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拍地會有一個底價,高出底價的部分與底價的比值就是溢價比例。
相關知識可以上最美別墅網看看喔。
⑵ 房產溢價率是什麼
房小二網提示您假如一套原來標價100萬元的房產,通過拍賣或炒作,最後以150萬元成交,那麼這套房子就產生了溢價,溢價率就是(150―100)/100。
溢價、溢價率原本是證券領域的概念。
⑶ 計算溢價率
溢價率是指成交價與出讓底價差額占出讓底價的百分比。
該地塊出讓底價為19.1億元。
溢價率=(30.4-19.1)÷19.1=59%
⑷ 房價溢價70%怎麼計算
溢價就是比原來的價格高,高出多少用百分比表示就是溢價率,其實就是漲回幅。
房產溢價就是升值的意答思,如溢價30%就是比原始的購買價格要高出30%。
例如,開發商讓你買這個盤,均價12000,你通過各種營銷手段,可以賣到17000中間的5000就是溢價。
⑸ 房地產銷售平均溢價怎麼計算
lmgroup.cn上面有表格,不知道是不是。
⑹ 如何計算ah溢價
決定折溢價因素。
1.市場因素:美元、流動性各有影響。香港A股市場的決定因素不同。版香港市場是權一個國際化市場,與美元呈負相關的關系。
2.可選投資標的評價不一。相對內地市場,香港市場大部分集中在採掘、銀行、航空等周期性較強的傳統行業,成長性較差且面臨周期向下的風險。
3、風險偏好和投資風格有別。
4.投資圈意見不一致。從前面分析中我們看到,銀行板塊是折價最嚴重的板塊。A股投資者更多考慮到未來信貸增速下滑造成銀行盈利增速下滑。另外,銀行行業面臨的地方融資平台的不確定性後果及對房地產的憂慮,導致內地投資者對銀行未來前景擔憂,初期投資港股的股民可以通過錢龍港股模擬平台進行實戰操作,摸清AH這家門道,更有利於以後的港股投資。H股投資圈則更為樂觀。他們認同中國銀行長期的成長性,且對地方融資性平台並無過多擔憂。德意志銀行認為,最悲觀的情景下,地方融資性平台出現10-40%壞賬,只要提高50-200bps對地方融資性平台的貸款利率,就能完全對沖風險。
⑺ 房屋年均溢價回報率怎麼算
方法一:租金回報率分析法
公式:(稅後月租金-每月物業管理費)×12/購買房屋總價
這種方法算出的比值越大,就表明越值得投資。
優點:考慮了租金、房價及兩種因素的相對關系,是選擇「績優地產」的簡捷方法。
弊病:沒有考慮全部的投入與產出,沒有考慮資金的時間成本,因此不能作為投資分析的全面依據。對按揭付款不能提供具體的分析。
方法二:租金回報率法
公式:(稅後月租金-按揭月供款)×12/(首期房款+期房時間內的按揭款)
優點:考慮了租金、價格和前期的主要投入,比租金回報法適用范圍更廣,可估算資金回收期的長短。
弊病:未考慮前期的其它投入、資金的時間效應。不能解決多套投資的現金分析問題。且由於其固有的片面性,不能作為理想的投資分析工具。
方法三:IRR法(內部收益率法)
房產投資公式為:IRR=累計總收益/累計總投入=月租金×投資期內的累計出租月數/按揭首期房款+保險費+契稅+大修基金+傢具等其它投入+累計按揭款+累計物業管理費(備註:上述公式以按揭為例;未考慮付息、未考慮中介費支出;累計收益、投入均考慮在投資期范圍內。)
優點:IRR法考慮了投資期內的所有投入與收益、現金流等各方面因素。可以與租金回報率結合使用。IRR收益率可理解為存銀行,只不過我國銀行利率按單利計算,而IRR則是按復利計算。
⑻ 什麼是商品房溢價溢價率
