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分享經濟與供給側改革針對房地產市場
「供給側改革」下了定義:其一,「要促進過剩產能有效化解,促進產業優化重組」。化解過剩產能,通過價格調整、企業整合淘汰、拓展外部市場是主要方式。這意味著,從央企到地方國企的整合將向下層逐級推開,「一帶一路」的建設進程將加快。這關繫到產業層面供給的改善。其二,「要降低成本,幫助企業保持競爭優勢」。這意味著企業將通過結構性減稅獲益。實際上,此前明確的「適當降低社保繳費水平」,與降低成本的政策信號一致。這是在財稅制度層面改善供給。其三,「要化解房地產庫存,促進房地產業持續發展」。這是對房地產作為支柱產業的再次確認。促進房地產業持續發展,不僅因為這一行業能帶動鋼鐵、水泥、電解鋁等許多下游產業的發展,化解這些行業的產能,有效拉動就業,還在於從推進「人的城鎮化」考量,房地產業的發展是讓2.5億缺乏相應市民權利的城鎮常住人口能真正定居下來的必要物質前提。這是在調控層面消除供給制約。其四,「要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加快形成融資功能完備、基礎制度扎實、市場監管有效、投資者權益得到充分保護的股票市場」。這一論述表明了最高領導層對股市發展的態度。股市既是企業的直接融資平台,也是普通投資者合法獲得財富、提高消費能力的主要平台。這是在資本層面強調供給的穩定性。產業層面、調控層面、財稅制度層面、資本層面的新部署,勾勒出了「供給側改革」的重點領域和規模。顯然,這些層面的改革都非一日之功可竟,這也表明「供給側改革」不是針對經濟形勢的臨時性措施,而是面向全局的戰略性部署。改革成效的決定因素制度因素、組織創新能力能否突破束縛,決定著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空間,也由此決定著「供給側改革」的成效。根據經典定義和決策層對「供給側改革」的表述,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是「供給側改革」的目的。什麼是全要素生產率?就是在資本、勞動、土地等有形生產要素投入量不變的情況下,無形生產要素推動的生產率提高。在中國,由於普遍的技術進步還未到來,因此無形生產要素應當主要包括制度因素和組織創新能力。也就是說,制度因素、組織創新能力能否突破束縛,決定著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空間,也由此決定著「供給側改革」的成效。事實上,在制度因素方面,能否改進供給是現在面臨的一大問題。比如,在人口紅利衰減的趨勢形成後,應當制訂什麼樣的人口政策保證充足和更高素質的人力資本供給?在中小企業天然缺乏高等級信用的情況下,應當制訂什麼樣的金融政策讓中小企業得到資金供給?在放寬房地產市場調控的預期中,應當制訂什麼樣的政策既能讓房地產行業發揮經濟引領作用,又避免形成過大價格泡沫?這些問題都是老問題,但一直沒有明確的解決方案。調控歷史表明,跳出「一管就死、一放就亂」的怪圈,必須跳出短期利弊的思維視野,從長遠利益考量,讓制度因素與經濟增長的長遠目標相匹配。讓「供給側改革」達到預期效果,制度供給的創新是最重要的前提。此外,組織能力的優化對「供給側改革」也起著重要作用。目前已經推進或正在部署的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商事制度改革、國企改革等,既涉及政府組織,也涉及政府資金主導的大型企業組織,這些都屬於組織能力優化的新探索。「供給側改革」強調了繼續推動這些改革的重要性。而從全局來看,不僅政府組織、大型企業組織需要優化能力,數量龐大得多的微型組織能否優化,同樣重要。當前,大量微型組織生存發展困難較多,優化這些組織的能力,為其提供寬裕的市場進入空間,通過減稅等措施減輕其壓力是當務之急。如此才能提高其生存能力,創造鼓勵創新的應有環境。要看到,在有形生態要素投入不變的情況下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只是理想狀態的表述。事實上,目前資本、勞動、土地等有形生產要素不是沒有變化,而是在沖向高點後發生了逆變化,通過有形要素提高生產率的空間已變得狹小。就此而言,推行「供給側改革」以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已相當迫切。細觀之下可以發現,「供給側改革」盡管是全新表述,但與現在已經部署並次第展開的一系列改革高度重合。從本質上看,盡管「供給側改革」意味著經濟宏調著力點可能發生變化,但不是改革總體思路的調整,而是一系列改革更具象、更明確的表達。這表明,一系列相關改革將獲得更具象、更明確的操作路徑,並帶動改革紅利更快釋放。
Ⅱ 供給側改革對房地產行業有什麼積極的影響
參考前瞻 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房地產行業商業模式創新設計與投資回前景預測分析報告答》可知,供給側改革對房地產行業主要體現在:三個新消費、新供給、新動力。從這三個角度理解對房地產的影響可能會更直接和明了。
我國消費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以消費新熱點、消費新模式為主要內容的消費升級,將引領相關產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投資迅速成長,拓展未來發展新空間。消費升級將主要體現在六大領域——服務消費、信息消費、綠色消費、時尚消費、品質消費和農村消費。相關第三產業也呈跨越式發展。數據顯示,中國電影票房正以一天一億元的速度快速增長,預計2017年市場規模將超過北美。業界預測,2025年我國體育產業規模將由目前約1萬億元一舉超越5萬億元。
