業在處理和解決社會問題方面應該或可能做些什麼,它包括兩方面,首先是企業本身經營活動帶來的副產品,化工企業為得到產品必然對環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汽車製造企業同樣也會帶來污染和雜訊。網路游戲公司面臨青少年家長和學校的指責。石油石化企業面臨公眾對油價暴漲的非難。企業首先應該對自身給社會帶來的問題負責。其次,企業責任產生的另一方面是社會的問題所導致的,企業社會責任的缺失的部分根源實際在社會,醫葯企業的損害患者的行為可能源於國家醫葯管理體制,黑心煤的生產源於政府官員的政績考核中缺少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指標。一個健全的企業不能存在於一個病態的社會之中。但是面對社會的問題企業並不是只能無所作為。 如果企業不想明確作企業究竟為了什麼,或者認為辦企業就是為了賺錢。對企業該做什麼樣的事並不清楚。那顯然無法要求它進一步承擔社會責任。如果問一個小煤窯的老闆為什麼不能增加安全生產設備設施,他可能會說成本太高,企業就無法運轉。可是假使一個地區有大量煤礦因為安全檢查通不過而停產,該地區其他行業和整個經濟就會滑坡。所以與其讓當地的人過著溫飽線以下的困苦生活還不如拿一部分人的生命和健康換取經濟水平的提高。這就是目前很多企業的邏輯。但是這些企業並不是真想為當地的居民解決就業問題,實際上如果他們真的有這個打算,他們就已經完全篡奪了不屬於企業的權利,因為就業問題不是企業應該和能夠解決的。這是地方政府的責任。企業一旦超出自己能力范圍去作為就必然招來問題和怨恨。一個靠正常安全措施根本不可能盈利的企業也無法真正解決地區的居民的正常就業問題。不能正常盈利的企業原本就不應該存在。實際上很多企業的目的仍然是自身盈利,獲取高額的非法利潤,而不是為社會提供安全無污染的產品和服務的同時帶來自身的利潤。是一種在損害他人正常權力下的盈利。地區的就業需求和經濟要求從根本上不應成為他們不負社會責任的借口。 那麼地方政府呢,解決就業問題是政府的職責,沒有資源只是借口。看看日本的情況就清楚了,他們幾乎沒有任何資源。政府似乎應該選擇那些可以通過正當的利潤運轉的企業來帶動地區發展。從長遠來看是值得的。二、企業認為問題的根源在於社會,所以企業不必負責 很多企業認為既然問題產生的根源是社會,企業是否可以推卸責任或無所作為呢?答案是否定的,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造成的問題,企業都要負責任。患者並不清楚地意識到國家醫葯管理體制的問題,即使他們意識到了,還是會認為醫院沒有負責任的態度。因為問題的直接影響是來自醫院,或者說醫院在問題產生的過程中是可以施加影響的。 如果認為社會帶來的問題企業就可以不負責任是不切實際的。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國內很多企業在當地教育事業落後的情況下,自己辦學來解決職工子女讀書的問題,如果企業等待國家和社會來解決這個問題,企業的員工能夠接受嗎?企業在這種情況下必須有所作為。三、企業認為社會責任與企業利益是互相矛盾的,企業的利益得不到保證,無法履行社會責任,認為履行社會責任就會損害企業本身的利益。 企業不知道問題也是機會,在企業解決自身社會責任問題時會為企業創造發展的機會。大量的醫院管理者認為如果不能將利潤作為企業的首要目標就無法保證醫務人員的生活水準。實際上企業肩負社會責任符合企業的長期利益,這里可以借鑒一下美國默克制葯公司的價值觀:「默克公司全體員工所必須遵循的原則,簡要地說就是我們要牢記葯品旨在治病救人,不在求利。一個企業的價值有時是高於金錢的,我們不能改變我們公司成立時的初衷,失去短期的利潤,未必等於失去長遠的效益。因為所有的付出遲早會得到回報,利潤一定會隨之而來。如果我們記住這一點,就絕對不會沒有利潤。我們記得越清楚,利潤就越大。」企業的社會責任與企業的長期利益不是矛盾的,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是符合企業的長期利益的,而盲目追求短期利益則必然。實際上德國和日本企業並沒有把利潤作為企業的首要目標,由於其特有的社會環境,更強調責任。《基業常青》一書中指出,真正卓越的企業並不把利潤作為首要目標,而是將對社會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也就是自己的使命放在首位,做到了這一點,利潤也會滾滾而來。四、企業試圖承擔自己能力之外的責任。並因此削弱甚至忘記了自己本來的使命。 比如已經證明失敗了的「教育產業化」,學校的基本使