商品房溢價就是比原來的價格高,高出多少用百分比表示就是溢價率,其專實就是漲幅。
溢價率,就屬是在權證到期前,正股價格需要變動多少百分比才可讓權證投資者在到期日實現打和。溢價率是度量權證風險高低的其中一個數據,溢價率愈高,打和愈不容易。
(8)房地產溢價率怎麼算擴展閱讀:
土地溢價率指的是超出計算所有成本在內的土地價格所佔的百分比。計算公式為土地溢價率=(競拍成交價格-土地成本價)/土地成本價*100%。
土地基價
土地的原始成本,包括征地費、開墾費、青苗費等補償村民的錢,以及評估費等管理費用。簡單地說土地基價就是土地收歸國有儲備後到拿出來招拍掛為止所有的支出費用總和。
土地溢價率舉例
例如:標價100的土地,通過拍賣,最後成交價是200,那麼這個土地就是溢價土地,溢價率就是100%,也就是比標價貴了一倍 。
⑼ 房地產裡面什麼是溢價,溢價怎麼提成。
溢價債券
以高於面值發售之債券。
投資者購買債券,均預期債券所給予的回報率會高於銀行存款,因為購買公司的債券要承擔風險。由於承擔額外風險而要求的額外回報,就稱為「債券風險溢價」。債券風險溢價,大抵可分為四類,分別為:到期(maturity)溢價、不履行債務(default)溢價、流動性(liquidity)
債券風險溢價溢價及、個別事件(issue-specific)溢價。
1、到期溢價
如果兩種債券,一種年期較長而另一種年期較短,那麼當息口上升時,年期較長的債券價格跌幅會較大。同樣地,假設息口下跌,年期較長的債券價格升幅會較年期短的債券為大。因此,年期長的債券對於息口升跌較為敏感,所以風險亦較大。這種由年期長短而導致的債券風險,稱為到期風險。
2、不履行債務溢價
一間公司發行了債券,債券持有人最害怕的是公司沒有能力派發利息及在到期時公司沒法償還債券本金。而這種公司沒法還清債務的可能性,就稱為不履行債務風險。
3、流動性溢價
債券持有人用資金購買了債券,就沒法把原來的本金去消費。這樣,債券持有人的資金流動性便小了。又或者,債券的交投量很小,成交不多以至不容易套現。這種小了流動性的狀況,就稱為流動性風險。
4、個別事件溢價
因為公司債券有其它特性,例如可以換股或者提早到期(callable),從而導致產生風險,這種風險稱為個別事件風險。
概念
債券溢價是債券價格大於票面價值的差額。
債券溢價受兩方面因素的影響:一是受市場利率的影響。當債券的票面利率高於金融市場的通行利率即市場利率時,債券就會溢價。二是受債券兌付期的影響,距兌付期越近,購買債券所支付的款項就越多,溢價額就越高。
攤銷
1、受市場利率影響而產生的債券溢價
債券的票面利率高於市場利率而產生的債券溢價,對債券的購買者來說,是為以後多得利息而預先付出的代價,即把按票面利率計算多得的利息先行還給發行人;對債券發行人來說,每期要按高於市場利率的票面利率支付債券利息,就需要以高於債券面值的價格出售債券,溢價是對其以後逐期多付利息預先得到的補償,是向投資者預收的一筆款項。這種情況下的溢價實質上是對票面利息的調整。在實務處理中,應將濫價額在債券的存續期內逐期攤銷,這樣,投資者每期實得的債券利息收入應為按票面利率計算的應計利息與溢價攤銷額的差額。
實際利率法,是以實際利率乘以本期期初債券帳面價值的現值,得出各期利息。由於債券各期期初帳面價值不同,因而計算出來的各期利息也不一樣。在債券溢價的條件下,債券帳面價值逐期減少,利息也隨之逐期減少。當期入帳的利息與按票面利率計算的利息的差額,即為該期應攤銷的債券濫價。這種方法計算精確,但較為復雜。
實務處理中多採用直線法。