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地產是城市繁榮發達的核心,沒有商業地產的住宅,也賣不上回價格。」地產資答深人士曾言,如果把一座城市比如成一個人,那麼商業就是血液,能為其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能。
商業地產是中國新型經濟的載體,市場經濟鏈條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正處在轉型中的中國經濟產業結構有很大的貢獻性。國家一直在鼓勵商業地產,商業公寓是商業地產的一部分,也是風險率較低的商業地產。好地段、低總價、,可自住可商用……公平來講,商業公寓發展更大,更值得出手。
B. 商業地產投資前景如何
個人覺得,投資看預算。預算可以的話,選地段。
個人感覺,投資先瞄準大城市,畢竟升值回快、升答值空間也大一點。比如上海,深圳,都是很不錯的選擇。
至於說能不能賺到錢,要你選擇的地段,和地段整體的發展前景。
如果僅僅是因為商業地產或者房產別人賺到錢了,你就一頭扎進來。那樣最後吃虧的還是自己,還是要全面考慮。畢竟錢是自己的,投資當然是掙得越多越好了。
C. 如何促進商業地產發展
要保證發展,首先要認清現實狀況,我們先來分析一下目前國內商業地產的發展態勢:
第專
一,從一線屬城市到二線城市到三線城市,庫存的嚴重性趨高,三線城市壓力更大。原因在於,三線城市人口增速慢而供應過快,其消費增長也比一二線城市更慢。除
此之外,從品牌發展的梯次來講,一定是從一線城市到二線城市再走到三線城市,所以品牌進入速度較慢。所以,諸多開發商在三線城市發展的項目,並沒有得到良
好消化。
第二,現階段,先發城市相比較後起中部城市,庫存壓力更大。在沈陽等早起的城市,前幾年招商引資效果不錯,導致政府出讓大量商業土地,但是現在卻難於消化。
對於解決辦法,開發商方面應當有自己的執行辦法:
開發商自持商業對去庫存有重大利好。商業地產的核心在於運營,如果不持有整個商業地產的項目,每一個店都賣掉就無法形成協同效應。因此,開發商自持有能夠使項目能夠良好運營。
但對於開發商來說,自持商業機會與挑戰並存。挑戰在於,相比住宅,商業地產回報周期很長,資金回慢,因此需要足夠的實力才能持有。這是阻礙很多發展商發展商業地產的一大問題。而機會在於,商業是作為專業性的產品,開發商能夠利用這一產品更好地享受到城市規模擴展的溢價。
D. 商業地產未來十年的發展趨勢怎樣
一.商業與地產的形式剝離,再用「口喊做商業,實際賣房子」的套路,將不好用;
二.商業操作的正規化與專業化的要求提升,商業再不是「是個人」就可以做的行業;
三.商業運作真正回歸「中長線」投報的正常軌跡,「有錢且想掙快錢」的做不了商業 ;
四.「成功的捷徑就是模仿成功」的簡單粗暴方式,將被「用心、創新」這些方式代替;
五.實體商業與「電商」的僵持戰、攻守形式轉變將在未來十年內發生;
六.與商業關聯的地產產品,將從」土地政策」導向向「市場需求」導向發生轉變;
七.商業地產產品的價格,會在十年內的中前期發生「逆勢回歸」,也就是這個原因,將加速商業與地產的分離;
八.在眾多的所謂「創新」中,將有更多的企業在「試錯」中倒下,商業領域將得到「凈化」,綜合競爭更加激烈與精彩。
E. 商業地產的發展前景如何
商業地產是當前房地產市場的一個熱點領域,國內經濟持續高速增長、房地產開發水內平不容斷提高、近年來住宅市場頻遭調控,使得商業地產的發展備受關注。從當前發展情況看,商業地產的發展具有兩個方面的特點,一是總量上供大於求,考慮到人均商業面積的承受范圍這個約束條件,預計未來商業地產在總量上難有大的跳躍式發展;但另一方面,商業地產的環境會明顯優化。一個標志是。越來越多的大型房企加入到商業地產領域,不僅出現了萬達、中糧置業、SOHO中國等專注於商業地產開發的房企,華潤、世茂、中海、保利等知名企業也持續提升商業地產比例,乃至萬科、龍湖等原來集中住宅的房企也開始試水商業地產,並且隨著商業地產比例上升,未來商業地產開發水平肯定會提高,運營水平也會相應提升,商業地產的融資-開發-招商-運營的產業鏈趨於完善,各個環節上將形成專業分工,從而改變當前商業地產的無序發展和重開發輕經營的現狀。以質取勝將成為成功之道。
F. 2020年中國商業地產前景樂觀嗎
以前是: 市區6個盤,賣2W, 郊區1個盤,賣1W。
均價:18500
現在:市區開了回1個盤,賣3W,郊答區開了6個盤,賣1W5。
均價:17100
得出結論:房價下跌了 8%。
你觀察到的現象: 房價漲了50%。
你細品!