或者首要使命不是盈利,而是育人。但是當學校忘將盈利放在首要位置的時候,它承擔了本身能力之外的使命,導致了自身最應該完成的使命受到了傷害。一個組織在自己特殊目的和特殊使命以外的影響愈小,則其行為愈好,愈是負責,愈能成為一個受歡迎的公民、鄰居和貢獻者。不是必不可少的影響、不是自己所實現特殊目的和特殊使命的一部分的影響應保持在最低限度。即使這些影響看起來是有益的,但它們既已超出了本機構正常職能的范圍,則遲早會引起怨恨、抵制,並被認為是強加於人的。 企業突破困境的途徑一、正視企業社會責任問題 要突破社會責任的困境,企業首先應該明白社會問題的解決不能只依賴於政府,一個高效且能給予人們更多幸福的社會在於各種社會組織充分發揮自身獨特的作用,在今天這樣一個各種組織並存的社會,企業的管理階層如果不能發揮作用,那就沒有什麼人或組織能承擔這個責任了。有很多人寄希望於法律,但是請不要忘記,法律只是告訴人們不能做什麼,沒有告訴你該做什麼。 人們同樣明白企業造成的社會問題可能並不起源於企業,比如建立化工廠就會帶來污染,人們實際上是對企業拒絕承擔社會責任的態度不滿,甚至怨恨。人們知道通信等壟斷行業企業雙向收取通信費用源於體制的問題,但是當電信企業對此類不滿表現得漠不關心時就引起公眾輿論的厭惡。因此企業必須承擔社會責任。無論是處於企業發展的任何階段。二、明確企業對社會應該造成的影響,明確企業的使命。 企業要突破社會責任的困境,還需要認真審視自身對社會造成的影響,確定一個組織附帶產生的各種影響只是第一步。但管理層應該如何處理這些影響呢?目標是清楚的:對社會、經濟、社區和個人的各種影響中凡不屬於組織的宗旨和使命的都應維持在盡可能低的程度,最好能予以消除。不論這種影響是在機構內部的還是對社會環境或物質環境的,都是愈少愈好。 因此,企業的首要責任是冷靜而實際地確定和預測有些什麼影響。所提出的問題不應是「我們所做的事對不對?」而應是「我們所做的事是不是社會和客戶要我們做的事」如果有某項活動不屬於本企業的目標和使命之內,那就應該考慮是一種對社會的影響或沖擊,並且是不可取的。三、把社會問題看作是企業的機會。 企業不應該迴避社會責任,或者只看到問題的消極面。承擔社會責任並不意味著就是企業以犧牲利益為代價,社會問題也是企業自身發展的機會。 最典型的例子是9年的福特汽車公司,當時它所處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不久的年代是美國勞工處於極不穩定的年代,工人的困苦日益增加而失業率很高。在許多情況下,技術工人的每小時工資可能低達一角五分。福特公司正是在這種背景中於9年末宣布它保證付給其每一個職工五美元一天——是當時標準的二到三倍。詹姆斯卡魯斯(james couzens)是當時公司的總經理。他迫使其他反對的合夥人最後接受他的這一決定。亨利福特完全知道他那公司的工資總額會在一夜之間幾乎增加到三倍,但他還是被說服了,由於當時工人的痛苦很大,只有採取重大而明顯的行動才能取得效果。卡魯斯還期望,福特公司的工資率雖然增加到三倍,但其實際的人工成本卻會降下來——而事態的發展不久就證明他是正確的。福特公司的這一聲明改變了美國的整個勞動經濟。在此以前,福特汽車公司職工的離職率很高,以致在9年為了保持一萬個工人,必須僱用六萬個工人。在實行新工資率以後,離職率幾乎趨於零。它所節約下來的金額是如此之大,以致在以後幾年中,雖然所有的材料成本都急劇上升,福特公司還是能以較低的價格制銷t型汽車, 而從每一部汽車獲得更多的利潤。正是由於急劇提高工資使得人工成本節省,福特公司才能在市場上占統治地位。福特公司的這一行動還改造了美國的工業社會。它使得美國工人基本上成為中產階級。 亨利福特所處的年代似乎離我們已經比較遠了,可是看看我們的國內民營企業面臨的境況竟是那麼熟悉,筆者作為管理咨詢顧問曾為廣東的多家民營企業服務過,廣東民營企業面臨的民工荒與福特公司面臨的態勢如此相似,工人階層的生活是如此困苦,而基層工人的工資十幾年都沒有什麼變化,員工的離職率高得驚人。例如順德一個旅遊企業的職工流動率是00%年,而企業老闆還在想方設法通過降低工資來降低人工成本。如果今天的民營企業家聽到福特公司的故事恐怕還是和當時的人們一樣會笑福特是傻瓜吧。 綜上所述,雖然企業面臨責任困境的原因並不完全是企業自身造成的,但是企業對於承擔社會責任責無旁貸,企業只有真正明確自己的使命,慎重考慮企業給社會帶來的影響,對企業可能和應該給社會帶來什麼影響設定目標並採取具體措施,將問題轉化為企業成功的機會,企業才能最終擺脫困境,在服務社會的同時取得企業自身的成功.
資料來源 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