目前國內的供給體系,總體上是中低端產品過剩、高端產品供給不足,傳統產業產能過剩,同時存在著結構性的有效供給不足。「十三五」需要解決長期性的供給體系完善和供給結構的優化問題。事實上,房地產不僅依然有位置,而且位置還十分重要。一些相關領域的制度創新和配套改革,其實質是為房地產去庫存服務。
Ⅲ 供給側改革概念股有哪些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宏觀層面最大的亮點,這也是宏觀調控依據的大轉變,從需求側管理轉向供給側管理,緊接而來的一系列舉措,將會對市場形成新的預期,像降低融資成本,大規模減稅,放鬆壟斷和行政管制等方面出現突破,都會直接釋放經濟活力。
其中,過剩產能行業(以房地產產業鏈為主)的並購重組或相關金融創新是最值得預期的。像萬科,近日已打破12個月的整理平台創出新高,此前不久,公司曾提出試點「先租後買,租金抵房款」(公司表示是營銷策略)。不過,近期媒體透露房貸利息或會可以抵稅。從股價運行趨勢看,萬科的走勢也很獨特,6-8月間並沒有跌穿長期均線,換言之,其大牛市趨勢一直維持。目前估值是1.5-2倍的PB,這是一個估值下限。若能夠穩定上台階,無疑會繼續引領地產產業鏈的估值定位,前提就是結構改革的力度和成效。
與地產藍籌股類似的是銀行保險股。供給側結構改革的重點之一,也是金融創新,比如消除「金融抑制」,像互聯網金融,加上大數據、雲計算的大規模應用,互聯網金融的台風口再度形成。浦發銀行近期也已創歷史新高,目前市凈率PB大約0.8-1.3倍區間,估值比較是有提升空間的,提升動力來自於混合金融或互聯網金融。同樣,華夏銀行、中信銀行也分別與螞蟻金服、網路的合作,成長預期似乎正在形成。保險也是值得關注,像新華保險等,其互聯網+金融預期都值得期待。
供給側改革另一個重要主線就是更新供給結構,重點是新產業成長主題。這也是符合全球產業發展方向的投資選擇,包括電動汽車、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虛擬現實、精準醫療等,基於全球產業發展趨勢,這些新產業領域必然會誕生一批新藍籌,也是支撐未來一輪大行情的根基。
紫光股份(000938):擬定增發行8.5億股,募集資金圍繞雲計算、大數據進行全產業鏈購並。按增發後股本計,近期市值800-1200億間震盪鞏固整理,未來預期營業收入可達400億,市銷率3倍,大數據等新業務的加強,其毛利率將逐步提升,基於這點,千億市值有望成為新一輪行情啟動的起點。
科大訊飛(002230):人工智慧的典型公司。毛利率50%,市銷率16倍左右,屬於相對低估區域。伴隨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語音入口價值開始持續提升,正實施訊飛超腦計劃,向智能教育、自動客服、人機交互等領域拓展。近期長期均線附近震盪,股價運行轉向右側交易。
Ⅳ 供給側改革來了 房地產的供給側改革是什麼樣
供給側改革對房地產行業主要體現在:三個新消費、新供給、新動力。從這三個角度理回解對答房地產的影響可能會更直接和明了。
我國消費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以消費新熱點、消費新模式為主要內容的消費升級,將引領相關產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投資迅速成長,拓展未來發展新空間。消費升級將主要體現在六大領域——服務消費、信息消費、綠色消費、時尚消費、品質消費和農村消費。相關第三產業也呈跨越式發展。數據顯示,中國電影票房正以一天一億元的速度快速增長,預計2017年市場規模將超過北美。業界預測,2025年我國體育產業規模將由目前約1萬億元一舉超越5萬億元。
目前國內的供給體系,總體上是中低端產品過剩、高端產品供給不足,傳統產業產能過剩,同時存在著結構性的有效供給不足。「十三五」需要解決長期性的供給體系完善和供給結構的優化問題。事實上,房地產不僅依然有位置,而且位置還十分重要。一些相關領域的制度創新和配套改革,其實質是為房地產去庫存服務。
Ⅳ 供給側改革的行業有哪些的最新相關信息
所謂「供給側改革」,就是從供給、生產端入手,通過解放生產力,提升競爭力促進經濟發展。具體而言,就是要求清理僵屍企業,淘汰落後產能,將發展方向鎖定新興領域、創新領域,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Ⅵ 供給側改革是什麼意思以房地產去庫存為例子
您好,供給側改革是一種尋求經濟新增長新動力的新思路,主要強調通版過提高社會需求來促權進經濟增長。對於如何拉動經濟增長,需求側管理與供給側改革有著截然不同的理念。需求側管理認為需求不足導致產出下降,所以拉動經濟增長需要「刺激政策」(貨幣和財政政策)來提高總需求,使實際產出達到潛在產出。供給側管理認為市場可以自動調節使實際產出回歸潛在產出,所以根本不需要所謂的「刺激政策」來調節總需求,拉動經濟增長需要提高生產能力即提高潛在產出水平,其核心在於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望採納
Ⅶ 什麼是房地產供給側改革概念
房地產供給側,相對需求側而言,是指房地產開發行業供應的一方。供給側改革,是指供給這一側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