G. 當下商業地產行業發展趨勢怎麼樣
商業地產已過投資高峰期
商業地產中的商業營業用房、辦公樓已過了投資高峰期,2018年商業地產開發投資額為20173.42億元,增速下滑嚴重,同比下降9.95%。
《2018中國商業地產發展白皮書》指出,過去多年我國商辦用地供給規模較大,存量去化有限,部分城市亦面臨較大的商辦庫存壓力。加之電商交易模式的快速下沉,對零售商業的沖擊愈發強烈,商業地產行業變革壓力愈發迫切。
從2019年擬開業購物中心城市分布看,新一線城市重慶2019年擬開業購物中心以44個,體量386萬㎡排名全國第一。上海以316萬平方米排第二位,廣州第三位,杭州、成都緊隨其後。此外,佛山、蘇州、西安均有超200萬㎡體量,躋身前十。合肥、昆明、貴陽、石家莊擬開業體量均在100萬㎡以上,大部分為省會城市。菏澤、東莞等城市開業量大幅增長,購物中心在下沉市場相當活躍。
——以上數據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商業地產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H. 如何做好商業地產
商業地產不像住宅地產那麼簡單,令很多開發商費盡心思、絞盡腦汁,但還是出現很多不盡人意的商業地產項目。
就商業地產而言,業種業態的規劃定位對於商業地產項目來說是最重要的!那麼,如何才能做好商業地產呢?大部分開發商感覺比較迷茫……以我做飆馬商業地產策劃多年的經驗總結,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是做好商業地產的前提和必須!
一、業種業態的規劃設計是前提業種業態的規劃定位對於商業地產項目來說是最重要的!是商業地產的靈魂,成功與否於其有直接的關系。
主力業種在項目中占具很主要的作用,次力業種的作用也不應忽視,一定記住的是,在主力業種選擇與次主力業種選擇上,在面積、位置方面一定要深入考慮。而不能只重視主力業種,忽視次力業種業態的競爭能力。
業態的選擇,應根據市場資源還和業態資源來設定。必須與項目周邊相吻合和互補而不要形成競爭。記住這一點,你的項目就一定會有競爭力。
二、建築的適應性是基礎
首先應該考慮建築的形態如何體現業種定位和業態選擇,同時還要與市場周邊怎樣融合,也就是說,建築形態是不是能與現行的市場相應。
因為商業投資這方面都會被資金困住,銷售的問題在規劃中就自然而生。好的商業地產開發商一定是在規劃設計時就已經考慮到銷售的問題與模式,銷售與建築之間的關系是如何,是值得認真思考的……否則,會給後期的銷售、招商和運營造成影響的。
三、科學合理的功能布局是保證
必須清楚地知道,各業種的設定與面積配比,並考慮如何能在後期經營中有生存力。各業種在項目中起到的作用都不同,而其占項目的位置,也是必須合理,要根據人們的購物習慣、勞累時間期,使之間如何產生聯接關系,是必須要考慮的。
四、經濟收益性是第一
現在很多商業地產開發,是要上了一定的面積才能實現投資回報期與開發成正比。但從開發商的角度來看,我們需要的是給予最大的利潤,在這個時候,必須對後期的物業如何提升與物業留量進行進行前瞻性規劃。商業地產一般需要重點考慮三大問題:找准符合市場「需求」;填補空缺、避開競爭;吻合城市區域的發展趨勢。
請採納
I. 2020中國商業地產發展趨勢怎麼樣適合投資嘛
企業二線城市布局擴大
2019年,商業地產百強代表企業平均新增商辦用地規劃建築面積為版78.8萬平方米權,同比上升18%,投資有所增長。2019年城市布局中,百強代表企業在一線城市的土儲規模佔比縮減至4.6%;二線城市新增商辦用地佔比增長至37.6%,較2018年提高9.8個百分點;三四線城市佔比為57.7%,但佔比較2018年有所回落。
隨著運營效率和購物體驗成為新零售的落腳點,商業項目運營商愈發要適應消費者變化,積極轉變布局,進行精細化運營。
——更多數據來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商業地產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